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0章 聖人探究至理,巨匠創造奇跡
字數:3584 加入書籤
天災,如大旱、大澇、蝗蟲、颶風、地震、瘟疫等等,這些沒有人能預測,更沒有人能阻止。
別說大明一朝,整個華夏曆史上的王朝,死在這些天災中的那都是天文數字。
遠的不說了,近的如天啟六年就出現、一直持續到現在,沒有半點減弱趨勢的大旱,
若非皇帝登基後一直注重此事,諸如偷稅漏稅商人的十年追查,不要財物隻要糧食的舉動,還地於民讓百姓都有地可種、社倉囤積糧食、耕三餘一、中南半島的糧倉等等。
若非是這些舉動,大明現在因為大旱死上的百姓至少要高達數十萬、上百萬,更是會有如雨後春筍般起義的隊伍。
到那個時候朝廷隻能四處鎮壓,忙於內憂,哪裏能顧忌的到外患,草原諸部、建奴、扶桑、海外三國若是趁機搞事,
大明就算是不滅亡,也要因此死傷數百上千萬之多。
皇帝登基之前,草原諸部襲擾長城、建奴進攻關寧防線,大明軍隊無法抵禦騎兵,死在建奴手上的軍士至少達十五萬之多。
若是算上支援這些軍隊而動員的民夫、工匠等在運輸、圍城中間接死亡的人數還要翻上兩三倍。
“這不行!”
在所有人沉默中,崇禎的聲音陡然提高了幾分:“咱們不能再走老路了,空談道德文章,救不了急,也填不飽肚子。
國家要強大,百姓要活路,就得靠 ‘工程技術’ ,靠‘科學研究”。
什麽叫工程技術?就是實實在在能解決實際問題的學問,就是國工院的研究範疇,
諸如何將一畝地的糧食提高三成?如何修一條百年不泛濫的黃河?怎麽能冶煉出又輕巧又堅固的金屬?
能不能研究出一種一天一個人能耕五十畝、一百畝地的機器?
總結起來就是做出更好、更快、更省力的東西。
什麽叫科學研究?就是刨根問底,把萬事萬物的道理都琢磨透,國科院的研究範疇。
諸如為什麽會打雷下雨?下幾天下多大?為什麽會大旱大澇?船為什麽能飄起來?蘋果為什麽會往下掉而不是飛起來?
總結起來就是為什麽?把道理弄明白了,我們才能利用它,讓它為人服務。
事實上,朝廷已經在做了,農業研究院將土豆、番薯推廣,更在研究提升水稻產量的育種方法;
工業研究院弄出了提升翻地效率的代耕、省力的取水車、日行數百裏的蒸汽機;
火器研究院的燧發槍、飛雷炮、紅衣大炮等等,這些是朝廷能徹底覆滅外敵的底氣所在。
岐黃研究院做出了醫用鹽水、醫用酒精等等,減少多少因為外傷感染截肢、化膿死亡的軍士、百姓?
技術和科研不是朕提出來的,更不是從朕開始的,而是華夏王朝一直都存在的,
例如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李冰父子的都江堰、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張衡的地動儀等等。
如地動儀能再精準一些,那麽就能預測各地的地震,是不是就能少死很多人?
再例如颶風,有沒有可能通觀天、察海、看物、水文等等觀察分析,提前幾天預測颶風,給我們預留出加固、遷移、物資準備等等時間,以此減少損失和傷亡呢?”
嘶……
咦……
觀禮的百姓們呼吸急促、沉重了幾分。
大旱、大澇這些他們沒有怎麽聽說過有類似預測的,但地動儀這玩意他們或多或少都是聽說過一些的。
大旱、大澇都不是瞬間發生的,隻要有銀子囤積糧食、加固房屋就是了,再不行的就到其他州府、布政司去躲避,總不能全國都在鬧這個吧。
可地震這東西一旦發生,完全沒有反應的時間,甭管你是平民百姓還是皇親國戚,都是一個待遇,無非是看誰的運氣好而已。
可如果能預測個一兩刻鍾的時間,他們帶著錢財轉移到空曠的地方去,即便是房屋震塌,但錢財還在、人也沒有傷亡,大不了再重建就是了。
還有那個一天能耕一百畝地的機器,若是真有,他們鞥省出大量的時間做手工,賺更多的銀子。
如果是之前的任何人跟他們說這些,他們肯定是嗤之以鼻,罵上幾句癡心妄想、白日做夢,
可現在已經有日行數百裏的戰船、依靠風力的取水車、射程數十裏的火炮等等,這些擺在眼前的東西,讓他們無法反駁,甚至對未來充滿期待。
“所以,朝廷下定了決心,要大興實學,深研格物!這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為了咱們大明能千秋萬代,為了咱們的子孫後代不再受我們受過的苦、遭我們遭過的罪!
從朝廷的國庫,到地方的衙門,所有的力氣,都要往這上麵使!
這是咱們大明未來、華夏未來的根本國策!”
“在大明國家科學院中,不會問你會不會寫八股文、會不會倒背四書五經,更不會問你懂不懂迎來送往酒杯空空。
在這裏,隻問你:
能不能看懂日月星辰的運行軌跡,修訂更精準的天文曆法?
能不能算清山川河流走向,畫出最精確的、拿著地圖就能走遍世界的地圖?
能不能搞清楚風雨雷電、冰霜、地震的奧秘,讓天災不再可怕、甚至為我所用?
在這裏,你是博士,是教授,是探究天地至理的聖人。”
“在大明國家工程院中,更不管你出身高低,不管來自哪個國家,隻問你:
能不能打造出威力巨大、射程更遠、更精準的火器,讓將士們少流血,讓咱們大明的軍隊天下無敵?
能不能發明更高效的織布機、舂米機、收割機械,更省力的代耕、取水車,讓百姓生活的更輕鬆?
能不能設計出巨型水利工程,讓一個布政司從此遠離水患旱災、旱澇保收,福澤子孫萬代?
能不能研究出神藥良方,遏製住大規模瘟疫的,減少病人的痛苦,不讓白發人送黑發人,不讓家庭支離破碎?
在這裏,你是‘大匠’,是‘國工’,是親手創造奇跡的‘巨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