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薑太公後代

字數:3343   加入書籤

A+A-


    “怎麽了?”劉徹注意到遙渺渺的目光,輕柔地拿起蜀中劍放入遙渺渺的手心,“卿卿別怕,吾都不怕,卿卿又何須憂心?”
    “為什麽會是我?”遙渺渺悄悄地縮手入袖,她的手指克製不住地在顫抖,她不想被劉徹發現。
    “因為吾隻想被卿卿製住,能製住吾的也唯有卿卿。”劉徹的聲音溫和柔軟像是綿綿情話,卻又帶著不容抗拒的篤定。
    “如果是其他人呢?”
    遙渺渺聽到自己的聲音從遙遠的時空傳來,又像是從極近處傳來,飄忽不定卻又清晰入耳。
    “其他人啊。”劉徹輕輕一歎,就在遙渺渺覺得自己的心被高高懸起的時候,劉徹蹭了蹭遙渺渺的額角,“那吾會覺得時機還未成熟,亦或李少君騙了吾。”
    遙渺渺指尖無意識地扣進蜀中劍劍鞘上的花紋:“就不能是你沒認出來?”
    劉徹笑了起來,咬著遙渺渺的耳朵道:“取信於吾簡單,想說服吾也簡單,但小君殿下為什麽會認為還有第二個人能讓吾甘願稱臣呢?吾記得上一個覬覦帝位之人,吾已經腰斬滅族了。”
    遙渺渺呼吸一滯,縮了下脖子,熟稔地將劉徹推開:“我可沒讓你稱臣。”
    “吾心甘情願的,吾的小君殿下。”抓住遙渺渺按在他臉上的手,劉徹順勢親了口,隨即握進自己的手心再也不肯放。
    見手抽不回來,遙渺渺也就由著劉徹去了:“你還沒說為什麽我來了,黃河就可以治理了呢?”
    “當年,李少君曾言:水德亢盛,要麽疏導泄洪,要麽築堤擋水。但當時土德孱弱難以製水,吾若強行築堤亦必潰堤,屆時百姓傷亡將更將慘重。隻有卿卿來了,大漢土德再續,吾方能築堤成功。”劉徹眼眸深邃如淵,似要將遙渺渺吞沒其中,“卿卿怎舍得讓吾苦等二十多年呢!”
    因為這時間是李少君安排好的,二十多年,李少君甚至都還未將假的李漫兮送至李家。
    她來不一定是原因,應該時間才是。
    隻是李少君為什麽要劉徹等二十多年才治理黃河。
    “如果當時治理黃河,你還能順利推行儒學嗎?”遙渺渺隻覺得手中的蜀中劍冰冷異常。
    “會沒有那麽順利吧,當時儒生都嚷著遵從天意不治理黃河,雖有田蚡為了私利在暗中鼓動,但儒家一直被黃老道家壓製得太久,也渴望借助此事宣揚自己。”劉徹勾唇嘲諷一笑。
    “天人感應。”遙渺渺接上了劉徹未完之言,“李少君也是儒學信奉者?”
    “黃老道家的,他曾與吾談論黃老之學,但奇怪的是他也主張吾尊崇儒術,著實讓人費解。他心有大智,理當知曉一旦朝廷尊崇儒術,那麽其他學術思想必將沒落,包括黃老道家。”
    “主張?他在你決定尊崇儒術之前就提議了?”
    “嗯。”劉徹微微頷首,“他說隻有實現了精神上的大一統,才能讓大漢疆域完成融合統一。”
    風吹開了竹簾,帶進來一股潮濕,像是來自二千多年之後。
    遙渺渺蹙了蹙眉,在感覺到涼意之前依偎進了劉徹的懷裏,思緒交錯纏繞又隱隱的展現出了脈絡。
    二十多年,足夠從小被儒學熏陶的學子長成青年才俊,無論在家庭還是在官場,都能掌握一定的話語權,甚至是決策權。
    李少君任由黃河泛濫二十多年不整治,不是在等她到來,而是在給儒學成為往後二千多年中華的思想鋼印以最初的生長時間。
    “黃老道家。”遙渺渺輕聲呢喃著,努力壓下心中的慌亂,“你之前說呂後實際上也是遵循黃老之學治理天下?”
    “嗯,卿卿想向她學習嗎?”劉徹輕笑著問。
    遙渺渺直起身子,抬眸看向劉徹,有些難以理解地道:“你是在慫恿我嗎?”
    劉徹沉默了下,隨即勾唇笑道:“能在高祖駕崩之後,震懾住功臣集團,維護大漢一統,卿卿可以學學她的殺伐果決,這樣吾就不怕別人欺負卿卿了。”
    “你說我是土,不怕土克水啊?”遙渺渺眯了眯眼睛,挑釁道。她知道她在玩火,可不知為何,她想要一試,就像是被劉徹眼中的縱容蠱惑了。
    “土可不但克水,土還能生水。相生相克並非絕對,何況土在五行中尤其特殊,土載育萬物。”
    “那高祖還這麽怕呂後會把持朝政?”
    “那不一樣,高家乃薑太公的後代,其正統性未必比高祖低,按當時情況,取代劉家也並非不可能。”劉徹將遙渺渺重新攬回懷裏窩著。
    遙渺渺的手指在蜀中劍劍鞘上的蜀地山脈紋路上滑動著,聞言怔了怔:“她不是姓呂嗎?”
    “薑太公本名呂尚,薑姓呂氏,後來普遍以氏為姓,才沒有用薑姓了。高祖赴宴,呂太公觀其麵相不凡,故將高後嫁給高祖。呂太公相麵之能想來傳承自薑子牙吧。”
    劉徹似有些倦了,有一搭沒一搭地撩著遙渺渺的發尾,說得不甚在意。
    “薑太公輔佐周文王建立周朝,呂家輔助劉邦建立漢朝,看來也是祖傳行當啊!”遙渺渺吐槽道,卻又恍然一驚。
    她突然想到周朝屬火德,周朝建立之後,王位雖在姬姓中傳承,但也形成了姬姓周王娶薑姓王後的傳統。在薑姓諸侯沒落之前,幾乎處於姬姓和薑姓聯盟共享天下的格局。
    而大漢處於外水內火的格局,但本質上隨劉邦屬於火德,呂後在掌握政權後,就曾大規模的將呂氏女子嫁給劉姓藩王。
    曆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如果劉盈能多活幾年,亦或漢文帝劉恒和他的呂氏發妻所生四個皇子在他登基之前沒有全部莫名暴斃,這四個皇子將來登基為帝也未可知。
    劉邦並非方士,那他借水德之勢登上帝位的想法又是從何而來,他又為什麽能看出劉濞會造反?
    呂家被清算滅族,僅僅是因為呂雉嗎?
    喜歡我欲斬神,君可敢執刃並肩請大家收藏:()我欲斬神,君可敢執刃並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