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創作

字數:3700   加入書籤

A+A-




    新宋1138!
    說道賺錢,李奇的《三國演義》和《說嶽》這段時間還真是為他賺到了不少錢,幾乎大半個臨安城的勾欄瓦市都買了他的稿子,差不多四百多貫錢,他和梁園棚簽的合約是五五分成,李奇能夠拿到兩百多貫,換算成人民的話就是二十多萬,這估計能夠頂的上頂級大神的收入了吧?要是幾個月前,買下趙四那座宅院都還能剩下六十貫。
    宋朝,在整個曆史上都可以說是最富裕的朝代,沒有之一,宋朝隻有八千萬人口,但是最鼎盛時期的財政收入卻達到了一億六千萬貫,而明朝人口達到一億五千萬左右,稅收卻隻有區區幾百萬兩白銀,清朝的人口有四億多,但是收入也隻有五千萬到七千萬左右,宋朝的人平均財政貢獻是明朝人的兩百倍,是清朝人的十幾倍。
    自從北宋滅亡,到南宋建立這段時間,百姓們的生活水平急劇下降,人平均收入不到兩貫,可見李奇現在賺到的兩百多貫的含金量有多高。不過在幾十年後,南宋的經濟再次達到鼎盛,那時候一個熟練織工的工資都將會達到年收入百貫,比一般縣令的工資都要多。那時候李奇這兩百貫就不怎麽起眼了。
    賺了錢,李奇現在可沒有時間花,他現在主要的心思都撲到了梁園棚上麵,李奇一直都強調培養藝人們的創作能力,平時的時候,李奇也會給一些藝人們上上課,比如評書人,李奇會教他們一些寫作技巧,和給他們出一些點子。
    這天李奇正在教幾名鼓手怎麽把其他不同的鼓拚湊成一個架子鼓,這時候一個人找到了李奇,這個人是梁園棚的評書人之一,叫蘇於平,四五十歲的樣子,大家都叫他蘇快嘴,因為他有時候說話的時候語速非常快。
    “導演,你幫我看看我寫的這幾章怎麽樣。”蘇於平把手中的一卷稿子遞給李奇說道。
    李奇接過,隨即就看了起來,蘇於平前陣子就開始創作了,才寫一個開頭,隻有幾章的那種,李奇看過後覺得情節太平淡,所以指點了一番,叫他重新修改一下。這蘇於平也是評書界混了好幾年的人物,對於故事的高~潮把握的非常好,隻要稍微修改一下設定和情節,就能夠寫出比較好的作品。
    “還行。”十幾分鍾後,李奇才從頭到尾把所有稿子看完,在蘇於平期待的目光中嗬嗬說道。
    “那……”
    “你可以先準備了,到時候給你一個機會,如果客人的反應好,你就繼續把這本評書完成吧。”李奇嗬嗬笑道。
    “謝謝導演。”聽完李奇的話,蘇於平頓時高興的不得了。梁園棚不比其他瓦市,梁園棚對於作品的要求非常高,以前在其他瓦市,他平時也隨便弄幾個小故事充數,反正也沒多高的要求。
    但是梁園棚不行,梁園棚對於作品的要求非常高,不管的短故事還是長篇評書,都要經過李奇的審核後才能上市。
    不過李奇給手下的藝人待遇也是非常好,除了基本工錢之外,每場演出收入的百分之一也會作為對藝人的抽成獎勵。上座率越高,藝人得到的獎勵也就越多,
    如果是原創作品的話,其抽成獎勵更是高達百分之五和百分之十不等,就以二號劇場而言,上座率百分之百的話,那麽每場的收入最低都可以達到兩貫,按百分之五算,藝人的獎勵就可以達到一百錢,隻要演十場節目就能夠賺到一貫錢。一個月就算每天隻演一場,那麽他們的最低收入都能達到三四貫,這幾乎是老爺子以前一年的收入了。
    就算上座率隻有一半,藝人也能夠拿到五十文,要知道梁園棚給評書人開的工資才一場評書二十文到五十文不等,加上抽成的話也能夠拿到一兩貫的收入。
    而且李奇還創新了打賞模式,隻要客人覺得演員演得好,喜歡哪一個演員,就可以打賞他,數額不限,梁園棚隻抽成一半。這也是李奇經過上次逛畫舫得來的靈感。
