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00章 餘燼未熄
字數:3082 加入書籤
秦明入城時,積雪的街道跪滿了顫抖的民眾。他徑直走向城中心的天文台,在那裏接見了跪地請罪的呼羅珊總督。
“給你兩個選擇,”秦明用匕首削著凍硬的蘋果,“帶著你的新月旗滾回木鹿城,告訴哈裏發,撒馬爾罕以東歸大乾了。或者…”刀尖突然插進蘋果核心,“把腦袋留在天文台的星圖上。”
阿拔斯匍匐在地,額頭抵著冰冷的地磚。他聽見自己顫抖的聲音:“臣…選第一條路。”
當夜,撒馬爾罕皇宮暖閣,秦明展開新繪的西域全圖。狼毫朱筆在喀布爾、白沙瓦、坎大哈三地畫上紅圈,最後重重一點木鹿城。
“明年開春,”他對蒙摯道,“該去阿姆河邊飲馬了。”
撒馬爾罕的冬雪尚未消融,秦明已站在重新繪製的西域輿圖前。羊皮地圖上,一條朱砂紅線從玉門關蜿蜒而出,貫穿龜茲、疏勒,直抵剛剛臣服的撒馬爾罕,如同血管般將西域三十六國串聯起來。而此刻,他的目光越過了阿姆河,落在更西方的呼羅珊腹地——木鹿城。
“陛下,”新任安西都護趙懷瑾呈上密報,“呼羅珊總督阿拔斯逃回木鹿後,斬殺敗將,加固城防,更遣使向巴格達求援。然…”他頓了頓,“大食哈裏發宮廷內鬥正酣,援軍恐難及時而至。”
秦明指尖劃過木鹿城的位置,觸感冰涼:“阿拔斯現在如同困獸。木鹿城堅,強攻傷亡必重。”他忽然轉身,“傳旨:河西、隴右今歲稅糧,三成折為棉布、茶葉、瓷器,由官商隊運往西域。告訴那些剛歸附的城主,用戰馬和皮毛來換。”
趙懷瑾一怔:“陛下是要…以商代兵?”
“鐵騎能破城,卻難收心。”秦明望向窗外忙碌的市集,“讓西域人看看,跟著大乾,有絲綢穿,有茶葉喝,比跟著大食念經挨餓強。”
開春後,一支支懸掛玄色龍旗的官商隊出現在西域綠洲。於闐的美玉換來了江南的綢緞,龜茲的葡萄幹裝上了景德鎮的瓷盤。更精妙的是,秦明特許歸附城主子弟入長安國子監求學,西域貴族開始以能寫漢字為榮。
然而木鹿城依舊緊閉。阿拔斯斷絕對外貿易,強征糧草,城中怨聲載道。七月酷暑,秦明突然率三千輕騎出現在阿姆河東岸,卻不渡河,隻命士卒每日在河邊操練新型“火龍出水”。火箭劃破長空的尖嘯聲,夜夜傳入對岸守軍耳中。
八月十五月圓夜,木鹿城南門悄然開啟一縫。一隊黑袍人押著滿載的駝隊潛出,竟是阿拔斯心腹試圖將家眷財寶轉移至波斯!潛伏已久的聽風衛如獵豹般撲出,生擒其財務官,繳獲的賬本上詳細記錄著阿拔斯克扣軍餉、私藏珍寶的罪證。
秦明當即命人將賬本抄錄百份,用火箭射入木鹿城中。次日清晨,城頭守軍騷動,副將哈桑突然發動兵變,斬殺阿拔斯親信,開城請降。當秦明的玄甲軍踏入木鹿城時,發現阿拔斯已自刎於總督府,牆上用血寫著“新月不落”的遺言。
“厚葬。”秦明隻吩咐一句,便走向城中心的大清真寺。他並未踏入聖殿,而是登上了最高的宣禮塔。塔頂視野開闊,向西可見波斯高原,向北能眺望裏海微光。
“陛下,”趙懷瑾呈上捷報,“是否乘勝進軍波斯?”
秦明遠眺良久,緩緩搖頭:“大食如病駝,已傷筋骨。朕若再追,波斯諸部必合力抗我。”他指尖輕敲欄杆,“傳旨:在木鹿城設安西大都護府,你任首任都護。西域諸國,準其自治,但兵權、稅權、外交權歸大都護府。”
他轉身下樓,補充道:“再開‘西域都講’,許波斯、大食學者前來講學。朕要他們親眼看看,何為煌煌天朝。”
十月,第一場雪落下時,秦明啟程東歸。駝鈴聲響徹絲綢之路,西域商人追隨龍旗一路東行,隊伍綿延十裏。行至龜茲舊地,他忽然下馬,走進一片胡楊林。
林中空地上,立著一塊無字青石碑。這是當年巷戰中殉國的玄甲軍校尉埋骨之處。秦明親手斟滿三杯葡萄酒,灑於碑前。
“這西域,”他輕聲道,“是用血換來的。得用仁政養著,才不算辜負。”
身後,新任龜茲城主跪地哽咽:“臣等誓死效忠天朝!”
長安城樓鍾鼓齊鳴時,秦明的車駕已過潼關。他掀開車簾,回望西方。夕陽下,絲綢之路如金線鋪展,駝隊載著西域的香料東來,中原的絲綢西去。
“告訴工部,”他放下車簾,“明年開春,重修玉門關。關名不改,但關門要修得…能讓波斯大象昂首通過。”
隨行史官鄭重記下:“帝定西域,廣開商路,恩威並施,萬國來朝。”
而秦明閉目養神,指尖在膝上無聲劃著下一個目標。
東北方向,那片盛產海東青的白山黑水。
秦明踏入闊別半載的長安城時,朱雀大街兩側的萬民跪拜聲如潮水般湧來。玄甲衛隊肅立如林,禮炮九響震徹雲霄,但這位剛剛踏平西域的帝王,眉宇間卻凝著一層洗不淨的風霜。
“陛下,”內閣首輔捧著西域捷報的賀表趨前,“禮部擬定了三日大慶典,各國使節已至鴻臚寺…”
“慶典免了。”秦明解下沾滿沙塵的鬥篷,“將宴席費用撥給河西賑災。傳旨:西域戰歿將士遺孤,準其入長安官學就讀;傷殘者,由太醫院專設傷兵營診治。”
他穿過跪拜的百官,徑直走向太極殿側殿的軍機房。巨大的沙盤上,西域三十六國的旗幟已換成玄色龍紋,唯東北角那片標記著“靺鞨”“契丹”的區域,依舊插著代表不安定的紅標。
“說說東北。”秦明指尖敲了敲沙盤邊緣。
兵部尚書連忙展開輿圖:“靺鞨八部今春為爭奪鹿場血戰,契丹遙輦氏趁機吞並弱部。上月,他們的使臣竟在幽州互市劫走三百匹軍馬…”
“還有,”樞密使補充,“水師在渤海灣截獲一艘新羅商船,艙底藏有靺鞨鍛造的镔鐵刀。刀柄紋路…與去歲刺殺漕運禦史的凶器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