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我等小官豈能妄言
字數:4157 加入書籤
文武百官屏息凝神,不少官員隻覺得腦中混沌,應接不暇。這朝堂風雲變幻,竟是又要換皇帝了?
都還沒來得及熟悉昭武帝的執政風格,又易位了。
對了,昭武帝的執政風格是什麽?
是仁厚?是鐵腕?還是……
群臣忽然集體陷入沉思。似乎,好像,大概……就是延著太上皇的步子在行走,並未有自己鮮明獨特的想法。
其實,有!
天子守國門!這位帝王曾經也是雄心壯誌,滿腔熱血啊!
然而,從淩州回來,昭武帝就變了……不,或許是病了。
滿朝文武仰頭看去,但見帝王的麵色在明滅的火把映照下,竟透著一股病態的蒼白。
他眉心緊蹙,唇色泛青,額角滲出細密的汗珠。這哪裏還是往日那個在朝堂上意氣風發的年輕帝王?
這是真的身染重疾了!
近幾月大家在朝堂上算是白吵了!
四大世家萬死難辭其咎!這何止是謀害當朝天子?這是要動搖北翼百年根基,萬世基業啊!
滿朝文武心頭悲痛,有那情感充沛的臣子慟哭出聲,“皇上!皇上!吾皇萬歲……萬萬歲……”
隨即官員們相繼長跪痛哭,活似昭武帝已駕崩。
未曾駕鶴西去的昭武帝:“……”
是這一刻,望著滿朝文武跪伏的身影,昭武帝心頭突然湧起一絲從未有過的眷戀。
他往日是不在乎的。
他被架上皇位,並不知道自己應該幹些什麽。
因為父皇已經把所有政事都打理得很好。他再做什麽,其實也隻是錦上添花。
昭武帝失了目標。
皇位來得太容易了。他甚至覺得自己想回封地種海棠花。
枯燥的奏折,日複一日批閱,他連個像樣的難題都尋不見。
禮部侍郎永遠用“伏惟聖鑒”,兵部尚書必定以“仰仗天威”作結,他甚至都能把這些臣子的習慣用語背下來,毫無新意,心生厭煩。
他享受被人勸著坐上皇位的感覺。
父皇勸,皇妹勸,駙馬一力支持……原來他是天命所歸,他是天選之子!
心頭不是不驕傲的!
他甚至夢到自己在位時,萬朝來賀;北翼在他的手裏,變得國勢日隆,百姓都頌他是個好皇帝。
他漸漸迷失自己,覺得自己如安公公所言,那真是幾百年才能出一個的驚世之才!
驚世之才自然配得上世上最好最聰慧的女子!
……
昭武帝紅了眼眶,不敢看父皇,更不敢看幾步之遙的美麗女子。
曾經那個女子看見他時,總是笑盈盈稱他“皇兄”,眉眼間溫潤如玉。
而如今,她低垂著頭,渾身散發著生人勿近的清冷決絕。
他再也聽不到那聲溫軟的“皇兄”,也再得不到她一個眼神。
昭武帝斂了眉眼,心頭悲傷至極,是失了皇權的卑微,也是因失了在她心目中的信任而備感失意。
此時,無論城下百官心中如何翻江倒海,曆時數月的朝堂紛爭,終究在這一刻塵埃落定。
眾人都在想,這皇位終歸是要還政於聖德太上皇。若是歸了政,聖德太上皇的稱號還能是明德帝嗎?
平心而論,百官很希望明德帝重新坐上皇位。實在是禦駕親征的皇帝,太讓人感到安心了。
“今日,朕當著太上皇的麵,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咳咳咳……”昭武帝急咳後頓了一下,轉身向太廟方向深深一拜,龍袍廣袖垂落在地,“更當著列祖列宗的麵,將皇位禪於胞弟璃王蕭玖。”
他緩緩摘下冠冕,雙手捧起十二旒冠冕,在滿朝文武的注視下,鄭重為璃王戴上。
冠冕垂下的玉珠輕輕晃動,映著微熙泛起溫潤的光澤。
百官目瞪口呆。
啥?傳位於璃王?
那小子……不是剛忤逆太上皇娶了魏家女嗎?
眾人側目,全都去看莫司長和魏大人,然後又去看跟馬楚翼站在一行的武將魏嶼直。
結果這些人皆麵不改色,眼觀鼻,鼻觀心,就好似跟他們沒有半點關係。
如此風輕雲淡。
眾人忽然回過味來。
天啊!璃王若繼位,魏家女是不是就要當皇後了?那魏魏魏魏大人就是國丈!
這魏家祖墳在哪?趕緊去他家邊上占一塊啊。
“老魏!”官員甲低聲喊,“你是不是早知這結果?”
魏忠實板正地看他一眼,“王大人慎言!天家之事,風雲莫測,我等小官豈能妄言?”
嘖!你等小官!
老魏你要不要聽聽你在說啥?你女兒都嫁給新皇了,你還小官!你說誰小呢!
咦!不對……新皇!後宮!呀,三宮六院總要搞起來啊!我女兒十六,剛剛好!
許是多名官員都想到了這一點,頓時臉泛紅光。唯莫司長看淡風雲,魏大人寵辱不驚,魏小將軍視榮華如煙雲。
反正富貴權利這種東西,你要或不要,它都在那裏。
當你時運不濟時,就算拚了性命也求不到。當你順風順水時,就算坐在那裏什麽也不幹,富貴榮華也會長了腿奔向你。
如今狀況於魏家大抵就是這樣,都談不上雙向奔赴,完全是榮華富貴單方麵踏過千重浪落到他們魏家了。
就連莫司長也不得不感慨,一生貧困鬱鬱不得誌,還以為自家這點才華要被埋沒呢。
誰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他自己,他女婿,他外孫子,他大外孫女,他小外孫女……一個個不是官運亨通,就是年紀輕輕建功立業,外孫女們更是一個賽一個嫁得好。
他家小娉婷還沒長大呢,這就……要當皇後了。真是出人意料,大大的出人意料啊!
他們老莫家、老魏家的列祖列宗怕是笑得都要從棺材裏頭爬出來了!
此時,滿朝文武心情複雜,看著昭武帝穩穩托著象征江山社稷的重器傳國玉璽,將它鄭重交到璃王手中。
聽到帝王語重心長叮囑,“這錦繡山河,為兄便托付與九弟你了。願它在你手中,延此海晏河清,永葆春光如許。”
璃王深吸一口氣,單膝跪地接過傳國玉璽,“臣弟必不負皇兄所托。”
場麵十分感人,無比體麵,仿佛真就是因著昭武帝身染惡疾才退位。
禮部尚書高聲唱和,“新君繼位——”
百官整齊跪拜,恭迎新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