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0章 退居兗州
字數:10105 加入書籤
第830章 退居兗州
他派人前往長安,向曹操承諾不會攻擊他,但卻不肯放棄對許都的掌控。
曹操無奈之下,也隻能放棄許都,退居兗州。
這一世,因為劉闖橫空出世,導致曹操不敢妄動。
不過劉闖相信,他這個誘餌一旦露麵,必然會吸引曹操的注意力。
隻要曹操派人前來,劉闖就有把握全身而退……而且,就算他逃脫不掉,還可以利用這段時間,盡量提升自己的實力,為將來東渡荊州鋪平道路。
蔡琰歎息一聲,輕聲道:“既然如此,妾身就隻能祝殿下馬到成功。”
劉闖笑道:“放心吧,一切交給我即可。
子瑜,你記得替我告訴父親,就說我很快會回來,不必擔憂。
另外我今年秋季,還打算招募兵士,到時候還希望他幫我參詳參詳。”
“好,我一定轉告父親。”
……
“殿下,這是曹軍的動向。”
荀諶返回驛館,立刻拿出一卷竹簡,遞給劉闖。
劉闖接過竹簡展開掃視一遍,眼睛驟然瞪圓。
“曹軍,出兵了?”
“正是!”
“曹操的目標是什麽?”
“這個尚未查明!”
荀諶道:“不過根據斥候匯報,曹軍分兩路而來,一路沿潁川郡而行,另一路沿著黃河西岸進逼淮陰,欲奪取江陵,並於九江屯紮,封鎖汝水南北通道。而曹純將軍率部,正沿著汝南而來。”
“嗬嗬!”
劉闖忍不住冷笑道:“曹操,這是在威脅我啊!”
“殿下,曹操此策雖然不錯,但他的底氣太足。
而且他手中,兵強糧廣,若真要和曹操拚死一戰,勝負難料。
況且天寒地凍,戰爭對百姓而言,損失極大。所以我以為,不宜和曹操交鋒。若他執意南下,殿下何妨退避,暫避鋒芒。若等冬雪化去,天氣複暖,殿下再發兵南下,方為穩妥之舉。”
劉闖點頭表示同意。
荀諶繼續道:“殿下,曹操的兵勢越來越壯大,而您手中卻缺乏兵源……
我建議殿下,趁著冬雪未化的時節,盡早征召丁零騎兵。”
“丁零騎兵?”
“嗯,丁零人在草原上,頗為驍勇善戰。
如果殿下願意出資助他們訓練,我保證三五個月後,殿下就會擁有數千丁零鐵騎。”
劉闖眉頭微蹙,陷入沉默之中。
說實話,丁零騎兵的確是不錯。
但問題是丁零騎兵並不歸順他,而且也未必會答應投效。
荀諶見狀,又道:“殿下若能招降丁零人,我建議從涼州調集五千精銳,加以訓練後充為殿下的衛隊。屆時殿下便可以攜涼州兵卒,揮師南下,縱橫中原。”
“仲德,這件事你來處置吧。
丁零人不是那種甘於寂寞之輩,若我能給予支持,或許還會有人願意留在我帳下效力。隻是這些人不可信任,若能招攬最好,若不能招攬,就當做一個籌碼,也是不錯的選擇。”
荀諶連連稱是,又陪著劉闖說了一陣子閑話。
他便告辭而去,準備明日就離開許都。
而劉闖則把賈詡叫過來,與他商討接下來的事情。
“主公,你打算什麽時候去豫州?”
賈詡顯得有些迫不及待。
“我已經決定,在春末夏初,南下徐州,會盟孫策和袁術。”
“這麽倉促?”
“倉促?”劉闖反問一句,臉上流露出不悅神色。
“文和,難道你以為,孤王還有時間等曹操嗎?”
劉闖冷哼一聲,“如今我們剛剛擊敗了陳珪、楊彪,正需要休養生息。曹孟德雖然暫時罷兵,可誰又能保證,他不會卷土重來。若曹操再次南下,到時候我恐怕鞭長莫及。所以我們隻有搶占先機,先發製人,否則一旦被曹操搶走了先機,咱們再要反擊,就晚了。”
賈詡皺著眉頭道:“可是殿下,你此次南下,凶險萬分。”
“無妨。”
劉闖擺手道:“曹操固然有四萬兵馬,我卻不懼。
更何況,曹操麾下謀臣眾多,可謂人才濟濟。
他若想在短時間內完成南下,恐怕也不容易。所以我估摸著,他這一次南下,恐怕也不過是做做樣子。”
賈詡點頭,不過他仍有疑慮。
“可如今兗州形勢危急,殿下何必冒險南下。”
劉闖哈哈一笑,“文和,我此番南下,乃是為了和曹操談判。”
“談判?”
