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9章 優缺點

字數:4444   加入書籤

A+A-


    武道的誕生,也不是真的就無人關注了!
    這不,子安前腳剛剛出關。
    就引動了正在幽冥世界裏忙活的羅青。
    羅青將目光投放到南域,定格在了子安的身上。
    之前羅青就有所預測,四靈族的化靈之法,對於人族來說是劫難,也是機緣。
    之前羅青也是考慮著不插手此事,讓人族自行解決。
    現在羅青的注意力被吸引了過來。
    這一看還是一個和自身有因果牽扯的人。
    羅青已經注意到了子安開創出的“武道”。
    也知曉了子安乃是趙公明的弟子,是化天峰門徒,也算是他的徒子徒孫。
    不知道人道是無心還是有意,將子安推給了趙公明做徒弟,又將拯救人族之法係在了子安身上。
    要說這中間,人道沒有打化天峰的主意,羅青一百個不相信。
    他都決定讓人族獨立起來,自行解決麻煩了。
    沒成想在人道氣運的推動下,又主動朝化天峰靠了上來。
    羅青隔空打量了子安兩眼,沒有現身顯聖的意思。
    既然武道已經在他手中誕生,那羅青也樂得清閑。
    隻在子安身上留下了一道標記護身符,以防道業未成,中道崩殂了。
    子安此時正興奮激動著武道的誕生,還絲毫不知道他已經被祖師爺給關注到了。
    振奮的子安很快就冷靜了下來,武道法門已經有了,還需要進一步在凡人身上試驗一下才行。
    武道究竟能不能讓凡人獲得可以和妖獸、凶獸廝殺的能力。
    現在還是一個未知數。
    子安很快就行動了起來,在周圍的人族聚集地裏,大批量的招收武學弟子。
    開始傳授凡人武學。
    眨眼間十年過去,子安的試驗結果好壞參半。
    武道的確算是成功了,可以讓凡人獲得與妖獸對抗的實力。
    但武道在子安身上和在凡人身上,就是兩種不同的效果,有天地之差。
    在最初級階段,凡人學習武學,也隻是強身健體,比正常凡人強壯一點。
    想要習武有成,能夠對最低級的妖獸、凶獸造成威脅,最起碼也得需要35年的鍛煉。
    並且這種學習效果在孩童身上表現最好,成年人學習武術的效果不佳。
    另外和子安一開始設想的,所有凡人都能學習武道的情況,也有些許偏差。
    學習武道的門檻的確很低,幾乎人人都能學習。
    可它依舊是一個需要天賦的修行之道。
    子安將學武的天賦以根骨來命名。
    根骨好的,學習武道一日千裏,就跟先天神聖修仙一般,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都能修行飛速。
    根骨差的人就算一刻也不停歇的修行,也收獲了了。
    當抵達身體的上限之後,無論如何努力,也無法往前更進一步。
    這隻是子安在十年的教學內,總結出來的經驗。
    不過雖然武道有著種種的不足,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麽完美。
    可相比仙道,武道依舊有著它自身的巨大優勢。
    雖有門檻,卻沒有仙道那麽高。
    要是以仙道來做對比的話。
    人族凡俗中,擁有學武資質的人數量大概是擁有修仙資質的一百倍左右。
    就算剔除掉根骨不佳者,基數依舊至少在十倍以上。
    不求這些能夠學武的凡人登仙成神,隻要能有十分之一獲得等同於煉氣化神的實力。
    人族麵對源源不絕的獸災,也會比現在輕鬆十倍。
    這個結果讓子安振奮不已,武道雖不能讓人族人人成仙,但擺脫當前的獸災困局還是沒有問題的。
    有了前十年的試驗,子安開始擴大授徒規模。
    為了提高效率,從方圓數十萬裏的人族部落中,招收武學根骨上佳者為弟子。
    另複印出數萬冊簡易的武學法門,散落在人族各個聚集地中。
    讓有心學武,資質欠佳者也能有一個學習的通道。
    如此子安在附近深耕百年,教導出了大批武道弟子。
    第一批學武,資質絕佳的弟子,武道修為已經來到了等同仙道的煉神返虛之境。
    其他根骨稍差者,也都邁入了煉氣化神、煉精化氣階段。
    可以說擁有此等的武道修為,已經可以捕殺大部分獸災中的妖獸和凶獸了。
    而相比較於仙道,武道耗費的仙靈資源更少,肉食、草藥、補血補氣之物等低級資源,對武道修行者效果更佳。
    這使得武道更容易在民間普及開來。
    百年的驗證,又讓子安發現了武道的又一個缺點。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武道專精於肉身,是以廝殺為目的創建出來的修行之法。
    它對修行者的壽命加持,要比仙道少了近一半。
    同境界仙道修士有一千年壽命的話,武道修士就隻有五百年壽命。
    而隨著境界越高,武道的修行難度,也比同境界的仙道來的更大。
    這極大的製約了武道誕生高階修士。
    限於自身修為也不過天仙境界,子安還沒有想到解決辦法。
    不過以武道目前的表現來看,解決掉人族困局還是沒有問題的。
    武道修行者可不需要像仙道修士那樣,要進行長久的打坐靜修。
    捕殺妖獸、凶獸對武者來說,和進行修行沒什麽兩樣。
    當附近的武道步入正途,大部分人族聚集地都有武道弟子開設武館,傳授學徒之後。
    子安帶領著一批優秀的弟子,開始離開此地,向外進行傳播武道。
    仙道修士減少對獸災的幹預之時,各地凡俗人族也不是都在幹等著仙神來救。
    如子安創建武道一般,一大堆的雜學道途,可以說是在南域內遍地開花。
    起初武道的出現,也隻是局限於一地,並沒有引起人族仙神多大的關注。
    像武道這種東西到處都是,很難引起上層重視。
    直到千年之後。
    子安率領一大批門徒,每到一地就在當地方圓數十萬裏大肆招收弟子。
    每過四五十年,子安就會在留下武道成仙法門之後,更換一個新的地方進行收徒教學。
    如此循環往複,一千年時間過去,他究竟有多少徒子徒孫,已經算不清了。
    隻知道跟在他身邊最早的一眾弟子,不是壽元大限到了入了幽冥。
    就是已經在子安的教導下,成就了武道仙。
    而子安自身的修為,也借助著這股武道之運,如坐火箭一般,沒怎麽修行就邁入了真仙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