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沙盤預演
字數:10853 加入書籤
政務院中,吳用、柳正、聞煥章、裴宣這幾員重臣都在。
他們正在商議四川問題。
見皇帝來了,四位大員紛紛躬身行禮。
“都坐下聊。老吳,李俊的奏章,你看了沒有。”
“看過了,南邊那個呂宋島,情況好像不是很好。”
“剛開始總會遇到一點挫折,實屬正常,沒必要過度緊張。李俊那邊需要人手,咱們現在能派多少人過去?”
吳用和聞煥章對視一眼,皇帝提出的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將人員通過船隻,送到萬裏之外的荒島之上,所耗費的物資和人力,是巨大的。
國家新立,各方麵都需要人員投入,具體到某一個方向,投入就沒那麽大了。
“陛下,根據我們的測算,目前隻能給那邊勻過去三萬兵馬。”
“三萬?”
“現在主要的資源都集中到了西北,而且南方各省正在墾荒,到處都需要人手。”
王小飛點點頭,各處都需要人,說明國家建設如火如荼,這是個好現象。
“三萬就三萬,監獄裏麵關著的罪犯,也全都發配過去。”
“好。”
“醫務署的產科醫生培訓計劃,進展如何?”
“還不錯,第一批的六百名產科大夫,已經派駐到各州府了。”
“嗯,讓醫務署繼續培訓,持續提升孕婦和嬰兒的存活率。”
“是。”
“四川那邊的情況怎麽樣?”
“我們覺得,可以對世家動手了。”
王小飛的臉上閃過一絲笑意。
這些逍遙了百年之久的四川世家,在大梁立國之後,還覺得自己能繼續蹦躂下去。
北宋時期的四川地區,與其他地區有所不同。
此地的人口、產業,被幾個大世家掌控,形成了相對封閉的經濟模式。
這一模式的形成,也與蜀地居民對北宋中央王朝的敵視,有很大的關係。
在北宋立國之初,平滅後蜀的戰鬥,宋軍每到一地,便屠滅一城,非常的殘酷霸道。
後來,高祖皇帝趙匡胤下達命令,將整個蜀地的財富席卷一空,全數運往中原地帶。
執行命令的軍隊,在劫掠過程中,又殺了很多當地的百姓。
所以北宋初年,蜀地的百姓對中央王朝充滿了怨恨之情,雙方的交流和往來並不順暢。
但蜀地號稱天府之國,物產豐富,人口稠密,無論前麵的皇帝如何行事,後來者總是要想方設法,將此地納入中央政府的管轄。
到了宋的中後期,統治者對蜀地施行了特殊的政策傾斜,不少商人進入蜀地做生意,造成了當地的經濟繁榮。
而那些富起來的商人們,又和蜀地的官僚、士族勾結在一起,久而久之,形成了世家。
蜀地的世家,經過百年的發展,掌握了權力和財富,手裏還養起了私兵,成為四川一帶的土皇帝。
而由於北宋中央的孱弱,無力對這些世家進行掌控,久而久之,造成了眼下的局麵。
梁帝國建立之後,要處理諸多方麵的問題,所以四川方麵,暫時就放了下來。
現在,兩年過去了,該動手了。
其他地區都納入了大梁帝國的掌控範圍,剩下來的,就隻有四川。
“派進去的隊伍,都就位了嗎?”
“已經就位,可將川蜀的世家一網打盡。”
王小飛想了想,補充道:“除了首惡之外,不要殺太多人。那些世家手中的私兵,要組織起來,都派給南邊的李俊,補充呂宋島上的兵力。”
吳用笑道:“陛下似乎對南邊的幾個小島,頗為注意。”
“老吳啊,那可不是小島,呂宋的地界可是很大的。怎麽說呢,那一個島,跟山東省的麵積差不多。”
“什麽?”
“你們仔細看看李俊的奏章就知道了。還有,朕畫了一幅南國諸島地圖,你們可以對照著看看。”
幾位帝國的首腦,對著奏章和地圖,研究了個把時辰。
吳用驚訝道:“想不到世間竟有如此大島。”
聞煥章看著大家算出來的數字,頗有些不敢相信:“這個婆羅洲,是咱們山東全境的兩倍有餘!”
