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6章 好事多磨

字數:4708   加入書籤

A+A-


    競爭西州市副市長的候選人一共有三個。

    其中一個是由西州市委推薦的。

    不出所料,唐敬文並沒有推薦張俊,而是向省委推薦了另一個縣的縣委書記。

    原因很簡單,因為那個縣委書記年紀比張俊大,資格比張俊老。

    論資排輩,應該讓別人先進步。

    張俊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

    這樣的解釋,這樣的原因,讓張俊無語到了極點。

    如果他自己不去努力爭取,也許在洛山再待三年五載,也未必有機會升職。

    在這個名利場裏麵,並不是你有能力,你做出了成績,你就能得到升職加薪的機會。

    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在各行各業都普遍存在。

    就像某個笑話說的患者躺在病床上,小心提醒主刀醫生說我是靠關係進來的,希望醫生認真對待這場手術,結果醫生說巧了,我也是靠關係進來的,我本科學的是土木工程,通過四加四進來的。然後更離譜的是,旁邊的麻醉師、護士,都笑著說是靠關係進來的。

    其實患者可能並不知道,在這家醫院裏,就連手術刀、麻醉藥,甚至連地板磚,也是靠關係進來的。

    可以說,沒有關係,連一張a4紙都進不了這家醫院的大門。

    還好張俊有人脈,有圈子,有人可以幫到他。

    馬紅旗在省委提名了張俊,給了他上升的通道和機會。

    張俊對西州市委產生了深深的失望,卻又無可奈何。

    唐敬文不會因為這件事情,而向張俊解釋什麽。

    別說張俊現在還隻是縣委書記,便是升任副市長,也還是唐敬文的部下。

    唐敬文不需要看張俊的臉色。

    張俊也沒有主動詢問,為什麽市裏不推薦自己。

    不過機關裏沒有不透風的牆,各種消息早就傳遍了。

    張俊還聽說,市長董誌武曾經提名自己當副市長。

    董誌武以為,張俊在洛山縣做出了不俗的成績,完全符合組織提拔幹部的要求,不拘一格降人才,有能者上,應該提拔張俊,而不應該論資排輩。

    但是在市裏的常委會上,董誌武打不過唐敬文,所以沒有選上。

    省裏召開書記辦公會後,還要等著召開五人小組會議,以及常委會議,才能決定人事問題。

    一個好消息傳了過來!

    張一謀打電話給張俊,說他已經有了滿意的劇本,決定前往洛山拍攝電影,請求洛山方麵能夠給予相應的配合。

    拍電影需要一段時間,期間有可能要封閉一些路段和景區,以方便拍攝。

    所以攝製組需要當地政府的支持和照顧,配合進行一些封閉工作。

    在洛山拍電影,宣傳的是洛山,張俊當然表態支持。

    他向張一謀承諾,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洛山縣上上下下,都將全力配合電影的拍攝。但是如果遇到需要封閉重要路段和景區的拍攝時,也請攝製組提前和縣裏做好溝通,以免雙方產生不必要的衝突。

    雙方一拍即合。

    張一謀和他的攝製團隊,便來到了洛山。

    西州市相關領導,洛山縣有關領導,都應邀出席了電影洛山戀的開機儀式。

    洛山戀電影,請來了衛佳當女主角,男主角是一個很有名氣的男明星。

    這是一部愛情文藝片,沒有太過複雜的動作和特效設計,再加上要蹭洛山之戀的熱度,不會拍攝太長時間。

    張一謀計劃拍攝四個月左右,趕在明年五一上映。

    很快,新的一年來臨了。

    元旦節,是一年的更始。

    洛山縣又迎來了一波旅遊小高峰。

    張俊不再關注省裏的人事決策。

    他把精力和時間,投入到洛山縣的農業布局中去。

    陳家鎮的十裏荷塘,高家鎮的萬畝花林,其他鄉鎮打造的茶林、棉花田,以及其他生態農作物,工作繁雜,千頭萬緒。

    張俊又是個喜歡下基層的人,雖然做不到事必躬親,但也要做到掌控大局。

    農時不等人。

    什麽時候播種,什麽時候種植,都是有講究的。

    各個鄉鎮都在搞建設,需要大量的工人,帶動了當地農民就業,這些項目的投資都不在少數,又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整個洛山縣,就像一列全力運行的火車,開足了馬力朝前跑,每個人都幹勁十足,獻出自己的力氣和智慧,建設更加美好的洛山。

    張俊心裏,有一幅巨大的藍圖,洛山縣應該是什麽樣子的,也早就在他心裏有了畫麵。

    他要把這幅美好的圖畫,變成現實,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

    張俊每天早出晚歸,天剛亮,他就出了門,不是在縣委辦公,就是在下麵鄉鎮視察工作。

    他和每個投資商都成了朋友,和他們聊發展、談戰略,給投資商打氣,加強他們投資的信心,防止有人半途而廢,中途撤資離場。

    張俊還要指導每個項目的落實,解決落實過程中的具體困難。

    在農村搞工程,其實是件很磨人的事情。

    有時候一個小問題,就能為難死人,讓人崩潰到想哭。

    這不,問題就來了。

    這天清晨,張俊像往常一樣,乘坐小車,帶著陳老道、袁華、吳強,前往基層檢查工作。

    在半路上,張俊接到一個投資商打來的電話。

    投資商名叫馬錦華,在沙坪鎮投資了一個萬畝梨林的項目,租用了當地大量的山林,正在種植梨樹。

    梨樹可以在每年的9月至次年3月,根據當地的氣候環境進行種植。

    現在正是種植的最佳時機。

    馬錦華投資了幾千萬,大麵積種植秋月梨。

    秋月梨肉質細膩無渣,汁水甘甜如蜜,屬於高價值品種的經濟作物。

    這種梨樹的種植成本也相對比較高。

    馬錦華是因為相信張俊,也相信洛山縣未來的發展前景,所以才來這裏投資。

    結果遇到了麻煩。

    他已經租下了土地,也談妥了租金。

    可是當地有人提出異議,說自家的祖墳不準平墳,也不能遷移。

    其實那就是一個土丘,土丘的確是一個墳山,上麵有不少墳墓。

    當時談得好好的,可是當地人忽然又變了卦,不許動這個墳山。

    墳山雖然不算太大,梨林項目,也可以繞過這座小山。

    可是要知道,這個萬畝梨林,不僅是當作經濟作物來種植,更要當成美麗的旅遊景觀和研學基地來打造。

    如果在一片梨林當中,有一座突兀而起的墳山,那可真是大煞風景了!

    馬錦華和當地村民談不攏,隻能求助於張俊。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