“嗯。”
劉闖點點頭,低聲道:“如今曹操占據荊揚二州,又有江漢之地為基礎,兵鋒已至關鍵處。
我若不能夠阻擋曹操,則江漢之地,必屬於曹操囊中物,到時候我豈不是竹籃打水?所以說,我此次南下荊州,首要任務並不是和曹操決一雌雄,而是要把江漢之地,收入囊中,使其不落在曹操之手。”
“若如此說來,殿下的計劃,就更加周密了。”
劉闖淡然一笑,卻不吭聲。
荀諶道:“殿下,若是如此,那我們就不能在江陵停留。
我們必須盡早趕往豫章,若能與孫伯符聯合,則我益州,必可保無虞。
隻是我們在江陵,並無可靠人手。我看,不如就由我代殿下,與孫伯符聯絡。”
“文和,辛苦了。”
“殿下,此乃臣分內之事。”
荀諶說完,拱手施禮離去。
劉闖坐在屋內,久久沒有作聲。
他突然站起來,大步朝門外走去。
“奉孝,我要去豫章。”
“呃,我與你同往!”郭嘉連忙跟上劉闖。
一路疾行,抵達豫章縣城外,劉闖登上一輛馬車,便直奔豫章郡治所豫章縣。
豫章縣位於壽春西北邊陲,距離襄陽僅六百餘裏。
豫章郡治所豫章,是一座不高的小山丘,名曰:平輿。
此地位置偏僻,民風淳樸。
豫章守將名喚鄭玄,曾拜訪過呂布,也算有幾分名望。因為這個緣故,劉闖到豫章的時候,鄭玄親自迎出,讓他頗感驚訝。
“鄭老,本公奉天子之命,特來拜訪鄭老。”
“公子請隨某入府,鄭老稍後就到。”
一群護衛簇擁著劉闖,在城門口登上馬車。
劉闖掀開車簾看了看窗外景致,發現豫章縣境內,竟然還有不少亭台樓閣,街巷縱橫阡陌交通。不禁暗讚,不愧是江東大郡,雖不似許昌繁華,卻也別有風味。
車輪吱呀吱呀,緩慢駛入城中。
劉闖坐在馬車裏,閉目養神。他腦海中不斷思索,接下來應該怎樣去對付曹操。
可惜,這次他來到豫章的消息,並非秘密。
因此在進城之後不久,就有人稟報曹仁,知曉劉闖到了。
曹仁聞聽此言頓時大喜,連忙帶領諸葛亮和曹性等人匆匆迎上前。
劉闖掀開車簾,便看到曹仁等人已經列隊等候。
他不敢怠慢,跳下馬車,連忙躬身行禮。
“曹司空何必多禮?”
曹仁連忙攙扶起劉闖,“元直兄遠來辛勞,請入府休憩片刻。”
“不必,咱們邊走邊聊。”
“元直,這邊請!”
曹仁連忙引導著劉闖,一路穿街繞巷,來到了城南一家酒肆之中。
劉闖抬眼向酒肆一掃,心裏麵不由得暗自吃驚。
隻見這酒肆的裝修倒也雅致,甚至比之許昌還要奢華幾分,令劉闖嘖嘖稱奇。
“公佑,你可知這酒肆,是何人開設?”
“不清楚!”龐統搖搖頭,旋即笑道:“不過既然是曹司空請客,想來必然不凡。”
說著話,兩人進入酒肆之中。
酒肆掌櫃連忙出來相迎,態度恭敬,滿臉堆笑。
“二位,這邊請。”
掌櫃很熱情的帶著劉闖等人入席,而後吩咐夥計斟酒。
曹仁道:“元直,請嚐嚐這酒菜如何。”
劉闖輕抿一口,忍不住點頭道:“好酒!”
“元直若是喜歡,就多喝兩杯。”
說完之後,曹仁歎息一聲。
“我這酒肆,每年的花銷極大。
雖有蔡瑁相助,可終究不像元直那般,財源滾滾,可以用錢砸人。
若換做是公佑,想要什麽就有什麽。”
龐統嘿嘿一笑,道:“那我也不推辭,來,幹杯。”
二人端起酒盞,碰了一下,仰脖飲盡杯中美酒,便各自落座。
“曹司空此前提到的糧食,不知道準備的如何?”
“放心,已經差不多了。”
劉闖道:“我此來荊州,除了和孫伯符結盟之外,還有另外一件事要辦。”
“哦?”
劉闖把從張飛處取得的消息,告訴給曹仁。
“孫策欲攻奪荊州,我軍亦需借助豫章兵力。
若曹司空願意幫忙,那麽荊州之事,便是曹司空一人之功。”
這個消息,對曹仁的誘惑太大,讓他根本無法拒絕。
“既然如此,仲康,你便去安排吧……我也會盡快派遣兵馬前來,協助司空征伐荊州。”
龐統立刻站起來抱拳領命,便和劉闖一起走出酒肆。
出門之際,恰逢蔡邕邁步而入。
“蔡大人?”
蔡邕笑嗬嗬道:“我聽說孟彥來到,特意來見見你,怎地你這麽快就要走?”
劉闖笑道:“我此來,便是為與孟德議論戰略之事,眼見夜深,便不耽擱了。”
蔡邕微微頷首,“也好,且早點返程,免得路途遙遠耽誤了時辰。”
“那我這就告辭,蔡大人,告辭。”
劉闖和龐統一齊向蔡邕施禮,轉身上車離去。
等他們走遠之後,蔡邕臉上笑容漸漸散去。
他轉身走入酒肆,徑自來到曹操的房間外,敲響房門。
“父親!”