    隨著藝人越來越多,梁園棚也開啟了全天候營業的模式,經過李奇改製調整,現在梁園棚已經恢複到了偏重藝人們的各自號召力上了。
    梁園棚從早上八點開始營業,到晚上十二點關門,一共十六個小時的時間,李奇把這十六個小時的時間,劃分為了八個節目專場,每個時節目專場兩個小時。
    梁園棚一共有七座劇場,每座劇場八個節目專場,就能夠劃分出五十六個節目專場,除了正在排練舞台劇的人之外,梁園棚這五十六個專場就靠剩下的七八十個人撐起來。不管是個人還是團隊。
    李奇采用了優勝劣汰的製度,比如說你是一個藝人,你的節目人氣高,那麽就把你往好的時間段安排,如果成績不理想,就把你給擼下來。
    梁園棚的所有藝人,不管是評書的還是雜耍唱歌什麽的,都會安排節目,節目時間分配後,不管是個人還是團隊,你都得得努力提高節目的人氣,不管是自己挖空心思搞創意也好,還是找一些合作夥伴一起拉人氣也好,總之這些李奇都不管,你能夠給瓦市賺錢,那麽瓦市就給你安排好的時間段。這就好比是寫小說一樣,你的人氣高,給網站賺的錢越多,網站就給你更好的推薦位。
    總體來說最好的時間段還是晚上五點到九點的時候,這個時間段人氣最高。不過這個時間段基本上都被評書和小品占據著。評書基本上都是李奇所寫的《三國演義》和《說嶽》。不過最近又出了一本評書很紅,這本書叫《聊齋誌異》,不是蒲鬆齡寫的,也不是李奇寫的,而是梁園棚的一個評書人寫的,叫蒲鬆山,李奇見他的名字和蒲鬆齡有些相似,所以就想到了《聊齋誌異》這本書,於是就給他提了一些建議。最後就出了這麽一本《聊齋誌異》,名字是李奇幫忙取的。
    蒲鬆山也靠這本小說賺到了一筆不菲的錢,梁園棚購買他的版權,並買幫他聯係其他瓦市,就像是和李奇合作的那樣。雖然這本書的價錢沒有李奇的《三國演義》和《說嶽》多,但是一回章節賣了五十文錢,但那麽多瓦市加在一起就不是小數目了,蒲鬆山也成為了整個梁園棚裏麵僅次於李奇有錢的人,不知道羨慕死了多少旁人。也是受到蒲鬆山的刺激,其他人紛紛才開始創作起來。
    除了排練舞台劇之外,李奇的魔術團隊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李奇絞盡腦汁想到的魔術也就那麽十幾個,大型魔術需要團隊合作,而小魔術則需要托兒的那種,能夠欺騙觀眾視覺。
    對於魔術團隊的規劃,李奇已經想好了,魔術由於創新能力不足,所以他準備和其他瓦市合作,到時候去其他瓦市輪流演出,就像是明星到各個地方開演唱會那樣。到時候不僅僅是臨安城的瓦市,其他城市的瓦市也得去。
    而且不僅僅是魔術,如果有機會的話,舞台劇也可以走出梁園棚與其他瓦市合作。雖然大型舞台劇由於舞台限製還不行,但是那種隻要十幾個人的還是可以的。
    李奇要不是為了讓舞台劇一炮打響,他可能就會安排小型舞台劇了,像白毛女和紅燈記那樣的歌劇,隻需要十幾個人都可以演。
    舞台劇,意思就是以舞台形式表現的劇,在南宋的時候已經有舞台劇了,不過多半是京劇那樣,邊唱邊跳,裏麵帶一些故事內容。
    其實現代舞台劇有很多類別,喜劇,悲劇,和正劇,這些又細分為歌劇,舞劇,啞劇,話劇,木偶劇等等。李奇的《山河破碎》屬於話劇類,更加細分的話就是電影故事劇,用放電影的形式把整個劇演義出來。
    舞台劇比較出名的有日本舞台劇,歐美的舞台劇也很出名,中世紀的莎士比亞就有很多舞台劇作品,很多都是耳熟能詳的那種,他是一個偉大的劇作家,被稱為人類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美國的百老匯更是世界聞名,裏麵湧出過非常多的明星大腕,很多好萊塢的影帝影後都是從百老匯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