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兵敗如山倒!南撤!

字數:8222   加入書籤

A+A-


    意識到這一點,周瑜心中除了憤怒和不甘,更多了一絲絕望。

    他明白,這場戰爭,他已經輸了,而且輸得一敗塗地。

    潰敗的吳軍像潮水般退去,留下一片狼藉的戰場。

    顧澤立於高台之上,俯瞰著江麵上的一切,眼中沒有任何喜悅之色,反而閃過一絲深沉的思索。

    這場戰爭的勝利,並非終點,而是新的開始。

    而他,要走的路還很長很長。

    “丞相,孫權已率殘部退走,我們是否追擊?”副將來到顧澤身邊,單膝跪地,請示道。

    顧澤沒有立刻回答,他將目光投向遠方,若有所思。

    片刻後,他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

    他緩緩轉過身,深邃的眼眸中仿佛藏著無盡的秘密。

    “不急,”顧澤低聲說道,聲音不大,卻如同驚雷般在副將耳邊炸響,“讓他們先走,真正的獵殺……才剛剛開始。”

    顧澤立於高台之上,江風獵獵,衣袍翻飛,猶如天神下凡。

    他望著潰逃的吳軍,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此戰過後,天下格局,又將重新洗牌。

    與此同時,殘陽如血,映照在劉備臉上,更添幾分頹敗之色。

    諸葛亮站在他身旁,羽扇輕搖,卻遮不住眉間的凝重。

    連日征戰,劉備軍隊損失慘重,士氣低落,再打下去,隻會全軍覆沒。

    “主公,”諸葛亮沉聲道,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如今我軍兵敗如山倒,不宜再戰。為今之計,隻有退守交趾,以圖後事。”

    劉備聞言,身軀一震,雙拳緊握,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

    他戎馬一生,從未經曆過如此慘敗。

    他望向滔滔江水,仿佛看到了無數將士的亡魂在其中哀嚎。

    江風呼嘯,如泣如訴,更增添了他的悲涼之感。

    “難道……天要亡我嗎?”劉備仰天長歎,聲音中充滿了絕望和不甘。

    他想起顧澤,那個被他拒絕的年輕人,如今卻成為了曹操的股肱之臣,運籌帷幄,決勝千裏。

    “撤!”劉備最終還是下達了撤退的命令,語氣中充滿了無奈和落寞。

    他知道,這一退,便不知何時才能再有機會逐鹿中原。

    殘存的士兵默默地跟隨他,踏上了南下的道路,留下滿地瘡痍,一片蕭瑟。

    南逃的路上,劉備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顧澤的身影,以及當初顧澤投奔他時的情景。

    那時的顧澤,還隻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卻展現出驚人的才華和抱負。

    他侃侃陳詞,分析天下大勢,提出聯吳抗曹的策略,令劉備刮目相看。

    然而,他卻聽信了旁人的讒言,認為顧澤太過年輕,不足以委以重任,最終拒絕了他的投奔。

    如今,他悔恨交加,痛失良才。

    如果當初他留下顧澤,或許今日的結局將會截然不同。

    想到這裏,劉備不禁仰天長歎,一聲悲愴的歎息在山穀間回蕩……

    “軍師,”劉備忽然開口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你說……如果……”

    劉備感慨著,目光中盡是遺憾,那眼神仿佛失去了所有的生機,隻是空洞地望著前方的道路。

    他的嘴唇微微顫抖,每一個字都像是從喉嚨深處艱難地擠出來:“軍師,你說如果當初我留下了顧澤,如今是不是就不會如此狼狽?”

    諸葛亮聽後,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劉備此刻的悔恨,也明白自己當初建議的謹慎也間接導致了今日的局麵。

    他的臉上肌肉微微抽動,眉頭緊鎖,羽扇也不自覺地在手中緊了緊。

    那表情似是自責,又似是無奈,各種情緒交織在一起。

    但他很快調整過來,輕輕搖了搖羽扇,像是要把這沉重的氣氛驅散一些。

    他走上前,拍了拍劉備的肩膀,那觸感讓劉備微微一震,仿佛從自己的懊悔思緒中被拉回了一點。

    諸葛亮輕聲勸解道:“主公,勝敗乃兵家常事,切莫太過自責。這天下局勢變幻莫測,誰也無法預料。顧澤雖有大才,但我軍也並非沒有機會。”

    劉備微微抬起頭,看著諸葛亮,嘴唇動了動,似乎想要說些什麽,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諸葛亮目光堅定地看向遠方,像是看到了未來的希望,他緩緩說道:“如今我們隻需……”說到這,他突然停住,眼睛微微眯起,像是想到了什麽關鍵之事。

