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青丘起柔潤

字數:4697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當年大周太祖李天淩一統江南半壁河山,就是先在金陵立國,後來北上擊潰蒙元,一統天下。
    這才從金陵遷都到神京,所以金陵實際上為大周陪都。
    當年跟隨周太祖掃平天下,重塑漢家衣冠的四王八公,在金陵都留下祖居。
    而賈家在興隆坊的老宅,雖沒有神京敕造寧榮二府那麽豪奢,當年卻是寧榮二公的發源之地,占地麵積實在不小。
    自寧榮嫡支跟隨皇家北上神京,這賈家老宅便一直空著,賈家在金陵雖然還有八房,但那些偏房支脈卻是不許邁進老宅半步的。
    賈琮待車到老宅左邊角門,便下了馬車,卻見正門屋簷下,擺著兩張長凳,四五個老家人坐著看守大門,其中兩個還在地上擺開棋子拚殺。
    最奇怪的是這幾個老仆都身有殘疾,不是瞎一隻眼,就是缺胳膊少腿,最完整那個臉上有一道嚇人的刀疤。
    賈琮心中奇怪,賈家老宅怎會養這些麵目猙獰的老仆,倒像是鎮宅的一樣。
    管家金彩見到賈琮神色,在一邊解釋道:“三爺有所不知,這些老家人當年都是先國公身邊親衛士卒。
    賈琮見這院落比榮國府的清芷齋竟大了許多,光他和五兒晴雯住,倒顯得有些空蕩蕩的。
    賈琮跟著金彩家的走了好一段路,才到了安置他的一所二進院落,金彩家的敲了院門,出來個臉生的小丫頭開門。
    兩個小丫頭一路折騰,估計也是熬久了,回來第一件事就是痛快沐浴一番。
    都曾跟著先國公征戰沙場,因留下殘疾,無法再呆在軍中,便被養在老宅以安天年。”
    “三爺總算回來了,坐了這麽多天船夠累的,給你備好了熱湯,快去洗洗解乏,我和晴雯都洗過了。”
    身後傳來一陣處子的幽香,一雙柔嫩的小手將他的發髻打開,用溫水浸濕,然後用泡過香葉的皂角水,塗抹揉搓頭發。
    兩人都穿著雲蘿綢的小衣,五兒穿的是雨青色,晴雯的是鬆綠色,襯著豆蔻窈窕的身段,很有些動人。
    進了房間,見五兒和晴雯都散著一頭長發,烏黑濕漉的,看來都是剛沐浴過。
    等到賈琮整個人滑入熱水中,渾身的毛孔都舒張開,幾天行船的疲倦也就慢慢化開。
    雨青色的雲蘿綢小衣,起伏出婀娜纖巧的曲線,從腰枝處那盈盈一握,再到青丘處那已秀挺的柔潤。
    五兒見賈琮回來,臉上生出喜意,笑靨似花。
    但是洗頭卻定要五兒或晴雯幫忙的,因為頭發太長了,自己洗起來太不得勁了。
    五兒的動作細心輕柔,賈琮愜意的閉著眼睛,頭頂處五兒手指揉搓帶來的舒緩,漸漸流向全身,整個人像是在空中漂浮。
    這些年賈琮雖然有五兒和晴雯兩個貼心丫鬟,但也沒養出洗澡讓丫鬟伺候的荒唐習慣。
    這些人如養在神京敕造國公府,不免會有礙觀瞻,養在金陵老宅倒也是清靜。
    金彩將賈琮送到二門處,就讓自己女人帶賈琮進內院。
    他仰著頭,能看見五兒低頭正對著自己,青絲垂落,明眸似星,那嬌弱俏美的容顏,實在是養眼的很。
    “五兒。”
    賈琮聽了才明白,原來是國公以前的親兵,怪不得這些老仆身上都透著股戾氣,隻有久經沙場,見多了人命才會如此。
    她們在船上飄了近十天,雖然官船上設施齊全,但用水或洗浴總沒日常方便。
    金彩家的說因今日有些倉促,又因老宅日常空置,人手不多,眼下隻配了個小丫頭守院門,明日會再調兩個伶俐的小丫頭過來粗使。
    “嗯。”
    “我要等到大慈恩寺開始奠基,才會正式入寺抄經,接下去還有幾天清閑日子。”
    “那敢情好,三爺就在府上歇幾天,坐了這麽多天的船,也是夠累了。”
    “呆著家裏也太悶,我帶你和晴雯出去逛逛。”
