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52章 重登朝堂

字數:3540   加入書籤

A+A-


    華雲鴻沉默著,緩緩站起身。他整理了一下身上那件素淨的布袍,走到托盤前。枯槁的手指伸出,穩穩地端起了那隻玉杯。
    他的手,沒有一絲顫抖。
    他抬眼,目光似乎穿透了牆壁,望向了北方,那片他傾盡一生、最終卻無力守護的土地。
    沒有遺言,沒有憤怒,沒有不甘。隻有一片死寂的虛無。
    他舉起酒杯,將杯中清澈的液體,一飲而盡。
    玉杯從他手中滑落,掉在鋪著厚毯的地麵上,發出一聲沉悶的輕響。
    華雲鴻的身體晃了晃,嘴角緩緩溢出一縷暗紅的血絲。他向後倒去,雙眼依舊睜著,望著屋頂精美的雕梁畫棟,瞳孔中的光芒,迅速消散,最終化為一片永恒的、空洞的死寂。
    曾經叱吒北境的神木之王,最終在敵國京都一座幽靜的囚籠裏,以一種相對“體麵”卻無比屈辱的方式,結束了他充滿野心、瘋狂與悲劇的一生。
    他的死亡,為化誓書的簽訂,畫上了一個冰冷而徹底的句號,北境的烽火,至此,才算真正熄滅。
    戰事雖平息,一種更深層次的不安,卻開始在帝國的肌理下悄然滋生。
    隨著皇帝的凱旋,逐漸浮出水麵。
    當初,當秦明率領著風塵仆仆卻煞氣未消的玄甲鐵騎,再次踏入京城巍峨的城門時。
    他敏銳地察覺到,這座帝都的氛圍,與他離去時那種劫後餘生、同仇敵愾的緊繃感,已然不同。
    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過於鬆弛,甚至帶著一絲虛浮的氣息。
    凱旋的歡呼依舊熱烈,但其中似乎摻雜了更多對勝利賞賜的期盼,而非對戰爭殘酷的敬畏。
    市井間的繁華恢複得極快,甚至比戰前更顯喧囂,酒肆歌坊夜夜笙歌,豪奢之風隱隱有抬頭之勢。
    秦明覆麵甲下的眉頭,幾不可察地蹙起。
    皇極殿,大朝會。
    文武百官分列兩側,山呼萬歲,歌功頌德之辭不絕於耳。然而,秦明端坐龍椅,冰冷的目光掃過殿下那一張張或真誠、或惶恐、或諂媚、或隱含憂慮的麵孔,卻輕易地捕捉到了平靜水麵下的暗流。
    “陛下掃平北境,威服南疆,西陲臣服,功蓋寰宇,實乃千古聖君!”有大臣出列,聲音激昂,然而眼神閃爍,似乎急於定下基調。
    “臣附議!陛下連年征戰,辛苦異常,如今天下已定,正當休養生息,與民更始……”另一人接口,話語雖冠冕堂皇,卻隱隱透出勸皇帝“息兵”、“享太平”之意。
    更有幾位掌管財政、漕運的大臣,在稟報國庫收支、糧秣儲備時,言辭閃爍,語焉不詳,試圖以“戰後耗損巨大”、“各地減免賦稅”等理由,掩蓋某些觸目驚心的數字。
    秦明沉默地聽著,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龍椅的扶手,發出輕微而規律的嗒嗒聲,每一聲都仿佛敲在群臣的心坎上,讓殿內的氣氛逐漸壓抑下來。
    他離京這段時日,看來有些人,已經忘了刀鋒的冰冷,開始沉醉於太平的幻夢,甚至……趁機伸手,掏空帝國的根基了。
    “說完了?”待最後一位大臣稟奏完畢,秦明冰冷的聲音終於響起,不高,卻瞬間壓下了所有竊竊私語。
    殿內一片死寂。
    “朕離京不過數月,”秦明緩緩站起身,玄色龍袍無風自動,“卻聽聞,京城物價飛漲,尤以糧、鹽為甚,漕運河道,淤塞之處甚多,漕糧入庫,竟比往年遲了半月有餘。各軍鎮請餉、請械之文書,堆積於兵部案頭,批複遲緩。”
    他每說一句,殿下便有相關官員臉色白上一分。
    “更有甚者,”
    秦明的目光如同實質的冰錐,猛地刺向戶部尚書。
    “北境三州減免賦稅之詔令已下,然朕途中接到密報,竟有州郡官吏,陽奉陰違,巧立名目,加征‘剿餉’、‘安民捐’!致使民怨沸騰!”
    “噗通”一聲,戶部尚書再也支撐不住,跪倒在地,渾身顫抖:“陛下明察!臣……臣失察!臣萬死!”
    “萬死?”秦明聲音陡寒,“若民變驟起,你萬死何用?!”
    他目光掃過噤若寒蟬的群臣:“休養生息?與民更始?朕看,是有些人,想讓朕的將士流血拚命換來的太平,變成他們中飽私囊、醉生夢死的溫床!”
    “傳朕旨意!”
    聲音斬釘截鐵,不容置疑。
    “一、著都察院、樞密院、戶部,即刻組建‘戰後稽核司’,朕親領督辦!徹查北境賑災款項、南疆西陲軍費開支、京城及各地糧鹽物價!凡有貪墨、瀆職、盤剝百姓者,無論官職大小,一經查實,立斬不赦!家產抄沒,眷屬流放!”
    “二、著工部、漕運總督府,限一月之內,疏通所有主要漕運河道!延誤一日,主官杖責五十!延誤三日,革職查辦!”
    “三、兵部、戶部,協同辦理,三日之內,將所有積壓軍餉、軍械文書核算清楚,撥付到位!再有拖延,主官以貽誤軍機論處!”
    “四、令各州郡,重新張榜安民,嚴申朕減免賦稅之旨意!再有敢巧立名目、加征攤派者,地方官與涉事吏員,同罪!斬立決!”
    “五、京城各部衙,即日起,削減用度,裁撤冗員。凡宴飲、歌舞、營造,非必需者,一律停止!違者,嚴懲不貸!”
    一連五道旨意,如同五道雷霆,狠狠劈在殿內所有官員的頭頂!
    沒有人想到,皇帝陛下凱旋歸來的第一次大朝會,不是封賞,不是慶功,而是……一場徹徹底底的清算和整肅!
    那些原本心存僥幸、試圖蒙混過關的官員,此刻麵如死灰,抖如篩糠。而那些原本憂心國事卻不敢多言的清廉之臣,則眼中爆發出振奮的光芒!
    “陛下聖明!”宰相陳世茂率先躬身,聲音帶著一絲如釋重負。
    “陛下聖明!”群臣齊聲應和,聲音卻各不相同,有的響亮,有的顫抖。
    秦明冷冷地掃視全場:
    “聖明與否,不在爾等口中,而在爾等所為,朕,拭目以待。”
    朝會在一片壓抑和恐懼的氣氛中結束。皇帝的鐵腕,再次以最直接的方式,宣告了他的回歸,也敲醒了所有試圖在戰後渾水摸魚者的美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