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阿爾蘇去了古北口

字數:3326   加入書籤

A+A-




    夏皇後呼了口氣,頗有幾分失落地推了推朱厚照:“陛下,有緊急軍情。”
    朱厚照衝著門口喊道:“候著。”
    緊急軍情,老子也緊急,這衣裳都解開了,前奏都開始了,作為男人怎能臨陣跑路?
    夏皇後感覺胸口一涼,隨後脖子便溫熱起來,耳垂邊有一股粗氣在喘,旋即便感覺夜色一暗。
    張永站在殿外,聽著裏麵時低時高的聲音,抬了抬手,便其他宦官趕遠了些,然後對負責緊急通報的宦官田稞道:“今日傳來捷報,陛下正是龍精虎猛,想要大殺四方時,這軍情送來得太不是時候,小心得罪了皇後,日後這宮裏沒你好落腳的地。”
    田稞賠笑,但還是堅持道:“陛下給我等講過話,緊急軍情,不論任何時候,任何時辰,任何人在乾清宮,都需第一時間通傳,否則便是掉腦袋。”
    張永無奈,負責守宮門的這些太監並不給司禮監麵子,他們是朱厚照專門從地方鎮守太監裏麵選出來的,知道軍情如火,也明白軍令如山。
    田稞暼了一眼大殿,眼神中透著幾分疑惑。
    往日裏,朱厚照但凡聽到緊急軍情,基本上很快便會出來,然後召見官員商議對策,甚至會在夜間派人出京傳遞旨意。可今日,皇帝並沒如此,反而和皇後纏綿在了一起。
    這一纏綿,便是好半個時辰,直至朱厚照麵帶紅光走了出來,才下令道:“內閣、兵部、五軍都督府的官員都到了嗎?”
    田稞回道:“已在文華殿候著。”
    自宣府出現軍情以來,夜間值守的可就不隻是內閣閣臣了,還有兵部、五軍都督府的官員,一有急報,也好在第一時間召見議論軍情。
    朱厚照邁步走向文華殿,對跟在身後的張永道:“知道朕為何今日貪歡嗎?”
    張永愣了下,回道:“前線大勝,陛下心情舒暢,龍威大發……”
    朱厚照哈哈大笑:“不,是因為這份緊急軍情,不是什麽緊急之事。”
    張永不明白朱厚照為何如此篤定,畢竟軍情文書他還沒看。
    進入文華殿。
    楊廷和、張懋、李浩等人行禮。
    朱厚照抬手免禮,然後徑直走去坐了下來,言道:“軍情如何說?”
    李浩回道:“接古北口軍報,關外出現大批韃靼騎兵,數量在兩萬以上,正在尋機破關。”
    朱厚照輕鬆地將手放在禦案上,緩緩敲打著,問道:“這個阿爾蘇,當真是小王子的兒子嗎?他竟然去了古北口,朕很是好奇,他這樣做是為什麽,隻是亮個相嗎?”
    張懋老臉堆笑,言道:“確實,臣等一直在想阿爾蘇會去哪裏,本以為是開平等地,可他突然現身在古北口,這確實是出人意料。”
    楊廷和走向屏風,看向輿圖中的古北口,搖了搖頭:“或許阿爾蘇的出現隻是襲擾,輔攻,為了給巴爾斯、小王子的進攻做遮掩,否則,臣等也想不明白,他為何去古北口。”
    朱厚照看向輿圖,微微皺眉。
    古北口啊。
    古代邊鎮,特別是連綿的長城上,大道稱關,比如居庸關、山海關,小道稱口,比如喜峰口、古北口。
    從這裏就可以知道,從古北口那地方想要入關,那可是一條小道。
    古北口確實是遼東、草原進入中原的咽喉要道,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遼、金、元、明,古北口大大小小的戰事就沒怎麽停過。從古北口到京師,也就二百多裏路,換言之,隻要打開了這一條通道,跑到朱厚照家門口弄個篝火晚會什麽的不在話下。
    可問題是,古北口那地方,想過來,太難了。
    金、元時期,就曾在古北口設關口,等到了老朱送走了元人之後,在洪武十一年,於古北口加修關城、大小關口和烽火台等關塞設施,一批工程上馬,從始至終高質量完成,沒爛尾。老朱給古北口增加了鐵門關、水門關兩道關門。
    鐵門關設在長城關口,就一輛馬車的寬度,別說打不開這道門,就是打開了,蒙古人在這裏也用不上力,隻能被迫打巷戰。那麽窄的通道,三匹馬都放不進來,扭頭都費事,想從這裏進來,太難了。而水門關則設置在了潮河之上,這韃靼更不可能過來,馬這玩意雖然會遊泳,可在水裏它就是個靶子……
    古北口那裏,東有蟠龍山,西有臥虎山,山勢險峻,崖壁陡立,兩山緊鎖潮河,河岸就這麽一點路可走,也不知道阿爾蘇是不是沒文化,還是沒見識,他怎麽就選擇了古北口。
    如果阿爾蘇知道,古北口長城中的司馬台長城,以驚、險、奇、特被稱之為長城之最,他會不會後悔……
    李浩開口:“臣記得,在弘治十年時,小王子曾帶兵去過一趟古北口,隻不過因為邊鎮守備森嚴,他無功而返。這次派阿爾蘇去古北口,興許與這有關。”
    張懋搖頭:“弘治十年至今都過去十四五年了,小王子若是想要攻克古北口,以他對古北口的認識,至少應該親自跑一趟才是。臣認為,阿爾蘇很可能隻是佯攻的一支軍隊。”
    楊廷和讚同張懋的看法:“從宣府送來的情報可以得知,巴爾斯本意並不是朝著宣府進發,而是朝著大同方向進發,隻不過因為宣府的運作,這才先一步入關。若宣府沒有出手,那這個時候巴爾斯兵發大同與阿爾蘇兵出古北口的消息也應該送到京師了,麵對兩股強勁的騎兵軍隊,朝廷很可能會改變部署,繼而給小王子創造戰機。”
    朱厚照沉吟良久,點頭道:“如此說來,這小王子兵分三路,是打算先擊東麵古北口,後擊西麵大同,但實際上主力卻隱在野狐狸之外,最後齊聚力量,閃擊宣府!”
    張懋、楊廷和連連點頭,這很可能是小王子的謀略。
    朱厚照笑了:“都說韃靼是粗人,胡虜無心機,可在朕看來,這小王子著實有些厲害,這是打定了主意,想要狠狠敲打一下我大明了啊。聽說小王子之所以成為大汗,與一個叫滿都海的女人分不開,也不知這女人是否就在軍中。若她在,興許會識破宣朕的第二次謀劃……”
    :..cc
    ..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