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南國雙雄

字數:8094   加入書籤

A+A-


    威盛城中的晉王殿內,充斥著愁雲慘霧。
    無論是田彪、鄔梨、範權,還是孫安、梅玉、喬道清,此時都沒了主意。
    而坐於主位的田虎,前幾日焦躁異常,今天不知為何,突然平靜下來。
    自從起兵造反之後,田虎對於自己的結局,有過很不好的猜測。
    不是死於戰場,就是死於刑場,造反者的下場,莫過於此。
    萬萬沒想到,最終剿滅自己的,不是朝廷的正規軍,而是與自己起點相似的梁山。
    如果被朝廷剿滅的話,自己絕對是難逃一死,底下的弟兄們,也會被梟首示眾,下場淒慘。
    但若是梁山的話,不知他們能否看在江湖義氣的份上,放自己一馬。
    “殿下,城外派出了使節團,要與我們談判。”
    “談判?老天爺呀,終於來了,快快有請!”
    ……
    梁山使節團進入殿內,田虎從對方的團隊中,發現了很多熟悉的身影。
    看來梁山還是講道理的,如果真心投降的話,說不定真有一線生機。
    “晉王殿下,如今的形勢很明朗,抵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如果貴方能夠投降,殿下的生命財產安全,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保全。在座的諸位將軍,也能成為我梁山大軍的一員,為正義的事業繼續奮鬥!”
    “蕭大使,你們梁山,真能放過本王?”
    “戰場無戲言,我梁山的信譽,殿下完全可以信賴!”
    “好,多說無益,我田虎降了!”
    ……
    隨著田虎勢力的歸降,山西近三分之二的領地,全部納入梁山的管轄。
    山西北部的雲州之地,目前還掌握在金國手中。
    即便如此,晉南戰役的收獲,相當豐厚。
    田虎麾下,有不少勇猛的將校,基本都能實現再就業。
    尤其是喬道清、孫安、卞祥、鈕文忠、梅玉、韓威、葉清、瓊英等人,均為不可多得的戰將。
    普通軍卒經過整編裁撤,也能留下三萬餘戰兵,直接編入作戰序列。
    當前局勢下的勢力範圍
    王小飛下令,將這三萬兵馬,交給孫安、韓威、卞祥指揮,繼續參與接下來的戰役。
    而田虎和他的嬪妃、子女,以及國舅鄔梨、國丈範權等人,被送到濟州府安置,就在徽宗皇帝趙佶的宅邸隔壁。
    剛開始
    當田虎得知自己隔壁住著趙佶之後,懸著的心,總算是放了下來。
    連皇帝都降了,而且沒被砍頭,看來自己後半輩子,應該是沒啥大問題了。
    從當初的獵戶,到造反的草寇,最後能做一個寓公,如此結局,還是相當不錯的。
    是時候與自己的老婆,再生幾個孩子啦!
    ……
    晉南戰役結束後,梁山吸收了田虎的降卒,軍隊數量從十八萬變成了二十一萬,非但沒有損失,反而越打越多。
    不久之後,朱武的荊湖軍團,也已集結完畢,隨時準備出動。
    梁山覆滅北宋朝廷的最後一戰,即將打響。
    如今宋廷的領地,已被周邊的諸侯蠶食得差不多了,皇帝的詔令所能管轄的地方,隻剩下汴梁、洛陽周邊的數十個府縣。
    去年為了獲取洛陽城牆的夯土,王小飛率軍火線出擊,打了洛陽一下。
    目的達成之後,就全員撤走,並未對洛陽進行占領。
    而洛陽附近的州府,也是宋廷目前為數不多能夠進行掌控的地盤。
    再遠一些的領地,比如陝西、四川,情況又有所不同。
    陝西目前由西軍軍閥掌控,典型代表便是以種師道為首的種家軍,他們在抗擊金軍的戰爭中,被北宋朝廷呼來喝去,損失慘重,逐漸失去了對宋朝皇室的信心。目前是關起門來過日子的狀態,對於宋欽宗的命令陽奉陰違,也不去插手其他勢力的內政。
    而四川之地,多由世家豪族控製,普通百姓大都是依附世家的佃戶,所以這裏也是關起門來過日子,除了給宋廷上繳稅款糧食之外,其他的事情,都由世家決定,相當於半自治的狀態。
    所以陝西、四川問題,可以放到後麵一一解決。
    梁山接下來的目標,是徹底攻占洛陽、汴梁,在中原地帶,結束趙宋王朝的統治。
