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勸降江東!妙計安天下
字數:8173 加入書籤
她深知江東基業來之不易,如今卻要拱手讓人,心中充滿了不甘和無奈。
但她更明白,如果繼續抵抗下去,隻會讓更多無辜的百姓遭受戰火荼毒。
“都住口!”吳國太一聲怒喝,殿內瞬間安靜下來。
“張愛卿,你繼續說。”
張昭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太後,老臣知道投降乃奇恥大辱,但如今形勢危急,我們已無路可退。與其讓曹軍攻破城池,屠戮百姓,不如……”
“不如忍辱負重,待日後再圖複興!”一名年輕官員激動地接口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甘和憤懣。
“住口!你懂什麽!”另一名老臣厲聲嗬斥道,“如今大勢已去,再做無謂的抵抗,隻會白白犧牲更多將士的性命!”
殿內再次陷入爭吵之中,各種聲音此起彼伏,如同洶湧的波濤一般,衝擊著吳國太的心房。
吳國太閉上雙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努力讓自己保持冷靜。
“夠了!”她再次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疲憊和無奈,“此事,容後再議……”
吳國太緩緩睜開雙眼,殿內依舊爭吵不休,但她心中卻已有了決斷。
她深知,繼續抵抗下去隻會讓江東百姓遭受更大的苦難。
為了保全他們的性命,她不得不做出這個艱難的決定。
“夠了!”她再次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決絕,“本宮決定,投降曹操!”
大殿內瞬間安靜下來,眾臣皆愣愣地看著吳國太,吳國太的目光掃過眾人,語氣堅定地說道“如今大勢已去,再做無謂的抵抗,隻會讓更多無辜的百姓喪命。本宮身為江東之主,必須為他們的安危負責!”
說罷,吳國太強忍著心中的悲痛,吩咐侍從準備降書,派使者前往曹營,向曹操表達投降之意。
使者領命而去,吳國太望著他的背影,心中充滿了無奈和苦澀。
曹操收到孫權的降書後,大喜過望。
他立刻下令,率領大軍開進建業城。
建業城門大開,曹操騎著高頭大馬,意氣風發地進入城中。
城內百姓夾道歡迎,臉上帶著複雜的表情,有恐懼,有無奈,也有期盼。
曹操來到吳國太麵前,故作姿態地安慰了幾句,便下令安撫百姓,穩定民心。
他站在高台上,俯視著城下的百姓,心中充滿了得意和自豪。
他終於征服了江東,完成了統一大業!
建業城外,塵土飛揚。
一支不起眼的商隊緩緩前行,隊伍中一個衣衫襤褸的商人,緊緊裹著身上的鬥笠,遮住了大半張臉。
他混在人群中,默默地注視著建業城的方向,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建業……我還會回來的……”他低聲呢喃,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甘和仇恨。
這商人,正是化名逃走的孫權。
他此去正是百越之地,那裏,是江東最後的希望……
孫權化名孫澤,藏身於顛簸的牛車上,混跡在前往百越的商隊裏。
粗糙的麻布磨蹭著他的皮膚,散發著難聞的汗臭味和黴味,與他昔日錦衣玉食的生活天差地別。
他胃裏翻江倒海,耳邊盡是車輪碾壓石子的咯吱聲和商販們粗俗的叫賣聲。
他緊緊攥著藏在衣袖裏的那塊象征著吳國王權的玉佩,指節泛白,玉的冰涼卻無法冷卻他心中翻滾的怒火。
建業城,他的家,他的基業,如今落入曹操之手。
他仿佛還能看到曹操那小人得誌的嘴臉,聽到建業百姓的哭喊聲,感受到亡國之君的屈辱。
他堂堂江東之主,如今卻淪為喪家之犬,隻能隱姓埋名,苟且偷生。
這巨大的落差如同毒蛇般啃噬著他的內心,讓他恨不得仰天長嘯,將這無盡的憤懣宣泄出來。
“孫澤,臉色怎的如此難看?可是暈車了?”身旁一個滿臉絡腮胡的商人關切地問道,濃烈的汗臭味撲麵而來,讓孫權幾欲作嘔。
孫權強忍著不適,擠出一絲笑容“無妨,隻是有些不習慣這顛簸。”
“哈哈,習慣就好,這百越之路可不好走啊。”商人爽朗地笑著,全然不知眼前這個落魄的“孫澤”正是江東的舊主。
孫權敷衍地回應著,目光卻飄向遠方。
百越,蠻荒之地,瘴氣彌漫,危機四伏。