王小飛笑道:“再往南走,還有一處澳洲大島,比中原所有州府加起來還要大。”
“真的?”
“那裏早晚也會是咱們的地盤。”
吳用道:“我明白陛下的意思了,這些海外大島,將會給我們提供新的機會。”
“不錯,派出李俊的海軍,便是對這些地域進行開拓。說實話,如果不是北地的金國和西夏威脅太大,咱們讓所有的陸軍南下,也是未嚐不可。”
聞煥章道:“隻是這些地方,一年之中有一半時間都在下雨,種不了糧食,殊為可惜。”
“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地界?能占住這幾座大島,已經很不錯了。”
“既然如此,微臣建議,此次趁著蜀地作戰,多抓一點兒人,給李俊派過去。”
“我覺得可以,蜀地人口稠密,如果下手狠點兒,一二十萬人還是有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行了行了,朕又不是趙匡胤,搞那麽狠幹嘛?到時候又逼反了一大片,平叛都得好多年,得不償失。”
“那……抓五萬如何?”
“五萬……可以。多抓一些世家的人,平民百姓就不要打擾他們了。”
“諾!”
……
呂宋島。
第三個雨季,即將來臨。
大梁帝國海軍的儲備,都搬回了房屋之內。
由於此地充足的水源和氣候條件,水稻雖然隻能種一季,但產量著實驚人。
將士們開墾的田土並沒有多少,但一次投入,已經足夠十萬人口度過五個月的雨季了。
李俊躺在椅子上,雙手扶頭,望著天邊次第出現的烏雲,陷入了思考。
以老大的性格,看了自己的信件,肯定會派人過來的。
隻是不知派來的數量如何。
等此次雨季之後,李俊決定繼續向南進發,再抓幾萬土著居民,補充實力。
實際上,由於大梁帝國的強勢,已經有不少的當地部落認清了形勢,主動投靠過來。
中原王朝的文化、組織形式,包括語言文字,對這些土著居民,構成了降維打擊。
李俊和張榮已經建立起了學校,在雨季的時候,給年輕人和小孩子,教授漢語。
人類,其實是一種很聰明的物種,學習和模仿能力極強。
經過將近三年的磨合,很多當地百姓,已經能說簡單的漢語了。
可能十年之後,整個呂宋島,就會徹底成為大梁帝國的領土。
……
蜀地。
大梁的軍隊宛若一股颶風,將這裏的世家吹了個東倒西歪。
很多世家試圖抵抗,但在久經沙場的隊伍麵前,他們的實力,還不夠看。
被抓起來之後,無論是世家的子弟,還是奴仆和私兵,臉上都充滿了恐懼。
曾經發生在祖輩上的慘禍,似乎要再次上演了。
但出乎他們意料的是,大梁的軍隊隻殺了寥寥百人,就收手了。
被殺者多是各世家的領頭羊和嫡係,剩下的人隻是被控製起來,每天還給管飯。
有些待遇很低的私兵,平日裏連飯都吃不飽,在俘虜營中,倒是享受到了一日三餐。
經過清點,這些為蜀地世家直接服務的人丁,加起來有十五萬之眾。
足可見世家高層的日子過得有多麽舒暢。
吃了幾頓飽飯之後,大梁帝國的士兵,開始對這些人進行軍事訓練。
其中的年紀較大的人被篩選出來,另行安置。
青壯年和少年人,則被留了下來。
經過一番訓練和整編,此次蜀地行動,總共集中了九萬人。
在南部各省的統一協調下,九萬人被送到了廣南路,在這裏分批次登上船隻,駛向三千裏之外的呂宋大島。
一起過去的,還有三萬正規軍,加起來總共十二萬人。
第四個旱季過去一個月後,望眼欲穿的李俊,終於看到了來自本土的船隊。
船隊連綿不絕,運了三個月的時間,終於把所有人運完了。
李俊和張榮大喜,看來中央對呂宋的重視程度,遠超想象。
有了二十多萬的人丁,已經能夠對呂宋全島,展開全盤清理了。
而且還能開墾更多的土地,收獲更多的糧食,除了自己吃以外,還能運回本土,補充本土的消耗。
最惱人的還是雨季,連續五個月的時間,什麽事兒都幹不成。
要是莫得雨季,這日子過得該有多舒服啊!
