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朱厚照不是親生的?

字數:3434   加入書籤

A+A-




    回到文華殿不久,夏皇後便跟了過來,說了句:“母後說,按陛下意思辦即可。”
    朱厚照並沒有鬆一口氣,反而臉色更是凝重。
    從張太後的退讓來看,張鶴齡、張延齡在興濟一定是做了一些不是人幹的事,所以生怕被問出什麽被哢嚓了。可問題是,這兩人在錦衣衛的監視之下,還能做出什麽事來?
    朱厚照沒辦法與張太後徹底鬧崩,老死不相往來的那一種,大明主張孝道,這個孝道裏,最大的組成部分就是聽話。若是朱厚照與張太後矛盾公開化,鬧到官員皆知的地步,那一定會有官員借著不孝的名義指責朱厚照。
    當然,被官員指責下並不是什麽大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一旦這事鬧開了,牛鬼蛇神就很可能冒出來,到那時候,即便是朱厚照可以應對局勢,平息了風波,那也會焦頭爛額,如果張太後來個破罐子破摔,說句令人浮想聯翩的話,甚至會動搖朱厚照當皇帝絕對的合法性!
    這似乎聽著不可能,朱厚照可是正兒八經的繼承人,從太子當上皇帝的。
    但是!
    這是事實!
    因為,民間甚至是官場,對朱厚照的生母存疑!
    換言之,朱厚照的親娘是不是這宮裏的張太後,皇室一錘定音,是,可有些人認為,這件事沒那麽簡單,朱厚照的親娘很可能是另有其人。
    而這件事,還因為弘治十七年,也就是六七年前的鄭旺妖言案鬧得滿城風雨。
    鄭旺說了,朱厚照是自家女兒鄭金蓮的兒子,自己是太子的嶽父,皇親國戚。這鄭旺不僅在老家說,還跑京師來說,最後還一群人信了,送禮的送禮,認爹的認爹……
    京師啊。
    皇帝家門口說朱厚照的娘不是張太後,是另外女人生的,這事朝廷能不知道嗎?
    知道。
    不僅知道,後來朱祐樘還親自站出來澄清,朱厚照就是張太後的兒子,還參與審訊了鄭旺。
    過程如何不太清楚,民間不得而知,結果很清晰:
    鄭旺,監押侯斬。
    這就是死緩了。
    然而弘治十八年朱祐樘駕崩,朱厚照登基,大赦天下,這鄭旺活蹦亂跳地回了老家。正德二年時,鄭旺再次夥同其他人,闖入東安門,喊話“國母被幽禁多年,我要麵見皇帝”。
    那意思是,朱厚照,你現在當皇帝了,要拯救你親娘,現在的娘張太後別管了。
    這一次,朱厚照見了鄭旺,然後賞了他一個淩遲……
    這事雖然起自鄭旺妖言,可就和前世差不多,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朱厚照沒跑斷腿,辟謠沒辟幹淨,加上民間對這種八卦很喜歡聽,一來二去,事就這麽落下了。
    如果哪天朱厚照公然決裂張太後,那民間很可能會再次出現一個鄭旺,說,你看看,不是親的吧,要不然誰會對親娘如此……
    既然朱厚照都不是張太後親生的了,那朱厚照還是不是朱祐樘的兒子,他身上流淌的是不是朱家血脈,別是從民間抱進去的吧?這話百姓胡說幾句不礙事,可若是親王也拿這一套話當理論,比如——寧王朱宸濠,那可就是造反有理了。
    事實上,曆史中的朱宸濠造反,確實用了這一個理由,他打出來的旗號,那就是奉張太後的旨意,收拾朱厚照這個惡棍,那意思就是,朱厚照不是皇室繼承人,不是老朱家的,大家都跟著我幹翻他,我朱宸濠才是老朱家的種……
    所以,朱宸濠造反不是簡單的造反那麽簡單,人家也是有“妖言”作為理論依據的。
    從這個角度來看,朱厚照與張太後的鬥爭隻能維持鬥而不破的地步,至少當下的朱厚照,不能與張太後徹底撕破臉,殺了趙寬,將張鶴齡、張延齡的戶口遷入昆明,看似是張太後退了一步,實則是朱厚照退了一大步,隻不過張太後為的是兩個弟弟,而朱厚照考慮得就更多了。
    錦衣衛領了旨意,快馬加鞭離京奔赴興濟。
    兩日後,朱厚照現身十二團營,登上高台,麵對即將出征的將士,喊道:“先輩開疆拓土,終有大明天下,幸賴將士齊心,風雨一百四十餘年,雖國運曾有多舛,然江山依舊,山河尚在!然強敵在外,亡我之心不死!”
    “諸位,此戰,是為捍衛江山而戰,是為了保護你們身後的家人、親人,父老鄉親而戰!是為了國土不被敵人踐踏而戰!朕力推新軍之策,主張練兵練魂!現在,是時候拿出你們的戰魂給敵人看看了!”
    “朕今日為你等送行,最後說一句:戰死了,你們的妻兒,朝廷來養!活下來的,領功領賞,封侯拜將,朝廷絕不含糊!願諸位聽命聽指揮,敢亮劍,敢殺敵,敢為大明先!出征!”
    王廷相、顧仕隆、劉勝等一幹將官,紛紛行禮。
    隨後,大軍出京!
    在這一刻,北京城變得與往日不一樣了起來。
    許多百姓看到了京軍,隊列整齊,威武雄壯,麵目剛毅,甚至在一些年輕的臉上,沒有恐懼,而是有幾分殺敵的渴望!
    京軍!
    在京城的百姓眼中,一部分人將其稱之為兵油子,惡習滿滿,欺負人有一套就是不會打仗也不敢打仗;一部分人將其稱之為打雜兵,就是給人打下手幹粗活的,搬磚掃地倒垃圾還行,拿刀子砍人就算了吧……
    這些印象很深,自然也有其曆史因素,但在這一日,京師的百姓發現,此時的京軍與之前的京軍,似乎大不一樣了,從他們整齊的隊列裏,鏗鏘有力的腳步聲中,躍躍欲試的神情上,都可以看出不同!
    經過近十個月的錘煉,京軍不敢說已經實現了完全蛻變,但其精神麵貌已煥然一新,其戰力也較之以往,強了不止一分!
    京軍動!
    萬民震撼!
    在這一刻,許多人第一次對朱厚照的新政有了直觀的感受。
    光說新政,可平日裏大家都忙著生活,沒什麽感覺,但這時候,看到威武、強壯的京軍,許多人才開始意識到,大明正在改變,中興的腳步——已經邁出去了!
    :..cc0
    ..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