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5章 朱高煦出海
字數:5173 加入書籤
“真的可以嗎先生?”
劉肇頓時眼光放亮。
任小天輕笑道“當然沒問題。
不過你也要做好心理準備,畢竟民用版的肯定不會有太多的功能。”
劉肇連連點頭“足夠了,足夠了。”
此時幕布上已經接近了尾聲。
許多新裝備陸續展出。
尤其壓軸那句覆蓋全地球,讓許多皇帝心馳神往。
劉邦微微搖頭道“這玩意真好啊。
要是給我一個,何愁匈奴不滅?”
任小天好笑道“老劉你想什麽呢?
拿這東西打匈奴?那也太奢侈了吧?”
劉邦癟了癟嘴“實在不行我拿他打西邊的蠻夷也行啊。”
任小天聞言更是笑的前仰後合“現在的西邊連個統一的政權都還沒有呢。
目標都沒有,你想打誰?”
劉邦所處的時期西方正是羅馬共和國崛起的時候。
可羅馬共和國也並未實現西方一統,現在他們正忙著和迦太基打仗呢。
更別說還有散落各地的其他部落了。
劉邦聞言撓撓頭“也是哈。”
——————————————————————————————
活動結束之後眾人仍舊是一副意猶未盡的表情。
有許多人對後世的武器豔羨不已。
任小天笑著對眾人說道“慢慢來吧,麵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發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急是沒有用的。”
李世民起身活動了一下筋骨“今天朕也是大開了眼界。
不過這畢竟和咱們距離太過遙遠。
咱們還是如小天兄所說,顧好眼前之事便罷。”
任小天笑道“世民兄一語中的。”
朱厚照一拍腦袋“哎呦,光看這些,差點忘了朕還得回去研究鐵甲艦。”
任小天上前鄭重的握了握朱厚照的手“這次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朱厚照有些不太適應,愣了一下說道“先生,無需如此。
朕定然不辱使命。”
趙煦大聲喊道“朱厚照,你可悠著點,別把時間給調得太快了。
不然等你七老八十,朕可就見不到你了。”
朱厚照笑罵道“你這家夥嘴裏說出的話就是不中聽。
朕又不是傻子,怎麽會那麽忘事?”
雖說如此,但朱厚照還是環視了一周。
這次回去他至少也要幾年的功夫來製造鐵甲艦。
期間能來的次數少之又少。
說不想念這裏是不可能的。
任小天笑著拍了拍他的後背道“行了,你現在身體好得很,不用擔心英年早逝的事情。
大不了我個人再給你拿顆延壽丹來補償你就是了。”
朱厚照瞬間就從傷感轉變成了嬉笑“先生,那可就一言為定了哈。”
任小天翻了翻白眼“你小子又訛我。”
朱厚照嘿笑幾聲,打開通道走了進去。
跟著他的還有正德年間的錦衣衛。
他們推著裝有蒸汽輪機部件的大車跟上了朱厚照。
任小天在他身後喊道“有什麽需要和困難盡管來找我。”
朱厚照頭也沒回的擺了擺手,很快便消失不見了。
李世民看向眾人說道“朱厚照那邊應該不用擔心,接下來咱們還是繼續商量一下下一步的作戰計劃吧。”
諸葛亮羽扇輕搖“然也。”
隨即他們這些軍事天才共同走進了任小天準備好的會議室開始商議起來。
沒有參會的皇帝要麽回房間休息,要麽像朱厚照一樣返回了自己的朝代。
畢竟像元末朱元璋,他那邊可是隨時都有可能發動戰爭。
也的確不能在任小天這邊待的太久。
——————————————————————————————————
第二天一早。
李世民他們吃過早飯便去到會議室繼續研究去了。
任小天和其他幾人悠閑的躺在院子裏的躺椅上曬著太陽。
其中便有大明嘉靖皇帝朱厚熜。
任小天灌了一口涼可樂“哎,朱厚熜,怎麽這次沒見朱高煦來啊?”
朱高煦是個不亞於朱厚照等人的戰爭狂人。
這次沒有聽到他在身邊咋咋呼呼,任小天還覺得有些不適應。
朱厚熜笑道“先生好眼力,漢王他的確是沒來。
實不相瞞,漢王他已經帶兵出海了。”
任小天立刻坐了起來“出海?去哪裏了?”
朱厚熜嗬嗬笑了笑“還能去哪裏?自然是東征倭國。”
趙煦眨眨眼愕然道“他去打仗了?不會出什麽事吧?”
任小天微微搖頭“說起來朱高煦的軍事能力並不差。
麵對倭國即便是打不贏,全身而退還是沒問題的。”
朱高煦在靖難之役中也是有著出色發揮的,數次救朱棣於危難之中。
不然朱棣也不會用世子多病這樣的理由來pua他了。
雖然最後野心爆棚造反失敗,但那也實屬正常。
本來曆代藩王造反成功的也就隻有他爹朱棣一個人,而且還是在各種機緣累加之下才得以成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朱高煦再強也強不過朱棣。
當然,更重要的原因還是朱瞻基可不像朱允炆那般無能。
說到這兒任小天奇怪道“他哪兒來的船?”
朱厚熜解釋道“其實朕那邊本來就有船,再加上漢王私下從成祖太宗皇帝那裏求來了一些戰船。
所以勉強也能湊出數百艘戰船。
盡管不如這次抗擊帶英時參戰的戰船強,但也有一戰之力。”
任小天撓了撓頭“這家夥去就去唄,怎麽不跟我說一聲?”
朱厚熜說道“他是擔心先生知道之後不同意他去,所以想著先斬後奏。”
任小天無語道“這家夥把我想成什麽人了,這樣的好事我豈能阻止他去?
不過我倒是還有一點疑問,你那邊的文官居然會同意他出兵?”
朱厚熜幹笑幾聲“不同意也不行啊,漢王他是真敢出手打人。”
任小天失笑不已。
朱高煦的脾氣倒是跟朱元璋有幾分相像,都是屬火藥桶的。
文官但凡敢攔他,他可不會手下留情。
“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朝廷真是沒多少錢了。”
盡管有了永樂年間戶部尚書夏元吉相助,但嘉靖時期的遺留的經濟問題實在太多。
入不敷出之下夏元吉也不能憑空變出錢來。
這樣倭國的銀礦就是最好的生財之地。
窮瘋了的文官也顧不上當年朱元璋定下的什麽不征之國的事情了。
反正這些年倭寇沒少給大明添麻煩。
朱高煦要真能拿下倭國,那也是一勞永逸了。
朱厚熜沒說,朱高煦出征的時候文官都是夾道歡迎。
一來是朝廷終於能有錢了,二來可算是把這個煞神送走了。
喜歡我的餐館通古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的餐館通古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