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平亂
字數:6362 加入書籤
太康被帶來大喊冤枉;“父帝,兒臣與四個弟弟已久無來往,怎成了主謀?”恰在這時伯康回來被帶到啟帝麵前。
“伯康,是不是你大哥暗中串通你們兄弟鬧事?”
“父帝,不要冤枉太子,他對此事毫不知情。”
“那就是仲康,他的鬼心眼最多!”
“父帝,也不是四弟。”
“快說!誰是主謀?不說我先把你們倆收拾了再收拾那三個混蛋!”
伯康見父帝的眼睛都紅了,不給他一個信服的說法他真有可能殺人,為了保大哥和自己的命隻能把老媽賣了,老媽是帝後,與父帝老夫老妻的了,父帝雖然生氣也絕不會殺她
“父帝,兒臣說實話,是我們幾個兒子去看望母後的病,母後聽說帝妃懷孕,父帝答應她生下兒子、就改立她的兒子為太子。所以母後為保大哥的儲君位,才讓我們兄弟準備起事的。”
“老太婆,你竟然教唆帝子們造我的反!”啟帝越怒,拔出大禹劍說“禁軍隊長,你拿著我的大禹寶劍馬上去避暑山莊把帝後砍了!”
太康、伯康嚇得磕頭如搗蒜哀求“父帝息怒、父帝息怒,您就饒了母後這一次吧!”
滿朝的官員也一齊跪倒求情“帝君請息怒,帝後病得糊塗了,懇請帝君寬恕帝後吧!”
“我早就寬恕過她兩次了,如今她犯下造反謀逆大罪,罪不容恕!快去!”
禁軍隊長要走,熊昆攔阻“帝君,臣有話說。”
“熊昆!你也要仵逆我?”
“帝君請息雷廷之怒,帝後愛子心切才鑄此大錯,請帝君念在夫妻之情、父子之情上給帝後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吧!”
“她如何能改過自新?”
“帝君可派太子和三帝子去帝後處,命帝後再下道懿旨給二帝子和五帝子,讓他們罷兵,隻身進宮請罪。”
群臣齊聲附和“帝君,熊大人所言甚是,這樣不但息了刀兵,還能讓帝君一家人重歸和好。”
啟帝想了想,要真殺了帝後眷婦是有點太絕情,借坡下驢吧,先把元康和武觀兩支鬧事的軍兵平息下去再說
“太康、伯康,父帝命你們倆去避暑山莊向你們的母後傳達我的聖旨
讓她下懿旨給元康和武觀,命他們兩人罷兵立即隻身來麵見我請罪。禁軍隊長,押他們去,帝後膽敢違抗我的旨意就地正法!”
在避暑山莊的帝後眷婦見大兒子、三兒子被禁軍隊長帶兵給押來吃了一驚,弄清原因後質問伯康
“三兒呀,我讓你們哥幾個一齊起事,帶兵進帝都,逼你父帝把帝位傳給你大哥,你怎麽自投羅網了?”
伯康吭哧癟肚地說“母後,都是一家人什麽事都能商量,何必弄得父子相殘、夫妻反目?”
眷婦氣得給了伯康一巴掌“我怎麽生了你這麽一個傻兒子,你父帝那個老糊塗是你能勸回頭的嗎?他已經讓帝妃那個小妖精迷得神魂顛倒,不把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什麽都聽不進去!”
“母後,你先不要埋怨三弟,現在二弟和五帝已經起兵,父帝震怒,認定我是背後主謀要殺兒臣,三弟為了救我,不得以講出母後下懿旨的事。”
“好啊,老三,你連母後我也出賣?”
“啪”眷婦又給伯康一個大嘴巴。
伯康捂著臉分辯;“母後,我不說出母後就無法保大哥的命啊。父帝雖然會遷怒於母後,但是母後與父帝必竟是幾十年的夫妻,又有我們幾個兒子和滿朝文武大臣們求情,父帝絕不會殺你。”
眷婦情緒穩定下來問“他讓你們來我這幹什麽?是想把咱們娘仨個都軟禁在這裏?”
