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9章 山河為卷
字數:2501 加入書籤
當劉鎮東踏出青雲門時,整片山河突然化作流動的畫卷。巍峨群山變成墨色濃淡的筆觸,蜿蜒江河化作畫卷上的留白,連空中飛鳥都成了畫中遊動的墨點。
"這畫卷...在重塑天地法則。"璿璣仙子輕觸畫中山石,指尖傳來太初道尊年輕時在此作畫時的感悟。每一筆勾勒都暗合星辰軌跡,每處暈染都契合陰陽變化。
更令人道心震顫的是,畫卷右下角留著太初道尊未完成的題跋:"畫盡山河易,繪出心源難。"墨跡在此中斷,仿佛在等待後人續寫。
筆墨爭鋒
當劉鎮東執起畫案上的山河筆時,整幅畫卷突然劇烈震動。三種不同道韻的墨跡從畫中飛出,各自化作一位畫聖:
工筆聖手手持細狼毫,筆尖流轉精密法則:"天地需有常法!"
寫意畫仙揮動大潑墨,墨跡奔放不羈:"萬物貴在天然!"
白描真人執著焦墨筆,線條簡約空靈:"至道終歸至簡!"
三聖為爭奪畫卷主導權,在長卷上展開驚世較量。工筆畫出的亭台樓閣規整如棋局,寫意潑出的雲霞變幻似流火,白描勾勒的山水簡約若初生。三種畫風相互侵蝕,畫卷瀕臨撕裂。
"師父...您留下的是未解的筆墨官司?"劉鎮東在畫筆震顫中讀到道尊的為難。
以心運筆
危急時刻,劉鎮東做出一件逆天之舉。他不僅不調和畫風之爭,反而將心神融入畫筆:
"既然要畫,何不以天地為師?"
畫筆觸及畫卷的刹那,整幅山河突然活了過來。工筆的亭台生出野趣,寫意的雲霞凝出筋骨,白描的山水泛起漣漪。三種畫風在交融中升華,繪出既守法度又得天然的新境界。
受此啟發,眾人各展所長:
淩雲子以木劍蘸墨,在峰巒間刻出"劍意紋",讓山勢含鋒而不露;
妙音仙子以琴弦彈墨,在流水處點出"音律波",使水紋成韻而不囂;
梅修夫婦更以情絲引墨,在雲霧間繡出"纏綿意",令氣象含情而不膩。
畫中悟道
當畫卷漸成時,太初道尊的虛影在雲海間顯現:
"善哉!昔日困於筆法,今見心手合一,方知真畫境在"似與不似之間"。"
道尊執念消散時,整幅山河圖突然突破紙墨限製。畫中群山真的傳來鬆濤,河裏真能泛舟,連畫中人都走出畫卷,與觀畫者拱手相揖。
最奇妙的是,劉鎮東的山河筆變成"造化筆",筆尖輕點處,虛實相生,真假難辨。
破畫之劫
然而當畫境圓滿時,虛空突然降下"毀劫天火"。三位守舊畫尊怒喝而至:
崇古畫聖祭出"摹古硯":"畫需師古!"
守正畫仙展開"法度絹":"筆要中規!"
禁變畫佛敲響"定式磬":"墨忌出新!"
三尊聯手要焚毀這幅"離經叛道"的新畫。天火過處,畫中山河開始褪色。
畫外真境
危急時刻,劉鎮東引領眾人躍出畫外:
他以畫筆為杖,在虛空寫下"師古不泥古";
淩雲子創出"破筆劍法",證明規矩是用來突破的;
妙音仙子更奏響"無弦琴",讓韻律在無聲處更顯悠長。
當創新精神達到極致時,毀劫天火突然化作滋養畫卷的春雨。三位守舊畫尊相視苦笑,手中法器生根發芽,變成畫中新景。
真山真水
雨過天晴時,眾人驚覺已分不清畫內畫外。青雲門真的立在畫卷中的山腳下,山澗真的流淌著畫中的清泉。原來當畫境達到極致,便能與真實世界相融。
"師父...您要我們以天地為畫卷?"劉鎮東望向無垠山河,手中的造化筆微微發燙。
山河突然延展向無盡遠方,每處景致都留著作畫的空間。而在視野盡頭,隱約可見太初道尊正在描繪新的天地......
喜歡混沌霸天訣請大家收藏:()混沌霸天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