……
隨船一起過來的,還有不少農學士子。
雨季雖然凶狠殘暴,但也不是什麽事兒都不能做。
農學士子們經過試驗,指導士卒和百姓,在一些地勢較高的地塊,構築起簡單的梯田。
雨季之中,便在梯田上種植水稻,照樣可以有一定的收獲。
除了築田之外,廣大士卒每天都要幹的事情,就是砍樹開拓,擴大可資利用的領地。
砍樹所獲的木材,大部分做成輕舟,供人們在雨季使用。
小部分木質優良的,被加工成板材暫時儲存,待旱季時拿到海邊的港口,營造大船。
在李俊和張榮的指揮下,大梁帝國的第一塊海外殖民地,正在加速成型。
……
回到本土地帶,除了在西北地區厲兵秣馬之外,並無多少大事發生。
隻是黃河最近變得有些狂躁,有發大水的征象,中書省的幾位高官忙著抗洪救災,非常辛苦。
吳用他們在忙碌,王小飛也沒有閑著,他和盧俊義、林衝、燕青等人,一直都在謀劃對西夏的戰事。
這場戰爭已經準備了三年有餘,幾十萬大軍人吃馬喂,消耗甚巨。
雖然消耗很大,但大梁帝國目前就這一個戰略方向,支撐起來並沒有多辛苦。
這就是單線作戰的好處,由於河北長城防線、山西太原防線的存在,金國人的大軍,已經很久沒有進犯過了。
而且金國那邊,完顏吳乞買病死,新上台的是個十幾歲的小朋友,名叫完顏亶。
因為年齡太小,國政被朝臣和外戚把持,權貴階層互相之間爭權奪利,矛盾重重,根本沒工夫對南邊的大梁動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外部環境緩和,再加上幾年的準備,大梁對西夏的滅國之戰,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
經過王小飛和諸位重臣的測算和謀劃,眼下布置在西北的常規兵力,已經和西夏國的軍力旗鼓相當,可堪一戰。
再加上軍械所新造的破城利器,攻城拔寨,當無問題。
這種新式武器,便是碩大的鑄銅巨炮。
掌握了火藥技術,槍炮的出現,隻是個時間問題。
而相較於對精細度和冶煉技術要求較高的槍,大炮的要求,就沒那麽高。
眼下大梁帝國軍隊需要的,並不是高精度的火炮,而是威力巨大,能發射石彈,將夯土城牆摧毀的巨炮。
這種東西隻要堆量,還是容易做出來的。
當然,在最開始的時候,經常出現炸膛的現象,後麵經過更換材料,多次試驗,才最終定型。
主要采用青銅材料,也就是銅錫合金,用來鑄造巨炮。
為了保證威力,炮身的重量足有14噸,炮口的直徑有2米,能站一個人。
填藥之後,能將600斤重的巨石,發射到1000米外,厚重的夯土城牆,不是它的對手。
如此巨物問世之後,依托堅城進行防守反擊的戰法,麵臨淘汰。
唯一的缺點,就是過於笨重,難以運輸。
為了解決運輸難題,中央國防部經過研究,直接將鑄造工匠和原材料運送到了西北前線,在當地進行鑄造。
在真實作戰場景中,此物主要是在圍城時發揮破城的功效。
堅城的陷落,會對敵軍的抵抗意誌,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除了重炮的鑄造,能夠用於野戰的輕型火炮,也開始了初步研製。
這種炮發射的是十幾斤重的石彈,主要用於人員的毀傷。
由於技術水平的限製,精度自然是無法保證,需要連片連片的發射,才能保證效果。
當然炸膛這種事情,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沒有質量保證的時候,隻能靠數量來堆了。
……
戰爭雖然要打,但卻不是現在。