“父帝讓你給二弟和五弟下懿旨,命他倆罷兵,隻身進宮向父帝請罪。”
“不行,我不下懿旨,老二和小五帶兵要是真打進帝都,我們娘們就熬出頭了!”
伯康勸說“母後,火燒眉毛顧眼前吧,父帝已嚴令,母後如不遵聖旨,立刻就殺了我們。再說,父帝手握朝廷大軍,二哥和五弟也不可能成功啊?”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他們不成功咱們娘幾個就一起死!”
太康急得眼淚都下來了,跪地哀求“母後,好死不如賴活著,咱們活著就有希望,死了可就什麽都沒了啊!”
伯康也跪地哀求;“母後,想開點吧,帝妃離生孩子還有幾個月,咱們先向父帝服軟順著他,說不定還有機會翻盤。”
“對對,母後,先過了眼前這一關再說,以後咱硬的不行就來軟的,明的不行就來暗的。”
眷婦想了想也對,死了就什麽機會也沒有了“好吧,為了保你們的命,我就下懿旨讓你們拿給老東西交差。”
太康和伯康拿著帝後眷婦給元康和武觀的懿旨回宮,夏啟即命太康去元康那裏、伯康去武觀那裏傳旨讓他們罷兵來朝廷請罪。
太康帶著幾名隨從快馬加鞭奔向河北,半路迎到了帶兵前行的元康。
元康驚問“大哥,你怎麽來了?是逃出來的嗎?咱們一起反攻回去,我保你接掌帝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二弟,別做夢了,這是母後給你的懿旨。”
元康看完懿旨不悅說“母後怎麽老糊塗了?先是讓我們哥幾個發兵進帝都、逼父帝讓位,現在又變卦讓我們罷兵去向父帝請罪?”
“二弟,你不能怪母後,此一時彼一時,三弟根本就沒準備起事,反而隻身回帝都勸架。
四弟裝病按兵不動觀望,隻有你和五弟起兵怎麽能打得過父帝的朝廷大軍?母後還在父帝手裏,你們堅持進兵就會害死母後。”
“熊老三、鬼老四真他娘的坑人!大哥,我現在已經起兵造反了,就是遵旨回去向父帝請罪,他也饒不了我,還不如拚個你死我活。”
“二弟放心,臨來時父帝許諾了,隻要你知錯能改,旨到罷兵,立刻回帝都請罪,他既往不咎。”
“那好吧大哥,我跟你回帝都向父帝請罪便是。”
伯康在去河西的路上遇見帶兵急進的武觀,他傳達了母後的懿旨又說明了現在的情況,雄心勃勃的武觀被兜頭潑了一盆冷水。
三哥、四哥沒起兵,二哥接到母後的懿旨十有八九也會偃旗息鼓,隻剩自己一路能打得過父帝的朝廷大軍嗎?
罷兵去向父帝請罪武觀心有不甘,他準備了這麽長時間,好不容易等到了個機會,自己比其他幾位哥哥都兵強馬壯,又有北狄人相助。
武觀猶豫不決同夫人商量,可兒是個寧折不彎的性格
“夫君,剛開始的時候我勸你不要妄動,看看三個哥哥的行動再說,你不聽我的急於起兵,才造成今天這樣被動的局麵。
既然箭射出去就收不回來了,咱們跟二哥還不一樣,還有勾結北狄人造反這條大罪,你罷兵父帝就會輕饒你嗎?
他即使不賜死我們也會像對待神仙國師那樣,永遠囚禁失去自由,那樣還不如現在拚個魚死網破,鹿死誰手也未可知。”
“夫人說的對,失去這次機會我會遺憾終生,繼續兵進!”
“不但要繼續進兵,還要公開打出旗號,讓那些對朝廷不滿的人聞風而動跟著造反,壯大咱們的隊伍才行!”
伯康勸阻“五弟,五弟妹慎重,切莫錯上加錯啊?”
