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開啟異性王之端
字數:4431 加入書籤
劉表聽了司馬懿的提議,心中雖然有些動搖,但仍舊擔憂此舉會引來天下人的非議和朝廷的打壓。
然而,在司馬懿的巧舌如簧和蒯良兄弟、蔡瑁等人的勸說下,劉表最終同意了這一提議。
於是,劉表開始著手準備封王事宜。
他命人鑄造王冠、王袍,擬定詔書,準備昭告天下。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消息傳到了遠在他鄉的劉備耳中。
劉備得知劉表準備封王的消息後,心中大驚。
他深知劉表此舉一旦實施,必將引發天下大亂,荊州也將陷入更加危險的境地。
但是他也做不了什麽,隻能任由事態發展。
在眾人的推波助瀾下,劉表最終還是決定封自己為王。
自己手中有傳國玉璽,這是上天封自己為王,誰敢說什麽?
不久之後,劉表在荊州自立為魯王。
很快消息就傳了出去,天下震動,各地諸侯反應不一。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益州劉璋的耳中。
劉璋在府邸的書房內,聽聞了荊州劉表自立為王的消息。
他心中不禁泛起波瀾,手中的書卷也滑落到了地上。
劉璋的祖上曾是顯赫一時的魯恭王,與劉表同出一脈,隻是由於曆史的變遷,兩支血脈各自發展,漸行漸遠。
然而,在劉璋的心中,那份血脈相連的驕傲始終未曾消逝。
他心想:劉表不過是自己的遠房親戚,輩分雖大,但如今他竟敢以魯王自居,這是對我劉璋的挑釁,更是對我祖上榮耀的褻瀆。
劉璋立刻召集了麾下的文臣武將,商議對策。
書房內,燈火通明,眾人議論紛紛。
謀士們深知劉璋的心思,他們中的許多人早已看出劉璋對王位的渴望。
於是,他們紛紛提議讓劉璋也自立為王,以彰顯益州的實力,更是為了維護劉璋心中的那份驕傲。
劉璋聽著謀士們的建議,心中滿是歡喜。
然而,他又陷入了另一個困境:自己該以什麽名號自立為王呢?
他也想和祖上一樣當魯王,但劉表已經搶先一步,這個名號自然是不能再用了。
謀士們紛紛提出各種建議,但都被劉璋一一拒絕。
就在眾人束手無策之際,張鬆站了出來。
他深思熟慮後,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主公,不若自立為蜀王。”
他解釋道:“蜀地乃我益州之本,自古便是天府之國,物產豐富,人傑地靈。若以蜀王自居,既能彰顯主公的雄心壯誌,又能得到百姓的擁護。”
劉璋聽後,眼前一亮。
他覺得張鬆的建議非常合理,既能體現自己的身份地位,又能順應民心。
於是,他當即拍板決定,昭告天下:劉璋在益州自立為蜀王。
一時間天下兩位諸侯稱王,天下震動不已!
仿佛是一顆巨石投入湖中,激起千層浪。
又似一陣狂風過境,掀起漫天風沙。
這一舉動如同推翻了一張關鍵的多米諾骨牌,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江東的清晨,陽光透過薄霧灑在江麵上,波光粼粼。
突然,一陣急促的馬蹄聲打破了這份寧靜,一名快馬疾馳而來,馬背上的信使風塵仆仆,滿臉焦急。
“報!”信使的聲音在江東的營帳外響起,震動了整個營地。
孫策正在帳內與幾位謀士商議如何攻打山越,聽到聲音,他眉頭微皺,揮手示意讓信使進來。
信使急匆匆地闖入帳中,手中緊握著一封書信,喘息未定。
“主公,大事不好了!”信使將書信呈上,語氣中帶著幾分驚恐。
孫策接過書信,拆開一看,臉色頓時凝重起來。
書信中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荊州劉表自立為魯王,益州劉璋也自立為蜀王,兩位諸侯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
孫策將書信遞給一旁的周瑜,周瑜看過後,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
他沉吟片刻,對孫策說道:“伯符,如今這天下已是群雄並起,各自為戰。”
“關羽雖名為大漢丞相,實則挾天子以令諸侯,野心已顯露無疑。”
“而劉表和劉焉自立為王,更是將這份野心推向了極致。”
“我們若再不采取行動,恐怕會陷入被動。”
孫策緊握拳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然。
他站起身來,對周瑜和眾謀士說道:“公瑾所言極是。我們不能坐視天下大亂,也不能讓關羽的野心得逞。我意已決,我們也要自立為王!”
眾謀士紛紛點頭,表示支持。
周瑜補充道:“我們自立為王,不僅能凝聚江東的民心,還能與關羽、劉表、劉焉等人站在同一高度,關羽的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張牌,在我們麵前便不再那麽好用。”
孫策聽後,心中更加堅定。
他揮手示意讓信使退下,然後安排封王事宜。
接下來幾天江東各地祥瑞頻出,還從地裏挖出一塊石碑,上麵寫道:
星躔移位,天音遙降,於東吳之域,奇士出焉。士非顯名,而德才內蘊,智勇深藏,其威已動四方。天道有示,此士宜有王者之運,可封吳王,以鎮海內,以安萬民。
非明眸善察者,不能窺其光華;非慧心深識者,不解其中深意。望後之子孫,細味此碑,方悟天意之所歸,共祈此士之福祉,東吳之隆昌。
孫策深知,要穩固自己在江東的地位,必須得到百姓的擁戴。
於是,他命人暗中雕刻了這塊石碑,然後假裝被人挖出。
接著他命人將其置於顯眼之處,假裝是上天賜予的啟示。
當石碑被發現的消息傳開後,孫策假裝不知所以,還特意召集麾下的將領和謀士,一同前往石碑所在之地。
他故作驚訝,向眾人展示石碑上的文字,並詢問其含義。
這時,東吳中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站了出來,他緩緩走到石碑前,仔細端詳了片刻,然後高聲說道:“此乃上天之旨意,蒼天示警,指明我江東有賢人孫策,應當被封為吳王,以安定天下。此乃天意,不可違逆!”
長者的話音剛落,麾下的將領和謀士們紛紛附和,高呼“吳王萬歲!江東昌盛!”他們的聲音在廣場上回蕩,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氣勢。
孫策站在一旁,臉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他知道,這場戲已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他故作謙虛地表示,自己隻是順應天意,為江東百姓謀求福祉。(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