    在軍事層麵,完成這一目標,並沒有多大難度。
    但政治方麵的準備,還沒有完成,所以眼下不可貿然用兵。
    ……
    趙宋皇室對外軟弱,但對讀書人群體,一直都很不錯。
    官員的俸祿,相當之優厚。
    所以整個國家的士大夫階層,對於汴梁政府,還是抱有感情和幻想的。
    在這種情況下,梁山想入主中原,與士大夫階層的口水戰、輿論戰,不可避免。
    但梁山作為一個靠自身力量逐漸崛起的新興政權,並沒有多少思想包袱。
    那些腐儒的口誅筆伐,隻能對大勢稍有阻隔,稱不上太大的困難。
    讀書人手中的生花妙筆,總是喜歡書寫上流社會的繁華,對於小民的苦難,向來都不屑描摹。
    而梁山所代表的,正是受苦受難的草根階層,還有處於國家邊緣地帶的江湖勢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讀書人不喜歡江湖,江湖也對酸腐書生並不感冒。
    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
    士大夫們若想搞事,有的是辦法來收拾他們。
    ……
    饒是如此,王小飛也決定慎重對待讀書人群體。
    知識和文化,還掌握在他們手中,將來整個國家的建設,也得有讀書人來出力。
    攻下汴梁之後,梁山的稱謂,將不複存在。
    一個嶄新的國家,即將崛起於舊朝的廢墟之上。
    舊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要建立,整個過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對士大夫階層打壓過甚,長遠來看,不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
    好的社會,還是要給各個群體共同發展的機會,這樣人民才覺得有希望,有奔頭。
    為達到此等目的,梁山暫時偃旗息鼓,大軍停在在晉南之地休整,等待新的號令。
    王小飛拍馬趕回濟州府,與吳用、盧俊義等人,就接下來的各項工作,好好商議一番。
    ……
    北方戰事暫告一段落,南邊王慶和方臘之間的戰鬥,卻有愈演愈烈之勢。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當某個勢力完成內部整合之後,肯定會向周邊發展,尋求新的機會。
    與困居一隅的田虎集團不同,王慶和方臘麾下,各有數十萬兵馬,實力頗為強悍,而且都抓住了難得的發展機遇,無論是地盤還是人口,都比田虎強出不少。
    方臘數年前遭遇了童貫大軍的剿滅,但機緣巧合,硬是躲過一劫,最近又大舉北進,奪取了江北的大片領土,實力更上層樓。
    而王慶集團的崛起,與童貫也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王慶這廝雖然已經娶妻,但他的老婆段三娘,並不是很漂亮。
    日久天長,王慶這廝少年風流,對段三娘產生了厭倦的情緒,又想起了遠在京師的老情人童嬌秀,於是不辭千裏,趕來汴梁與情人幽會。
    這個童嬌秀不是旁人,正是童貫的養女。
    所謂紙包不住火,如此風流韻事,自然會被旁人知道。
    某日貪歡之時,權傾天下的奸相蔡京,突然找上門來,希望能與王慶在某些方麵,進行合作。
    而作為回報,蔡京可以說服童貫,將嬌秀姑娘下嫁,以成秦晉之好。
    王慶以後想與情人換號,也就不用如此麻煩了。
    愛情事業雙豐收,如此美事,王某人自然不會愚蠢拒絕,於是雙方一拍即合,放下了昔日的嫌隙,開始進行秘密合作。
    蔡京也信守諾言,出麵當了一回媒人。
    童貫縱有千般不快,但看在蔡太師的麵皮,還是答應了養女嬌秀與楚王王慶的這段姻緣。
    二人成婚之後,蔡京將手中的勢力和資金,偷偷轉移到了淮西。
    後來京師遭遇到金兵圍城,蔡京勢力為了避難,將皇帝也裹挾到淮西之地,與王慶集團徹底合流。
    而童貫也搖身一變,從朝廷的重臣,成為楚國的國丈,舒服得不要不要的。
    由於蔡京集團的傾情加盟,王慶手中的楚國,真論實力的話,其實並不比方臘弱。
