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勝敗乃兵家常事!
字數:8240 加入書籤
劉備的身子猛地一僵,這個名字如同一道驚雷,在他耳邊炸響。
他當然記得顧澤,那個被他親手驅逐的謀士,那個曾經為他出謀劃策,卻被他視為眼中釘肉刺的人。
“唉……”劉備長歎一聲,悔恨如同潮水般湧上心頭,將他淹沒。
當初,他被周瑜的花言巧語所蒙蔽,聽信讒言,將顧澤趕出軍營。
如今想來,是何等的愚蠢!
若是顧澤還在,或許一切都會不一樣……
“若當初……不曾驅逐顧澤……”劉備的聲音低不可聞,充滿了懊悔和自責。
諸葛亮輕輕放下羽扇,屋內陷入一片死寂,隻有雨聲和油燈燃燒的劈啪聲。
半晌,諸葛亮緩緩開口“主公,如今說這些,都於事無補了……”&nbp;他抬頭看向劉備,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為今之計……”
“為今之計?”劉備喃喃地重複著這句話,目光茫然,仿佛失去了方向。
諸葛亮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漆黑的夜空,雨水順著茅草屋簷滴落下來,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音。
“主公,”諸葛亮的聲音在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清晰,“我們需要……”
“我們需要臥薪嚐膽,徐圖後計。”諸葛亮的聲音帶著一絲堅定,卻又很快被夜雨聲淹沒。
他轉過身,目光灼灼地注視著劉備,“交趾雖偏遠,卻可為我等提供喘息之機。待時機成熟,我們再卷土重來!”
劉備抬起頭,&nbp;交趾的潮濕悶熱讓他感到窒息,簡陋的茅屋更讓他倍感淒涼。
他環顧四周,破敗的牆壁,漏風的屋頂,潮濕的草席,這一切都讓他感到無比的落魄。
與昔日帳中談笑風生,指點江山的意氣風發相比,如今的他,如同喪家之犬,狼狽不堪。
他伸手摸了摸粗糙的草席,紮手的觸感讓他心中更加煩躁。
“軍師,”劉備的聲音低沉而無力,“你說……我們還有機會嗎?”&nbp;他仿佛看見了曹操得意的笑容,聽見了周瑜的譏諷嘲笑,聞到了赤壁大火彌漫的焦糊味,感受到江東子弟冰冷的刀鋒。
諸葛亮走到劉備身邊,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主公,勝敗乃兵家常事。想當年,高祖皇帝……”
“別說了!”&nbp;劉備猛地站起身,打斷了諸葛亮的話。
他走到窗前,望著漆黑的夜空,任憑雨水打濕他的衣衫。
夜風夾雜著雨水,吹在他臉上,冰冷刺骨,卻讓他感到一絲清醒。
“難道……我真不如曹操嗎?”他低聲呢喃著,聲音中充滿了不甘和迷茫。
諸葛亮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站在劉備身後,目光複雜。
他知道,此刻的劉備,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時間,讓他慢慢地消化這場慘敗帶來的痛苦和打擊。
雨,越下越大,風,也越刮越猛,茅屋在風雨中搖搖欲墜,仿佛隨時都會倒塌……
劉備緩緩地轉過身,目光落在諸葛亮身上,“軍師,”他的聲音沙啞而低沉,“你說……我錯了嗎?”
諸葛亮沉默良久,終於緩緩開口“主公,勝敗兵家常事……”
“不,孔明,你不懂!”劉備猛地轉身,神情激動,雙目赤紅,“此戰非天時不利,亦非地利不濟,皆因吾之錯啊!”&nbp;雨水順著他的臉頰滑落,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
他踉蹌著走到桌邊,一把掀翻了桌上的酒壺,酒香四溢,卻掩蓋不住他身上濃重的頹喪氣息。
“想當年,顧澤初至荊州,便獻上奇謀,言曹軍必至,需早做防備。”劉備的聲音嘶啞,帶著無盡的懊悔,“那時,他不過弱冠之年,吾卻因他年輕氣盛,心存芥蒂,未曾重視他的計策。唉!”他重重地歎了口氣,仿佛要將胸中的鬱結之氣全部吐出。
“赤壁一戰,若有顧澤在,何至於此!”劉備痛苦地閉上眼睛,眼前浮現出赤壁火光衝天的景象,耳邊回蕩著曹軍震天的喊殺聲。
他仿佛置身於熊熊烈火之中,被灼燒的疼痛感讓他幾乎窒息。
“吾錯失良機,錯失良才啊!”他猛地睜開雙眼,
“若非吾將他驅逐,他豈會投奔曹操?若他仍在吾帳下,以他的奇謀妙計,何愁曹操不破?何愁江東不保?”劉備的語氣越來越激動,他用力地捶打著自己的胸口,仿佛要將所有的罪責都歸咎於自己。
“吾,悔之晚矣!”
