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曆史大勢

字數:4933   加入書籤

A+A-


    尼古拉同誌讓二人成立小組,他們行動迅速,馬上實施所謂研究,就是從法理上、實際上,調查分析能不能開放老兵回鄉探親,如果開放該怎麽開放?這件事是秘密進行的,小馬哥還拽了一把文,將其命名為:穎考專案!
    穎考,是一個人,鄭國大夫。
    鄭莊公因母親偏愛弟弟,支持弟弟作亂,將母親貶居一地,並發誓永不相見。但鄭莊公又後悔了,穎考便獻計,挖開一條隧道,讓母子相見。
    所以小馬哥命名「穎考專案」,指打開老兵探親通道之方案。
    嗯,小馬哥幹別的不行,表麵文章做的是真漂亮—
    他們秘密行事,外界不知道,老兵的活動依舊如火如茶。就在萬人大集會的第二天,
    無數老兵走上街頭,開始了籌資行動。
    西門町。
    台北繁華之地,路口處支起了一個籌資點,拉起了條幅,擺上一張桌子。桌上有個紙箱子,旁邊放著幾磁帶,這磁帶連封皮都沒有,光禿禿的很簡陋。
    楊祖君抱著吉他,再次衝鋒陷陣,開口唱:「我想要有個家,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時候,我會想到它—”」
    不少人駐足停留。
    楊祖君見狀,趁機吆喝:「請支持兩岸開放,老兵回鄉探親!我們錄製了一些音樂磁帶,每盒50元,請各位兄弟姐妹伸出援手,不買也不要緊,我給大家唱歌聽!」
    說完,她繼續唱。
    經過兩次行動,台灣各界給予了巨大的關注。老百姓想的很簡單,老兵都上街示威了,但竟然沒被抓起來,那肯定就沒事了。
    不少人對他們報以同情,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願意支持一下。
    當即,就有一個阿姨湊過來,問:「小姐,你唱的這首歌也在磁帶裏麽?」
    「對啊對啊!我們錄了五首歌,這已經是我們最大的能力了,您要支持下麽?」
    「那給我拿一盒好了!」
    「好的,謝謝謝謝!」
    一個老兵雙手送上一盒磁帶,阿姨往紙箱裏投了五枚麵值10元的硬幣。
    這年頭,台灣一盒正版磁帶要100150元,盜版的要5080元一一台灣月平均工資大概1.5萬新台幣。
    硬幣扔在紙箱裏叮當作響的聲音,仿佛比世界上任何音樂都好聽,楊祖君和老兵愈發振奮,同時也引得其他群眾蠢蠢欲動。
    「我也買一盒好了!」
    「給我一盒!」
    「你唱的歌還蠻好聽的,我也要一盒!希望你們盡早達成心願。」
    「謝謝!謝謝大家!」
    眨眼的功夫,一百盒磁帶已經賣了一半。他們一共就一千盒,今天準備了十個籌資點,每個點一百盒。
    還有人主動上前攀談:「我雖然是本省人,但對你們一向支持,哪怕是出於人道主義精神,當局也不該禁止你們回鄉的,你們加油哦!」
    「小姐,你們那個《流浪歌》蠻好的哦,我聽了兩遍就會唱了。」
    「你們這樣的方式不錯,將來有條件可以發行正式的專輯,我一定捧場。」
    楊祖君一邊應對,一邊唱歌,一邊賣磁帶,忙的不可開交。台灣島內有不少這樣的,
    一生致力於兩岸交流,支持統一。
    而她忙著忙著,忽然眼尖,瞄到一個熟悉的身影。
    蹭的出去,搭上那人肩膀。
    「哇!」
    「你別想跑!」
    「姐妹,你小聲點!」
    「放心啦,沒人拍你的—”
    楊祖君嘻嘻哈哈的樓著張艾嘉,道:「喂,你不要告訴我你是來逛街,恰巧經過我們的攤位哦?你個大小姐也心懷慈悲了?」
    「噓!」