    諸葛亮目光如炬,望向南方煙雨朦朧的天際,語氣堅定:“如今我們隻需退守交趾,休養生息,重整旗鼓,待時機成熟,必能卷土重來!”他羽扇輕揮,仿佛驅散了周圍的陰霾,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勝利的景象。

    與此同時,曹操在赤壁大營中設下慶功宴。

    熊熊燃燒的篝火映照著士兵們興奮的臉龐,空氣中彌漫著烤肉的香味和勝利的喜悅。

    曹操坐在主位,滿臉喜氣,舉起盛滿美酒的酒樽,豪邁地笑道:“此戰大捷,多虧諸位將士浴血奮戰!來,共飲此杯!”

    帳內眾人齊聲應和,觥籌交錯,歡聲笑語不斷。

    曹操的目光落在顧澤身上,笑容更加燦爛。

    他舉起酒樽,對著顧澤說道:“顧先生神機妙算,料敵如神,此戰首功當屬先生!”說罷,他將杯中美酒一飲而盡,

    顧澤謙遜地起身,雙手接過曹操遞來的酒樽,說道:“丞相過譽了,澤不過是略盡綿薄之力,此戰勝利,全賴丞相英明領導,將士用命。”他舉起酒樽,一飲而盡,目光深邃,似乎在思考著什麽。

    曹操看著顧澤,心中甚是滿意。

    他拍了拍顧澤的肩膀,語氣誠懇地說道:“此戰你居功至偉,若非先生妙計,孤豈能大破周瑜?孤欲封先生為相,不知先生意下如何?”&bp;帳內頓時一片寂靜,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顧澤身上,等待著他的回答。

    篝火劈啪作響,映照著顧澤年輕而沉穩的臉龐,也映照著他眼中閃爍的智慧光芒。

    顧澤感受到肩上傳來的力量,感受到周圍投來的目光,感受到空氣中彌漫的期盼和緊張。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起身,朝著曹操躬身一拜,姿態謙遜,語氣恭敬:“丞相謬讚,澤愧不敢當。&bp;澤所做的一切,皆是為了丞相,為了大魏。&bp;相位之尊,澤才疏學淺,恐難勝任。”

    曹操聞言,哈哈大笑,爽朗的笑聲在帳內回蕩。

    他扶起顧澤,緊緊握住他的手,說道:“先生不必過謙,先生之才,世人皆知。&bp;孤相信,先生定能輔佐孤成就霸業!”曹操的手掌寬厚有力,仿佛蘊含著無限的能量,傳遞給顧澤一種莫名的信任和期待。

    顧澤感受著手上傳來的溫暖和力量,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望著曹操,說道:“丞相如此信任澤,澤定當竭盡全力,不負丞相厚望!”他的聲音清朗而有力,仿佛帶著一股不可阻擋的決心和信心。

    曹操看著顧澤,&bp;他舉起酒樽,對著顧澤說道:“來,先生,孤敬你一杯!”&bp;帳內眾人也紛紛舉起酒樽,齊聲說道:“敬顧先生!”&bp;酒樽碰撞,發出清脆的響聲,仿佛在慶祝著勝利,也仿佛在預示著未來更加輝煌的篇章。

    顧澤舉起酒樽,一飲而盡,辛辣的酒液順著喉嚨流入胃中,帶來一陣灼熱的感覺。

    他放下酒樽,目光深邃,望著帳外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緒萬千。

    他知道,他的崛起之路,才剛剛開始……

    “先生,”曹操的聲音將顧澤從沉思中拉回現實,“孤還有一事相求……”

    曹操要說的“一事”,被帳外急促的腳步聲打斷。

    一名傳令兵快步入內,單膝跪地,高聲稟報:“報——丞相,江東營寨大亂,周瑜生死不明!”

    顧澤眼眸微動,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在他嘴角閃過。

    曹操則霍然起身,龍顏大悅:“好!天助我也!”他扶起顧澤,緊緊握住他的手,說道:“先生不必過謙,先生之才,世人皆知。孤相信,先生定能輔佐孤成就霸業!”曹操的手掌寬厚有力,仿佛蘊含著無限的能量,傳遞給顧澤一種莫名的信任和期待。

    “丞相謬讚,澤愧不敢當。赤壁一役,勝在丞相英明決策,澤不過略盡綿薄之力。”顧澤謙遜地回應,語氣誠懇,姿態恭謹。

    他深知,功高震主是大忌,尤其是在曹操這樣雄猜之主麵前,更要小心謹慎。

    曹操對顧澤的謙遜更加欣賞,他開懷大笑,豪邁之氣充斥著整個營帳。

    “先生過謙了!此戰若非先生妙計,孤焉能大勝?來,先生,孤敬你一杯!”

