第42章 執政易主

字數:6641   加入書籤

A+A-




    執掌兵權的大司馬彭伯壽為人正直,那天他們去禹帝寢宮接受遺囑時,夏啟讓元康抓執政伯益他對此很是反感,他料定今天執政伯益要上帝位夏啟必不肯罷休,所以預先做了布置。
    如今帝後告伯益進獻奇香引來蜚怪謀害禹帝,而且還有證人,彭伯壽的頃向開始轉移了。
    他是武將不知如何善後隻得問司士柏顯“伯顯大人,你認為今天的事情應該怎麽辦?”
    伯益那天在禹帝床頭接受遺囑時的表現、太廟守衛的證詞讓柏顯也懷疑伯益的行為不軌了。
    他深思熟慮後說“帝後、各位大人,執政伯益是天下伯侯共推,禹帝首肯的帝位繼承人,我們無權罷免,但是,他又涉嫌禹帝之死案也不益馬上進帝位。
    帝位又不能長久空虛,所以我提議此事既要按規矩辦又要特事特辦打破常規。”
    彭伯壽追問“你別繞圈子,撈幹的,到底怎麽辦才好?”
    “特事特辦就是朝廷現在馬上通知九州牧和各州大部落首領即刻前來帝都,由大家共同決定參拜誰為新帝君。
    堯帝仙逝時虞舜把執政之位讓給堯帝之子丹朱,自己避於河之南,眾部落首領和朝臣們棄丹朱而去參拜迎回虞舜為帝
    舜帝仙逝時大禹把執政之位讓給了舜帝之子叔均,自己避於陽城,眾部落首領和朝臣棄叔均而去參拜迎回大禹為帝。
    按照前兩朝定製,伯益執政也應讓位於禹帝之子夏啟而避之,讓天下各部落首領和朝臣們來選擇參拜誰為新帝君!”
    柏顯的建議得到絕大多數朝臣的讚同,伯益確氣得夠嗆,連司士柏顯都站在夏啟那邊了,我把執政讓位給夏啟避之,我還回得來了嗎?柏顯說的合情合理他找不出反對的理由。
    伯益回府垂頭喪氣地對鄆謙說;“悔不該弄奇香之事,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不但沒有能上帝位,反而要丟了執政權柄,我的大勢已去了啊!”
    鄆謙沉默了一會說“事已至此也不必後悔,在朝堂上我們雖然落了下風,但還有九州地方,隻要九州各大部落首領來時仍擁戴、參拜你為帝君,就可以翻盤!”
    伯益憂心地說“我二弟身為東夷大首領影響隻是青州和徐州,冀州的有窮氏雖然也是東夷人卻一直跟我們離心離德,其它各州我們都很難左右啊?”
    “這就需要我們即刻就派人去九州各大部落、做他們首領的工作,封官許願,給以好處收買他們。”
    “好,此事十萬火急即刻就派人去!”伯益心中又燃起希望。
    伯益迫於無奈,朝廷召集九州各大部落首領來帝都開會的通知發下去後就把執政大位讓於夏啟,自己避於其山腳下。
    夏啟一朝大權在握就迅速出擊,朝堂上他矛頭直指鄆謙“鄆謙大人,我母後當朝告禦狀,狀告伯益謀害我父帝一案你審理的怎麽樣了?”
    麵對夏啟的發難鄆謙浮掩說;“執政大人,案子的被告不在,隻能等他回來再審。”
    夏啟冷笑“我母後狀告伯益,他並沒有立刻就讓位於我而走,而是盤桓多日,你為何不審,現在卻拿他不在為借口推脫?”
    鄆謙辯解“那時他是執政,比我官大,我如何去審?”
    夏啟斥責“你身為大理司官多年,怎不知天子犯法與民同罪?分明是有意包辟罪犯,你還有什麽資格當大理司官?柏顯大人,法官循私妄法包辟罪犯按律法應該怎樣處置?”
    “這個~如果法官與所審的案件中人有密切關係理應回避,如果真有徇私妄法包庇罪犯之事則應治罪。”
    “鄆謙,我現在就按律法暫停你大理司官職,待案子審理清楚後,再定你的罪!”鄆謙就這樣無可奈何地被夏啟罷了官。
    夏啟下朝回到府中心情別提多舒坦了,拔掉了鄆謙這個眼中釘,朝中伯益一派的重要人物隻剩他的兒子強夫和左將軍濤雄,已不足為患了。
    夏啟對沈先說“神仙參謀,你跟我巡視九州屢建奇功,我想報答你,讓你就任大理司官,審理我父帝被伯益謀害一案,你可願意?”