    尤其近幾年,趁著中原大亂,楚國的悍將們果斷出擊,一方麵蠶食河南之地,一方麵向著江東用兵,斬獲頗豐。
    宋廷已經徹底退化為軟腳蝦,對王慶的動作不予理會。
    就是想管,也沒那個實力了。
    但方臘麾下,猛將如雲,麵對楚國的挑釁,那是必須要作出回應的。
    兩個南方勢力,從最初的摩擦,到後麵零星的作戰,又逐步發展為全麵戰爭。
    誰能取勝,誰就是南部中國的霸主,所以誰都不肯相讓。
    不久前,方七佛用一招聲東擊西,直接拿下安慶,斬殺守將劉敏,破敵五萬餘人。
    為了奪回安慶,王慶派出心腹大將段二為帥,並以金劍先生李助為軍師,起兵十五萬,要與方七佛決戰。
    ……
    段二是王慶的大舅哥,以前是個騙錢的混混,並無十分的本事。
    但金劍先生李助,卻是個厲害角色,此人文武雙全,而且身懷異術,在他的謀劃之下,段二與方七佛鬥得有來有回,絲毫不落下風。
    雙方圍繞著安慶城,鬥了幾陣,互有勝負。
    楚軍雖然未能將安慶攻下,但還是光複了周邊的一些府縣,挽回了些許顏麵。
    方七佛見狀,索性龜縮在安慶城內,與楚國大軍對峙起來。
    又派出鄭彪、龐萬春,率領七千精兵出城,在外圍襲擾敵軍。
    鄭彪號稱鄭魔君,是包道乙的親傳弟子,頗得幾分道術,再加上龐萬春驍勇善戰,其麾下七千精兵,也都是戰力強悍之輩。
    南國陣營中的兩員大將密切配合,找出了楚軍後方的幾處破綻,迅猛出擊,搞得段二和李助焦頭爛額,苦不堪言。
    由於楚軍要全力應對安慶城中的方七佛,根本無暇他顧,所以李助給南豐城中發信,希望大本營再派一路偏師,將活躍在大軍後方的敵人解決掉。
    王慶得到消息,又派出心腹範全、史定,領兵三萬,前去增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楚軍人數雖多,但質量方麵,遠不及龐萬春精心訓練的悍卒。
    範全率軍出城後,沒等抵達安慶附近,便被龐萬春在中途劫擊,三萬楚軍被射死大半,損失慘重,最後隻有五六千兵馬開赴前線,與李助匯合。
    戰爭的消息令人不安,安慶城中的王慶,有些坐不住了。
    便準備前往蔡太師府中,尋蔡京問計。
    ……
    南豐城中的蔡太師府,修築得相當豪華氣派,其占地頗為廣闊,與當初汴京城中的那座蔡太師府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蔡京裹挾宋徽宗南下之後,便長居於此,他專心自己的修仙大業,很少出現在公共視野之內。
    但了解內情的人都知道,此獠隻是將鋒芒暫時掩蓋,論整體實力,方今世上能與蔡京勢力相抗衡的組織,不超過一指之數。
    所以蔡京來到淮西之後,王慶對他禮遇甚隆,不但將其拜為國相,還賞賜了數千奴仆,金銀財寶無數。單論排場的話,蔡京幾乎與楚王無二。
    王慶的做法,令一眾老兄弟很是不滿,尤其是之前的國相李助,對蔡京的上位,頗有幾分微詞。
    蔡京手中掌握的恐怖力量,別人不清楚,王慶其實是清楚的。為了保全李助,使其不為蔡京勢力所傷,王慶隻能親自跑到李助那裏,曉以利害,勸其認清形勢,不要胡說。
    經過王慶的解釋,李助這才知道,蔡京雖然垂垂老矣,但遠沒有看上去那麽簡單。
    而自家主公,早就與此人眉來眼去,相互勾連,結為了戰略同盟。
    知道主公的謀劃之後,李助也老實下來,不再找蔡京的麻煩。
    而從此以後,楚國朝野上下,再無對蔡京的異議出現。
    有意思的是,蔡京對於國相的職位,報之以棄如敝履的態度,基本不來上朝,淮西八州的日常政務,還是李助來管,與之前沒有什麽不同。
    久而久之,大家也就習慣了。
    反倒是隨蔡京一同前來的童貫、王黼,在朝堂上表現積極,經常遭到楚國臣子們的攻擊。
    對於這兩個老家夥,王慶的態度有所不同,該敲打的時候就敲打,絲毫不講情麵。
    經過楚國君臣的修理和收拾,這兩個老東西,終於安分下來,不再胡鬧。
    喜歡水滸之開局幹掉史文恭請大家收藏:()水滸之開局幹掉史文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