“主公……”諸葛亮想開口勸慰,卻被劉備抬手製止。
劉備頹然地坐在椅子上,目光空洞地望著前方,思緒仿佛回到了多年前,那個意氣風發的少年,第一次出現在他麵前……
“顧澤……”他喃喃自語,聲音低不可聞。
雨聲淅瀝,如同細密的針腳,將劉備的思緒縫回過去。
他仿佛又看到了那個初到荊州的少年,身姿挺拔,眼神清亮,帶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銳氣。
那時,顧澤侃侃而談,指點江山,提出了一係列抵禦曹操的策略。
劉備記得他當時描繪的場景荊州城牆加固,旌旗獵獵,士兵嚴陣以待,長江之上戰船如梭,火光衝天……
“主公,荊州乃兵家必爭之地,曹操得之便可順江而下,直取江東。我軍需早做準備,加固城防,訓練水軍,方能抵禦曹軍。”顧澤的聲音仿佛就在耳邊,清澈而堅定。
劉備甚至能回憶起當時顧澤手指在地圖上劃過,指點著各個戰略要地,眼神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他還提出了火攻之計,”劉備喃喃自語,隻可惜……
”劉備的語氣中充滿了遺憾,他想起顧澤曾詳細分析過長江的地形、水流、風向,以及如何利用這些因素來實施火攻。
當時的他,隻覺得這少年過於狂妄,竟敢妄言火攻曹操百萬大軍。
劉備的目光落在窗外淅瀝的雨水上,雨滴敲打著窗欞,發出清脆的聲響,如同珍珠落玉盤。
他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夜晚,顧澤站在他麵前,語氣懇切地勸諫他重視備戰。
燭光搖曳,映照著顧澤年輕的麵龐,他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一切。
“當時,我卻……”劉備的眉頭緊鎖,臉上浮現出一絲懊惱之色。
他想起自己當時是如何輕視顧澤的建議,認為他不過是個乳臭未幹的小子,根本不懂兵法韜略。
他甚至還當著眾將的麵斥責了顧澤,說他年少輕狂,不知天高地厚。
“主公,亮觀此人並非池中之物……”諸葛亮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卻又很快被劉備打斷。
“孔明,你不明白!”劉備猛地站起身,眼中閃過一絲痛苦,“我錯失了……一個扭轉乾坤的機會!”
劉備痛苦地回憶著過往,仿佛被無形的枷鎖束縛。
他眉頭緊鎖,深深的皺紋如同刀刻般印在額頭上,那是懊惱的痕跡,亦是悔恨的溝壑。
他猛地抬起手,緊緊地攥成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仿佛要將那份輕視和傲慢的自己狠狠捏碎。
他深吸一口氣,想要壓下胸腔內翻湧的情緒,卻發現胸口像是破了一個大洞,寒風呼嘯而過,空蕩蕩的,寒冷而無力。
雨水打在屋簷上,發出“滴答滴答”的聲響,如同催命的符咒,一下一下地敲打著他的耳膜。
劉備閉上眼睛,仿佛又看到了那個少年挺拔的身影,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那是他從未有過的自信和銳利。
他清楚地記得,那時顧澤是如何侃侃而談,分析局勢,提出策略。
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仿佛利劍,直插他的心髒,讓他感到錐心的刺痛。
“若非我,若非我……”劉備喃喃自語,聲音低沉而沙啞,帶著深深的失落和不甘。
“若非我對他心存芥蒂,又怎會讓他投奔曹操?”他的聲音像是被寒風吹散的落葉,無力而飄渺。
他懊惱地用手捂住臉龐,想要掩蓋住自己內心的軟弱,卻發現一切都是徒勞。
他能感受到自己的手指冰涼,臉上也因為情緒激動而微微發燙。
他還能聞到空氣中彌漫著的潮濕氣味,以及酒壺被打翻後散發出的酒香。
這一切都讓他更加的清醒,讓他更加明白,自己究竟錯過了什麽。
他緩緩地放下手,目光空洞地望著前方,他想起自己當時是如何輕視顧澤的建議,又是如何用傲慢的言語去嘲諷他。
如今想來,自己是何等的愚蠢!
