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天不遂人願

字數:3243   加入書籤

A+A-




    第335章 天不遂人願
    事實當然不會遂人願。
    但是實際上,在崇禎皇帝朱由檢看來,崇禎十一年六月以前,對於他而言,都是一段毫無疑問的幸運日子,因為一切真的是太順利了。
    而且他最信任的大臣,楊嗣昌還給他推薦了一個難得的人才,仿佛有了這個人,中原戰場上徹底剿滅流寇將會是易如反掌的事。
    於是崇禎十一年閏四月,原兩廣總督熊文燦,經楊嗣昌推薦,被大明朝廷任命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禦史,總理南直隸、湖廣、四川、陝西、山西和河南六省軍務,駐紮襄陽城,執行討賊任務。
    這位曾經在福建任上招撫了鄭芝龍的熊總理,雖然對於中原戰場上的流民軍勢力幾乎一無所知,但是先天官運亨通的他,對於自己卻擁有超乎尋常的自信。覺得自己在福建招降鄭芝龍的經驗,完全可以用在中原戰場上來。
    隻是熊大人至死也沒有明白的是,人家鄭芝龍完全可以通過海外貿易和發旗征稅,可以做到自給自足,人家想要的隻是一個合法的身份,最終目的隻是為了謀取更大的利益。
    可是中原的流寇指望什麽來滿足他們基本的生活,隻有讓流寇們不再流動,讓“寇”們能夠安心踏實地勞動生活,那麽“寇”就會變成民了。隻是哪裏來的土地?哪裏來的糧餉?
    不解決這些問題,那麽無異於緣木求魚,熊文燦不懂得這些道理,隻是一味相信自己的經驗,事實自然不會遂他的願。
    因為經驗的主觀性太強,而客觀條件卻是在始終變化著的,結果肯定不會一樣。
    就像張鹿安,他自認為自己做的人不知鬼不覺,可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革左五營會與楊卓然建立聯係,更是想不到革裏眼賀一龍竟然告了他一狀,說張鹿安侵吞了他的近二十萬的銀兩。
    而楊卓然獲知這個消息以後,自然是如獲至寶,在他看來,如今的安廬衙門最缺少的除了精兵猛將外,就是糧餉問題遲遲得不到合理的解決。如果能有二十萬兩的銀兩作為補充的話,剿滅江淮大地上的流寇自然不在話下。
    平心而論,楊卓然的想法應該還是為公居多,否則他完全可以先去敲詐張鹿安,但是事實是他直接將相關情報,報告給了史可法。
    史可法對於這個消息也是非常重視,派出傳令兵,緊急征召張鹿安前往安慶府述職。
    張鹿安就算再傻,也會明白此刻去安慶絕對不會是什麽好事,畢竟自己這邊剛剛立功,奪得了黃梅和英山兩座縣城,大可以公開表揚,用不著去安慶述職,唯一的解釋就是很可能就是私吞銀兩的事暴露了。
    張鹿安和王朝經過反複複盤,所有的事情都是張華帶領正陽關老兵親自在做的,這些人都是極度可靠的人,而且近期都沒有外出記錄,不可能是自己人這邊泄露的。
    隻是最讓張鹿安心虛的是,二十多萬銀兩還在英山城內,因為船隻還沒有準備好,如果上峰派人實地來調查,查出來什麽問題的話,那麽最終自己很可能吃不了兜著走。
    倒是王朝提醒了一句
    “將軍,有沒有可能是賀一龍那邊對外說的呢?畢竟任誰丟失了那麽多的銀子,心裏都不會好受的,肯定會想方設法把事情公開,即使無法奈何我們,也讓咱們落到一聲騷。”
    “王朝兄,你說的很有道理。我也感覺問題很可能出現在賀一龍那邊。這樣吧,你先出去接待一下使者,就說我連日作戰感染了風寒,待身體初愈以後一定第一時間趕往安慶城述職;第二偷偷派人去潛山找到我姐夫馬應魁,他肯定知道具體怎麽回事……”
    張鹿安的話還沒有完全說完,就見金馬兒站在了門口,神情有些緊張,王朝出去把金馬兒的信取過來,金馬兒說道
    “將軍,送信人說十萬火急,是馬應魁將軍送來的信,請你接信後立刻查看。”
    真是瞌睡了有人送來枕頭。
    張鹿安趕緊親自拆開了信,馬應魁在信上說道
    “革投誠,楊卓然告密於撫台,撫台疑,斥書相問。”
    短短的幾個字卻把事情說的清清楚楚,這令張鹿安心裏非常感動。既然事情已經弄清楚了,那就更不能去安慶府了,得給自己找點事情做,否則就是違反軍令就不好了。
    於是英山的大山深處,就出現了一股不知旗號的“流寇隊伍”,安慶右營的遊擊將軍張鹿安正在前線抓緊清剿,隻是糧餉缺乏,希望湖廣巡撫衙門或者安廬巡撫衙門可以必要的糧餉供應。
    或許是機緣巧合,張鹿安把請餉文書分別發給了武昌的湖廣巡撫衙門和安慶府的安廬巡撫衙門。好巧不巧,此時的湖廣巡撫是方孔炤,就是方以智的爹,曾經在桐城接見過初來乍到的張鹿安。
    方孔炤是新任湖廣巡撫,正愁手上沒有核心嫡係兵力,而鄖陽山區裏的流寇隊伍肆虐,已經波及到了襄陽府和承天府,尤其是承天府還有祖陵在,更是承擔著天大的幹係。見到張鹿安的求餉信後,方孔炤第一時間就派人,直接到達英山縣,詢問張鹿安是否願意前往武昌效力。
    這個消息對於張鹿安來說一個絕對的雙刃劍,按照現實處境來說,如果調任武昌,自己還有用的情況下,老官僚方孔炤絕對會睜隻眼閉隻眼,正好解決了自己目前所遇到的困境。
    但是問題是自己的核心基地是在桐城的浮山,一旦自己遠離浮山,那麽基業還能否保住,那是任何人都說不清的事。
    權衡利弊之下,張鹿安最終還是決定留在安廬對自己更為有利,但是也沒有把話說死,示意方孔炤可以直接與史可法巡撫進行商討。
    張鹿安的想法很好,隻是還是天不遂人願,史可法很快就派人傳來了最為嚴厲的命令,要求張鹿安把兵力交給令狐雲湘統帶,自己迅速前往安慶府述職,限定五日內必須趕到,否則按軍法處置。
    這就令張鹿安抓瞎了,權衡之下,張鹿安內心暗自決定,幹脆到了安慶之後,就來個死不承認,難道安慶方麵,還真的能派人翻山越嶺,前來搜索不成?
    (本章完)
    喜歡明末之白衣天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之白衣天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