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沙盤預演

字數:10853   加入書籤

A+A-


    政務院中,吳用、柳正、聞煥章、裴宣這幾員重臣都在。
    他們正在商議四川問題。
    見皇帝來了,四位大員紛紛躬身行禮。
    “都坐下聊。老吳,李俊的奏章,你看了沒有。”
    “看過了,南邊那個呂宋島,情況好像不是很好。”
    “剛開始總會遇到一點挫折,實屬正常,沒必要過度緊張。李俊那邊需要人手,咱們現在能派多少人過去?”
    吳用和聞煥章對視一眼,皇帝提出的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將人員通過船隻,送到萬裏之外的荒島之上,所耗費的物資和人力,是巨大的。
    國家新立,各方麵都需要人員投入,具體到某一個方向,投入就沒那麽大了。
    “陛下,根據我們的測算,目前隻能給那邊勻過去三萬兵馬。”
    “三萬?”
    “現在主要的資源都集中到了西北,而且南方各省正在墾荒,到處都需要人手。”
    王小飛點點頭,各處都需要人,說明國家建設如火如荼,這是個好現象。
    “三萬就三萬,監獄裏麵關著的罪犯,也全都發配過去。”
    “好。”
    “醫務署的產科醫生培訓計劃,進展如何?”
    “還不錯,第一批的六百名產科大夫,已經派駐到各州府了。”
    “嗯,讓醫務署繼續培訓,持續提升孕婦和嬰兒的存活率。”
    “是。”
    “四川那邊的情況怎麽樣?”
    “我們覺得,可以對世家動手了。”
    王小飛的臉上閃過一絲笑意。
    這些逍遙了百年之久的四川世家,在大梁立國之後,還覺得自己能繼續蹦躂下去。
    北宋時期的四川地區,與其他地區有所不同。
    此地的人口、產業,被幾個大世家掌控,形成了相對封閉的經濟模式。
    這一模式的形成,也與蜀地居民對北宋中央王朝的敵視,有很大的關係。
    在北宋立國之初,平滅後蜀的戰鬥,宋軍每到一地,便屠滅一城,非常的殘酷霸道。
    後來,高祖皇帝趙匡胤下達命令,將整個蜀地的財富席卷一空,全數運往中原地帶。
    執行命令的軍隊,在劫掠過程中,又殺了很多當地的百姓。
    所以北宋初年,蜀地的百姓對中央王朝充滿了怨恨之情,雙方的交流和往來並不順暢。
    但蜀地號稱天府之國,物產豐富,人口稠密,無論前麵的皇帝如何行事,後來者總是要想方設法,將此地納入中央政府的管轄。
    到了宋的中後期,統治者對蜀地施行了特殊的政策傾斜,不少商人進入蜀地做生意,造成了當地的經濟繁榮。
    而那些富起來的商人們,又和蜀地的官僚、士族勾結在一起,久而久之,形成了世家。
    蜀地的世家,經過百年的發展,掌握了權力和財富,手裏還養起了私兵,成為四川一帶的土皇帝。
    而由於北宋中央的孱弱,無力對這些世家進行掌控,久而久之,造成了眼下的局麵。
    梁帝國建立之後,要處理諸多方麵的問題,所以四川方麵,暫時就放了下來。
    現在,兩年過去了,該動手了。
    其他地區都納入了大梁帝國的掌控範圍,剩下來的,就隻有四川。
    “派進去的隊伍,都就位了嗎?”
    “已經就位,可將川蜀的世家一網打盡。”
    王小飛想了想,補充道:“除了首惡之外,不要殺太多人。那些世家手中的私兵,要組織起來,都派給南邊的李俊,補充呂宋島上的兵力。”
    吳用笑道:“陛下似乎對南邊的幾個小島,頗為注意。”
    “老吳啊,那可不是小島,呂宋的地界可是很大的。怎麽說呢,那一個島,跟山東省的麵積差不多。”
    “什麽?”
    “你們仔細看看李俊的奏章就知道了。還有,朕畫了一幅南國諸島地圖,你們可以對照著看看。”
    幾位帝國的首腦,對著奏章和地圖,研究了個把時辰。
    吳用驚訝道:“想不到世間竟有如此大島。”
    聞煥章看著大家算出來的數字,頗有些不敢相信:“這個婆羅洲,是咱們山東全境的兩倍有餘!”
