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見丈母娘。
字數:3962 加入書籤
……
“嘿嘿,大伯你放心,我肯定不會辜負小然的。”顧子辰趕緊點頭答應。
顧天涯在他耳邊小聲道“你現在怎麽打算的?有沒有結婚的想法?有的話給大伯說,缺錢的話我這裏還有一點。”
“呃呃,不用,大伯,我手裏還有錢,暫時不需要。”
“好吧!反正有需要你就給我說,我這些年也攢下了不少錢,幫你辦過婚禮是沒問題的,你也別跟我客氣,老二對不起你,我就是當做為他彌補你一下吧。哎!”顧天涯語重心長地道。
“嗯嗯,我知道,大伯。不過你是你,他是他。”顧子辰認真地道。
“哎!”顧天涯想起自己那狼心狗肺的弟弟,又無奈歎了一口氣。
然後看著淩然身上的背包,不解地道“背這麽一個大書包幹什麽?”
“是這樣……”顧子辰解釋了一下。
聽完他的敘說,顧天涯嘴角狠狠抽搐了一下。
心中充滿了疑惑,就自己這大侄子,他憑什麽找到對象?
老子都50多歲了,也不至於像你這樣呀。靠。
“算了,幾個西瓜得好幾十斤,你怕不是想把人家小姑娘腰壓斷吧,不嫌棄的話,你騎我三輪車去吧,順便還能買點東西,跟你小子說,第一次見丈母娘,可千萬別省錢,不然以後有你好受的。”
顧天涯一副過來人的樣子說道,他也確實有經驗。
年輕的時候不懂事,去丈母娘家就隨便買了兩樣東西,結果後來好幾年丈母娘家看他的眼神就像看一個摳子一樣。
顧子辰微微猶豫了兩秒,還是點頭答應下來,他也覺得讓淩然背著一大杯西瓜過去不太好,別把人家小蠻腰壓斷了。
“走吧!然姐,我騎三輪車帶你兜風。”
“嘻嘻,好!”淩然聽到終於不用讓自己背過去了,心裏長鬆一口氣。
至於坐三輪車有沒有麵子?那根本不是事兒,隻要不讓她背西瓜就行。
……
“轟轟轟……”
騎著三輪車,顧子辰有點感慨,這音浪也不差呀。
光聽聲音,還以為是跑車呢。哈哈哈。
淩然坐在後麵,雙手輕輕摟著顧子辰的腰,小臉有些羞紅。
顧子辰倒是沒有任何不適,反而覺得淩然摟著自己,心裏暖暖的。
去的途中,顧子辰又在路上買了一堆禮品,各種亂七八糟、應有應有,補鈣、補身體、補營養,全部下來花了他整整好幾千大洋。
本準備就這樣去了,腦海中突然又閃過一道靈光,然姐她家還有一個弟弟呀,小舅子可得提前照顧好。
“然姐,你弟弟喜歡什麽?”顧子辰回頭問。
“玩具唄,芭比金剛、奧特曼什麽的。”
“哦!進貨去。”顧子辰大手一揮,啟動三輪車直往賣玩具的地方去。
“咯咯咯……”
兩人有說有笑,很快就來到了淩然家。
淩然家是一棟自建的兩層小樓,看起來還不錯。
當看到淩然帶著一個男人,騎著一輛三輪車來到家門口的時候,淩母臉上先是一愣,接著就是一喜。
她也沒想到女兒第一次帶男朋友回家,居然這麽接地氣。
這小夥子看起來還不錯,雖然騎著三輪車,但一看就是那種過日子的好男人。
而且長得這麽帥,配自己女兒也差不多了。
“媽,這就是我跟你說的男朋友顧子辰。”
淩然將顧子辰拉到自己母親麵前。
“阿姨好,我叫顧子辰,很高興能來您家做客。”顧子辰趕緊打招呼。
“好好好!快進來坐。”淩母一臉笑容,趕緊招呼兩人進屋。顧子辰還特意觀察了一下淩母,發現她看自己的眼神中並沒有不喜,反而對自己很滿意的樣子。
顧子辰鬆了一口氣,看來這個未來丈母娘很好相處。
說實話,他來的路上還是挺緊張的,畢竟他也是第一次見丈母娘。
兩人進屋之後,淩然父親還沒有下班,家裏就隻有淩母一個人。
顧子辰一邊跟淩母聊著天,一邊幫忙幹著活。
剝蒜、洗菜、切菜。
看得出來淩母很滿意這個未來女婿。
……
“子辰真是手腳麻利,這菜切的真好看。”淩母一臉笑容地道。
“嘿嘿,阿姨過獎了,以前在家經常做飯,所以比較熟練。”顧子辰一邊手腳麻利地炒著菜,一邊跟淩母聊著天。
淩然坐在一旁看著顧子辰熟練的廚藝,還有跟自己母親聊天的樣子,心裏的踏實和安穩更濃了。
她也終於明白自己閨蜜以前說的那些話是什麽意思了。
現在她才明白,原來一個男人會做飯,還有這麽多的好處。至少在自己母親麵前狠狠地加了一波印象分。
很快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就做好了。
淩父也剛好下班回來。當看到家中多了一個帥氣的小夥子的時候,也是一愣。
接著就聽到女兒高興地介紹起來。
得知這是至今女兒的男朋友,淩父眼神都變了,看向顧子辰的眼光充滿了幽怨。
好像是在埋怨他奪走了自己的貼心小棉襖一樣,不過最終也沒多說什麽,隻是在心裏歎了一口氣,女兒長大了終歸是要嫁人的。
一頓飯下來,顧子辰憑借著超常發揮的廚藝還有嘴甜會說話的表現,徹底征服了淩然一家人。
下午……
淩然弟弟也回來了。
剛開始還滿臉敵意的看著顧子辰,不過當顧子辰把一堆玩具遞到他手上後,小家夥瞬間變臉。
一個勁祝他和姐姐百年好合,看他那模樣,甚至巴不得兩人原地結婚。
初次麵見家長,顧子辰也算是僥幸過關。
當然,這也幸虧淩然家裏都不是勢利眼,不然就他今天這個穿著打扮和開著車子,換成一般家庭的話,他估計已經涼了。
…………
喜歡送外賣送成了神豪?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送外賣送成了神豪?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