    這人正是張艾嘉,她噓了一聲:「我不跟你講,我買我買還不行麽?」
    說著,她摸出幾張百元鈔票,楊祖君不客氣的搶過來,隻給她一盒磁帶,道:「你回去好好聽聽,這些歌不錯的,我們想發專輯,你得幫忙!」
    「再說再說!」
    張艾嘉鬼鬼崇崇的溜了。
    這二人都很神的,當年老兵探親開放之後,路費有困難,楊祖君給張艾嘉打電話讓她讚助點,張艾嘉直接給返鄉團掏了機票錢。
    張艾嘉是個明白人,知道搞獨沒有好果子吃。她和台灣老一輩導演們做金馬獎主席那幾年,廣泛吸收兩岸三地的電影,那也是金馬獎最輝煌的時候。
    當天晚上,眾人回來結算。
    一千盒磁帶輕輕鬆鬆,全部賣光,籌得資金6萬餘元,有不少人是多給錢的。
    「這生意做得啊!我感覺一萬盒也能賣的出去,我那邊隻花了半天就賣光了。」
    「是啊是啊!好多人都來問這些歌叫什麽。」
    「老薑的點子真不錯,我們真的要成立公司,創辦基金,把大家都吸收進來,緊緊的擰成一股繩,誰也不敢小瞧我們!」
    「下個月再搞一次!就在7月7日,我們在黨部大門口請願!」
    「好!」
    「沒問題!」
    眾人高聲呼喊,一股前所未有的凝聚力衝刷著全身上下,他們已然堅信能夠取得勝利從5月份開始,每月一次行動。
    眨眼到了7月份,老兵們果然在7月7日當天,跑去黨部大門口請願,依舊全身而退。
    那可是黨部,這都沒人抓捕,傻子也能看出端倪了。
    香港這邊。
    萬人家書寄台灣的活動遙相呼應,左派報紙每天刊登幾篇家書,有大陸台屬寫的,有歸僑寫的,還有民主黨派人士寫的。
    這些信,光明正大的寄向台灣,收不收是他們的事。
    而在島內,老兵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同情與支持,許多社會人士伸出了援助之手,一場轟轟烈烈的返鄉探親運動在台灣展開。
    連著名的佛教人士星雲大師,都發聲說「希望開放民眾返鄉探親」。
    澳門媒體也跟著湊趣。
    刹時間,氣氛烘托到這了!有一種兩岸三地齊心協力,一同幫老兵推開回家之門的感覺。
    京城方麵,相關領導們興奮的恨不能跑到香港來,他們沒想到那小子行動如龍卷風,
    太生猛迅速了,哢哢一頓造,兩岸破冰指日可待。
    台辦酸溜溜的。
    真理部上下無不振奮提氣,王領導在辦公室裏大笑:「好小子!好小子!」
    這便是乘著曆史大勢的便利,沒人知道陳奇在隨波逐流,隻認為他立下大功。雖然台灣政府還沒動靜,但都能瞧得出來,他們扛不住壓力了。
    如此形勢,果黨內部也在吵鬧。
    一些保守派反對老兵回鄉,尼古拉同誌表麵聽取意見,實則按照自己的步驟在走。
    7月14日,傍晚。
    200餘名海內外記者,齊聚新聞局的媒體招待廳。時任新聞局長姓邵,他大踏步走出來,氣氛頓時緊張,他臉上帶著一絲笑容,掃視全場,高聲宣布:
    「奉‘總統」令,宣告台灣地區,自7月15日零時起解嚴!」
    轟!
    現場全炸了。
    這意味著台灣施行38年的戒嚴令即將終結一一除了金門、連江。
    具體來說:報禁開了,以後新聞報道自由;電視台節目開了、電影開了、音樂開了、
    文化學術等等開了,部分地區也不用宵禁了籠罩在群眾頭頂上的烏雲終於散了一一自以為散了。
    解除戒嚴和老兵返鄉是兩件事。
    解除戒嚴從去年就開始醞釀了,現在公布了而已。
    但這不妨礙大家聯想,戒嚴都解除了,老兵回鄉還會晚麽?!
    (晚上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