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5章 冊立大阿哥順利完成

字數:4430   加入書籤

A+A-


    慈禧皇太後思來想去,最終決定不給李蓮英升品級。如果她給李蓮英升了品級,就會得罪滿朝文武百官,王公大臣,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滿,製造朝廷混亂。
    於是,她采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品級不升,補服有別”的做法。即李蓮英仍然是三品,但是賜他一品補服全襲。
    為了好理解“補服有別”的做法,這裏有必要說一下清朝官員的官服。
    清朝官員的官服,前胸和後背都有一塊繡花方布,這種方布叫做“補子”或“背胸。”
    這種綴有“補子”的官服稱為袍服,也稱為“補服”。
    袍服上的“補子”圖案也與官員品級的大小有關。
    一品文官補服上的圖案是仙鶴,一品武官的補服上繡的是麒麟。二品文官補服上繡的是錦雞,二品武官的補服上繡的是狻猊。三品文官補子圖案是孔雀,三品武官補子圖案是豹子。四品文官補子圖案是雲雁,四品武官補子圖案是猛虎。五品文官補子圖案是白鷳,五品武官補子圖案是黑熊。
    六品文官補子圖案是鷺鷥,六品武官補子圖案是彪。七品文官補子圖案是鸂鶒,七品八品武官補子圖案是犀牛。八品文官補子圖案是鵪鶉。九品文官補子圖案是藍雀,九品武官補子圖案是海馬。
    一品到三品官員,袍服是九蟒五爪,四品到六品官員袍服是八蟒五爪,七品到九品官員袍服是五蟒四爪。
    清朝官員就是以袍服和補子圖案來區別官員的級別大小。
    慈禧皇太後正是通過下旨讓李蓮英穿一品補卦的袍服來提高他的政治地位,滿朝文武官員聽後,驚掉下巴,可又不敢多說什麽。
    他們得罪不起慈禧皇太後,更得罪不起李蓮英。他們隻能裝作啞巴,什麽話也不說。
    補服是皇家的補服,不是他們文武百官的補服,慈禧皇太後願意賜給誰就賜給誰,他們是管不了的,也是管不著的。
    李蓮英得了一品補服全襲,自然是心花怒放,喜笑顏開。他在宮裏的尾巴翹得更高了。其他官員見了李蓮英也是敢怒不敢言,夾著尾巴做人,忍氣吞聲。
    再說慈禧皇太後,經過這場痢疾,深感生命無常,為了不使大清朝後繼無人,她加快了確立大阿哥人選之事。
    這天,慈禧皇太後請來光緒皇帝,商議冊立大阿哥的事情。
    慈禧皇太後緩緩說道:“皇上,哀家今天找你來,就是想和你商議一下大阿哥人選的事情。你是知道的,溥儁鑒於他父親端王載漪的原因,我們已經把他廢黜了。現在形勢所迫,我們不得不重新考慮大阿哥人選。哀家今天請你來,就是想聽聽你的意見。”
    慈禧皇太後說完,滿含期待地看著光緒皇帝,她想讓光緒皇帝說說他的看法。
    光緒皇帝雖然滿心無奈,但卻也不敢違抗慈禧皇太後的旨意。
    他深知自己隻不過是慈禧皇太後手中的傀儡,一枚棋子罷了,任由她擺布。
    但是如今麵對冊立大阿哥的事情,他更是無力反抗。他知道慈禧皇太後不是在征詢他的意見,而是在做樣子給大家看。
    光緒皇帝半晌不說話,隻是怔怔地看著慈禧皇太後,目光呆滯。
    “皇上,哀家問你話呢,你怎麽不說話啊?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慈禧皇太後虛情假意地問了一句。
    光緒皇帝這才愣過神來,趕緊收回目光,掩飾了一下自己的窘態,低首應答道:“親爸爸,兒臣還是聽親爸爸的定奪,一切由親爸爸做主,兒臣沒有任何意見。”
    慈禧皇太後見光緒皇帝唯唯諾諾,甚是生氣,就說:“皇上,既然你讓哀家決定,哀家就決定了。哀家覺得醇親王載灃的兒子溥儀,雖然年紀尚幼,卻出身尊貴,聰明伶俐,討人喜歡。哀家意已決,決定冊立他為大阿哥。你看如何?”