    王小飛笑道:“再往南走,還有一處澳洲大島,比中原所有州府加起來還要大。”
    “真的?”
    “那裏早晚也會是咱們的地盤。”
    吳用道:“我明白陛下的意思了,這些海外大島,將會給我們提供新的機會。”
    “不錯,派出李俊的海軍,便是對這些地域進行開拓。說實話,如果不是北地的金國和西夏威脅太大,咱們讓所有的陸軍南下,也是未嚐不可。”
    聞煥章道:“隻是這些地方,一年之中有一半時間都在下雨,種不了糧食,殊為可惜。”
    “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地界?能占住這幾座大島,已經很不錯了。”
    “既然如此,微臣建議,此次趁著蜀地作戰,多抓一點兒人,給李俊派過去。”
    “我覺得可以,蜀地人口稠密,如果下手狠點兒,一二十萬人還是有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行了行了,朕又不是趙匡胤,搞那麽狠幹嘛?到時候又逼反了一大片,平叛都得好多年,得不償失。”
    “那……抓五萬如何?”
    “五萬……可以。多抓一些世家的人,平民百姓就不要打擾他們了。”
    “諾!”
    ……
    呂宋島。
    第三個雨季,即將來臨。
    大梁帝國海軍的儲備,都搬回了房屋之內。
    由於此地充足的水源和氣候條件,水稻雖然隻能種一季,但產量著實驚人。
    將士們開墾的田土並沒有多少,但一次投入,已經足夠十萬人口度過五個月的雨季了。
    李俊躺在椅子上,雙手扶頭,望著天邊次第出現的烏雲,陷入了思考。
    以老大的性格,看了自己的信件,肯定會派人過來的。
    隻是不知派來的數量如何。
    等此次雨季之後,李俊決定繼續向南進發,再抓幾萬土著居民,補充實力。
    實際上,由於大梁帝國的強勢,已經有不少的當地部落認清了形勢,主動投靠過來。
    中原王朝的文化、組織形式,包括語言文字,對這些土著居民,構成了降維打擊。
    李俊和張榮已經建立起了學校,在雨季的時候,給年輕人和小孩子,教授漢語。
    人類,其實是一種很聰明的物種,學習和模仿能力極強。
    經過將近三年的磨合,很多當地百姓,已經能說簡單的漢語了。
    可能十年之後,整個呂宋島,就會徹底成為大梁帝國的領土。
    ……
    蜀地。
    大梁的軍隊宛若一股颶風,將這裏的世家吹了個東倒西歪。
    很多世家試圖抵抗,但在久經沙場的隊伍麵前,他們的實力,還不夠看。
    被抓起來之後,無論是世家的子弟,還是奴仆和私兵,臉上都充滿了恐懼。
    曾經發生在祖輩上的慘禍,似乎要再次上演了。
    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大梁的軍隊隻殺了寥寥百人,就收手了。
    被殺者多是各世家的領頭羊和嫡係,剩下的人隻是被控製起來,每天還給管飯。
    有些待遇很低的私兵,平日裏連飯都吃不飽,在俘虜營中,倒是享受到了一日三餐。
    經過清點,這些為蜀地世家直接服務的人丁,加起來有十五萬之眾。
    足可見世家高層的日子過得有多麽舒暢。
    吃了幾頓飽飯之後,大梁帝國的士兵,開始對這些人進行軍事訓練。
    其中的年紀較大的人被篩選出來,另行安置。
    青壯年和少年人,則被留了下來。
    經過一番訓練和整編,此次蜀地行動,總共集中了九萬人。
    在南部各省的統一協調下,九萬人被送到了廣南路,在這裏分批次登上船隻,駛向三千裏之外的呂宋大島。
    一起過去的,還有三萬正規軍,加起來總共十二萬人。
    第四個旱季過去一個月後,望眼欲穿的李俊,終於看到了來自本土的船隊。
    船隊連綿不絕,運了三個月的時間,終於把所有人運完了。
    李俊和張榮大喜,看來中央對呂宋的重視程度,遠超想象。
    有了二十多萬的人丁,已經能夠對呂宋全島,展開全盤清理了。
    而且還能開墾更多的土地,收獲更多的糧食,除了自己吃以外,還能運回本土,補充本土的消耗。
    最惱人的還是雨季,連續五個月的時間,什麽事兒都幹不成。
    要是莫得雨季,這日子過得該有多舒服啊!
