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不堪回首
字數:11521 加入書籤
春節之後的某日,皇帝完顏亮心血來潮,喚來隨行的工部侍郎趙秉文。
趙秉文也是完顏亮的近臣之一,此人深諳工程之理,之前上京城的擴建和營造,便是此人的手筆。
完顏亮上台之後,宮中的營建,也多由此人操刀。
“趙愛卿,你可有這燕京府的堪輿圖?”
“燕京府的堪輿?請陛下恕罪,臣這裏並無燕京的堪輿圖。如果您要的話,臣手中尚有幾位大師,可幫助陛下繪製此圖。”
堪輿就是風水的意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門學問,其中“堪”代表天道,“輿”代表地道。
堪輿之術,主要用於選擇合適的地方進行宮殿、村落選址、墓地建設等等。
古人都是講迷信的,見皇帝如此發問,分明是對燕京這塊地方起了興趣,估計是要在此處建設行宮了。
趙秉文的心中,已經開始盤算,在燕京何地營建皇宮別苑,最為妥帖。
“朕決議,將帝國首都,從上京遷到燕京。新都營建所需事宜,就交給你來辦!”
“啊?遷……遷都?”
趙秉文本以為是建幾所房子的事情,沒想到皇上的胃口竟然如此之大。
“怎麽,有什麽問題嗎?”
“這……陛下,遷都之事,有關國體,是不是和中書省的宰相們商議一下?”
“不用商議了,朕整日待在那個鳥不拉屎的地方,早就膩了。這燕京城池廣闊,又有雄兵護衛,於此地建都,方顯我大國氣象!”
經過一個冬天的居住和磨合,完顏亮已經喜歡上了這座城市。
而之前的那座上京城,又冷又小,還住著女真的很多老臣,一心想向南伸展拳腳的完顏亮,總覺得上京城限製了自己的發揮。這次來到燕京巡遊,散心休閑之餘,也是考察此地作為國都的可能性。
如果此地不成,那便另尋它處,反正在完顏亮看來,上京城作為大金國都的使命,已經行將結束了。
麵對此等大事,趙秉文不敢多言,隻得領命而去。
他隻是個跑腿的小兵,這種國家大政方麵的決定,自己還是少說為妙。
……
為了完成自己遷都的夙願,完顏亮又將返京的時間,推遲了三個月之久。
同時還放出風去,讓群臣知道知道自己那宏大的想法。
一時間,上京城中謠言四起。
完顏亮的親信大臣完顏秉德、唐括辯等人,立即開始鼓吹起遷都的好處來。
而女真貴族中那些頑固的遺老遺少,則以遷都有違祖製為理由,反對遷都。
朝廷之中的漢族大臣,心中自然是向著遷都派,但卻並不表態,多在騎牆觀望之中。
在這些流言隻有,有一種說法,引起了皇帝完顏亮的注意。
那就是,燕京距離南邊的大梁,實在是太近了。
這麽近的距離,很容易發生意外,因此不可不慎。
完顏亮對此不置可否,南梁的強大,確實有目共睹。
但我大金真有那麽弱嗎?
要知道,完顏亮的野心,乃是吞並天下諸侯,成就秦皇漢武的偉業。
這其中最大的敵手,正是南梁皇帝王小飛,以及此人麾下的精兵強將。
燕京城離南邊近,那不正好用來發動大戰?
