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收保底

字數:3554   加入書籤

A+A-


    周寧海想到時間不能耽誤,就趕緊去了內務府叫管事,然後又匆匆的了翊坤宮。
    等華妃把所有的事情處理完了,周寧海才把他聽到的消息說給華妃聽。
    華妃斜坐在榻小榻上,一副高傲看不起人的樣子“甄嬛有沒有接受過別人的提親,去查查不就知道了。要是甄嬛跟溫太醫有什麽事?敢對不起皇上,看本宮剝了她的皮。”
    “是,奴才這就讓人去查。”
    把這件事情交代下去,華妃就沒有關注這件事了,查出消息自然會稟告自己,而且這幾天實在也太忙了。不僅皇宮的事情要處理,連圓明園的事情也要處理,華妃忙的團團轉。
    等到大家都進了圓明園之後,才想起這件事情。
    這一次,安陵容住進了蓬萊瑤台,(模擬仙山閣樓圖)所建造的。
    整個院子組打一個仙氣飄飄,安陵容十分喜歡,自己也是一個小仙女了。
    安陵容一直認為,每一個女子心裏都住著一個小仙女,住著一個小公主,但是隨著歲月的流逝,時間的蹉跎,在人間混日子,這些小仙女,小公主,很快就變成了社畜。
    如今已經五月份了,安陵容的肚子已經很大了,九月進的宮,現在已經是第二年五月,算起來已經有34周了,最多一個月就要生了。
    不過肚子再大也不妨礙安陵容看戲,用蚊子監視著華妃,用蒼蠅監視著皇上。
    總感覺這兩個人要幹些什麽?反正不是什麽好事情,到時候肯定有好戲看。
    安陵容首先看到的就是皇上在給自己的保底功德添磚添瓦。
    在進入圓明園的第二天,大家都還沒有收拾好,皇上就已經發令,給紫禁城所有的宮女太監全部換一遍。
    而換下來的太監們,隻要和包衣沾上一點點關係的,都沒有機會再進紫禁城了。
    那些貪汙嚴重的自然是扣押,抄家,那些查出來清白的就放回了紫禁城。
    宮裏麵填充了大量來自於各個行宮的宮女太監。
    太後得到這個消息,急匆匆的趕去九州清宴,太後知道,如果自己不去,皇上肯定不會來見自己。
    九州清宴
    皇上正在批著奏折,想著抄包衣能夠超出多少錢?就聽見外麵傳來“太後駕到。”
    皇上放下了手中的朱砂筆,前去迎接太後,心裏知道太後肯定是來責問的,故作不知的問“皇額娘今日怎麽來九州清宴了?天氣那麽熱,有什麽事讓兒臣自己過去嘛!怎麽還能勞煩皇額娘來看朕?”
    “皇上說笑了,哀家不是怕皇上叫不來嘛!聽說皇上把包衣家的人都關了,這是為何?”
    “皇額娘你年紀大了,這些小事怎麽還勞煩你費心?你放心,朕一定把這件事處理的妥帖明白。”
    說著就把太後往宮殿裏麵引,尊貴的兩母子坐在一起,心裏的想法卻各不相同。
    “是啊,哀家年紀大了,剩下的親人也不多了,不知道包衣犯了什麽錯,皇上會把他們全部關起來了?就算抓壞人,也允許人喊冤吧!這不明不白的。”
    “皇額娘你放心,朕絕對不會放過一個壞人,也不會冤枉一個好人,這次的事情已經查清楚了,就是關於包衣貪汙的事情,怎麽皇額娘不知道?”
    隻是太後的臉色很難看“水至清則無魚,這世上還有不貪的?”
    皇上聽到這些推脫的話,臉色一下子就暗了下來,要是登上皇位的十四,恐怕太後還會主動讓人抄包衣,到底還是因為不重視自己這個兒子,更重視娘家人才會這樣說。
    “包衣有多貪,相比皇額娘心中有數,該怎麽處罰就怎麽處罰,朕絕對不會公報私仇”
    太後氣的感覺好像氣都喘不過來,死死地捂住胸口問“皇上就要這樣無情,那好歹是你的母族。”
    “朕知道,可是朕姓愛新覺羅,就算朕能容忍,你覺得這件事露出去宗室能忍嗎?”
    “那就不要讓他們知道好了,這麽多年了,日子不是一樣過嗎?”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皇額娘回去吧!有你撐著烏雅家比別的包衣家好很多”
    “ 你就這樣無情,那都是你的舅舅,都是你血脈相連的親人,你怎麽忍心?”
    聽到太後的致問,皇上站了起來,往龍椅走去,然後坐在龍椅上,我拿起了朱砂筆,枇起了奏折還在說“天色不早了,朕還有很多奏折沒批,皇額娘先回去吧!”
    看到皇上如此趕自己,太後心裏十分生氣,覺得皇上不孝順,居然有對自己的母族親人動手。氣衝衝的走了。
    皇上趕緊安排人,也不等第二天了連夜抄家,事情必須要盡快處理,否則太後肯定要惹事。
    跟隨著一起抄家的戶部尚書,以及戶部侍郎們,算盤都打出火花了,算盤珠子都崩人臉上了,越算越興奮,越算越開心。
    一家就堆積如此多的銀兩,有許多的金銀珠寶和名貴字畫,多抄幾家國庫就滿了,到時候就不怕沒軍需,不怕沒軍費了。
    包衣家裏也抄出很多禦用品,還有很多小地方上供了貢品,這些都是被包衣截留的,抄家的人看到這些東西,感到頭皮發麻。
    那是不要命了,什麽都敢貪,而且偏偏還成功了,戶部的人當即決定,回去 就把這件事情寫成奏折,務必讓皇上知道包衣的可怕 。
    整個圓明園安靜的如同暴風雨的前夕,因為包衣的事情,太後和皇上不和,誰也不敢多說一句靜悄悄的,生怕哪惹皇上或太後了。
    果然第二天太後就開始生病了,怎麽吃藥都不好,還要宮妃們待疾,以此來向世人宣布,皇上不孝順,把自己的親娘都氣病了。
    可是這兩天皇上並沒有來看太後,而是加緊處理包衣的事情,等到第五天,皇上來看太後的時候,所有的事情已經塵埃落定。
    該抄家的抄了,該死的砍了,該流放的全部都一一處理了。
    這件事情因為鬧得太大,所以引起很多人的關注,宗室的人也知道了,也開始抄家。
    接下來就該是包衣血濺京城,血漫京城的時候,貪走的錢要用命來賠。
    喜歡蹤穿從下藥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蹤穿從下藥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