    ……
    隨船一起過來的,還有不少農學士子。
    雨季雖然凶狠殘暴,但也不是什麽事兒都不能做。
    農學士子們經過試驗,指導士卒和百姓,在一些地勢較高的地塊,構築起簡單的梯田。
    雨季之中,便在梯田上種植水稻,照樣可以有一定的收獲。
    除了築田之外,廣大士卒每天都要幹的事情,就是砍樹開拓,擴大可資利用的領地。
    砍樹所獲的木材,大部分做成輕舟,供人們在雨季使用。
    小部分木質優良的,被加工成板材暫時儲存,待旱季時拿到海邊的港口,營造大船。
    在李俊和張榮的指揮下,大梁帝國的第一塊海外殖民地,正在加速成型。
    ……
    回到本土地帶,除了在西北地區厲兵秣馬之外,並無多少大事發生。
    隻是黃河最近變得有些狂躁,有發大水的征象,中書省的幾位高官忙著抗洪救災,非常辛苦。
    吳用他們在忙碌,王小飛也沒有閑著,他和盧俊義、林衝、燕青等人,一直都在謀劃對西夏的戰事。
    這場戰爭已經準備了三年有餘,幾十萬大軍人吃馬喂,消耗甚巨。
    雖然消耗很大,但大梁帝國目前就這一個戰略方向,支撐起來並沒有多辛苦。
    這就是單線作戰的好處,由於河北長城防線、山西太原防線的存在,金國人的大軍,已經很久沒有進犯過了。
    而且金國那邊,完顏吳乞買病死,新上台的是個十幾歲的小朋友,名叫完顏亶。
    因為年齡太小,國政被朝臣和外戚把持,權貴階層互相之間爭權奪利,矛盾重重,根本沒工夫對南邊的大梁動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外部環境緩和,再加上幾年的準備,大梁對西夏的滅國之戰,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
    經過王小飛和諸位重臣的測算和謀劃,眼下布置在西北的常規兵力,已經和西夏國的軍力旗鼓相當,可堪一戰。
    再加上軍械所新造的破城利器,攻城拔寨,當無問題。
    這種新式武器,便是碩大的鑄銅巨炮。
    掌握了火藥技術,槍炮的出現,隻是個時間問題。
    而相較於對精細度和冶煉技術要求較高的槍,大炮的要求,就沒那麽高。
    眼下大梁帝國軍隊需要的,並不是高精度的火炮,而是威力巨大,能發射石彈,將夯土城牆摧毀的巨炮。
    這種東西隻要堆量,還是容易做出來的。
    當然,在最開始的時候,經常出現炸膛的現象,後麵經過更換材料,多次試驗,才最終定型。
    主要采用青銅材料,也就是銅錫合金,用來鑄造巨炮。
    為了保證威力,炮身的重量足有14噸,炮口的直徑有2米,能站一個人。
    填藥之後,能將600斤重的巨石,發射到1000米外,厚重的夯土城牆,不是它的對手。
    如此巨物問世之後,依托堅城進行防守反擊的戰法,麵臨淘汰。
    唯一的缺點,就是過於笨重,難以運輸。
    為了解決運輸難題,中央國防部經過研究,直接將鑄造工匠和原材料運送到了西北前線,在當地進行鑄造。
    在真實作戰場景中,此物主要是在圍城時發揮破城的功效。
    堅城的陷落,會對敵軍的抵抗意誌,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除了重炮的鑄造,能夠用於野戰的輕型火炮,也開始了初步研製。
    這種炮發射的是十幾斤重的石彈,主要用於人員的毀傷。
    由於技術水平的限製,精度自然是無法保證,需要連片連片的發射,才能保證效果。
    當然炸膛這種事情,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沒有質量保證的時候,隻能靠數量來堆了。
    ……
    戰爭雖然要打,但卻不是現在。