    沈先一聽就明白了,你想讓我手上沾血,我可不幹
    “執政大人,欲速則不達。現在要是把伯益抓回來治他的罪反倒讓各地不明真相的部落首領生疑,有損你的名望,隻要向前來的各大部落首領講明他伯益謀害禹帝的實情,他們自然歸心於你。
    本上仙散漫慣了,不適合作大理司官整日坐著審案,大人的美意我心領了。”
    九州的州牧接到朝廷的通知不敢怠慢,立刻派人去給各大部落送信,讓他們的首領馬上起程去帝都選拜新帝君。
    有扈氏與謀士熊昆商議“沒想到本來勝券在握的伯益才這麽幾年就被夏啟弄得灰頭土臉、帝位繼承人的地位不保,我此去帝都應該怎麽辦?”
    “現在朝廷已被夏啟控製,他巡視九州到處布恩德收買人心,這次若是讓他登上帝位,伯侯你再想圖謀天下就難上加難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那怎麽辦?”
    熊昆謀劃道“夏啟雖然把持了朝廷,但是關鍵還得九州各大部落首領擁護他才能名正言順地登上帝位,伯候你應該聯合東夷和其他各州的大部落首領、力挺原來大家已定的帝位繼承人伯益與夏啟抗衡!”
    有扈氏為難說“這~夏啟來梁州時,我已跟他結拜,相約互相扶持共同對抗伯益,怎能出爾反爾?”
    “此一時比一時也,那時伯益勢大如日中天,你隻有與夏啟聯合才能製衡伯益,現在形勢已與那時相反,所以你要聯合東夷人阻止夏啟蹬帝,讓東夷人與夏啟鬥得兩敗皆傷你才有機會!”
    張賢妤推門走進屋對有扈氏說“伯侯,聽說你要去帝都,我請你給我師哥捎個信,就說我太想他了,讓他來看我。”
    有扈氏心情正差,聽張賢妤這樣說越加不高興“長仙女,你是我的準夫人,卻說太想你師哥了,還讓我捎信讓他來與你相會?你們倆到底是什麽關係?”
    張賢妤也感到有點說過火了,她這幾年在這裏與相差千百代的人相處怎能和諧?整日煩悶死了,太想見自己唯一的同世人、心鬼嘴甜的沈先,她聽說有扈氏要去帝都就迫不急待地來找他帶信。
    她沉著臉掩飾說“我想他怎麽了?我們畢竟在一起跟師父學藝十幾年有感情。”
    熊昆陪笑說“長仙女請放心,我陪伯侯此次去帝都一定親自去拜會你師哥神仙參謀大人,把你的口信帶到。”
    張賢妤走後,有扈氏不滿地問熊昆“你真要給她那個什麽神仙師哥傳信?”
    “伯侯,長仙女身在你的府中,就是她的師哥真的來了也完全在你的掌控之下,你擔心什麽?夏啟對她這個神仙師哥言聽計從,我們利用他與長仙女的關係誘他為我們服務豈不妙哉?”
    有扈氏轉憂為喜“好、好,就按先生說的辦。”
    九州各大部落首領陸續到達帝都住進了驛館,夏啟帶著沈先親自去拜會政治盟友義兄有扈氏,雙方見禮落座後,熊昆搶先對沈先說
    “聽聞神仙參謀跟隨夏啟大人巡視九州出謀劃策,施恩布德名傳四海,在下真是佩服之至啊!”
    沈先心裏美滋滋的說“熊先生過譽了,那不過是我略展才華,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
    “神仙參謀大人,我們伯侯臨行之時你師妹長仙女托我們給你帶信,說她想你了,讓你去看她。”
    沈先樂得嘴都走了形“我的賢妤~師妹,我也日思夜想你啊!恨不得馬上就見到你。熊先生,請你回去告訴她,等執政大人登基為帝,我就去與她相會。”
    有扈氏勃然變色怒問沈先“神仙參謀,長仙女是我的準夫人,你日思夜想她、還恨不得馬上就見到她是何居心?”