他竟然將如此良才拒之門外,最終導致了今日的慘敗。
他仿佛看到顧澤轉身離去時,
“唉……”劉備重重地歎了口氣,仿佛要將心中的鬱結之氣全部吐出,卻發現胸腔如同被巨石壓住一般,沉重而難以呼吸。
他知道,一切都晚了,錯失的良機不會再來,而他所犯下的錯誤,也注定要讓他付出慘痛的代價。
他感到喉嚨幹澀,想要說些什麽,卻發現千言萬語都難以表達他此刻的心情。
最終,他隻是無力地垂下了頭,任由雨水繼續敲打著窗欞,發出悲涼的聲響。
“主公,你……”諸葛亮輕喚一聲,欲言又止。
劉備並未回應,隻是緩緩地抬起了頭,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要說些什麽,卻又停了下來。
他突然想起什麽,臉色驟然一變,“顧澤……”
劉備的臉色變得煞白,仿佛想到了什麽可怕的事情,嘴唇微微顫抖著,艱難地吐出幾個字“他……他在曹營,戰功赫赫……”他無力地靠在椅背上,雙手無力地垂下,眼神空洞地望著前方,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希望。
“唉……”劉備長歎一口氣,這口氣仿佛包含了他所有的無奈、悔恨和絕望。
他緩緩地閉上眼睛,腦海中浮現出顧澤在曹營運籌帷幄,決勝千裏的畫麵。
他仿佛看到顧澤身著戎裝,站在高高的點將台上,指揮著千軍萬馬,攻城略地,所向披靡。
他仿佛聽到曹軍將士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以及敵軍潰不成軍的慘叫聲。
他仿佛感受到戰場上彌漫的硝煙味,以及鮮血的腥臭味。
這一切都讓他感到無比的痛苦和絕望。
他猛地睜開雙眼,他想起顧澤曾經說過的話“主公,若不能為我所用,必將成為我的敵人。”如今,這句話變成了現實,而且比他想象的還要殘酷。
顧澤不僅成為了他的敵人,而且成為了他最強大的敵人。
他甚至不敢想象,將來該如何麵對顧澤的挑戰。
劉備的眉頭緊鎖,臉上浮現出深深的憂慮之色。
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仿佛一座大山壓在他的心頭,讓他喘不過氣來。
他不知道該如何應對眼前的局麵,也不知道該如何麵對未來的挑戰。
他感到迷茫,感到無助,感到絕望。
他再次長歎一口氣,這口氣更加沉重,更加無奈。
他仿佛看到未來充滿了荊棘和坎坷,而他卻無力改變這一切。
他仿佛置身於一片黑暗之中,看不到一絲光明,也找不到一絲希望。
“我……我該如何是好……”劉備喃喃自語,聲音低沉而沙啞,仿佛是從地獄深處傳來的哀鳴。
他緊緊地攥著拳頭,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仿佛要將所有的恐懼和不安都捏碎。
“孔明……”劉備突然抬起頭,目光灼灼地盯著諸葛亮,“我……”
“主公,”諸葛亮羽扇輕搖,語氣沉穩,“如今之勢,唯有休養生息,方能東山再起。”他頓了頓,目光炯炯,仿佛能洞穿未來,“荊州雖失,然蜀地沃野千裏,民風淳樸,實乃臥龍藏虎之地。當務之急,廣納賢才,招募良將,操練精兵,以待時機。”
劉備聽著,原本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他頻頻點頭,表示讚同。
諸葛亮的每一句話都像是一顆定心丸,讓他原本慌亂的心漸漸平靜下來。
“待我軍實力壯大,”諸葛亮繼續說道,聲音愈發洪亮,帶著一股強大的自信,“可聯吳抗曹,重現赤壁之輝煌!曹操雖得顧澤,然其根基仍在北方,我等可趁其立足未穩,先取荊州,再圖中原,北伐曹魏,一統天下!”
諸葛亮的話語鏗鏘有力,每一個字都擲地有聲,仿佛一道道驚雷,在劉備的耳邊炸響。
他仿佛看到了未來,看到了蜀漢的旗幟插遍神州大地,看到了自己登基稱帝,君臨天下的場景。
他的眼中閃爍著激動的光芒,心中的希望之火熊熊燃燒。
“孔明之言,深得我心!”劉備激動地站起身來,在房間裏來回踱步,腳步沉穩而有力,仿佛充滿了力量。
“休養生息,廣納賢才,聯吳抗曹,北伐中原……”他反複念叨著這幾個詞,仿佛要將它們深深地刻在自己的腦海裏。
諸葛亮看著劉備,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
他相信,隻要按照他的計劃行事,蜀漢必將崛起,成就一番霸業。
劉備突然停下腳步,目光轉向諸葛亮,神情變得嚴肅起來,“隻是……”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