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推舉十四皇子

字數:4770   加入書籤

A+A-


    其他在場的皇帝聽到這兒不由得有些沉默。
    胤禩的斃鷹事件本身的確是一件再小不過的事情。
    可也不能怪康熙多想。
    本來康熙就已經老矣,胤禩你送給康熙兩隻垂死的海東青什麽意思?
    這在康熙看來胤禩就是在咒罵他是將死的老東西。
    眾所周知人到了老年就容易多疑,更何況是身居高位的皇帝。
    當年的劉徹、李隆基如此,如今的康熙亦是如此。
    歸根到底還是越到老年越畏懼死亡,越不想放棄手中的權力。
    其他皇帝也不能說自己到了老年就會表現的比康熙更好。
    所以也沒有站出來批判他。
    李元吉嗤笑道:“嘖嘖,那雍正的運氣還真好啊。
    自己什麽都沒幹,政敵自己就亂了分寸。
    他這等於是白撿了一個皇位。”
    任小天搖搖頭:“元吉老兄,事情可不是你說的那樣。
    雖然胤禩因為斃鷹事件徹底喪失了爭儲的資格,但他並沒有放棄。
    眼見自己奪嫡無望,他開始退居幕後扶植自己黨派中的十四皇子奪嫡。
    原本的八爺黨一下轉變成了十四爺黨。”
    李元吉撓頭疑惑道:“胤禩下邊不是還有個九皇子和十皇子麽?
    怎麽他們倆不參與奪嫡?反而是讓十四皇子參與?
    難道他們心裏就能平衡?”
    “九皇子和十皇子有自知之明。
    盡管他們也並非無能之人,但他們的才能卻不在朝堂之上。
    他們清楚康熙也了解他們的能力,從來都沒有讓他們倆繼位的心思。
    反觀十四皇子一向被康熙所寵愛,手中握有兵權且在軍中有很高的威望。
    加上他們和十四皇子的關係不錯,也十分認可他的能力。
    胤禩退出奪嫡後,八爺黨中隻有十四皇子能和雍正抗衡。
    所以他們倆很幹脆的就讚同了胤禩的意見。”
    聽完任小天的解釋,李元吉恍然道:“敢情是這麽回事啊。”
    “說起來十四皇子胤禵跟雍正也不是外人。
    他們倆是一母所出,都是日後的孝恭仁皇後烏雅氏的兒子。”
    任小天說到這裏頓了頓,看向眾人的表情。
    他卻有些詫異,因為眾人並沒表現出什麽驚訝來。
    想到這兒他不禁問道:“不是,你們就不覺得奇怪嗎?
    雍正和胤禵是一母所出,為什麽他們倆不是一條心。
    反而胤禵要跟著胤禩和自己的親哥對著幹呢?”
    李元吉哈哈大笑道:“這有什麽好奇怪的?
    本王和李世民還都是母後所生的呢,那也不妨礙本王從小就看他不順眼啊。”
    任小天怔了好一會苦笑了兩聲。
    李元吉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曆朝曆代中親兄弟為了爭皇位無所不用其極的事情還少嗎?
    就比如現在一臉默然的楊堅。
    他的兩個兒子楊勇和楊廣也都是獨孤皇後所出,楊廣就少背刺楊勇了?
    難怪皇帝們對這事表現的這麽平靜,敢情是見多了。
    最後還是劉邦站出來給了任小天一個麵子:“小天你細說說。
    這個十四皇子為什麽不支持自己的親兄,反而要支持胤禩。”
    任小天幹咳兩聲說道:“那我就給老劉你們說說。
    胤禵和雍正雖然都是德妃烏雅氏所生。
    但是雍正卻自幼被抱給貴妃佟佳氏所撫養,而胤禵卻留在德妃身邊由她親自教育。
    所以二人雖是親兄弟但卻沒見過幾次麵,更談不上多麽親密的感情了。
    雍正成年後回到德妃身邊,但是德妃更加偏愛胤禵這個親自養大的兒子。
    盡管雍正並非善妒之人,卻也有些心態失衡。
    胤禵從小就跟八、九、十三位皇子交情甚好,自然和他們更為親近。
    再加上胤禵性格外向豪爽,而雍正沉穩內斂。
    二人的性格實在不合。
    所以胤禵更偏向於幫助和他更親密的八皇子胤禩奪嫡。
    即便胤禩失敗後,他也不想幫親兄長雍正。”
    兄弟一同長大後鬩牆的事情都十分常見,更別說雍正和胤禵這對沒有什麽感情的親兄弟了。
    不過任小天說完之後,眾人倒是也能夠詳細的了解二人之間的關係。
    “胤禵繼承了胤禩的班底和政治遺產後,與雍正的四爺黨形成了分庭抗禮之勢。
    然而雙方實力相差不大,盡管在朝堂上互相攻訐,但誰也奈何不了誰。
    胤禵到底比雍正小了十歲,論資曆、政績自然都比不過雍正。
    然康熙十分偏愛胤禵這個幼子,既然朝堂上不能壓過雍正,那就走軍隊的路子。
    當時恰好趕上準噶爾作亂,康熙親封胤禵為撫遠大將軍,封大將軍王。
    準許他以皇帝的規格帶兵出征準噶爾。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康熙明顯是準備等胤禵遠征得勝歸來後封他為太子。”
    趙匡胤瞪大了眼睛:“這不明擺著偏心嗎?
    那還爭什麽儲,奪什麽嫡?
    直接讓康熙把太子之位封給胤禵不就得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任小天輕笑道:“老趙,你真當雍正的四爺黨是擺設啊?
    康熙雖然是皇帝,但是也不能如此的偏袒一方。
    何況這奪嫡的場麵還是他自己造成的。
    就算他心中更偏向胤禵做繼承人,但是表麵工作還是要做的。
    他心裏想的是隻要等胤禵遠征歸來,那就都好說了。
    但他偏偏算錯了一點,那就是戰事一旦開啟就不由人力所控製了。
    準噶爾可是塊難啃的骨頭,胤禵就算再有能力也不可能在三兩年之內就能平定的。”
    趙匡胤咂麽著嘴說道:“這倒也是。”
    “雍正麵對這種情況自然也不能坐以待斃。
    他一方麵繼續隱忍、韜光養晦,不主動和其他皇子發生衝突。
    另一方麵則是鞏固自己的政績,不給政敵們攻訐的機會。
    最後則是在康熙麵前展現自己誠孝的一麵,博取康熙的好感。
    為此雍正刻意製造了機會,讓康熙和自己的兒子弘曆,也就是乾隆皇帝見麵。
    康熙一見弘曆之後覺得這個孫子十分了不得。
    如果將來讓他做皇帝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於是在雍正多方麵的努力之下,康熙心中的天平又動搖了。
    但是他仍舊沒有徹底宣布一方的勝利。
    直到康熙六十一年,他的壽元已經走到了終點。
    形勢也到了不得不宣布儲君的時候。”
    喜歡我的餐館通古代請大家收藏:()我的餐館通古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