但他別無選擇,隻有在這裏,他才能暫時躲避曹操的追捕,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夜幕降臨,商隊在一處破廟落腳。
孫權獨自一人坐在角落裏,借著昏暗的火光,從懷裏掏出一張羊皮地圖。
地圖上,江東的山川河流清晰可見,每一個城池、每一個關隘都深深地印在他的腦海裏。
他用手指輕輕地劃過地圖上的建業城,眼中閃爍著仇恨的火焰。
“總有一天,我會回來的!”他低聲呢喃,語氣中充滿了決絕。
突然,廟外傳來一陣細微的腳步聲。
孫權警覺地抬起頭,將地圖迅速藏回懷中。
一個黑影閃進廟內,跪倒在孫權麵前。
“主公!”黑影壓低聲音說道。
孫權心中一震,借著火光,他認出了來人,是他的舊部,程普。
“程普,你怎麽會在這裏?”孫權壓低聲音問道。
“主公,我等一直暗中跟隨保護您!”程普激動地說道,“如今江東各地舊部皆已集結,隻等主公一聲令下,便可起兵反曹!”
孫權他緊緊握住程普的手,沉聲道“好!傳令下去,讓兄弟們做好準備,我們……”
“誰!”一聲暴喝突然從廟外傳來,打破了廟內的寧靜。
曹操的營帳內,燈火通明。
顧澤負手而立,站在沙盤前,仔細研究著江東的地形。
曹操大步走進營帳,臉上洋溢著勝利的喜悅。
他一把握住顧澤的肩膀,豪邁地笑道“子衡,此番破江東,你功不可沒!我當重賞你!”
顧澤微微一笑,拱手道“全賴主公運籌帷幄,將士用命,澤不過盡綿薄之力罷了。”
曹操哈哈大笑,對顧澤的謙遜十分滿意。
“子衡,你可知我最欣賞你哪一點?”他走到沙盤前,指著江東的地形說道,“你不僅有奇謀,更難得的是這般沉穩的性情,心思縝密。此番你能識破周瑜的火攻之計,又出奇兵助我破江東,這份功勞,當得起位列三公!”
顧澤心中了然,曹操這是在試探自己,當即謙遜道“主公過譽了,澤自當竭盡所能,為主公分憂。”
曹操他拍了拍顧澤的肩膀,語氣中帶著一絲試探“那子衡覺得,接下來該如何治理這江東?”
顧澤早有腹稿,他緩緩說道“主公,江東雖已平定,但孫氏在江東根深蒂固,人心難測,若不妥善處置,恐生變故。依澤之見,可分而治之。”
曹操眉頭微挑,示意顧澤繼續說下去。
“江東之地,世家大族盤根錯節,其中尤以陸、顧、朱、張四大家族為首。這四大家族在江東頗具聲望,若能加以利用,可收事半功倍之效。”顧澤胸有成竹地說道,“澤建議主公,可招攬四大家族代表,安撫其心,許以利益,使之歸順我朝。如此,方可穩固江東,長治久安。”
曹操聽完顧澤的計策,眼中精光閃爍。
他深知,孫權此人絕非等閑之輩,雖說如今已是喪家之犬,但絕不會甘心失敗。
若能利用江東世家大族的力量,便可牢牢掌控江東,讓孫權永無翻身之日。
他踱步走到營帳門口,望著遠方連綿的營帳,嘴角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
他轉過身,目光深邃地看著顧澤,“子衡,你的計策甚好,就依你所言!”他頓了頓,意味深長地說道,“但,這四大家族,並非鐵板一塊,其中也定有野心之輩,你需謹慎對待。”
顧澤江東世家,各有心思,他不僅要利用他們,更要防備他們。
這其中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也正是他所期望的,隻有讓他們互相猜忌、互相製衡,他才能坐收漁翁之利。
顧澤微微躬身,語氣堅定地說道“主公放心,澤定不負所托。”
他抬起頭,他仿佛已經看到,江東這盤棋局,將按照他的意誌,一步步走向他所期望的結局。
“傳令下去,明日召見江東四大家族代表。”曹操轉身走回案桌,拿起竹簡,不再看顧澤,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晨曦透過營帳的縫隙,在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營帳中央,曹操端坐於虎皮座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帳下站立的幾人。
空氣中彌漫著緊張的氣氛,仿佛一根繃緊的弦,隨時可能斷裂。
最先被召見的是陸家代表,一位須發花白的老者,陸遜的族叔。
他步履蹣跚,卻強撐著脊梁,試圖在曹操麵前維持世家最後的尊嚴。
曹操開門見山,並未拐彎抹角,直接將江東如今的局勢和盤托出,語氣低沉卻擲地有聲。
“江東已如風中殘燭,孫權敗局已定。爾等若能識時務,歸順於我,我必保陸家榮華富貴,世代綿延。”他頓了頓,目光銳利地盯著老者,“若執迷不悟,陸家,便隻有滅亡一途!”