遠在上京的大臣們並不知道,自己這邊的議論,居然加深了皇帝對於遷都的信心。
三個月後,皇帝返回上京,正式下達了遷都的行政命令。
所有的反對聲音,一律無視。
其中反對最激烈的幾員大臣,還被完顏亮下了大獄。
這下,朝野之中再也沒有意見相左之人,臣子們紛紛開始收拾行李,準備搬家了。
……
金廷遷都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濟州府。
皇帝王小飛按捺住了偷襲燕京、對金國首腦實施斬首行動的想法,而是將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帝國的西南一隅。
當下,主要要辦兩件大事。
一件是改革軍製,另一件則是平滅大理。
軍製的改革,主要是要裁撤冗員和擴軍,同時成立二線建設部隊。
經過長期的實踐,帝國的君臣們逐漸意識到,讓軍隊直接參與各種工程的建設,對於工程的質量和進度,是很有必要的,因為軍隊的執行力和紀律性,相較於民夫隊伍,更勝一籌。
以往的河北長城、主幹道建設、運河疏浚等大工程,基本上都是軍民共建,隻是軍隊參與的規模和程度略有不同而已。
此次軍製改革,將吸取以往的成功經驗,建立成規模的二線建設部隊,這些隊伍相當於後備兵或者輔兵,並不執行作戰任務,而是作為專業的施工隊,參與到國家重大的工程建設之中去。
像魯中煤鋼聯合體的二期工程、濟州府的擴建工程,就可以交給這些隊伍去幹了。
梁帝國的首都濟州,人口一直都在增長之中,現在也需要進行擴建,相關的計劃已經在製定之中。
除了平時參與營造工程之外,在戰時的環境,這些部隊也可以抽調部分,充實到戰鬥序列之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部分二線建設部隊的員額,初定為八十萬人。
八十萬人可不是個小數字,怎樣養起這八十萬人,對於帝國的財政部門來說,著實是個天大的難題。
好在大梁帝國目前已經初步完成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工作,並且有海外的幾坨殖民地進行原材料的輸血,再加上糧食供應充足,養起這八十萬人,相較於七八年前,已經不是什麽難事了。
至於一線部隊的建設,則主要根據眼下的情況而定。
完成裁撤冗員的工作之後,陸軍方麵的總兵力為四十萬人,海軍方麵的總兵力為二十萬人。
人數雖然隻有六十萬人,但都是實打實的戰鬥隊伍,召之即戰,質量方麵沒得說。
這部分的一線兵力,王小飛和吳用、盧俊義等大臣商議之後,決定在未來的二十年內,將其逐步擴充到百萬人之眾。
如此一來,大梁帝國的一線部隊和二線部隊,合起來便有一百八十萬人,足可以稱得上是“窮兵黷武”了。這樣龐大的軍隊規模,自然不是用來看的,而是要拉出去外戰,用以挑戰帝國極壁,建立起一個震古爍今的超級帝國。
當然,這一遠景計劃的執行,需要時間的積累,目前的情況,還是力有不逮。
眼下,光是軍隊的改製,就需要各級官員忙活好一陣子了,預計在年末的時候才能完成大部分的工作。
而等到來年開春,帝國就要部署另一件大事。
那就是:平滅大理。
大理國雖然是個地方政權,但由於北宋的積弱,該國抓住機會,很是蠶食了一些領土,將一些西南夷納入麾下,所以現在該國的體量相當巨大。
梁帝國的君臣,也是在長期的治國理政中,逐漸意識到,在帝國的西南方向,居然還有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
更重要的是,這個國家目前的實力,好像並不是很強。
由於自身問題而久久未能擴張的大梁帝國,麵對這塊嘴邊的肥肉,焉有不動手之理?
