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1章 新能源汽車

字數:3325   加入書籤

A+A-


    2018年第一天,李睿就忙起來。
    一大早,李睿先接受了一個電話專訪。
    訪問的記者是鄭遲遲,也是李睿的老熟人了,當年李睿第一篇獲得全國關注的訪問就是鄭遲遲做的,還因此跟對方的雜誌打起了嘴仗,也算是奠定了李睿“瑞懟懟”名號的一戰。
    後來鄭遲遲也陰差陽錯的幫過李睿幾個忙,所以這次的采訪,李睿沒怎麽遲疑就答應下來。
    而且這次采訪的內容,也是李睿比較關注的,需要借機發表一些意見。
    “李總,首先祝您新年快樂!新年的第一天就打擾您,實在不好意思,我這次是代表《名車匯》雜誌想請您指教幾個問題。”鄭遲遲道。
    李睿道:“遲遲你好,也祝你新年快樂,祝《名車匯》越辦越好。指教不敢當,咱們互相學習。”
    鄭遲遲道:“李總,是這樣的,半個月之前未來發布了他們的第一款量產車型未來es8,這是一款7座純電suv,請問您知道這件事嗎?”
    “我略有耳聞。”
    未來es8是上個月16號發布的,尺寸和奧迪q7差不多,續航裏程355公裏,兩個版本的售價分別是44.8萬和54.8萬。
    發布會是在燕州五棵鬆體育館開的,es8配置了博世的電動刹車係統,大陸集團的主動式空氣懸掛,obieye的最新一代芯片……基本上都是豪華車才會有的配置,對標的也是奔馳,寶馬,奧迪和特斯拉。
    這是2014年鏵國陸續誕生了數十家新能源汽車品牌創業公司當中,第一個推出的量產車,算是開啟了一個時代,李睿對這樣的開拓者總是充滿了敬意。
    無論開拓者們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非常有勇氣的人,沒有他們摸著石頭過河,沒有他們第一個品嚐螃蟹,後來者哪有那麽容易避開歧路。
    開拓者並不都是最終的勝利者,有人攀到半山腰遇到雪崩,有人即將登頂被落石擊中,甚至有人剛跋涉沒多久就跌入泥潭,但一代又一代人前仆後繼的繼承著那些壯誌未酬的精神,不斷努力,不斷攀登,遲早有人能夠登頂。
    “您覺得這類純電動的新能源車能夠獲得成功嗎?”鄭遲遲問。
    李睿道:“這個並不好說,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會是一種趨勢,但究竟是采取純電動技術,還是增程或者插混技術,業內還有不同的看法,每家車企也都有各自的發展路線。每一種技術都有自身的優勢也有短板,具體能不能成功,還要看市場的接受程度。”
    “這次es8的發布會在燕州五棵鬆體育館舉行,那裏也曾經舉行過真勢汽車的發布會,真勢目前什麽情況您也是清楚的,您認為真勢汽車還有可能東山再起嗎?”
    “關於友商的問題,我不太清楚,也不好回答。”李睿嘴上有把門的,就算他是瑞懟懟,也知道什麽該說,什麽不該說,再說都剽竊了甄總那麽多東西了,這次就不落井下石了,反正甄總的井口石頭夠多的了,多李睿這一塊不多,少李睿這一塊不少。
    鄭遲遲繼續問道:“您覺得es8這次的定價是不是太高了?”
    李睿道:“這個問題要從兩方麵來看,第一是es8值不值這個價格?如果不值的話,我們可以認為它定價高了,但如果車子本身的配置和成本值那個價,那麽何高之有呢?過去國產車都會陷入一種誤區,就是我隻配生產和銷售一些高性價比的車子,也就是低端車,就好像我們的車企不配賺錢一樣。如果我們總是這樣自卑,總是這樣陷入我們不配的思維當中,那我們永遠無法超越奔馳寶馬奧迪這些高端品牌,永遠無法得到品牌溢價?”
    “第二,新能源對國產車企來說意味著一次彎道超車的機會,有些企業可能更願意從低端車型入手,逐漸培養用戶。也有一些企業比如未來,他們選擇了一條更艱難的道路,從高端車型入手,培養整個行業。當年特斯拉也是這麽做的,首先推出一款高性能跑車,建立品牌形象,然後推出高端量產車,確定品牌定位,最後推出平價車型,占領市場。未來應該就是在模仿特斯拉的這種產品戰略,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勇敢的行為,值得尊敬!”
    “星瑞和小咪聯合成立了智睿汽車,請問你們研發的新能源汽車,目前到了哪一個階段?”
    “目前進展的非常順利,更多的情況是商業機密,連我這個投資人都不太清楚,所以我也不能向你透露太多。但按照我們的計劃,大概在今年年末,我們的概念車就能亮相。爭取在2019年下半年,投入量產,接受市場的檢驗!”
    “非常期待智睿的車子!”
    “到時候我會邀請《名車匯》來做一個評測。”
    “真的嗎,一言為定!”
    話題回到未來的車子,鄭遲遲道:“未來提出了一個換電服務,請問您對此有什麽看法,您覺得換電模式和特斯拉的充電模式相比,有什麽優勢和劣勢嗎?”
    李睿道:“我能理解未來的商業邏輯,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口,隻要用戶接受這種模式,就可以形成一種類似於加油站的方便形態,但我感覺建立這樣龐大的基礎設施還是需要時間和更多資金投入的。具體能否成功,我沒有那麽長遠的眼光,不敢妄下斷言。”
    “那智睿自己的汽車,會做這種換電模式嗎?”
    “應該不會。”
    ……
    采訪之中,李睿基本上把自己對新能源汽車的想法和態度展現出來了,也算是提前一年先替智睿汽車打打廣告。
    至於智睿的第一款車到底什麽時候上市,李睿還不確定,也並不著急。
    盡管李睿尊敬和欽佩開拓者,但他還是不會去做開拓者,而更願意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看見所有的危險之後,製訂出一個最穩妥的路線後,才繼續攀爬。
    前世的各種記憶和經驗已經給李睿製定出了這條路線,隻要沿著它走就不會出錯。
    第一款車,不能太急,等市場被培育的差不多了,再橫空出世。
    盡管這樣做有點雞賊,但哪個勝利者不雞賊?
    雞賊的人,才能活的更久。
    喜歡開局同學會上中獎兩億五千萬請大家收藏:()開局同學會上中獎兩億五千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