    帳內眾人也紛紛舉起酒樽,齊聲說道:“敬顧先生!”酒樽碰撞,發出清脆的響聲,帳內氣氛熱烈。

    角落裏,司馬懿冷眼旁觀著這一切。

    顧澤受賞識的場景,刺痛了他的雙眼。

    他緊緊握住手中的酒樽,指關節泛白,妒忌的火焰在他心中熊熊燃燒。

    “顧澤,你不過僥幸贏了一仗,真以為自己可以一手遮天了嗎?哼,我司馬懿豈能容你如此囂張!”他在心中暗自發誓,一定要除掉顧澤,才能消除心頭之恨,為自己鋪平通往權力巔峰的道路。

    他陰冷的目光,如同毒蛇一般,緊緊地盯著顧澤,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

    “仲達,為何不飲?”曹操洪亮的聲音打斷了司馬懿的思緒。

    司馬懿連忙收斂神色,舉起酒杯,強作笑容:“懿敬丞相,敬顧先生!”&bp;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辛辣的酒液卻無法澆滅他心中的妒火。

    酒過三巡,曹操微醺,他看著顧澤,眼中滿是讚賞:“先生,孤還有一事相求……”&bp;然而,他的話還未說完,帳外又傳來一陣急促的馬蹄聲……

    戰鼓雷鳴,旌旗蔽日。

    曹軍鐵騎如潮水般湧入荊州,勢如破竹。

    城池一座座陷落,曹字大旗在城頭迎風飄揚。

    曹操立於戰車之上,意氣風發,放聲大笑:“孤平定荊州,指日可待!”他身旁,顧澤神色平靜,目光深邃,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曹軍士卒個個鬥誌昂揚,呐喊聲震天動地。

    他們揮舞著手中的刀槍,熱血沸騰,殺敵立功的渴望在他們眼中燃燒。

    城破之後,他們井然有序地接管城防,安撫百姓,展現出一支精銳之師的風範。

    荊州百姓夾道歡迎,簞食壺漿,感念曹軍的仁義之舉。

    另一邊,劉備與諸葛亮倉皇逃竄,身後是曹軍緊追不舍的馬蹄聲。

    一路顛簸,劉備疲憊不堪,臉色蒼白,心中充滿了恐懼和絕望。

    “軍師,我們還能逃到哪裏去?”他聲音顫抖,帶著一絲哭腔。

    諸葛亮羽扇輕搖,目光堅定,沉聲說道:“主公莫慌,亮已安排妥當,我們去交趾郡。”他抬頭望向南方,目光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交趾郡,位於南蠻之地,山高路遠,易守難攻。

    劉備一行人風餐露宿,曆經艱險,終於抵達交趾郡。

    踏上這片陌生的土地,劉備如釋重負,長舒一口氣。

    “總算安全了。”他癱坐在地上,汗水浸透了衣衫。

    諸葛亮望著劉備狼狽的模樣,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這隻是暫時的喘息,更大的挑戰還在後麵。

    “主公,我們需早作打算。”交趾郡,潮濕悶熱,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草木氣息。

    劉備坐在簡陋的竹屋內,汗水浸濕了他的衣袍,但他絲毫不在意,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軍師,此地偏遠,曹操一時半會也找不到我們。我們終於可以喘口氣了!”他拿起一塊粗糙的餅子,大口啃著,仿佛忘記了之前的狼狽逃竄。

    諸葛亮羽扇輕搖,站在窗邊,眺望著遠方連綿起伏的山巒。

    他眉頭緊鎖,目光深邃而銳利,仿佛能看穿這層層疊疊的山峰,洞悉天下大勢。

    “主公,此地雖偏遠,卻並非久留之地。”他語氣沉穩,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

    “軍師何出此言?”劉備愣了一下,手中的餅子也停在了半空。

    他不明白,好不容易逃出生天,為何諸葛亮還要如此謹慎。

    諸葛亮轉過身,走到劉備麵前,目光灼灼地注視著他。

    “主公,曹操雖勝,但兵力分散,糧草不足,正是我們反擊的大好時機。”他頓了頓,語氣更加堅定,“我們不能在此地坐以待斃,需早作打算,方能成就大業!”

    劉備聽到“反擊”二字,頓時來了精神。

    他放下手中的餅子,“軍師有何妙計?”他急切地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顫抖。

    諸葛亮走到桌邊,攤開一張簡陋的地圖,指著上麵交錯縱橫的線條,開始分析當前的局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