可兒“三哥既然來了也別閑著,你文才好,請你寫一篇戰鬥檄文廣而告之,擴大咱們的影響力。”
伯康張口結舌“五弟妹你、你要綁架我?”
武觀“三哥,幫幫忙吧,弟弟我要是成就了大業是不會虧待你的,要是給臉不要臉可別怪弟弟我不講兄弟情意了。”
伯康被逼無奈隻得說“五弟、五弟妹,你們要我寫檄文可以,但是我不能寫出兵是反對父帝,隻能寫帝妃迷惑父帝禍亂後宮、奸臣熊昆專權圖謀不軌,你出兵是為了兵諫父帝清君側、除妖妃、正朝綱。”
武觀和可兒同意了,兒子造老子的反會引起天下人的反感,以清君側、除妖妃之名更能贏得民心。
啟帝派出太康、伯康去向元康和武觀傳達帝後懿旨的同時也做了應急準備,把朝廷大軍分成兩路進阻河北、河西。
武觀帶兵繼續向帝都進發,跟朝廷大軍相遇,朝廷領兵的是司馬伯菲。
兩軍陣前伯菲高聲斥責武觀“武觀,你是帝子,受帝君恩賜駐守河西,不思報效帝君,公然造反,實屬罪大惡極,天理不容!你現在懸崖勒馬棄刀投降,本司馬還可保帝君饒恕你的重罪,如若執迷不悟必將身首異處!”
“司馬大人,現在朝廷奸臣當道,父帝被妖妃迷惑,我此番起兵就是要清君側,正朝綱。你應該反戈一擊助我才是。”
“武觀,你休要胡言,啟帝英明,帝妃賢德,你起兵造反是想篡奪帝位,快快下馬投降,否則別怪我手下無情!”
“伯菲,別看你是朝廷的統兵大司馬,你那兩下子我還真不服你,撒馬過來,咱們分個上下高低。”
伯菲和武觀戰到一處,大戰了幾十回合,伯菲是有機會取武觀的性命的,但是啟帝給他的命令是活捉他帶回去問罪,武觀必竟是啟帝最喜歡的小兒子,真把他一刀殺了會費力不討好。
可兒見夫君處於下風,時間長了恐有不測,她拍馬上去助戰。
夫妻雙戰伯菲,伯菲敵擋不住,敗退而走,武觀乘勝追擊上百裏。
啟帝得到自己的朝廷大軍被小兒子的叛軍打得大敗的急報是又氣又急,恰在這時裝病的仲康回到帝都,啟帝把他劈頭臭罵了一頓。
仲康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向父帝請命“請父帝給兒臣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兒臣願隻身去歸勸五弟罷兵來請罪。”
熊昆勸阻;“四帝子還是不要去了吧,叛軍得勢氣焰正盛,定然不肯罷兵的,你去了極有可能像三帝子那樣成為人質。”
仲康慷慨陳詞;“為了父帝的安危,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肯請父帝恩準。”
啟帝恩準,仲康去了武觀軍營,武觀麵沉如水地問“四哥你來幹什麽?”
“五弟,我奉父帝之命來和你談談。”
可兒忍不住說“四哥,你還好意思來見我們?你們四兄弟奉母後懿旨相約起事,你裝病躲在後麵,讓你這個傻弟弟衝在前頭。”
仲康訕訕地說“弟媳,我是沒準備好,不像你們在地方多年經營實力強大,五弟又文武全才,動則可以扭轉乾坤,我這個當哥哥的萬萬不及,慚愧啊!”
仲康馬屁拍得武觀挺舒服,他緩和臉色問“四哥,你說,要跟我談什麽?”
仲康看了看左右,武觀會意將其他人屏退“四哥,現在可以說了吧?”
“五弟,是父帝讓我來談讓你罷兵的事,你有什麽條件和要求?”
“有什麽條件要求?”武觀瞅可兒,
可兒“四哥,三哥寫的檄文不是挑明了嗎,父帝讓我們罷兵必須廢除妖妃、罷免奸臣熊昆的官。”
“五弟、五弟媳,你們就這點要求?”
喜歡血色帝王路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血色帝王路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