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傷天害理

字數:4915   加入書籤

A+A-


    安遠侯柳祚昌說道:“此話怎講?”

    永昌侯徐宏爵眼神環顧四周,小聲說道:“挖開永定河大堤,引發洪災!”

    “挖開永定河大堤,引發洪災?”項城伯常應俊驚訝了一聲。

    “須!”

    永昌侯徐宏爵手指堵在嘴邊,提醒項城伯常應俊小聲點。

    安遠侯柳祚昌說道:“這種事如果讓朝廷知道了,那可是抄家滅族的大罪啊!我們到時候都吃不了兜著走。”

    永昌侯徐宏爵說道:“嗨,隻要做的天衣無縫,周鑒就不可能知道是誰幹的。況且隻要周鑒的漢武軍無法擊敗大清,有大清在背後搞事,周鑒心力交瘁,他怎麽查出來?”

    安遠侯柳祚昌問道:“這樣是不是太冒險了?我內心有些沒底啊!”

    永昌侯徐宏爵把頭伸向他們二人,他們二人也一同將頭埋了過來。

    永昌侯徐宏爵說道:“怕什麽!放心,絕對安全,查不出來的!”

    二人聞言,為之驚訝。

    安遠侯柳祚昌問道:“如何做?”

    永昌侯徐宏爵說道:“永定河有一段是經過我的田地的,隻要在我的田地上掘開口子,到時候,大水壓了天津府,周鑒就著急了。”

    安遠侯柳祚昌問道:“徐兄,這樣你的田地不就被毀了嗎?這個損失你能擔得起嗎?”

    永昌侯徐宏爵說道:“放心!為了大清,為了咱們得利益,我損失田地怕什麽?”

    安遠侯柳祚昌伸出大拇指說道:“徐兄真乃國士啊!我等的楷模啊!”

    “說真的,我佩服你徐兄!”項城伯常應俊點頭說道。

    永昌侯徐宏爵說道:“到時候用你們家裏的人來挖我的田地上河堤。這樣就不會有人知道了。隻要他們查不到我,那麽你們自然就不會受牽連。”

    二人紛紛點頭。

    永昌侯徐宏爵繼續說道:“好啦!此事一定要保密,切不能泄露出去!”

    “明白!”安遠侯柳祚昌回道。

    “事關身家性命,我等自然不會馬虎!”項城伯常應俊回道。

    ……

    三人在酒館的房間內合謀,企圖利用毀堤淹天津府來給周鑒後方製造麻煩。

    傍晚,一群人穿著黑色的衣服,行走在永定河的大堤上。

    這些人人手一把鐵鍬。

    他們來到永昌侯徐宏爵的田地裏,他家的田地正好在永定河大堤這裏。

    這些人利用夜色,瘋狂的挖掘大堤的泥土。

    由於永定河的水位很高,稍微挖開一點點,永定河的水便立刻倒灌而出。

    大批的河水朝著田地衝來。

    河堤被洪水衝擊,口子越來越大。

    一夜之間便演變成百十丈寬的決口。

    大量的洪水衝擊著周圍的莊稼和村戶。

    洪水衝擊下,樹木傾倒,房舍倒塌。

    無數雞鴨牛羊被洪水衝走。

    好多百姓逃到兩岸,一些走的慢的百姓被洪水衝走。

    洪水浸泡了周圍大批的村莊。

    很快洪水便衝擊到了天津府附近……

    不遠處,永昌侯徐宏爵站在高處,看著這一切,內心是無比的激動。

    這是他的傑作,將來在大清主子那裏可以好好邀功一番!

    為了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顧百姓的安危,這些前朝的勳貴、地主們簡直喪心病狂,傷天害理!

    天津府衙門立即組織所有衙役,百姓前去救援。

    將那些被洪水困住的百姓救出。

    並且在天津府沒有發生洪水的地段設置粥場,給那些受災的百姓提供夥食。

    天津府衙門立刻給周鑒上書,奏明災情。

    此刻,周鑒還在皮島組織如何從側翼打擊遼東的滿清。

    當得知這一消息,立刻召見首輔高文和錦衣衛王國興前來商議、並調查此事。

    周鑒憑借後世學來的曆史經驗,立刻做出判斷,說道:“這不像天災,倒像是**!”

    首輔高文與錦衣衛指揮使王國興,二人對視一下,點了點頭,表示讚同周鑒的觀點。

    錦衣衛指揮使王國興說道:“據天津衙門上報,他們說永定河的水位今日來處於高位,可能是水位太高衝垮了河堤。這才造成災禍。”

    首輔高文說道:“此事,這個時候發生定有蹊蹺!”

    首輔高文接著說道:“永定河每年,朝廷都會撥下來一大批巨款,用於修築河堤,況且永定河這些年從來沒有發生過洪災,即使北方被滿清占領之後,永定河都沒有發生過洪災,便便這個時候發生,這背後一定有奸人作怪!”

    周鑒說道:“這個不用懷疑,孤可以斷定,就是人為的。”

    首輔高文說道:“如此,他們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

    周鑒說道:“不管他們是什麽目的,一定要查出來,朕絕不姑息他們。當殺則殺,毫不留情!”

    錦衣衛指揮使王國興說道:“陛下,這事交給臣來辦,臣一定將那些奸人查出來,他們一個也逃不了。”

    周鑒點了點頭說道;“好!這樣,首輔高文負責前去賑災,王國興,你立刻調集錦衣衛,著手調查此事。一定要給朕查明白!”

    錦衣衛指揮使王國興拱手說道:“臣領旨!”

    首輔高文拱手回道:“臣領旨!”

    ……

    天津府城裏到處都是被洪水掩埋房舍,無家可歸的農民。

    他們被官府安排,住在衙門。

    衙門住滿了,便住在軍營裏。

    軍營住滿了,便住在驛站。

    最後,實在住不下了,便安排他們到校場來搭建臨時帳篷。

    ……

    粥場每天供應三頓飯食。

    大漢新律法規定,百姓遇到災荒,官府衙門必須妥善安置。

    倘若百姓吃的米粥,插筷子倒了,那麽負責這個粥場的官吏全家人頭不保!

    倘若百姓生病,官府衙門必須為他們提供醫療保障。

    要是百姓因為生病無錢、無錢看病,當地官員全家人頭不保!

    百姓遭災之後,三日內,當地官府衙門沒有安排住處,官員全家人頭不保!

    ……

    總之,大災之時,不保百姓者,通通全家處死!

    永昌侯徐宏爵,安遠侯柳祚昌,項城伯常應俊,三個漢奸聚集在天津府城裏的一處酒館內。

    三人舉杯歡慶。

    永昌侯徐宏爵說道:“幹的漂亮!這些天津府全亂套了!到處都是災民!看周鑒還有什麽精力北伐遼東?”

    “哈哈!。”

    項城伯常應俊說道:“來!來!來!舉杯慶祝!”

    永昌侯徐宏爵端起酒杯說道:“幹了!”

    “哈哈!”

    三個漢奸、賊人笑嗬嗬的舉杯暢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