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3章 他鄉故知

字數:3919   加入書籤

A+A-


    站在他麵前的人,居然是沈雪!
    居然在異國他鄉不期而遇,這可當真是意外驚喜。
    張俊臉上飛揚起激動的神色,嘴角都快要壓不住了。
    他來國外考察,是突然成行,太過匆促,並沒有跟沈雪說過,相信沈雪也不會知曉,沒想到還能在這裏偶遇!
    沈雪看他的眼神,也是如此的激動人心,放出晶亮的光芒。
    因為餐廳有太多同事在,張俊考慮到影響,怕引起別人不必要的猜忌,微一猶豫,要不要上前和沈雪相認。
    可是,兩人若是太過刻意的保持距離,被有心人看到,也同樣會產生誤解。
    比如說,有人知道他和沈雪認識,但卻看到他倆故意當作不認識,就會猜測他倆是不是在搞什麽陰謀,或者是想玩什麽地下情之類的。
    沈雪看到張俊的那一刻,也有著同樣的猶豫,所以才沒有喊他。
    不管張俊過不過來相認,沈雪都能理解他,體諒他。
    張俊很快就做出決定,微微一笑,邁開大步,沉著的走到沈雪麵前,微微一笑,嘿了一聲:“沈雪,這麽巧!你來巴黎出差嗎?”
    沈雪嫣然一笑,燦若桃李,勝過整個春天的花開。
    她所有的猶疑瞬間不見,看著心愛的男人,柔聲說道:“我來巴黎考察皮具市場的,聽了朋友的推薦,入住了這家酒店,沒想到會在這裏遇到你。你怎麽會在這裏啊?”
    張俊笑吟吟的道:“我帶團過來考察的。你在這邊待幾天?”
    沈雪溫柔的道:“三五天吧,具體看考察的進度如何,嗯,順便再看看巴黎的美景。你呢?”
    張俊沉著的道:“我們還有兩天就要離開巴黎了。”
    兩人取了早餐,很自然的坐在一起聊天。
    他鄉遇故知,人生喜事之一,何況遇到的還是藕斷絲連的老情人呢!
    兩人哪怕不言不語,眉梢眼角之間,也難掩那一抹偶遇的喜悅,微微翹起壓不住的嘴角,也流露出對彼此的欣賞和留戀。
    今天的沈雪,打扮得格外溫婉迷人,比天仙還要動人。
    她眸光流轉間似有江南煙雨氤氳,淺笑時又若春櫻初綻枝頭,藏著三分柔情七分雅致。
    不施濃妝的姣好麵容,透出玉般的溫潤光澤,偶爾沉首沉思時嬌俏模樣,讓窗外的流去都不忍匆匆掠過。
    青絲垂落肩頭的弧度恰到好處,說話聲線像融化的蜂蜜般綿軟甜糯,又暗藏珍珠墜盤般的清脆質感。
    在這異國他鄉,看慣了粗糙毛孔的西方女人,忽然間看到這般秀麗細膩的江南女子,張俊感覺整個人都氣清神爽了許多,眼睛也得到了美的洗禮。
    曾經深愛的女子啊!
    事隔多年,再看一眼,還是那麽的愛慕,那般的喜歡。
    隻不過,張俊隻能把這份愛,深深的埋藏在心底,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
    他刻意克製自己,既是對林馨的深愛,也是對沈雪的保護。
    有些感情,注定沒有結果,隻能讓它隨風而散。
    偶爾會觸碰到這段感情的碎片,卻已不複當年模樣。
    兩人就連眉目也不敢傳情,盡量保持理性的社交距離和表情。
    “晚上有空嗎?”沈雪終於忍耐不住,發出邀請,“一起坐會兒吧?吃飯?去塞納河畔喝杯咖啡也行。”
    “嗯,好的!我忙完之後再約你。”張俊說道,“我晚上應該有空。”
    沈雪燦然一笑。
    她吃得少,吃完以後,便款款起身離開。
    張俊他們今天的行程,是參觀巴黎新區的建設。
    現在的城市,進入了升級換代的階段,也就是更新。
    城市更新,是去舊迎新?還是新舊並存?
    舊的如何保存?
    新的如何規劃?
    考察完舊城區之後,還得學習人家新城區的設計。
    城市新區的打造,涉及到方方麵麵,建築、交通、下水道、管道、線路、景觀等等。
    巴黎、倫敦、東京,都是世界級的大都市。
    這三座城市在規劃、建設方麵各有特色,倫敦通過發展衛星城來平衡市區的居住、交通壓力;東京則全力建設公共交通,避免民眾在中心城聚居,實現多中心城市戰略;巴黎則拒絕在市中心區新建高樓大廈,頑固地保留著千百年來古都的文化傳承,並通過巧妙的規劃和設計,將古城和新興衛星城聯係起來。
    與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城市規劃主導部門不同,在巴黎城市規劃與建設上,其主管部門是文化部而不是建設部,這被解讀為法國政府對城市曆史、文化、藝術的尊重。
    巴黎人將城市規劃目標落在了郊區,他們提出了和倫敦類似的大巴黎計劃,希望能夠將巴黎城市規劃藍圖擴張,這樣既可以保護老城傳統風貌,也可以滿足現代化城市化發展的進程。
    張俊他們要學習的,不僅是這種規劃和設計的理念,還有具體的設計思路。
    當張俊問及為什麽沒有在老城區建設高樓大廈時,巴黎市政府的陪同人員如是回答,說他們也曾經在老城區嚐試過建造高樓,也就是緬因·蒙巴拿斯大樓,可是當這座高達數十層的大樓落成以後,巴黎人發現,大樓與周邊老城區的建築從顏色、高度以及外貌上完全無法融合,最終人們叫停了老城區的高樓建造計劃。
    任何一座大城市,都會麵臨相同的問題。
    南方省城也是一座曆史悠久的古老都市,有著數千年的文化底蘊,中心城區也是老城區。
    張俊一直都在思考,或者說,省城的領導都在思考,要怎麽樣保持新老城區之間的平衡和發展。
    這也正是張俊他們此次出來考察的意義所在。
    現在市裏有兩種不同的聲音。
    一種是以徐沛生和張俊為代表的,新老並存。
    一種是以章明華為代表的拆舊建新。
    在章明華等人看來,省城所謂的老城區,不過是一些半新不舊的建築,而且大多數房屋的使用年限都已經比較久遠,保留的意義並不大,又不是什麽明清時期的古老建築,留下來做什麽用呢?還不如直接拆了,大力發展新城的建設。
    可是,徐沛生和張俊等人卻以為,百年的房屋難道就不是曆史嗎?五十年的房屋,就不是這座城市的曆史見證嗎?
    如果真的全部拆除,那這座城市將沒有任何曆史痕跡可言,觸目所及,都是高樓大廈,皆是一片鋼筋水泥的叢林!
    兩種聲音都存在,各有其道理,暫時誰也說服不了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