“元圖,進來吧。”
聽聲音,似乎是曹操的聲音。
蔡邕邁步走進房間,便看到曹操正坐在案前,翻閱桌上的公文。
“元圖有何事?”
“孟彥來到豫章。”
“噢?”
曹操眉梢一挑,抬起頭問道:“他來豫章做什麽?”
“我也不知,但料想是和孫策有關係。”
曹操沉吟片刻,“我記得當初劉闖在潁川,與孫策有些矛盾。莫不成,他是想要拉攏孫策?”
蔡邕微微蹙眉道:“這個我倒是不清楚,可他畢竟和孫策素有仇怨。
若他真和孫策聯手,我擔心劉闖未必肯幫助孟彥。”
“這倒也未必。
你忘記了,當初孫策敗於劉闖之手。這件事,許多人都知道,劉闖又怎可能不顧忌顏麵,投效孫堅呢?若劉闖投效孫策,他就不會孤身一人來到南陽,還與我們結盟。所謂唇亡齒寒,劉闖和孫策聯手,我倒是樂於見到……這豫章,也該易主了。”
“易主嗎?”
蔡邕喃喃自語一句,忽道:“我覺得這件事,還需要謹慎才好。
孫策畢竟是黃巾賊出身,而劉闖又是劉焉長子。若貿然易主,隻怕難以服眾啊。”
曹操冷哼一聲,“我倒是想讓劉闖和孫策反目成仇,最好能鬥個兩敗俱傷。可是你也不想想,劉闖此人精明過人,豈能被我利用?再者說來,這豫章是荊州重鎮,我豈能輕易舍棄?若是能夠拿下豫章,荊州便可穩固,我何樂而不為呢?”
劉闖的威脅,實則不足掛齒。
若非如此的話,劉表也不可能讓曹操坐鎮豫章,更不會任由劉闖坐大。
可劉闖的價值,卻超出了曹操預期。
曹操雖然自視甚高,卻也清楚,若劉闖不死,恐怕日後麻煩不斷。
更何況劉闖還有孫權支持,曹氏和孫氏的爭鬥越演越烈,已到了白熱化階段。
劉闖若死,那麽孫權便是砧板上肉,任憑曹操宰割。
可若是劉闖活著,哪怕孫尚香不嫁給劉闖,他也不好動手。
所以劉闖,是曹操必須鏟除的障礙。
曹仁也認識到這一點,所以才會邀請劉闖前往許都。
不管如何,劉闖和曹操之間,已沒有退路。
劉闖在許都停留半月左右,與曹操商談妥善,便啟程返回洛陽。
剛回到漢陽宮,就聽到一個壞消息……孫策率部攻打江夏,江夏失陷。
這一下,劉闖大吃一驚。
孫策在荊州,占據了江夏。若孫策渡過黃河,就會直逼徐州。
這個壞消息,讓劉闖憂心忡忡。
他立刻召集麾下謀士們,仔細研究對策。
而後,眾人討論一番後,荀彧建議道:“孟彥,孫策雖強,但我方並非毫無勝算。
當務之急,還是趕緊解決豫章郡的問題。”
“如果不解決掉豫章,我軍就會腹背受敵。
若是讓劉表得知,我等在許都和孫策交鋒,隻怕會趁機發難,對我們形成夾擊之勢。”
“可現在要怎樣,才能解決豫章?”
“我以為,應該先派兵北上,收複廬江郡。”
“若收複廬江郡,便需跨過淮水……那樣一來,就會和江東聯合,勢必會影響我們進攻徐州。”
眾人紛紛議論,但誰也不敢確定,是否可以做到萬無一失。
“其次,還需派人去潁川,遊說劉琦,與我等合作……”
這是荀彧提出的建議,但眾人依舊感到棘手。
“公達,此事你怎麽看?”
龐統沉思良久之後,緩緩道:“我以為,此舉頗為困難。”
“公達請說。”
龐統道:“劉闖在許都,或許可以說動劉表,但他能不能說服劉琮,我卻不敢保證。
更何況,潁川的局勢糜爛,劉琮能不能抵禦得住袁術的猛攻,都是個問題。若是他因懼怕袁術而不戰而降,這種情況我想諸君也能猜到。
所以,我以為,不宜和劉琮聯姻。”
眾人頓時愣住。
劉璋的性格懦弱膽小,劉琦的脾氣暴躁衝動。
和這二人聯姻,對大家都沒有什麽好處,所以龐統的建議,遭到大多數人的讚同。
唯獨賈詡微微皺眉道:“那文若的計劃,該如何執行呢?”
眾人聞聽,紛紛側耳傾聽。
賈詡淡淡笑道:“文若之計很簡單,我們可以暗度陳倉,將劉闖調回許都。”
“調回許都?”
“不錯,我們可以假意答應劉闖的要求,然後派人去潁川招攬劉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