原本的計劃之中,滅夏的前期準備,需要五年時間。
為了確保勝利,再多個一兩年,也不是不行。
眼下既需要整治水患,又要與民生息,對外征戰可以先放一放。
而且西夏國一旦被平滅,如何安置西夏國的俘虜,如何對西夏的國土展開有效占領,又是一個龐大的係統問題。
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西夏,王小飛準備在吳用他們忙完水患事宜之後,召集所有的中樞重臣,來一次大戰之前的沙盤預演。不僅要討論作戰,還要討論戰後的國土納入和重建工程。
如果沙盤預演順利,則如期展開滅國之戰。
如果沙盤預演不順利,那就再等兩年再說。
黃河秋汛終於結束了,雖然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但還是死了不少百姓。
但與北宋末年的那幾次水患相比,真的不算什麽。
好在各處產糧地的糧食已經收了上來,再加上高粱作物的廣泛種植,受災地區活下來的百姓,倒也不至於沒有東西吃。
經過一個冬天的休養和重建,受災的幾處縣治,便能夠恢複部分元氣了。
進入十一月份,天氣逐漸變得寒冷起來。
在西北前線的魯智深、武鬆、嶽飛、張清、韓世忠,被皇帝召回濟州府。
而老將種師道,還是首次進京麵聖。
一番宴請之後,大家也都熟絡起來。
十一月末,在中央國防部辦公的武安殿內,包括皇帝、中書令、國防部長等大員在內的數十位帝國精英,開啟了第一輪對夏作戰的沙盤預演。
由國防部長盧俊義擔任大梁軍隊的主帥,統領馬步軍兵共五十萬,其中騎兵十萬。
而老將種師道,則擔任敵方西夏國的假想主帥,統領馬步軍兵共四十萬,其中騎兵二十萬。
上述兵力,也是目前雙方能夠投入到西北戰場的所有兵力。
當然,大梁如果極限動員的話,還能拉出來更多人,但沒有那個必要。
敵方的糧秣、裝備、民夫,也按照目前偵查到的實際情況,進行配備。
除盧俊義之外的十七位帝國元帥,給種師道派過去七位,自己留下十位。
數十位帝國大將,則給二位對半分了。
分派完畢之後,兩撥人馬走出武安殿外,各尋了一處地方,開始各自的用兵和謀劃。
他們的行動,由門下省的郎官們傳入武安殿內,經吳用、聞煥章、蕭讓、陳寓信等人分析得失,判斷戰場的成敗歸屬,再將最新情況告知盧俊義和種師道。
大梁帝國皇帝王小飛一聲令下,攻夏沙盤預演正式開始。
盧俊義率先出招,五十萬大軍齊頭並進,攻入西夏國領土之內。
西夏國早早就偵得了風聲,將邊境的黨項居民內遷,各種物資也集中到了城池之中。
同時鐵騎四出,企圖利用騎兵的優勢,沿途騷擾梁國大軍。
盧俊義不為所動,五十萬大軍依舊是緊緊貼在一起,加上後勤輜重的幾十萬民夫,宛若烏雲催城一般,緩慢地向著西夏國重鎮夏州挺近。
……
種師道得到武安殿傳來的情報,在地圖上標出梁國重兵集團的位置。
“夏州,盧元帥的目標在夏州。”
“奇怪,他們為什麽走得這麽慢?”
種師道眉頭緊皺,突然問道:“他們的騎兵在哪裏?”
朱武指著梁國的後勤輜重集團:“所有的騎兵,都在保護後勤,斷糧道的話,不太容易成功。”
種師道思考片刻後,朝盧俊義的先頭部隊指了指:“命令,騎將林衝、徐寧,率十萬鐵騎,衝擊大梁國前鋒部隊,挫敵銳氣,使他們整個集團停下來!”
“騎將董平,率一萬鐵騎,襲擾敵方糧道!”
“諾!”
喜歡水滸之開局幹掉史文恭請大家收藏:()水滸之開局幹掉史文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