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消失的分紅

字數:3677   加入書籤

A+A-


    這是最好的時代,布來洲的慈善運動如火如荼,大陸新一屆的畢業生正式走上工作崗位。
    全球樓市上漲,人人很幸福。
    “今年的畢業生,工資還是漲了不少的。”
    “當然啦,今年房價上漲,學生的工資也漲,其他人的工資也漲,沒得辦法,如果不漲工資,怎麽招人。”
    “這幾年出口好,房價又上漲,工人難招,那些工人還挑三揀四的,他們說房租上漲了,問我們有沒有包吃包住……我還給包養老?”
    “不漲不行啊,出口的訂單完不成,會付違約金的。”
    “今年外來務工人員的工資必然要漲的,不然沒有人給你蓋樓啊,老板。”
    ……
    “老板,今年是一個大年啊,我們那些資產賣出的速度是不是要放緩和一些?”
    “不用,按照之前定好的就可以。”
    今年股市上漲,大家都很高興,從去年的不到一千點,上升到了1600多點,可以說,大漲了70,可惜這個時候沒有股指期貨,如果有股指期貨,鄭昆高低得搞一下。
    當然,如果推出股指期貨,那可能就沒有2007年的六千點,大空信肯定給你幹下來,讓本來大家臉上喜氣洋洋瞬間給你幹得哭都沒地方哭。
    大空信會說:去年978點漲到1653點,風險已經急聚,大家快把手中的股票賣出。
    沒有股指期貨,沒有融資融券,就是最好的年代。
    鄭昆從手上的報表上看出,這個股市繼續按照曆史的進程開始了,現在大陸經濟向好,三大馬車齊上陣。
    看看那些人,雖然房價高,但是有工上啊。
    鄭昆投資的家電賣場,生意火暴,因為很多人都買房了,然後進行裝修,有些甚至買了好幾套,用來出租。
    這些都需要家電,而且,他們裝修,需要的家電都是要便宜的。
    在大陸,賣的最好的家電是經濟套裝,千元銅管空調、千元洗衣機、千元19寸液晶電視機可當顯示器)、千元冰箱四件套,在東南沿海被稱之為出租房四件套。
    這些是鄭昆根據前世的經驗製定的四件套,一經推出,受到了廣大東南沿海房東們的歡迎,僅在羊城,一個月銷售額達到了兩個億。
    而且在廣大農村,也是必備商品。
    “我們把家電的價格打了下來。”高粱家電的總經理李高粱麵對記者采訪時如是說道:“家電是什麽?家電是每個家庭必備的,可以為大家節約更多的時間,解放了雙手,還要實用好用,結實耐用;我們高粱家電做到了這一點,別看我們的家電,隻有3999元,還是四件套,但是我們用料考究,空調你知道吧,全是用的銅管,看這裏呀,全是銅管。”
    “我們的洗衣機,結實耐用,而且很結實,隻要1000元。”
    李高粱用腳踢了踢洗衣機,洗衣機沒有變形,大家看到了,是狠勁的用腳踢。
    “我們的19寸彩電啊,在小房間裏看,還能當顯示器啊,比那些顯示器還要好用,你們看這色彩……隻要999元”
    “看這冰箱沒有,工作起來聲音很低的,而且用電省啊,我們有先進的技術。隻要1000元。”
    “這麽多加起來,隻要3999元,你買不了吃虧,你買不了上當。”
    “好用實惠,不花冤枉錢。”
    李高粱那濃重帶口音的采訪,非常的有說服力。
    這段電視上的采訪,馬上引起了很多高畢業的大學生們的注意,而且這四件套非常的便宜啊,在這個時期,如果買這些東西,稍微好一些的四件套都要上萬元,這3999元,看規格,與那些一樣,而且是打了骨折。
    後來,有人稱李高粱是直播帶貨的鼻祖,看他在采訪時候那樣激情四射的講解,非常的讓人信服。
    與其他總經理不同,他是技術出身,就看在電視裏采訪的形象,人很瘦,真的很瘦,而且還戴著眼鏡,穿著廠裏的技術員的工裝,戴著安全帽,在采訪的時候,對整個工廠裏的東西如數家珍。
    工人們看著他也很隨意,氛圍非常的好。
    “我知道這個廠,我叔叔就在這個廠上班,他們的利潤非常低,但薄利多銷,這裏的工人工資並不比大廠的差,包吃包住,我今年也來這裏上班了。”
    有人在評論裏發了這樣的評論,他把自己入廠的照片和工作證拍了下來,發到了網上。
    “不是吧,這樣也可以,真的假的哦。”
    “我家鄉下的,鄉下農村的,父母就是買了這四件套,很好用,很省電,感謝高粱市電。”
    “我家東北的,東北鄉下的,鄉下農村的,今年結婚,用的這四件套,很好用,已經用了四個月,省電省錢,沒出問題。”
    “我家西南的,西南鎮上的,今年搬新家,四件套,網上下單的,他們直接送上門,並且直接安裝了,謝謝師傅。”
    ……
    我家體走紅網絡,有人也稱之為四件體,非常的受歡迎的家電品牌,和後來的小咪、蜜冰共稱普通人必備三大件。
    “熱度這麽高,準備上市吧。”
    高粱家電在七月開始,申請在北美上市,為什麽不在大陸?這是鄭昆自己的產業,在北美融資,研發更便宜的產品,提高生產率,而且,還可以方便套現。
    比如,倉庫放在淮南一些地方,倉庫被水淹了,損失很大,股價下跌,趁機吸籌,原料降價,利潤上去了,股價上漲,然後賣出。
    這不就有了麽?
    至於說操縱股價,那你得趕往大陸來進行檢查,至於為什麽把倉庫設在泄洪區,那還用說,那裏便宜啊,你們不知道大陸房地產紅火嘛?
    這是最簡單的,到時要搬遷倉庫,自然要花錢,那分紅沒有了。
    原料漲價,要儲備原料,分紅沒有了。
    ……
    北美上市好了,又到倫敦上市,再到……總之,主打一個消失的分紅。
    就算回到大陸上市,也同樣主打一個消失的分紅。
    分紅哪兒去了?給消費者便宜了,給員工福利了,給鄭昆的原料采購了。
    喜歡重生香江1972我隻想賺快錢請大家收藏:()重生香江1972我隻想賺快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