    原本的計劃之中,滅夏的前期準備,需要五年時間。
    為了確保勝利,再多個一兩年,也不是不行。
    眼下既需要整治水患,又要與民生息,對外征戰可以先放一放。
    而且西夏國一旦被平滅,如何安置西夏國的俘虜,如何對西夏的國土展開有效占領,又是一個龐大的係統問題。
    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西夏,王小飛準備在吳用他們忙完水患事宜之後,召集所有的中樞重臣,來一次大戰之前的沙盤預演。不僅要討論作戰,還要討論戰後的國土納入和重建工程。
    如果沙盤預演順利,則如期展開滅國之戰。
    如果沙盤預演不順利,那就再等兩年再說。
    黃河秋汛終於結束了,雖然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但還是死了不少百姓。
    但與北宋末年的那幾次水患相比,真的不算什麽。
    好在各處產糧地的糧食已經收了上來,再加上高粱作物的廣泛種植,受災地區活下來的百姓,倒也不至於沒有東西吃。
    經過一個冬天的休養和重建,受災的幾處縣治,便能夠恢複部分元氣了。
    進入十一月份,天氣逐漸變得寒冷起來。
    在西北前線的魯智深、武鬆、嶽飛、張清、韓世忠,被皇帝召回濟州府。
    而老將種師道,還是首次進京麵聖。
    一番宴請之後,大家也都熟絡起來。
    十一月末,在中央國防部辦公的武安殿內,包括皇帝、中書令、國防部長等大員在內的數十位帝國精英,開啟了第一輪對夏作戰的沙盤預演。
    由國防部長盧俊義擔任大梁軍隊的主帥,統領馬步軍兵共五十萬,其中騎兵十萬。
    而老將種師道,則擔任敵方西夏國的假想主帥,統領馬步軍兵共四十萬,其中騎兵二十萬。
    上述兵力,也是目前雙方能夠投入到西北戰場的所有兵力。
    當然,大梁如果極限動員的話,還能拉出來更多人,但沒有那個必要。
    敵方的糧秣、裝備、民夫,也按照目前偵查到的實際情況,進行配備。
    除盧俊義之外的十七位帝國元帥,給種師道派過去七位,自己留下十位。
    數十位帝國大將,則給二位對半分了。
    分派完畢之後,兩撥人馬走出武安殿外,各尋了一處地方,開始各自的用兵和謀劃。
    他們的行動,由門下省的郎官們傳入武安殿內,經吳用、聞煥章、蕭讓、陳寓信等人分析得失,判斷戰場的成敗歸屬,再將最新情況告知盧俊義和種師道。
    大梁帝國皇帝王小飛一聲令下,攻夏沙盤預演正式開始。
    盧俊義率先出招,五十萬大軍齊頭並進,攻入西夏國領土之內。
    西夏國早早就偵得了風聲,將邊境的黨項居民內遷,各種物資也集中到了城池之中。
    同時鐵騎四出,企圖利用騎兵的優勢,沿途騷擾梁國大軍。
    盧俊義不為所動,五十萬大軍依舊是緊緊貼在一起,加上後勤輜重的幾十萬民夫,宛若烏雲催城一般,緩慢地向著西夏國重鎮夏州挺近。
    ……
    種師道得到武安殿傳來的情報,在地圖上標出梁國重兵集團的位置。
    “夏州,盧元帥的目標在夏州。”
    “奇怪,他們為什麽走得這麽慢?”
    種師道眉頭緊皺,突然問道:“他們的騎兵在哪裏?”
    朱武指著梁國的後勤輜重集團:“所有的騎兵,都在保護後勤,斷糧道的話,不太容易成功。”
    種師道思考片刻後,朝盧俊義的先頭部隊指了指:“命令,騎將林衝、徐寧,率十萬鐵騎,衝擊大梁國前鋒部隊,挫敵銳氣,使他們整個集團停下來!”
    “騎將董平,率一萬鐵騎,襲擾敵方糧道!”
    “諾!”
    喜歡水滸之開局幹掉史文恭請大家收藏:()水滸之開局幹掉史文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