    光緒皇帝聽後,心中暗忖,雖然他深知自己不過是慈禧太後的傀儡,但是覺得此大阿哥人選完全出乎他的預料。慈禧皇太後完全是出於她個人利益考慮的,為了大清朝社稷的未來,他絕對不能讚成這個人選。
    因此,光緒皇帝鼓足百倍的勇氣說道:“親爸爸,兒臣以為,大阿哥之人選需德才兼備,應得民心才行。溥儀尚幼,恐怕難堪此大任。”
    慈禧皇太後一聽,臉色微變,冷哼一聲:“皇上倒是考慮得周全,可是目前這形勢,恐怕隻有溥儀是最適合的人選了。哀家已經考量過,溥儀雖然年幼,但是他是可塑之才,而且他的背景也是皇族。皇上放心,哀家是不會看走眼的,他一定能夠堪此大任,不負大清社稷江山。”
    光緒皇帝見慈禧皇太後發怒了,他不敢再多言語,隻好低頭稱是。
    慈禧皇太後見狀,滿意地點點頭,說:“既然皇上再無異議,那便盡快安排大阿哥冊封之事吧。”
    隨後,慈禧皇太後便命人著手準備冊封儀式。
    消息傳開,眾人雖有猜測,但仍感突然。
    朝廷上下,一片嘩然。一些老臣雖覺不妥,但也隻好忍聲吞氣,私下嘀咕一陣子罷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而溥儀一家得知此事,既有惶恐不安,又有幾分榮耀之感。
    載灃深知自家命運從此便與朝堂更加緊密相連,他以後做事更要謹言慎行,謹小慎微。
    溥儀懵懂無知,隻是好奇地發現家中突然忙碌起來,周圍人看他的眼神也變得異樣。
    他哪裏知曉,他即將被卷入大清宮廷內鬥的巨大漩渦中,未來充滿變數。
    大清朝也在慈禧皇太後的這般安排下,朝著未知的方向前行,眾人皆在命運的洪流裏身不由己。
    不日,慈禧皇太後讓光緒皇帝下旨,昭告天下,立溥儀為大阿哥。
    同時下旨,讓溥儀入宮教養,為日後登基做準備。
    眾人皆知,這背後既有慈禧皇太後對榮祿的私情因素,更有她妄圖延續大清統治的心思。
    對於溥儀來說,君令難違,他就這樣懵懵懂懂地被推上了大阿哥的位子,成了未來大清朝的掌舵人。
    而溥儀之父醇親王載灃感恩戴德,發誓一定教導溥儀忠心報國。
    此時的清王朝風雨飄搖,未來充滿未知,眾人皆不知這個年幼的溥儀是否真正能夠如慈禧皇太後所願,撐起大清朝的未來。
    光緒皇帝隻能默默歎氣,自知在這宮闈鬥爭之中,自己已經失去了掌控權,隻能等待命運的安排。
    溥儀入宮後,對周遭的一切都極為陌生,每日被各種繁文縟節所束縛。
    慈禧皇太後時常召他前來,親自教導宮廷禮儀。
    溥儀雖年幼,但聰明伶俐,學得很快,慈禧皇太後對此頗為滿意。
    然而,國外局勢愈發動蕩,列強虎視眈眈,國內起義不斷。
    朝中大臣們人心惶惶,對於溥儀能否擔當大任愈發懷疑。
    醇親王載灃看到外麵的亂象,憂心忡忡,他擔心溥儀身處險地,卻又無能為力。
    一日,溥儀在禦花園玩耍時不小心摔倒,膝蓋磕破。
    宮女太監們驚慌失措,趕忙稟報慈禧太後。
    慈禧皇太後匆匆趕來,看到溥儀受傷的小臉,心生疼惜,下令一定要好生照料。
    溥儀這一摔,仿佛預示著他今後的帝王命之路的坎坷。
    盡管慈禧皇太後一心想要力挽狂瀾,保住大清基業,但是種種跡象表明,這個處在風雨飄搖中的王朝,正一步步走向衰落。
    溥儀這個年幼的大阿哥成了風雨飄搖中的大清國最後的希望。
    慈禧皇太後冊立大阿哥的事情順利完成,她的一番心事總算是了結了,而且她的痢疾病也治好了,一下子她的心情好多了。
    喜歡慈禧皇後與她的三個寵愛太監請大家收藏:()慈禧皇後與她的三個寵愛太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