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9章 新的線索

字數:4732   加入書籤

A+A-


    章明華輕咳一聲,緩緩說道:“我一直反對搞老城區的改造,因為我覺得,老城區存在的問題實在太多,不值得改造,還不如直接拆了建新的!”
    此言一出,張俊和徐沛生默默的對視了一眼。
    這個章明華,怎麽還是這麽頑固?
    不料,章明華話鋒一轉,說道:“不過,在了解張俊同誌的老城改造方案以後,我以為這套方案是可行的!因此,我同意!”
    他的話,說得簡短有力。
    張俊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就是表態同意了?
    一句爭論的話也沒有?
    就連找張俊談等價交換也沒有!
    直接就表態同意!
    這還是張俊熟悉的那個章明華嗎?
    章明華感受到來自張俊的灼熱目光,擺了擺手,說道:“我和張俊同誌,在很多政見上存在不合,我要說明的是,那都是理念上的衝突。我從來沒有針對過某個人。事實上,隻要是合理的、好的方案,我都會支持。”
    這話可不是畫蛇添足,是說給張俊聽的,也是說給徐沛生聽的。
    章明華一直都想拉攏張俊,可是兩人的意見總是相左,難以成為盟友。
    現在,章明華難得的支持一回張俊,當然要替自己多說幾句好話。
    書記和市長,都已經表態同意,其他人更加不可能提出反對意見。
    副書記潘微微笑著說道:“老城區的提質改造,已經迫在眉睫,張俊提出來的方案,我以為切實可行,我同意!”
    市委秘書長謝遠民說道:“我同意!”
    市委組織部長王吉祥相繼表態:“同意!”
    市委宣傳部長聶海辰舉手說道:“同意!”
    市委政法委書記魏亞子道:“我沒有意見。”
    市紀委書記袁學君說道:“同意!”
    市委統戰部長朱婕表態:“同意!”
    省城警備區黨委書記、政治委員劉國雄用洪亮的聲音說道:“同意!”
    常委常委、煙江市委書記伍福田舉了舉手:“同意!”
    市新開區黨委書記範逸飛說道:“同意!”
    現場一片同意之聲,整齊而又響亮。
    全票通過。
    常委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這麽齊心的表決了。
    張俊終於長籲了一口氣。
    為了這個舊城改造方案,他花費了大量心血,付出了時間和精力,既到國外考察,又到基層走訪市民的需求,還要和各個常委溝通。
    皇天不負有心人。
    終於全票通過了他的這個方案。
    張俊製定的這個方案,是對省城老城區提質改造的指導性方案。
    具體落實到每個老城區,又要製定不同的改造方案,比如說資金的籌集方式,街區文化文物的保護,現代商業的開發等等。
    在張俊的設計當中,他把老城區分解成十幾個街區。
    這些街區,都有著幾百年、上千年的曆史。
    每個街區當中,都有幾處值得開發和保護利用的文物古跡或者名人宅第。
    常委會通過以後,張俊接下來的工作量是巨大的。
    這一塊的工作,還是由他來主抓。
    每個老街區的改造,也需要他去身體力行。
    常委會上又討論了幾個人事議題。
    張俊對這幾個人事職務,並沒有覬覦之心。
    在這方麵,他該支持誰就支持誰。
    實在拿不定主意的人選,他一般都會支持徐沛生。
    因此,這次常委會,徐沛生再次打了個大勝仗,拿下了兩個不錯的人事議題。
    章明華的臉色,明顯變得難看了不少。
    潘春強一案,雖然並沒有牽扯出章明華,但對他還是有很大影響的。
    以前支持章明華的常委,自然會掂量個中的輕重。
    那些離章明華很近的人,也開始慢慢的疏離他。
    誰也不敢保證,章明華真的沒有問題。
    畢竟一旦爆出問題,那就很有可能殃及池魚。
    章明華似乎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整個人精神萎靡,神思不寧。
    會議散後,張俊回到辦公室,整理相關的文件。
    他接下來的工作重心,就會放到老城區的提質改造上來。
    經過上一輪的走訪,張俊發現,住在老城區的,還是原住民比較多。
    有的本地人,特別是上了年紀的老一輩,購買了商品房以後,住了一段時間,發現很不習慣,又搬回了老城區居住。
    對他們來說,老城區的居住體驗,都比高樓大廈要好,鄰裏之間見麵聊天也方便,出門看病、購物、送孩子上學之類的,也很便利。
    張俊每次下去走訪,都會和當地社區的工作人員,以及原住民聊天,了解他們的實際需求。
    他總結出老城區急需改造的幾點。
    一是沒有電梯很不方便,這一點對老年人來說尤其不友好。
    二是周邊社區的配套設施不夠多,比如說新興的小區,都是會有健身器材之類的,但老舊小區卻沒有安裝。
    三是停車位緊張,很多小巷子裏壓根就能通車,隻能電摩通行。
    四是管道老化,下水道反水反味嚴重,急需改造。
    五是綠化空間不足。老城區的房屋,都是擠擠密密的,沒有單獨的綠化帶。
    針對這些問題,張俊必須一一尋求合理的解決方案。
    這幾個問題裏麵,管道的改造反而是最容易做到的。
    安裝電梯,則需要全麵評估老舊房屋的現狀,以及征求每一個住戶的同意才能進行,是難度最大的。
    車位緊張的問題,幾乎無解,因為巷子裏根無法通車。
    張俊的想法是,將這些街區,打造成曆史文化街區,主要供遊客前來參觀打卡。
    在實現這個目標,就要對建築外牆進行統一的維護和美化。
    臨街的門麵,也要安裝有特色設計的門頭和燈箱,而不是千篇一律。
    每條街道,也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同質化。
    張俊正在傷腦筋,怎麽改造這些街區時,桌麵上的電話響了起來。
    他抓起電話接聽。
    電話裏傳來馬紅旗沉穩的聲音。
    “張俊,你有空吧?來我辦公室一趟。我有重要的事情找你。”
    “好的,我這就過去。”
    張俊答應一聲,連忙放下手頭的工作,前往省委。
    來到馬紅旗辦公室,張俊看到馬紅旗一臉的嚴肅表情,心想這是出什麽大事了嗎?
    “張俊來了,坐吧!”馬紅旗指了指麵前的椅子。
    然後,馬紅旗拿起一份材料,放在張俊麵前,說道:“你認識這個人吧?”
    張俊瞅了一眼,大為驚異,因為這個人,正是自己和霍思桐抓住的那個司機,於是說道:“認識,這個人還是我發現和抓住的呢!”
    馬紅旗沉聲說道:“我最近才翻看這個案件的相關材料,看到此人的相片後,我記了起來,高海之死,很有可能跟他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