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2章 鬥爭失敗
字數:5031 加入書籤
不過盡管如此,孔子依舊費盡心力的為魯國操持。
他和三桓鬥的有來有回。
可好景不長,內憂沒有除掉的同時外患又來了。
齊景公深知不可讓孔子久居魯國朝堂。
否則魯國遲早要重新強盛起來。
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
墮三都失敗的次年,齊景公給魯國送了八十名美女。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美人計,意圖也未免太過明顯了。
然而就是這麽簡單的計策,卻是十分的奏效。
魯國國君魯定公和魯國執政、季孫氏宗主季桓子都是貪戀美色之人。
二人流連於溫柔鄉中難以自拔,甚至長時間不理朝政。
孔子屢次勸諫二人都以失敗而告終,對此孔子是十分失望。
子路勸孔子,魯國君臣都是如此之人,不如離開魯國。
天大地大,總有一個國家會重用老師您的。
孔子對魯定公還有最後一絲幻想。
當時時值魯國祭祀,孔子想要看看魯定公會是什麽反應。
按照規矩,祭祀之後要將肉分給朝中士大夫。
可孔子左等右等,祭祀都結束好幾天了就是不見魯定公給他送肉來。
這下孔子明白了魯定公的意思,留下一句道不同不相為謀後便帶著弟子們離開了魯國。
或許有人會奇怪,不就是一塊肉麽?至於因此辭官不做?
孔子也不是那種貪圖口腹之欲的人吧?
殊不知這並不是一塊普通的肉。
祭祀後的肉送給士大夫,就代表著國君的重視之意。
越是被重用的士大夫,分得的肉也就越多。
孔子並不是氣憤於沒有分得肉,而是對魯定公這種過河拆橋的做法感到十分的心寒。
既然魯定公都打定主意不再重用孔子,那孔子還有什麽必要強留在魯國?
其實這也是三桓的想法,為的就是把孔子逼走。
任小天微微搖頭道:“三桓的存在的確對魯國王權是一種嚴重的威脅。
然而三桓存在那麽多年,也不是那麽容易解決的。
無論是地盤、軍隊還是人口,他們都不弱於魯國王室。
孔夫子您想要用墮三都的辦法來一點一點蠶食他們的勢力,怕是有些想當然了。
除非.....”
孔子下意識追問道:“除非什麽?”
任小天歎了口氣說道:“除非是以絕對的兵力優勢碾壓三桓,一鼓作氣將他們徹底消滅。
然而以魯國的能力,根本就做不到這一點。
最關鍵的是,魯國內戰也不是孔夫子你想要看到的吧?”
孔子麵色複雜的點了點頭。
他一生主張為政以德,以禮和仁來治理國家。
對於武力征伐和擴張,他一向是不讚成的。
更何況這是魯國內部的事務。
趙禎說道:“其實朕倒是有個辦法。”
任小天樂道:“什麽辦法?”
“朕可以出兵相助...”
任小天聽了一句就連連擺手:“我不是剛說完嘛,孔夫子是不想看到魯國內部妄動刀兵造成黎民死傷的。”
趙禎嗬嗬笑道:“朕不是說要去打三桓,而是圍而不攻。
在絕對的兵力優勢麵前,哪怕是三桓也能知曉其中差距吧?
到時候他們必定不攻自潰。
又何談妄動刀兵呢?”
眾所周知縱觀整個宋朝,就屬宋仁宗趙禎在位時期兵力最多。
甚至一度達到了一百二十餘萬的規模。
當然了,這裏邊大部分都是冗兵。
可就算是裁撤一半,那也還有六十萬呢。
要知道魯國鼎盛時期全國人口也不過八十萬而已。
更別說宋朝的武器裝備要遠勝春秋時期。
這麽大的優勢足以彌補宋兵戰鬥力不足的缺陷了。
任小天失笑道:“嘿,你這倒還真是個不錯的辦法啊。”
趙匡胤蹙眉斥責道:“趙禎,莫要胡鬧。
你可知調動如此大規模的軍隊需要多少糧草輜重麽?
圍城至少也要月餘的功夫。
百萬人吃穿用度,難道都要讓大宋百姓為此支出?”
說罷他還斜了一眼魯定公。
若是去支援其他皇帝,說不定他還同意了。
可魯定公麽...
先不說他皇帝當的怎麽樣。
就說以魯國的國力,投入和回報比也太低了些。
就算有孔子的麵子在,趙匡胤仍舊覺得這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任小天拽了拽趙禎低聲說道:“老趙說的有道理。
魯國內部的事情,為什麽要花費大宋百姓的血汗?”
趙禎遲疑道:“可孔聖...”
任小天打斷道:“孔夫子是孔夫子,魯國是魯國。
你幫魯國平定了三桓,魯定公也未必就能承孔夫子的情。
再說了,你覺得以魯定公在位時期的表現,值得你這麽興師動眾的去幫他嗎?”
魯定公臉色赤紅。
顯然是聽到了任小天對他的評價了。
可他已經從秦始皇處知曉任小天以及眾人的來曆。
就算他心裏再不樂意,也不敢公然站出來反駁任小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畢竟這裏隨便拉出一個王朝來都能吊打魯國。
就算是宋朝這種被冠以弱宋的王朝也不例外。
碰上幾乎不堪一擊的魯國,怕是秦檜都會化身強硬的主戰派吧。
趙禎長歎道:“先生說的是,是朕著相了。”
“如果你想要結束春秋戰國亂世,一統天下的話,我肯定不會反對。
可若隻是因為這點小事出兵,我覺得大可不必。”
趙禎趕忙搖頭。
他現在連北方的遼國都還沒解決呢,哪有功夫去統一春秋的江山啊。
孔子這會也想開了,他笑道:“小學生莫要為丘擔心。
就算不在魯國為官,天下之大丘何處去不得?
丘相信總會有一個國君能夠認可丘之所求的。”
任小天尷尬的抓了抓臉道:“這個......好像還真沒有。”
孔子大驚道:“啊?!”
任小天搖頭說道:“事實上在與三桓鬥爭失敗離開魯國之後。
孔夫子您先後去了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國家。
他們的國君或是對您以禮相待、或是對您嗤之以鼻。
可不管如何,他們都對您傳播的思想持有無視或者反對的態度。
曆經十四年的漂泊,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接受您的思想。
無奈之下您隻能回到魯國,專心傳道授業直至去世為止。”
孔子苦澀一笑,也不知他內心在想些什麽。
喜歡我的餐館通古代請大家收藏:()我的餐館通古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