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第261章 王字印記
字數:3808 加入書籤
周冰微微皺起眉頭,神色凝重,沉聲說道。
“大家都清楚,自我畢業後,便投身於文學領域的工作,日常接觸古董的機會少之又少。
就拿眼前這件東西來說,若將它視作真品,仔細端詳,它確實具備諸多真品應有的顯著特點,無論是釉色的細膩質感,還是器型的規整程度,都與記憶中真品的模樣相契合。
可要是把它當作贗品來看,又不得不承認,其中某些細節之處,隱隱透著那麽一絲仿造的痕跡,仿佛是仿造者精心留下的破綻。
所以啊,說它是真的,有足夠的道理支撐;說它是假的,也並非毫無根據。
至於這件器物究竟是真是假,依我看,還得聽聽咱們小師弟張震的高見,他在古董鑒賞方麵的造詣,大家有目共睹。”
高婕聽了周冰這番看似滴水不漏、實則將難題拋給張震的言論,忍不住笑罵道。
“嗯哼,瞧你這話說的,文學研究果然是做得很透徹了,把這模棱兩可的本事都學到家了!”
高婕的調侃帶著幾分親昵,瞬間打破了些許凝重的氛圍。
眾人一聽,再度爆發出一陣爽朗的大笑,銀安殿內回蕩著歡快的笑聲。
齊老靜靜地聽著眾人的討論,臉上始終掛著淡淡的微笑。
待笑聲漸歇,他目光如炬,直直地看向張震,忽而開口說道。
“張震,如今就隻剩下你了,別再賣關子,還不快點為大家解惑,揭開這隻小碗的神秘麵紗!”
眾人的目光也齊刷刷地聚焦在張震身上,眼神中滿是期待,急切地渴望從他口中聽到那個關乎小碗真假的最終答案。
“行,既然大家都這般熱切地想聽,那我就不自謙,獻醜了!”
張震神色沉穩,邁著不疾不徐的步伐緩緩走向擺放錦盒的桌子。
他附身從盒中輕輕拿起那隻小碗,動作十分隨意。
旋即,他扭頭麵向郭遠,目光中透著探究,開口問道:“郭師兄,我心裏有個疑問,這隻碗你當初花了多少錢才入手的?”
眾人原本滿心期待張震能拋出什麽驚世駭俗的鑒別高論,誰能想到他一開口,問的竟是如此直白的金錢之事。
在這充滿文化底蘊與鑒賞氛圍的場合下,這般提問著實顯得有些突兀,甚至大煞風景。
一時間,眾人麵麵相覷,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
然而,齊老靜靜地坐在一旁,神色平靜,並未插話。
其他人見老師都未表態,自然也不好指責張震什麽。
郭遠顯然也沒料到張震會這麽問,愣了一下神,才開口說道:“這東西,我其實沒花一分錢,是一個朋友贈送的。”
他一邊說著,一邊不自覺地撓了撓頭,臉上帶著些許疑惑,不明白張震為何對這碗的價格如此在意。
張震聽聞,眉頭瞬間皺成了一個“川”字,追問道:“這位朋友,是個島國人吧?
又或者,是和島國有密切關係的人?”
此話一出,猶如一顆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眾人不由得一片嘩然。
大家交頭接耳,紛紛猜測這隻小碗怎麽就和島國人扯上關係了,一時間,殿內議論聲此起彼伏。
郭遠被張震問得有些摸不著頭腦,他下意識地扭頭看了一眼黃思源,似乎想從對方那裏獲取一些應對的思路,片刻後才說道。
“我平日裏與他打交道,感覺那人和島國人沒什麽明顯關聯。
不過,要是他背地裏和島國人有什麽不可告人的貓膩,我確實也無從知曉。
張師弟,你怎麽突然問起這個,這和這隻碗有什麽關係嗎?”
郭遠的眼神中充滿了困惑,急切地想要從張震那裏得到答案。
此時,寶光內斂的瓷碗在張震手中不斷地上下翻轉,他的眼神專注而銳利,仿佛根本不在意這翻轉的動作是否會損傷到這件珍貴的寶貝。
眾人的目光緊緊跟隨著那隻碗,心也隨著碗的翻動而懸了起來。
忽而,瓷碗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停住了旋轉。
張震麵色一正,語氣篤定地說道:“這是個贗品,另外,我敢斷定,你那位朋友和島國人關係匪淺!”
郭遠聽後,臉上滿是茫然之色,眼睛睜得大大的,仿佛聽到了什麽不可思議的事情。
眾位師兄弟也皆是一臉莫名其妙,彼此間眼神交匯,都在對方眼中看到了同樣的疑惑,實在猜不透張震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
齊老一直靜靜地觀察著這一切,見張震話說到一半就停住,便沉聲道。
“張震,別再賣關子了,直接為大家解開謎底,讓大家明白這其中緣由。”
齊老的聲音不高,但卻帶著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威嚴。
張震聽到老師的話,瞬間卡了殼。
實際上,這隻碗的真假、製作工藝乃至出自誰手,他都如同數家珍般一清二楚。
隻是,其中緣由卻難以開口明說。
他在心中暗自思忖了好一會兒,才緩緩說道:“這隻碗在底部,大家仔細摸,會摸到一個王字的暗記,這是工匠製作時留下的名字。
大家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是在宋代,宋徽宗那般對瓷器要求嚴苛,會允許工匠有這種做法嗎?”
葉秋瑩出身於瓷器世家,對瓷器相關的掌故了解得極為深入。
她一聽張震這話,眼睛一亮,搶先說道:“肯定不可能!在宋代,尤其是宋徽宗時期,官窯瓷器製作要求極高。
如果工匠膽敢如此膽大妄為,在瓷器底部留下自己的名字,首先這隻碗必定會被當作廢品處理掉,更嚴重的是,工匠本人甚至會因此掉腦袋。”
葉秋瑩一邊說著,一邊比劃著,神色頗為激動。
眾人聽了葉秋瑩的解釋,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經她這麽一提醒,瞬間都明白了過來,這隻所謂的汝窯瓷器,極有可能是後世人仿造的。
而且,仿造者不知出於何種心思,竟在上麵留下了暗記。
郭遠聽後,心急如焚,連忙讓張震把瓷器放下。
他三步並作兩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拿起那隻碗,按照張震所說,從碗底仔細摸索。
果不其然,他摸到了那個隱藏在底部的暗記,手指輕輕摩挲著那三橫一豎的筆畫,確定無疑是個“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