老者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曹操的威壓讓他幾乎喘不過氣。
他深知陸家如今的處境,孫權敗走,江東群龍無首,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另尋靠山。
思慮再三,他顫巍巍地跪倒在地,“陸家,願降!”
曹操滿意地點了點頭,揮手示意老者起身。
隨後,顧家代表被帶入營帳。
與陸家老者不同,顧家代表顯得較為年輕,舉止也更為從容。
然而,在曹操強大的氣場麵前,他依舊感受到巨大的壓力,後背的衣衫早已被冷汗浸濕。
曹操重複了先前對陸家代表所說的話,隻是語氣略微緩和了一些。
顧家代表略作沉吟,便躬身行禮,“顧家,願為曹公效力!”曹操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輕輕頷首。
帳外的陽光愈發強烈,照得營帳內一片明亮。
曹操的目光轉向帳外,侍衛正引著下一位家族代表緩緩走來,他深吸一口氣,沉聲說道“宣朱家代表覲見!”
朱家代表是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他走進營帳,每一步都顯得沉穩有力,仿佛能踏碎地麵的石板。
他的臉上帶著一絲風塵仆仆的疲憊,但眼神卻依舊銳利,透露出商賈世家的精明與果斷。
曹操打量著他,語調平緩而富有磁性,如同一塊吸鐵石般牢牢吸引著朱家代表的注意力,“朱氏在江東富甲一方,我早有耳聞。如今江東大勢已去,你等明智之人,當知如何抉擇。”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仿佛在宣判命運。
朱家代表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胸膛微微起伏,他沒有像陸家老者那般顫抖,也沒有像顧家代表那般拘謹,而是緩緩地跪了下來,動作幹脆利落,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朱家,願奉曹公為主!”他的聲音洪亮有力,帶著一股決絕之意。
曹操聞言,嘴角終於露出了一絲明顯的笑意,他揮手示意朱家代表起身,心中的石頭也落下了幾分。
陸、顧、朱三大家族接連歸順,這意味著江東的根基已然動搖,自己此戰的勝算又多了幾分。
他心中頗感欣慰,覺得局勢盡在掌握。
然而,當張昭被帶入營帳時,氣氛卻驟然緊張起來。
張昭雖年過半百,卻依舊身姿挺拔,麵容剛毅,一雙飽經風霜的眼睛裏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他沒有像其他家族代表那樣卑躬屈膝,而是站在營帳中央,目光直視著曹操,沒有絲毫畏懼。
“張昭,你可知如今江東的局勢?”曹操看著他,語氣中帶著一絲試探。
“我自然知曉。”張昭的聲音沉穩有力,沒有絲毫怯懦,“我張昭,乃江東臣子,縱使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亦不會背叛孫氏。”他的聲音如金石般鏗鏘有力,回蕩在營帳內,震得人心頭一顫。
曹操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敬佩之情,他未曾想到,江東竟有如此忠義之士。
他起身,踱步至張昭麵前,語氣也柔和了幾分,“先生忠義可嘉,但我亦不願徒增殺戮。若先生能棄暗投明,我必重用之。”
“曹公不必多言。”張昭語氣堅定,“我之忠義,天地可鑒,絕無二心。”他的態度,如磐石般堅不可摧。
曹操看著張昭堅毅的臉龐,心中卻湧起一股焦慮,江東世家之中,以張昭為首,若他不肯歸順,則江東民心難穩,此戰依舊難言穩勝。
他負手在營帳內來回踱步,眉頭緊鎖,陷入沉思。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