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我不去了,誰說都不去!

字數:4587   加入書籤

A+A-


    多爾袞上前用袖子給福臨擦了擦淚水,沉聲道:“臣知道陛下心疼將士,可千萬不要悲傷過度,男兒有淚不輕彈,何況是陛下九五至尊。”
    而後。
    他側過頭,皺著眉頭低聲嗬斥道:“還不快憋回去!”
    “是,是!”
    福臨打了個激靈,驚恐的連連點頭,不敢再有言語。
    文武百官漠視著這一切。
    他們無動於衷。
    什麽忠君愛國,一說一樂就過去了。
    “陛下,攝政王,臣以為明軍勢力忽然膨脹,必然是與順軍達成了不可告人的協議,不得不提防啊。”範文程拱手出列,表情嚴肅道。
    身為文官之首,他屬於女真黨,與開門投降的漢臣黨還不是一個派係,但一言一行仍然舉足輕重。
    “範公有何見解。”多爾袞來了精神,出言追問道。
    事實證明,範文程確實有真東西,滿清立國以來,無數大的規劃都出自這位大儒之手,多爾袞還是較為依賴的。
    “探清敵情,不可輕舉妄動。”
    範文程拱了拱手:“而今我大清兩臂皆去,萬萬不可魯莽行事,首要目標便是搞清楚順軍是否與明軍達成合作,如果合作,那麽促成他們聯合在一切的前提條件是什麽?”
    “福王朱由崧雖貪婪蠢笨,但連虜平寇的政策,還是相當不錯,我朝亦可效仿,若順軍強,則連明平寇,若明軍強,則連寇平明。”
    多爾袞沉聲道:“他們已然同仇敵愾,若將其分化有幾成把握。”
    “王爺,世上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
    範文程笑了笑說道:“我軍雖然大敗,但在順、明眼中,威脅力顯然大大降低,猶如三國鼎立,我國弱,他們並不會想著將我方滅掉,而是盡可能的拉攏,從而將最強的一方滅掉。”
    多爾袞聞言,雖然有些接受不了從最強一方,變成弱勢的轉變,但疏通三國兵書的他,對範文程的提議還是相當認可。
    更何況論實力,清朝並不弱,雖然折損了二十萬大軍,但各邊鎮湊一湊,再拿出三十萬兵馬還是不費力氣的。
    加上五萬八旗子弟。
    戰力仍然十分可觀。
    多爾袞沉吟片刻,開口道:“此合縱連橫之術,便由孫愛卿去吧。”
    交給孫之獬這個任務,並不是多認可孫之獬的能力,而是他很忠心,且不得不忠心。
    必然不會從中反水,倒戈明軍。
    “啊?”
    正在冥思苦想的孫之獬聞言愕然,不自信道:“王爺,您說的是我嗎?”
    “非汝其誰?”
    多爾袞正色道。
    沒等孫之獬想法巧言婉拒。
    範文程便拱手道:“王爺,孫大人並不適合充當使者,此去極大可能適得其反。”
    多爾袞聞言頓了頓,表情凝重道:“那範公以為,遣誰為使者最為合適?”
    “洪公!”
    範文程閃開一個身位。
    後麵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正在摸魚的洪承疇一懵:“怎麽還整我這來了呢。”
    “洪公,你可莫要推脫,此行你去最為合適了。”範文程真情實意道。
    “這……”
    多爾袞見他遲疑,連忙正色道:“洪公,此去和談,非汝其誰!?”
    洪承疇眉頭一挑,看了眼一旁的孫之獬。
    孫之獬頓時滿臉臊紅,抬起袖子遮著臉,羞憤欲死。
    這多爾袞說話這麽久不過腦子呢。
    你詞匯量就那麽低嗎!
    同一句話誇兩個人,這不是把老子按牆上扇臉嗎。
    “洪公,莫要推辭!”範文程抓住她的手,表情嚴肅道。
    洪承疇幽幽一歎:“罷了,我便為大清走上一遭吧。”
    兩軍交戰,不斬來使。
    他倒是不怕身陷囹圄,就是著心裏麵難免有些膈應,大清立國一年多,好的位置福利全讓範文程撈了。
    有這苦活累活卻第一個想到自個。
    “洪公千古!”多爾袞鬆了口氣。
    洪承疇能力是有的,忠心更不用說……還是不用說了。
    多爾袞拍了拍他的手,模仿起了曹操:“洪公去,本王心安啊。”
    洪承疇勉強笑了笑。
    正欲說什麽。
    殿外一陣騷亂。
    “報!南方來急報,八百裏加急,明朝敕書!明朝敕書!”
    殿前太監連滾帶爬的進殿,神態慌亂,將敕書呈送上去。
    多爾袞精神一震,掃了一眼敕書,神色複雜,低聲道:“範公,洪公,這明朝顯然是要我大清臣服,此事,此事本王做不了主。”
    他將敕書遞交給兩人。
    範文程看了一眼,沉吟片刻,轉而看向小福臨,正色說道:“陛下,如今江山動蕩,社稷不安,為天下計,請陛下上書臣服明帝。”
    而後。
    沒看小福臨那懵懂的臉色。
    轉而將敕書交給洪承疇,並輕聲說道:“勞煩洪公了。”
    “社稷為重……”
    洪承疇歎息一聲,草草看了看。
    忽然。
    他臉色大變,不自覺的後退數步,驚恐搖頭道:“我不去了,我不去了,這使者誰愛去誰去!”
    “洪公,洪公你這是怎麽了?”
    範文程顧不得與多爾袞演戲,神色凝重的攙扶住他。
    洪承疇手指頭都在哆嗦,嘴唇煞白無比,慌亂不安道:“崇禎,陛下,陛下的字跡,那是陛下的落款!”
    如果是他洪承疇這輩子最怕遇到什麽,那一定是崇禎帝。
    事實上當他在遼東投靠滿清之時,聽到崇禎皇帝給他擺十六壇開祭,心中便已十分悔恨。
    這對死去的人來說,是空前的榮耀,當然,也可能絕後。
    因為,按照明朝的製度,一品官員去世,皇帝也不過賜祭九壇;
    十六壇,是大明朝可以設立的最高規格了。
    之所以如此隆重,不僅因為去世的人地位高,更因為他死得特殊。
    他是兵部尚書,兼薊遼總督,負責遼東戰事,死在了戰場上,這是何等壯烈的犧牲。
    足以成為全國的表率。
    結果他沒死……
    洪承疇羞憤難當,他就怕遇到崇禎皇帝,看到對方詫異的問,你居然沒死……
    每每想到此刻,他都恨不得死了。
    但又舍不得。
    “崇禎皇帝!?”
    多爾袞皺眉。
    範文程把洪承疇扔到一邊,撿起來那封敕書,仔細觀摩,越看越心驚,臉色越看越驚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