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他這個漏風的小棉襖!

字數:3314   加入書籤

A+A-


    太子與楊府結親的第二年,東宮就傳來了喜事,太子妃有孕了!
    這可叫皇帝、太後、皇後一眾人等高興的不得了,要知道,這可是嫡子所生的嫡長孫,其意義自然是與眾不同的。
    “太子妃此番是最大的功臣,當賞,”皇帝很是激動,看著堂下琴瑟和鳴的太子與太子妃,眼裏閃過一絲回憶,曾經他與皇後也是如此啊。
    想到這裏,他回頭看向皇後,後者臉上也是蓋不住的歡喜,視線交集的那一瞬,讓皇帝恍惚間想起了那一年的桃花紛紛落,有人眉宇勝桃花。
    “陛下,陛下,”皇後輕輕喚著,見人終於回過神來,舒了一口氣,“太子和太子妃在下麵看著了。”
    “朕知道,”皇帝長歎一聲,突然拉住皇後的手,柔情繾綣的道,“朕隻是想到了些往事,沒有什麽,隻是這些年辛苦玉兒了。”
    皇後愣了一下,眼裏浮現一抹淡淡的溫情,她與皇帝是少年夫妻,攜手同舟共濟這麽多年,其中情意自然深厚。
    坐於一旁的太後滿意的看著這一幕,不住的點頭,不錯不錯,帝後和睦,更有利於江山穩固。
    宮裏的一眾宮人見各家主子如此,臉上也洋溢著笑意,大概隻有靖寧是一臉“憤懣”,她“惡狠狠”的吃著手中的果子,看一眼眉來眼去的皇帝和皇後,又看一眼如膠似漆的太子和太子妃,隻覺得今日不該來這宮裏!
    膩歪了一會兒,皇帝總算想起了這宮裏還有其他人在,他正了正臉色,輕咳一聲,道,“太子妃有喜乃是大事,宣海你去問問,今日是誰在太醫院當值,又是誰第一個發現太子妃有喜了?”
    “回稟陛下,”早有準備的宣海向前跨出一小步,恭敬道,“今日當值的是寧鶴寧院使,也是他率先發現的。”
    “寧院使啊,”記憶裏對這個名字沒什麽印象,但身為皇帝,卻不能直接承認自己不認識這個人,於是他沉思了一下,道,“太醫當值,雖是職責所在,但此事茲係重大,理當論功行賞,那就賞他黃金五十兩,綾羅綢緞各一匹。”
    皇帝財大氣粗,自己孫子就要出來了,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享受含飴弄孫的樂趣,他巴不得讓全天下人都知道,從今往後,朕也是有孫子的人了!
    “好了,皇帝,哀家知道你今日高興,”太後見皇帝也高興的差不多了,連忙提及正事,“但是太醫不是說了嘛,眼下這個孩子已經有兩個月了,我們是不是該給孩子取個名字?”
    “母後言之有理,”揮手讓宣海下去準備,皇帝也在思索,他看向太子,問,“對於取名一事,太子與太子妃可有什麽想法?”
    聽了這話,太子小聲的對太子妃說了一句什麽,惹得後者一陣臉紅,而後兩人異口同聲的回道,“但憑父皇做主。”
    嘖,這小兩口,皇帝心裏嫌棄,麵上卻是不顯,他又轉頭看向皇後,問,“那皇後可有什麽看法?”
    “若要臣妾來說,取名不是一件小事,不如陛下先給孩子取一個乳名,待孩子出生後,請普法寺的弘遠大師為孩子祈福,再讓大師替孩子看看,陛下以為如何?”
    請弘遠大師嗎?這倒是個不錯的主意,畢竟是他的第一個孫子,自然是要看重些,思罷,皇帝點點頭,算是認可,“皇後有心了,那就由朕為太子妃的這個孩子來取個小名。
    若是男孩,便叫做諾兒,望他日後遵君子之德、行君子之道,秉節持重,舉止中自有高風亮節,若是女孩,便叫做宓兒,靜若處子、文靜嫻雅,希望這個孩子人如其名,能文靜淑雅些。
    可千萬別學她這個姑姑,一天到晚都不消停,讓朕頭大。”
    “父皇!”正伸手,打算拿個點心吃的靖寧,聽見皇帝這樣說她,自然是不依,她匆匆擦淨了手,小跑著撲進太後懷裏,故作委屈的說,“皇祖母,你看看父皇,明明之前還說人家寧兒最乖,寧兒最聽話之類的,現在有了小侄侄,就嫌棄人家了。”
    她說完這些,尤不放心的“嚶嚶嚶”了幾聲,直叫眾人開懷大笑。
    “你這個皮猴,”皇帝虛指了指靖寧,一副對她無可奈何的樣子,眼裏卻滿是偏寵,“行了,都多大人了,還在你皇祖母懷裏撒嬌,別把你手上的油沾你皇祖母一身,小心你皇祖母回頭訓你。”
    “父皇就喜歡嚇人,”靖寧回頭對皇帝做了一個鬼臉,又舉著手對太後以證“清白”,“皇祖母你看,我的手是幹幹淨淨的,才不是父皇說的那樣!”
    “是是是,”太後笑著點了點她的鼻尖,道,“哀家的靖寧是個愛幹淨的小姑娘,你父皇啊在亂說哩,而且靖寧這麽乖巧,便是你把油沾到皇祖母身上,皇祖母啊也舍不得訓你。”
    “嘻嘻,皇祖母最好了,”靖寧眉開眼笑,一臉傲嬌的看著皇帝,“母後、太子皇兄、太子妃嫂嫂也是最好的!”
    “那朕呢?”
    “父皇是第二好的。”
    第二好的啊,也不錯,皇帝沒想到自己還能排到第二,心裏還有些高興,算他平時沒少疼她,還不等他多高興一會兒,便又聽靖寧說,“跟我最愛吃的點心是一樣的,都是第二好。”
    嗐,他這個漏風的小棉襖!
    這邊,寧院使乘著宮裏的馬車,一路戰戰兢兢的回到了家,寧母見他如此,以為是犯了什麽事,眼前一黑,差點暈過去。
    直到看見有人恭恭敬敬的將寧院使請下馬車,並將一個蓋著厚實紅綢的檀木托盤放在他手上,還將幾匹綾羅綢緞放置在家中後,才驚覺事情似乎不是自己想的那樣。
    待迷迷糊糊的將人送走,寧母輕咳兩聲,問,“當家的,這,這是怎麽一回事兒?”
    寧院使沒細說,隻道宮中有喜事,正好叫他撞見了,聖上龍顏大悅,所以才有了這些賞賜。
    “秋娘,依我看不如用這筆錢在外麵安個宅子,這胡同巷子尾的,對然兒來說終究是不太安全,”寧院使麵上憂心忡忡,自從上回聽了自家女兒的遭遇後,他就整宿整宿的睡不好覺,也不敢再在晚上當值。
    便是有,也是和關係親近的同僚換了過來,如今有了這筆錢,他們搬離這裏,也算是可以放心下來。
    喜歡九九相思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九九相思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