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請纓上陣
字數:5039 加入書籤
“對於商輅的奏報,朱見深出言駁斥,奈何商輅不為所動。
翌日以兵部尚書項忠為首的六部官員也聯名請奏。
朱見深雖為皇帝,卻也無法與如此多的官員對著幹。
無奈之下,朱見深隻能裁撤西廠以寬眾臣之心。
汪直也被調回禦馬監繼續做掌印太監。”
聽到這兒朱棣頓時用怒其不爭的眼神看向朱見深。
朱見深微微把頭低下歎了口氣。
大明中後期的皇帝也皆是如此。
他們跟朱見深一樣,都是胳膊擰不過大腿。
以大明文官集團的力量,即便是皇帝也拿他們沒辦法。
朱棣也明白此事,倒也沒有再訓斥朱見深。
“汪直雖被罷免廠督之職,但朱見深對他的恩寵卻沒有減少。
甚至為了給他出氣,將上呈奏章的司禮監太監黃賜、陳祖生貶斥去了南京。
本以為西廠就這麽消失了,誰知文官內部也並非是鐵板一塊。
禦史戴縉向朱見深進言近年災變洊臻,未聞大臣進何賢,退何不肖。
惟太監汪直厘奸剔弊,允合公論。
禦史王億也奏報汪直所行,不獨可為今日法,且可為萬世法。
字裏行間都是對汪直擔任西廠廠督時的認可。
朱見深見此奏章大喜。
本來他就無意裁撤西廠,隻是礙於文官集團的壓力不得已而為之。
很快朱見深就命汪直重開西廠,繼續之前的工作。
商輅見汪直複位,憤而辭官回鄉。
汪直本來就對文官集團不滿,這下又添仇恨。
孔子尚言君子亦當以直報怨,更何況汪直這種殘缺之人。
他再次複職西廠,將之前得罪過他的人全部都得報複一遍。
兵部尚書項忠、左都禦史李賓、尚書董方、薛遠、侍郎滕昭、程萬裏
先後有數十人被彈劾罷官為民。
而與汪直交好的王越被任命為兵部尚書兼任左都禦史、陳鉞為右副都禦史兼遼東巡撫。
之前向朱見深進言的戴縉、王億等人也是連升數級。
一時間整個成化官場風聲鶴唳、人人自危。”
趙禎蹙眉道“排除異己、打壓同僚,這汪直也不是什麽善類啊。”
任小天失笑道“難道隻許別人打壓汪直,不許汪直反抗嗎?
天下間也沒有這個道理吧?
況且汪直如果真的那麽壞,以他的權勢想要找個由頭弄死這些仇人也不難。
而這些人除了被免官之外,並沒有遇到什麽性命上的威脅。
就這一點,也能說汪直壞嗎?”
趙禎想了想,好像也的確是這麽個道理。
“汪直複職西廠,負責監察大明所有官員。
而汪直坐鎮京城,又不可能事事親力親為。
於是他隻能讓手下人去調查不在京城的官員。
這些人手中有權,就難免吃拿卡要,向官員索取賄賂以此來換取美言。
然而嘉興知府楊繼宗生性剛正廉潔,是個天生的硬骨頭。
無論是什麽人來向他索賄都被他斷然拒絕。
於是這些人回去之後就向汪直誣告楊繼宗,說盡了他的壞話。
汪直並沒有處置此事,反而是壓下不表。
等到楊繼宗回京城述職,汪直派人去邀請楊繼宗赴宴。
楊繼宗連門都沒給開,手下隻能灰頭土臉的去見了汪直。”
不等任小天說完,趙禎打斷道“以汪直的秉性,定然是要報複楊繼宗了吧?”
任小天微微一笑“那你恰恰想錯了。
事實上朱見深在向汪直詢問官員述職情況時,曾提起天下最清廉的官員當是何人。
汪直第一時間就說天下官員最不愛錢者,莫過於嘉興知府楊繼宗。”
趙禎頓時愣住了。
汪直居然肚量如此開闊?
任小天繼續說道“不光如此,後來汪直直接到府上去見楊繼宗。
笑言道原來你楊繼宗就長這個樣子啊。
楊繼宗也不是什麽好脾氣,當時就回懟了過去。
我楊繼宗長的是不好看,但是也做不出損傷自身、辱沒祖宗的事來。
這就等於是當著汪直這個太監的麵罵他殘缺了。
怕是換做誰來都要受不了。
偏偏汪直忍了下來,回去之後還向朱見深再次舉薦了他。
楊繼宗因此得以升遷為浙江按察使。”
趙煦笑道“這個汪直還真是個妙人啊。”
任小天點點頭“我接著說汪直接下來幹的事。
自從武則天建立武舉科考到元朝廢止。
大明初期武將多是出自勳貴之家,也沒有恢複武舉。
然土木堡之變後勳貴折損大半,武將力量斷層。
汪直也是察覺朝中文強武弱的局麵,於是向朱見深上奏建議恢複武舉製度。
甚至也效仿文人科考般分別設立鄉試、會試、殿試。
這一製度一直沿用到了清朝末年。
為王朝選拔武科人才了助力。”
李世民有些擔心的說道“一介太監居然還關心軍中之事?
這怕不是什麽好消息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畢竟大唐中後期就是因為太監掌握兵權,才讓皇帝更迭的如此頻繁。
若是讓太監掌兵,怕是對王朝不利。
遠的不說,上一個監軍的太監就是大明的王振。
李世民不願看到朱見深重蹈他爹朱祁鎮的覆轍。
任小天輕笑道“世民兄,並不是所有的太監都不會打仗啊。
你們大唐年間不就有宦官楊思勖麽,那可是開創了太監領兵的先河。
這位狠人先後平定過大小十餘次叛亂,斬首十餘萬級。
他以軍功做到了驃騎大將軍的位置。
也是唯一一位以軍功封國公的太監。
一般的武將想要做到他這個程度都難,更別說他是個太監了。”
趙煦不甘示弱的說道“我大宋也有宦官秦翰。”
任小天連連點頭“你說的對,那也是個狠人。”
朱棣翻了個白眼道“可這跟汪直有什麽關係?
他是西廠廠督,總不會出征打仗吧?”
任小天不禁反駁道“誰說他沒有出征打仗了?
汪直雖然貴為西廠廠督,然他更喜歡的還是從軍作戰。
他的偶像就是永樂年間的三寶太監鄭和。
他也想效仿鄭和親上戰場殺敵,立不世之功。
時機很快就到了。
成化十五年遼東發生激變,朱見深正在考慮讓誰前往處置。
汪直主動毛遂自薦。
朱見深也有意派遣親信前往,於是同意了汪直的提議。
於是屬於汪直的高光時刻就這麽到來了。”
喜歡我的餐館通古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的餐館通古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