    “那也行,都聽三爺的,今兒下午金彩家的說,金陵是大商埠,有很多外洋的船都會停靠,市麵上許多外洋的新奇玩意。
    有些聽著倒像三爺故事裏那些東西,在城西有條大宰門巷子,都是販賣這些玩意的,要不三爺帶我們去看個稀罕。”
    一夜無話,香夢沉酣。
    ……
    一大早,金彩家的院子裏,堆滿了賈琮這次捎帶的各種禮品,金彩和她的婆娘正依照禮品單子,將送給各家的禮品歸置分類。
    這些禮物中有賈母送給賈家八房親眷、金陵史家的,另一部分禮品是王夫人送給金陵王、薛兩家的。
    根據禮單上各家親疏,一些尋常的老親的禮物,讓金彩家的去送。
    重要些至親的禮物,金彩會親自去送,畢竟還要個應酬答對的,女人家也不頂事。
    金彩家的問道:“當家的,家裏至親的禮物怎麽不讓琮三爺去送,他送豈不是老太太和太太更有體麵。”
    金彩回道:“你當我沒想到,一早上我就去問了,三爺正帶他那兩個丫頭出門,說這幾天有事,禮品讓我去送就行。
    伱可別看三爺年紀小,可卻是個官身,一家家去送禮也不合適。
    連女兒信裏都說,三爺是賈家如今最出眾的爺們,最得府上二老爺的器重,讓我們好好關照三爺。”
    其實賈琮這幾天哪裏是有事,大慈恩寺還在丈量田畝,還沒開始奠基,這幾日他是最清閑的,不然也不會帶倆個丫頭出去閑逛。
    他隻是對賈家這些親戚無感,自然也不會巴巴的去送這些禮,拿自己去做別人的臉麵,隨便找個理由給金彩罷了。
    金彩家的說道:“鴛鴦這孩子,大老遠帶份信,還說這些個,這可不像往常。”
    她又想起賈琮如此俊俏的樣貌,自己一輩子也是頭回見到,莫非自己女兒……
    “當家的,琮三爺長得這般得意,莫非我們女兒看上,不然大老遠一份信,還巴巴的交代這些個。”
    “女兒的事情你少琢磨,她是個最有主見的,她得老太太看重,已是天大的福分,人可是要知足。
    這琮三爺十幾歲就做官,又是個才子,這等能為本事,也就賈家祖輩的國公身上見過,我們什麽身份,高攀不上,別想那些有的沒的。
    早些把這些禮物送給各家老親,才是正經事。”
    ……
    一大早,興隆坊賈家老宅就駛出一輛馬車,駕車的正是趙嬤嬤的兒子郭誌貴。
    馬車走了許久,便到了金陵城西的大宰門,這裏整條街都是販賣外洋番貨的店鋪。
    小到日常可用的番布、番果、土糧、調味料、胡床、胡椅等。
    還有外洋的珍珠、珊瑚、寶石、雕刻番紋的金銀器皿、雜色琉璃等。
    更有許多懷表、座鍾、卷條發音盒子、鑲嵌彩石的十字架、古怪的番洋樂器等等。
    街道兩邊店鋪裏,有金陵本地人,外來盤貨的客商,還有很多黃發碧眼的番人。
    五兒和晴雯都換了男裝,打扮成賈琮小廝的模樣,都是一臉興奮雀躍,打量著路上繁忙琳琅的景象。
    在這個時代,豪門世家的丫鬟,和家中的小姐夫人一樣,幾乎都是大門不邁,連二門外口信,都要上年紀的婆子傳遞進去。
    在這個世界上,大概極少賈琮這樣的人,會把自己貼身丫鬟易釵而弁,帶出去四處閑逛。
    一路上賈琮買了不少東西,東瀛的珍珠,鑲寶戒指、西陣織布、鎏金銅懷表、卷條發音盒子、還有一堆鬼畫符一般的西洋番書。
    有些是要送給姊妹們的禮品玩物,有些卻是買來自己研究把玩的。
    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如今西方科技萌芽,對後世的影響會有多麽巨大。
    路過一家小店鋪時,晴雯突然從門口的貨籃中,拿起一個晶瑩剔透的淡綠色小瓶。
    “三爺,你瞧,這瓶子多好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