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263章 邊關新患
字數:3527 加入書籤
“敲景陽鍾!緊急朝會!”他厲聲下令,“傳令北庭蒙摯,獵狐營計劃暫緩,北境防務交由副將,令他即刻點齊本部三萬玄甲鐵騎,輕裝簡從,以最快速度馳援隴右!”
“傳令京畿大營,整軍備戰!”
“傳令戶部、工部,即刻調配糧草軍械,運往西線!”
“令隴右各州郡,堅壁清野,死守待援!”
一連串的命令如同疾風驟雨般發出,整個帝國機器再次以最高效率轟鳴起來,戰爭的陰雲瞬間驅散了方才試圖營造的緩和氣氛。
秦明大步走向皇極殿,玄色龍袍在身後獵獵作響。他的臉上已看不到絲毫之前的審慎與權衡,隻剩下冰冷的決絕與殺伐。
內憂未平,外患又至。
懷柔?安撫?
在赤裸裸的侵略麵前,唯有鐵與血,才是唯一的語言!
他仿佛又變回了那個縱橫沙場、令敵人聞風喪膽的鐵血帝王。帝國的命運,再次係於一場迫在眉睫的戰爭之上。而這一次,他將再次禦駕親征,親自去會一會那個膽敢趁火打劫的羌族首領烏頓!
京城的鍾聲急促響起,預示著又一場風暴的來臨。
羌族首領烏頓的五萬鐵騎,如同從祁連山深處撲出的餓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撕碎了帝國西陲看似堅固的防線。涼州失守,守將戰歿,隴右震動,烽火直逼關中!這突如其來的噩耗,如同一盆冰水,瞬間澆滅了秦明試圖以懷柔手段緩和內部矛盾的短暫嚐試。
皇極殿內,緊急朝會的氣氛凝重得幾乎令人窒息。方才還在商議如何修訂《考成法》、派遣“巡政欽差”的重臣們,此刻麵色煞白,冷汗浸透了朝服。戰爭的陰雲,遠比吏治的積弊更令人恐懼。
秦明高踞龍椅,臉上已不見絲毫之前的審慎與權衡,唯有冰封般的冷厲與決絕。他目光如電,掃過下方惶惶不安的群臣。
“烏頓匹夫,趁朕肅清內務,膽敢寇邊掠地,屠戮朕的子民!”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金鐵交擊的錚鳴,砸在每個人的心頭上,“此獠不誅,西陲永無寧日!帝國威嚴何在?!”
“陛下!”樞密使率先出列,聲音因急切而微微嘶啞,“羌騎來勢凶猛,涼州已失,隴右危急!臣請陛下即刻發兵,馳援西線!京畿大營尚有精銳五萬,可速往迎擊!”
“五萬對五萬,野戰迎擊羌族鐵騎,勝負難料!”兵部尚書持重反對,“且京畿乃根本,不可空虛。臣以為,當急令北庭蒙摯將軍分兵南下,匯合隴右殘軍,憑堅城固守待援,消耗羌騎銳氣,再圖反擊!”
“固守待援?隴右百姓豈不任人屠戮?!”一位年輕禦史激動道,“羌族殘暴,每破一城,必燒殺搶掠!若待援軍,恐隴右已化為焦土!”
朝堂之上,迅速分成了速戰與固守兩派,爭論不休。
秦明冷眼看著下方的爭論,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龍椅扶手。忽然,他抬起手。
爭論聲戛然而止,所有目光聚焦於禦座。
“北庭蒙摯,”秦明開口,聲音不容置疑,“朕已令其率本部三萬玄甲鐵騎,輕裝簡從,馳援隴右。算時日,五日內當前鋒抵達隴山一線。”
眾人聞言稍安,蒙摯乃百戰悍將,其麾下玄甲軍更是帝國最鋒利的刀刃。
“然,”秦明話鋒一轉,“蒙摯部乃騎兵,利於野戰突擊,卻不利於全線固守。羌族此次傾巢而出,其誌不小,絕非劫掠邊郡便可滿足。”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西境輿圖前,手指點向涼州與隴右之間的山川隘口。
“烏頓狡猾,避開了我軍重兵布防的隴山正麵,從其側翼薄弱處突入。其兵鋒正盛,若任其肆虐隴右,即便蒙摯趕到,亦將陷入被動挨打、四處救火的境地。”
他的手指猛地向西劃過,落在一個不起眼的關隘——“鷹嘴峽”。
“朕,要的不是將他趕回去,而是要將他…全殲於此!”
群臣嘩然!全殲五萬羌族鐵騎?談何容易!
“陛下!”老成持重的宰相忍不住開口,“羌騎來去如風,地形熟悉,我軍勞師遠征,欲尋求決戰已是不易,遑論全殲?若決戰有失,則西線危矣!”
秦明嘴角勾起一絲冰冷的弧度:“所以,朕要親征。”
“陛下不可!”
“萬萬不可啊陛下!”
“京師重地,豈可無陛下坐鎮!”
群臣頓時炸開了鍋,紛紛跪地勸阻。皇帝親征,風險太大!一旦有失,帝國將瞬間分崩離析!
“朕意已決。”秦明聲音平淡,卻帶著斬釘截鐵的意味,“烏頓敢來,便是欺朕新定國內,無力西顧。朕,便要親自去告訴他,他打錯了算盤!”
他目光掃過眾人,繼續部署,條理清晰,冷酷如刀:
“京畿大營,抽調兩萬精銳步卒,由樞密副使統領,隨後開拔,負責糧道暢通與占領區守備。”
“戶部,即刻調配糧草軍械,沿涇水西運,不得有誤!”
“工部,征調民夫,加固隴山沿線關隘,尤其是鷹嘴峽兩側山體,多備滾木礌石,火油箭矢!”
“傳令隴右各州郡:放棄野外,收攏百姓入城,堅壁清野!朕倒要看看,烏頓的五萬鐵騎,在朕的堅城和焦土麵前,能撐多久!”
“朝中政務,由宰相與六部共議決斷,遇不決者,八百裏加急報朕。”
一連串的命令,精準而高效,瞬間將整個帝國的戰爭機器再次推向極致。沒有人再敢反對,所有人都被皇帝那冰冷的決心與磅礴的氣勢所震懾。
“退朝!各部即刻行事!”秦明一揮袖,轉身離去,玄色龍袍帶起一陣凜冽的風。
三日後,京城朱雀大門轟然洞開。
秦明一身玄色蟠龍金甲,胯下墨黑神駿,手持玄鐵巨劍,一馬當先,馳出城門。身後,三萬經過短暫休整、煞氣未消的玄甲鐵騎,如同黑色的鋼鐵洪流,沉默地緊隨其後。馬蹄聲如雷鳴,踏碎了京畿的平靜,帶著無盡的殺伐之氣,滾滾向西而去。
皇帝禦駕親征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傳遍四方。
沿途郡縣百姓,紛紛跪伏道旁,目送著這支承載著帝國希望的鐵騎洪流,心情複雜,既有期盼,更有深深的憂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