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7章 協調發展的倡議!

字數:4190   加入書籤

A+A-


    “兩位老哥哥,不用這麽緊張吧?”
    楊東看到兩個人拘謹的臉色盯著自己,不禁笑出聲來。
    這倆一聽這話,都幹巴巴的笑了一下,但是眼中的警惕之色並沒有緩解。
    “我首先強調,我不找你們借錢。”
    楊東笑著開口,先把兩個人警惕的點說出來,讓他們放鬆一下,不然不利於一會的談話氛圍。
    楊東這話一出,兩個人同一時間鬆了口氣。
    “你早說啊,我的媽,給我嚇的。”
    代賀誠聞言鬆了口氣,臉上的笑容沒了緊張拘謹,多了一份釋然後的輕鬆。
    “楊老弟啊,你就別賣關子了,說吧,到底什麽事。”
    沈祥和則是開口示意楊東直接說出來,別在這這麽折磨大家夥了。
    “其實也沒什麽,就是紅旗區未來要做一係列的規劃,比如交通道路規劃,還有文旅規劃,產業集群規劃。”
    “這樣一來,難免就要跟我們的鄰居,也就是你們的春城區,還有城關區,出現一些矛盾點。”
    “但矛盾也能轉化成合作。”
    “我是有一個倡議,那就是發展的過程中,大家盡量步調一致。”
    楊東開口,朝著兩人示意,說出自己的想法。
    紅旗區和慶和縣不同,後者是單獨的縣城,發展更多靠自己。
    而紅旗區是北春市的一部分,自然發展有時候要有所製約,有所障礙。
    所以楊東希望可以和相鄰的市轄區,一起進退,把複雜變艱難,天塹變通途。
    所以楊東規劃紅旗區,肯定也是要協調各方發展,統籌發展,一致發展。
    “你仔細說,說具體點。”
    沈祥和看向楊東,對於楊東提出來的點,挺好奇的。
    “對,直接點,別拐彎抹角。”
    代賀誠也點頭,朝著楊東示意。
    “好的,兩位老哥,我有一個規劃,雖然還在我腦海裏,但是我也想先跟兩位知會一下。”
    “城市建設,文化旅遊建設,其實都離不開環境兩個字,一是自然風景,二是人文環境。”
    “北春市並不是一個很古老的城市,自然缺少太濃的曆史文化底蘊,但是近現代文化卻並不缺少元素,可以通過這一點來提升我們城市的影響力和文化向心力。”
    “我的規劃想法是,北春市有一條綠柳河,河寬2千米,左岸是你們城關區和春城區,而右岸是我們紅旗區。”
    “可以說我們三個區,就是按照河水來劃分行政區域的,但這樣也就給我的規劃帶來限製。”
    “因為我要發展河景經濟,水上經濟,卻離不開你們兩個區的配合。”
    “但是要說配合,又沒有那麽容易,因為每個區的經濟發展和經濟側重點不一樣,有的想發展水上經濟,有的不想發展水上經濟,就會影響其他區域的規劃。”
    “兩位老哥都在這裏,我就把話說的明白一些,我們紅旗區想要發展是要靠兩條腿走路的,工業和服務業缺一不可。”
    “工業更多是以點帶麵,但是服務業是以麵帶點,全盤規劃要求才可以。”
    “我們想發展水上經濟,想利用綠柳河來發展文旅,來進行一些項目的投資,包括河岸大廈,河景酒店,空中餐廳,還有水上樂園,以及冬季的滑冰項目,冰燈的搭建,但這些都離不開咱們彼此的配合。”
    “另外,既然是統一發展,不可能隻有我們紅旗區發展水上經濟,我們這一邊建高樓大廈,琳琅滿目,你們兩個區的對岸漆黑一片,看起來也不太協調。”
    “如果兩位老哥哥相信我的話,並且願意發展水上經濟的話,咱們三個區就可以協調協作,通力合作,做出統一完善的規劃,形成合力。”
    “然後我們與市委市政府的領導們談話,讓市裏給咱們資金扶持,咱們自己的財政也要有所側重,再加上招商引資的規劃,等一係列的情況,希望能夠把我們北春市的水上項目搞起來。”
    “我一直有一個判斷,那就是十年之後東北的旅遊會有明顯的進步,會有無數的國內外遊客前來東北地區旅遊,尤其是秋冬季節的旅遊,是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我楊東,把紅旗區的發展做一個博弈,一次大膽的嚐試,希望能夠抓住機遇,提前發展,把家裏建設好,等待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遊客過來吃喝玩樂,體驗酷爽東北,人文東北,豪邁東北。”
    楊東不藏私,自己的一些規劃設想,在兩個人的麵前說了出來。
    首先無關兩個人是否值得信任,也無關他們私底下有沒有貪汙情況,這些自己管不住,自己又不是市紀委書記。
    但隻要自己和兩個人都是區長,那就都有發展各自市轄區的要求和義務。
    所以楊東不在乎他們個人的身份,而是看他們的職務和實際權力。
    代賀誠與沈祥和聽了楊東的發展規劃以及規劃設想之後,都進入沉思之中。
    水上經濟,其實一點都不新鮮。
    沿海很多大城市,早就在九十年代,二十一世紀之初,就規劃起來了。
    晚一些的內陸城市,前幾年也都在陸續上馬水上項目。
    早一些的,比如尚都市黃浦江兩岸,建設的非常好,非常美,也吸引了全世界的遊客過去觀賞遊樂。
    晚一些的,比如長江經濟線的沿岸城市,比如楚漢市,比如渝都市,比如金陵市,都陸續發展了水上經濟。
    北春市沒有太過於出名的江河湖海,但是隻要你建設的有意思,有體驗感,有必要性,同樣可以火爆全國。
    “有道是農業與工業發展之間的間隙是房地產,工業與製造業發展之間的間隙是文化與科技。”
    “八九十年代,我國是典型的農業經濟,輕工業,手工業,而現在我們逐漸走向了工業大國,工業強國的角色。”
    “在這期間我們的房地產迅猛發展,是因為不斷溢出的資金要尋找錨點,而這個錨點就是房地產。”
    “但是隨著人口的減少,隨著國內工業走向製造業的規模化,產業化,集群化以後,我們對住房的需求,包括資本對地產的追逐,也會逐步的放緩,進入一個空窗期。”
    “而這個空窗期,就會被文化旅遊以及科技所填補,因此科技,旅遊,文化,這些將要占據經濟主導型作用。”
    “從物質文明走向精神文明,這是人類發展的必然階段。”
    “那麽我們如果想要彎道超車,就要提前布局,就必須提前建設。”
    “兩位老哥,不用現在給我回複。”
    “但是請兩位仔細的想一想。”
    “我這樣的倡議是希望咱們河岸兩端步調一致,同時發展,一起建設。”
    “對於這一點,我也沒有任何私心。”
    “因為發展之後受益的是大家夥。”
    楊東最後說出來的這番話,讓兩個人沉默以對。
    不過兩個人明顯聽進去了,都在思索著可能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