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靜安茶館易主

字數:4613   加入書籤

A+A-


    明德帝不由自主站起身。
    他一起身,所有人都跟著站立。
    時安夏也緩緩站起來。
    明德帝負手而立,目露讚賞,“好孩子,不忘初心,難能可貴!朕自問少時也做不到這樣無私。”
    明德帝目光深沉,朝時安夏行了個學生禮。
    當“和書”字體成為北翼國書字體,他這個做皇帝的,自然要帶頭學起來。
    以後恐怕找時安夏指正的時候很多,這個“先生”她當得起。
    時安夏則回了個晚輩禮。
    所有人也是對時安夏那番話肅然起敬,齊齊行學生禮。
    時安夏仍舊回了個學生禮,意為互相學習,互相交流。
    她從未想過真的要以“先生”自居。隻是一步一步走到這裏,作為“和書”字體的傳承發揚以及推廣者,她也當得起這個“先生”。
    眾人又齊齊坐回原位,恢複了課堂秩序。
    黃萬千及黃家在場之人卻沒忍住,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隻因在此之前,他們有些人還是過於狹隘了。
    有人曾擔心時安夏利用黃家的號召力,最後卻將“和書”字體占為己有。
    因為和書字體沒有人比她寫得更好了。
    但見先生目光坦蕩澄澈,整個人坐在上方,如一座玉觀音,寶相光華。
    她分明嬌小,卻讓人感覺她身上有一種堅定的力量,光芒萬丈。
    接下來,時安夏用和書字體現場謄抄詩文。
    她每寫一帖字,都會讓北茴將字舉起來給大家看,並著重講和書字體的骨架、神韻美感以及精華所在。
    黃萬千看著看著,忽然提筆揮墨。
    他寫完,卻終究覺得差了哪裏。
    一張老臉垮下來,時而看剛發的字帖,時而看先生現場書寫的字。
    時安夏起身至他身旁,默不作聲,看著他繼續寫。
    隻一眼,她就看出了問題所在。
    她便娓娓指出問題,甚至親自示範。
    黃家人都是在黃萬千的指導下,修習過和書字體少則十年,多則幾十年。
    他們全都圍了過來,將黃萬千周圍堵得水泄不通。
    如此一聽,一看,一想,均都醍醐灌頂,全部回到座位上開始習字。
    黃萬千怔了片刻後,也再次提筆揮墨。
    他懂了!他懂了!
    他終於明白為什麽自己寫的和書字體永遠是形在而神不在!
    他向著時安夏行稽首禮,頭手至地,深深拜謝。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黃家人見狀,均行稽首禮。
    時安夏待他們起身,便也回了自己座位,回了個稽首禮。
    現場一片熱烈。
    許多名家大儒,本就在書法界占有一席之地。
    他們今日過來聽課,倒不像黃家人那樣是為了學習“和書”字體。
    他們的任務是過來鑒別“和書”字體,到底有沒有資格成為北翼國書字體。
    其中有人提了許多古怪問題刁難,都被時安夏從容不迫化解了。
    當天,明德帝回宮就下旨,將“和書”字體正式定為北翼國書字體。且將“和書”字體的由來,令黃醒月整理成冊,廣為散發流傳。
    至此,懷勇大將軍田白的真實身份被公開,一時傳為美談。
    他是史上最英勇的將領之一;他也是清流世家黃家唯一一個武將,更是“和書”字體的真正創造者。
    “和書”字體帶著瑰麗的光芒,千呼萬喚終於出現在世人麵前。
    它背後的故事,讓人津津樂道。
    故事裏雖隻字未提海晏公主,卻處處都有人說起海晏公主。
    海晏公主無私奉獻,不忘初心的美名流傳開來。
    但時安夏不太開心,起因跟靜安茶館有關。
    靜安茶館的東家原本是謝夫人趙若瀾那小表叔沐楓,誰知最近易了主。
    早先時安夏在靜安茶館跟黃思凝起了爭執,轟動一時。
    沐楓趁熱把她訂的那個雅間取名為“雲起書院”,並派人遞了帖子上門說明,還承諾以後時安夏可以長期免費使用這個雅間。
    時安夏就覺得沐楓這樣的生意人,給人的感覺特別好,機靈,人又討喜。
    他懂得爭取,卻又不是單純想來巴結,或者是占人便宜。
    時安夏將沐楓介紹給了黃老夫子,讓他倆去談和書字體開課的場地,相當於帶著沐楓賺錢。
    可計劃不如變化快,時安夏萬萬沒想到明德帝這麽給麵子,會直接把場地設在貢院。
    貢院那是什麽地方?那可是考科舉的地兒。
    所以沐楓這邊隻能取消了。
    其實原本日子沒定,沐楓也損失不了什麽,因為根本還沒開始布置。
    無非就是少了一個機會而已。
    時安夏也不想讓沐楓太失望,就琢磨著上完課,請大儒們隔三岔五到靜安茶館進行文化交流,也是變相做個宣傳。
    誰知派了北茴去靜安茶館找沐楓,回來竟然說換了東家。
    北茴說,起初那東家吱吱唔唔,一會兒說沐楓回了老家,一會兒又說沐楓病了。總之眼神閃爍,明言有事找他就行。
    北茴覺得事有蹊蹺,敷衍幾句就回來稟報了姑娘。
    時安夏便是派人直接去找了趙若瀾,一問,才知她小表叔被人奪了茶館。
    趙若瀾道,“這事我原本該早些告訴你,但想著你們家那會正在辦紅白喜事,就不好拿這種事來煩你。”
    原來,趙若瀾的姨祖母,也就是她親祖母的妹子,是沐家三房的主母。
    沐家早年就分了家,當時分家的時候,大房二房三房都分了些莊子鋪子。
    大房素來占強,淨霸著生意好的鋪子不說,還見不得二房三房得了正街上位置偏一些的鋪子。
    當時三房分到手頭,有一間榮福街的鋪子算是好的,就被大房看上了。
    他們三房中,唯一一個主母出自官家,就是大房主母周氏。
    周氏各種作妖,三天兩頭以長嫂的身份施壓,又連哄帶嚇,讓他們把鋪子換一換。
    趙若瀾的姨祖母徐氏本是商賈之女,身份上要低一些,加之三房的老爺性子也不強。
    為了耳朵清靜,他們就應了。
    周氏拿了自己嫁妝單子裏的一個破茶館,來換了他們榮福街上的鋪子。
    當初,那茶館地處偏僻,隻有三年一次的科舉才能收些銀子回來。
    平時,路過的人都沒幾個。
    沐楓接手後,靠著靈活的頭腦,以及超高的審美,把靜安茶館打造得古樸大氣,清新雅致。
    時安夏當初訂茶館的時候,是一眼就相中這間。
    這些年,福榮街的鋪子因著東口被封堵,生意一落千丈;而靜安茶館在沐楓的精心經營下,卻漸漸有了起色。
    尤其沐楓與海晏公主搭上線,要承接“和書”字體第一課的消息傳出,大房那邊就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