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6章 財富匯聚,通貨膨脹
字數:3631 加入書籤
“你們是不是以為朝廷偏心?隻顧著廣西?”
“是不是覺得朝廷隻顧著海貿沒有推動大明內部的商業發展?”
“是不是覺得朝廷隻讓遠洋商人賺銀子,沒有顧及境內的行商和坐商?”
“是不是覺得,朝廷沒有考慮百姓們的發展?”
……
出聲的人一連反問了數個問題,百姓們雖然沉默了,但臉上的神色卻是展現了他們內心的 不平靜和真實的想法。
運河的修建不僅僅是在修建期間直接參與的民夫、工匠們賺到銀子,更是帶動了整個鏈條的發展,以及通航之後的沿河兩岸的發展,到時候不能說大富,但至少來說相對穩定。
開挖期間管吃管住,還能吃飽,否則哪有力氣幹活?在這一點上他們相信朝廷不會克扣的。
重要的是有有正常勞動所得的工錢,這份工錢不說能讓家人吃飽,但至少在修建的四年內有源源不斷的進項,加上朝廷的賑災,不說吃飽,但肯定比其他人要好快太多。
四年之後,大旱可能就過去了,廣西得以保存,而其他地方隻能看著。
“不,你們錯了,嗯……也不對,隻能說你們消息有些閉塞。”
李秀才再次開口了:“朝廷不止開挖平陸運河,還會開挖起於起於湖南永州蘋島,經湘江主流瀟水上溯零陵、道縣、再到江永分水嶺進入桂林平樂,連接湖廣和廣西的湘桂運河。
以及南起銅陵樅陽,北接亳州市渦陽,連接連通中原、皖北與長江中遊及長三角的江淮運河。
前者六百裏,後者一千四百裏,諸位想過修建這兩條運河需要多少人力、物力,會帶動多少行業的發展嗎?
三大運河開通後,海貿貨物能從北灣的欽州港沿著欽江、平陸運河、益江、鬱江等北上再經湘桂運河繼續北上如長江,經江淮運河到河南和安徽等地,貫穿大明中部幾省。
少走很多路程就代表著運輸成本的降低,貨物就更加的便宜,讓普通百姓都能買到天南地北的貨物,且帶動兩岸的商業發展,你們還覺得朝廷沒有考慮到你們嗎?”
百姓們這下子張大了嘴巴,從頭到腳全是震驚。
一個平陸運河都讓他們震驚了,沒想到竟然還有兩個比平陸運河更長的湘桂運河和江淮運河,兩者合計兩千裏。
若是以平陸運河的一千三百萬兩白銀預算來測算,這兩條運河至少得五千萬兩以上。
合計六千五百萬兩白銀會帶動至少五倍、甚至十倍的銀子流通,這麽算下來,整個大明每個人都能分到三兩。
當然這隻是一個平均數,主要還是運河兩側的百姓得到的利益比較大。
但無論怎麽說,銀子是流通起來了。
“劉老三,這第一個問題解決了,你再說說第二個問題,看看還能不能嚇死我們?”
“嗬嗬,無知……”
劉老三冷笑:“第一個問題解決了又能如何,百姓賺到銀子了又能如何,能堅持多久?
海貿看似繁榮發展,但隻是肥了富商,苦了百姓。
首先是大量白銀湧入大明,這就會造成物價上漲,我們看似賺到了銀子,但物價上漲以後,購買力遠低於之前,實際上隻是聽起來好聽而已,屁用沒有。
當然了,這都不是問題,大不了朝廷嚴控,商人從海外回來的隻能是貨物,不允許現銀,
如此隻是貨物的流通,而貨物都是會被消耗掉的,如此解決了通貨膨脹,物價上漲。
但是,諸位想想商人花一萬兩銀子在大明買的貨,到了海外賣六萬,買六萬的貨物運回來,賣出二十四萬兩,除去各種稅收成本等等,至少還剩二十萬兩。
也就是說富商從百姓身上吸走了二十萬兩白銀,一趟吸走二十萬兩,十趟就是兩百萬兩,十年之後,我們手中的銀子都匯聚到了富商手中,到時候我們怎麽辦?
當然了,這是他們通過正常手段賺走的,我們沒有辦法,可這總歸是我們要麵對的問題吧,曆史上的教訓還少嗎?”
現場百姓們臉色巨變,然後麵麵相覷著,眼中滿是疑惑之色。
手中銀子沒有了,這點他們能理解,可會引發什麽後果,普通百姓哪裏會知道。
知道百姓們在想什麽,劉老三自然不會放過這種反駁的機會,直接開口了。
“第一,市麵銀流通減少,物價暴跌,如果交納賦稅還是以銀子為主,那麽百姓就需要額外兌換銀子,在這個過程中百姓會損失大量的銀子。
第二,普通百姓的購買力下降,手工業和小商業蕭條,經濟循環停滯。
第三就是‘以末致富,以本守之’,通俗的說就是土地的兼並,這一條可以忽略,因為朝廷絕對不允許出現土地的兼並。
第四條則是稅收的極具減少,因為流通少了,物價暴跌了,如此下來國庫就會空虛,賑災、邊防無錢可用。
第五商人奢侈成風,與普通百姓形成對比,引發民變。
第六點,手工業破產後流亡,流民成為社會動蕩的主要因素了。
除此之外還有科舉腐敗、官商勾結與貪汙、朝廷打壓與抄家等等。
例如北宋交子危機,四川富商壟斷了交子的發行權,濫發導致通貨膨脹,逼的朝廷隻能收為官有,結果就是失信於民。
朝廷失信於民的後果不用我多說了吧!
後三種在如今的局勢下出現的可能性不大,但前六條一旦出現也受不了。
王安石變法、張居正變法就是因為大量銀子財富在富人手中匯聚,想要通過變法來調節財富分配,但都因為既得利益團體的抵製而失敗。”
嘶……
呼……
現場倒吸冷氣的聲音此起彼伏,眼中滿是驚駭之色。
三大運河帶來的驚喜瞬間被這個問題給衝的九霄雲散。
一時間現場再次無比的安靜,不待百姓們多想,就聽見放肆的笑聲在現場回蕩著。
“哈哈,我以為是什麽問題呢。”
剛剛的解釋之人哈哈大笑,言語中滿是不屑之意:“搞了半天,還以為你能搞點什麽嚇人的事兒出現,結果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