    沈先後悔自己一高興就說走了嘴,有扈氏對賢妤誌在必得,他要是知道我和賢妤是戀人關係一定暴怒,回去很可能給賢妤來個霸王硬上弓就壞了!
    他連忙辯解“有扈氏伯侯,你們凡人哪裏懂我們仙家師兄妹的感情,我們比親子妹還親近!你為這事吃醋我的仙女師妹會不高興。”
    夏啟有求於有扈氏,他怕沈先把關係弄僵把話轉到正題說
    “有扈兄,伯益不仁無德,竟做下謀害我父帝的大逆不道之事,天人共憤為九州所棄,明日的大會上還望義兄鼎力助我。”
    “這個嘛,義弟,伯益已是天下各大部落首領共同推定的帝位繼承人,他雖有謀害禹帝之嫌,並沒有審定確實有罪,輕意拋棄恐天下人不服吧?”
    夏啟大吃一驚,本以為這個義兄會大力挺他,現在怎麽突然變卦了?
    他不知所措地瞅沈先,沈先心裏明白;
    有扈氏野心大大地,他也想染指帝位,有朝一日登帝後好娶我的賢妤,我得借夏啟的手快點整死你以絕後患!
    “有扈伯侯,你跟執政大人是義結金蘭的兄弟,理應相互扶助,伯益蹬帝你得不到半點好處,我們執政蹬帝對你的好處是大大的。”沈先誘惑有扈氏。
    “神仙大人,那可不見得,我就明說了吧,伯益已經許給我很多好處,我想知道義弟能給我多少好處,親兄弟明算賬嘛!”有扈氏待價而沽。
    夏啟問“義兄莫非要做梁州牧?”
    有扈氏搖頭“梁州現在實際已在我的掌握中,我要梁州牧的虛名有何用?”
    “義兄想要什麽?”
    “梁、荊、雍三州相互比鄰聯係緊密,義弟,我要是助你登帝,你是否應該把這三州交給我管理?”
    “什麽?你想割據西北為王分裂國家!”夏啟的臉都氣青了。
    “義弟,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一家的天下,我替義弟管理三州也是為義弟分擔重擔,義弟管理那六個州不就輕鬆些嘛。”
    夏啟怒不可遏,他剛要發火被沈先攔過話去“有扈伯候,此事談的早了點,隻要明日你能助執政大人登帝,一切事情都好商量的。”
    有扈氏要拒絕也被熊昆搶過話去“神仙大人說的對,等明日定了帝位咱們再談別的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夏啟走後,有扈氏不悅地問熊昆“你怎能替我答應助他夏啟為帝?”
    “伯侯,我並沒有答應啊?我隻是把事情浮演過去,這裏是夏啟的地盤,你還不能過於激怒他,不然沒好果子吃。”
    仲康以後羿義弟的身份去拜見東夷第二大部落首領老有窮氏“伯父一路鞍馬勞頓侄兒特來拜望。”
    “多謝賢侄了。”
    “我義兄怎麽沒來?義弟我甚為想念。”
    “你義兄天天隻知道到處打獵不問正事,哪像你知書達理啊。”
    仲康奉承說“我義兄到處打獵為民除害,正是大英雄所為,小弟萬不能及。”
    老有窮氏被仲康捧得挺舒服問“仲康賢侄,你來拜訪我還有別的事吧?請明言。”
    “那小侄就直言了,伯益雖為你們東夷人,先前又被推為帝位的繼承人,但是他執政這幾年施政失誤連連,至使天怒人怨。他不思悔改反而疾賢妒能、不聽臣諫失仁失德聲望江河日下。”
    “伯益執政能力是差點。”老有窮氏隨聲附和。
    “他眼見帝位繼承人之位不保竟窮凶極惡地謀害我帝爺天人共憤,現在他已被群臣驅逐出朝廷,明日部落聯盟大會推選新的帝君,還望伯父聲張正義,能擁待我父為新帝。”
    奪取東夷各部落大首領之位是武羅給老有窮氏製定的第一步戰略目標。但是公開反對伯益、支持夏啟,會失去整個東夷人的民心,老有窮氏對仲康說
    “賢侄,伯益確實無能無德,不應登帝位,你父德才兼備,又得禹帝衣缽,是最為適合當新帝君的,但是由我出頭打壓伯益力挺你父似乎不太合適吧?”
    “為何?”仲康問。
    喜歡血色帝王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血色帝王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