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要不要我大明送上歲幣

字數:3257   加入書籤

A+A-




    錦衣衛的動作很快,以至於一些韃靼細作根本沒有反應過來便落了網,而錦衣衛雷霆審訊的手段,也讓他們招供出了上線與下線。
    至此,因宋耿行的行動,在大明經營了二十餘年,用盡心思潛藏下來的細作,被大部拔除!
    朱厚照審視著這封密信,信的內容並不多,隻說讓盯緊京軍、地方衛所,一旦有調動當及時傳報消息,並要求刺探明軍將官調動消息。
    對這些內容,朱厚照並不介意,值得介意的是收件人與寫信人。
    收件人名為“耳人”,寫信人名為“者人。”
    很顯然,韃靼人也玩起了代號。
    耳人要麽是周璿,要麽與陳長隆見過麵、又殺掉了周璿的那個男人,隻不過此人消失不見了,至今還沒半點蹤跡,抓了幾十個細作,沒一個能說出其名字,隻說受命於周璿。
    者人是誰,就連韃靼細作也說不清楚,但有一點可以確信,者人來自萬全都司轄區之內。隻要錦衣衛動作夠快,便能順著傳遞情報的線繼續撒網抓人。畢竟隱藏在京師的韃靼想要給草原上的小王子傳遞情報,那必然需要一站接一站的接力傳送,現在城外的據點人員已經落網,繼續審,很可能會將隱在萬全都司的“者人”給挖出來。
    朱厚照看向劉璋,道:“宣府細作多,朕是知道的,這是一次絕佳的機會,若是能徹底摧毀韃靼留在宣府的眼睛,這對我們這次與小王子的對決是有幫助的。所以,錦衣衛需要好好作為一番。”
    劉璋肅然回道:“臣自當盡全力,將其連根拔除!”
    朱厚照微微點頭,指了指禦案上的信件,言道:“周璿雖然死了,但不意味著那個男人的調查徹底沒了可能。周璿是青樓中女子,這種人出門不可能孤身一人,也不可能步行,找到周璿的馬夫、身邊伺候的丫鬟,繼續追查,看看能不能找出線索。”
    劉璋心頭驚了下,連忙說:“是臣思慮不周,這就差人去辦。”
    朱厚照抬手,讓劉璋下去,然後傳了曾紹賢,吩咐道:“詔獄裏關了一批韃靼細作,特勤局提走幾個可用之人,在特勤局裏麵選出一些忠誠、精銳、有膽魄,善偽裝與應變之人,組建一個密諜司,學習、模仿韃靼人的生活習慣,掌握韃靼人方言,摔跤,舞蹈……”
    曾紹賢聽聞後,問道:“陛下的意思是?”
    朱厚照輕鬆地說:“朕遲早要將草原征服,將那裏變為我朝的牧場。錦衣衛對韃靼人的監視太外圍了,朕希望特勤局的人手能打入到韃靼內部,甚至是——小王子的身邊!”
    曾紹賢深吸了一口氣。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做成的事,尤其是大明人與韃靼人有著風俗、習慣上的諸多差異。即便是現在跟著韃靼細作學習、模仿,那也不是一年半載可以煉成的,至少要在兩年以上。
    曾紹賢將擔憂說出。
    朱厚照擺了擺手,嚴肅地說:“別說兩年了,三年、五年也要做。以目前的局勢來看,朝廷未必能在三五年內有深入瀚海,征討並消滅韃靼的力量,朝廷總需要未雨綢繆。另外,一旦朝廷打敗韃靼,控製草原,那就需要得力人手為將官,分區管理草原,這些將官從哪裏找,總不能全部從韃靼人裏麵選吧……”
    曾紹賢明白了,這些人,沒滅韃靼之前是打探消息的細作,滅了韃靼之後,那就是留守草原的將官。可問題是,我的皇帝,那是韃靼,小王子啊……
    這個時候考慮滅了韃靼,是不是多少有些不尊重小王子,不尊重他那龐大的騎兵軍團……
    朱厚照看穿了曾紹賢的心思,平靜地說:“相信朕,就將此事辦好。”
    曾紹賢打了個哆嗦,行禮道:“臣領旨。”
    自從錦衣衛指揮使從崔元換成了劉璋之後,錦衣衛便大展神威,這次破了韃靼細作案,隱隱有蓋過特勤局的架勢,在這種情況下,曾紹賢自然不敢怠慢朱厚照的任何吩咐,轉身便開始選適合當細作的人選……
    難選。
    人需要四肢靈活,腦袋還得靈光,最麻煩的事,他們還需要學會蒙古語,別到地方就人家烏拉一嗓子,你還不知道幹嘛的。
    經過兩日商討,兵部、五軍都督府提議,朱厚照最終選定鼓勇營、立威營、振威營、耀武營、顯武營與神機營,另有兩千三千營軍士,合計五萬兵馬,增兵宣府、萬全都司等地。
    為了更好統一指揮,痛擊小王子,朱厚照將萬全都司的都指揮使程鵬、鄧申、羅歡等人召入京師,商議應對之策。
    殿內。
    鼓勇營都督劉勝、立威營都督遂安伯陳鏸、振威營都督王杲、耀武營都督楊英、顯武營都督王琮、神機營都督戚景通,一個個摩拳擦掌,渴戰心切。
    程鵬、鄧申、羅歡等人卻心情凝重,一個個頗是不安。
    內閣李東陽、楊廷和,兵部尚書王廷相,英國公張懋、定國公徐光祚等人倒顯得平靜。
    指導員徐禎卿、副指導員羅長生、宗滿江也在列,糾察隊指揮使顧仕隆也坐在一旁。
    朱厚照看著眾人,從禦案上拿出三份奏折晃了晃,開口道:“小王子要領兵南下,犯我大明,將士有沒有惴惴不安,惶惶不可終日朕是不知道,但有些官員聽聞到消息已是擔心起來,甚至還有一個禦史,竟希望朕派使臣遊說小王子,化幹戈為玉帛,以互市為條件,罷兵休戰,嗬,朕不得不說一句,這樣的官員,還真是了得!”
    消息封鎖至今日,也已經封鎖不住了。
    畢竟地方上已經開始收到消息,將事情通報至京師,而這些文書對於禦史、給事中等人來說,幾乎是公開的,想不知道都難。結果人家禦史,為了蒼生,為了黎民百姓不受戰爭之苦,就準備讓朝廷派人去談判了。
    朱厚照狠狠丟下文書,起身道:“化幹戈為玉帛?如此天真的想法,到底是如何說出口的!今日在場的多是將官,你們告訴朕,要不要派使臣去找小王子,商議商議互市換和平,要不要我大明送上歲幣,求小王子收回屠刀?”
    :..cc0
    ..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