當此之時,西南方向原有領土的集村並寨工作,也進行的差不多了。之前那些作亂的土司老爺們基本上被清理幹淨,百姓們被集中到一起,各個聚居點也有士兵來維持生產生活秩序,新的梯田也被開墾出來,當地居民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融入到大梁整體的框架之內。
可以說,在這種情形下進行外戰,真是再合適不過。
為了能夠一鼓而下,相關的準備,現在就要開始進行。
在各種物資之中,最重要的還得是糧食。
軍隊所需的軍糧倒是不用過多擔心,因為這些東西平日裏便有儲備。
需要進行調運的,是用於安定地方所需的額外的糧食。
打下大理國之後,肯定是要將其盡快消化掉的,要不然仗還不如不打。
而要穩定戰亂之後的地方局勢,糧食等物資就是重中之重,不可大意。
……
就在南邊的梁帝國君臣,緊鑼密鼓地籌備諸多大事的時候,北方的金國上京,又發生了一件小亂子。
這件事,給皇帝完顏亮,搞的很沒有麵子。
卻說皇帝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弄到手的頂級美女烏帶,居然和某個奴仆私通了。
要說這件事也不怪烏帶,怪就怪皇帝移情別戀的速度太快,再加上後宮的美女實在是太多了,結果就導致烏帶很是寂寞,便想著排遣消解一下。
由此可見,女真人的風氣和習性,確實與華夏族不同。
烏帶想起了自己之前享用過的一個家奴,名叫閻乞兒的,越想越煩躁。
於是便秘密計劃起來。
有一天,內宮中的太監們抬著一個大筐子出了宮,裏麵裝著的是過時的衣物,要丟出宮去。
回來的時候,筐子裏麵又都是在外麵采買的新衣服,負責宮禁的侍衛仔細查了查,發現沒有問題,便放行了。
以後每隔幾日,都會有同樣的事情發生,侍衛們也就見怪不怪,檢查的力度沒有之前那麽仔細了。
就這樣,趁著某次檢查不合格的檔口,精壯的閻乞兒被運入宮中,與烏帶相會。
歡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
很快,烏帶私通奴仆的事情,就被捅出去了。
喜歡給別人戴綠帽子的完顏亮,現在也被人戴了帽子,怎一個窩火了得。
皇帝就此大開殺戒,將有關的侍衛、太監、宮女,連著弄死了幾十個。
但念著與烏帶日前的感情,完顏亮並沒有對此女動手。
僥幸活下來的烏帶,終日憂懼不已,最後淒惶自殺了。
自古紅顏多薄命,被皇帝看上的女人,死的還要更快些。
……
烏帶的死,宛若一道水花,並沒有對金國的朝局產生什麽大的影響。
而皇帝之前定下來的遷都事宜,終於正式拉開了帷幕。
完顏亮力排眾議,頒布了《議遷都燕京詔》。
一些不怕死的老臣,又跳出來反對了。
也許是最近殺的人比較多,完顏亮決定采取以柔克剛的策略,給這些頑固的手下一個機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幾日後,皇帝大宴群臣,地點選在了禦花園內的某個池塘旁邊。
池塘裏麵,是一些枯萎的蓮花,看上去頗有些破敗。
宴席之中,完顏亮假意問自己的親信:“朕栽了二百株蓮花,為何都死了呢?”
親信按照劇本,大聲答道:“上京寒冷至極,不宜於栽種蓮花。但燕京地暖,適合栽蓮。”
另一些臣子趁機迎合道:“燕京自古就是稱霸之地,虎視中原,可以成就萬世基業!”
還有朝臣附和道:“上京是黃沙之地,實在不適合帝王居住。”
龍顏大悅,當場賞賜了這些臣子。
如此這般,輿論紛紛倒向完顏亮一邊。
於是遷都開始了。
國家征調民夫80萬人、兵丁40萬人,耗費大量土木石材,開始了燕京城的擴建工程。
完顏亮又是個性急之人,沒等工程完全竣工,他就率領群臣,直接搬入了燕京府內。
當然,這也與上京附近嚴寒的天氣有關。
這座城池,整整耗費了兩年的時光,才最終營造完畢。
其外城周長約三十五裏,共有12座城門,極盡輝煌,展現了大金帝國最高超的營建工藝。
也是趕巧了,南邊的大梁帝國,也幾乎在同時,進行著濟州府的新城建設。
不過梁帝國君臣是在原來的首都周圍,營造新城,金帝國是直接進行擴建,二者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金國新建的皇城,東西窄,南北長,周長九裏三十步,共有4座城門:北為拱辰門,東為宣華門,南為宣陽門,西為玉華門。宮城內有36處宮殿,還有眾多樓閣和園池名勝。其中,坐落在中軸線上的大安殿和仁政殿是最重要的兩大宮殿。
完顏亮住進新皇城之後,十分興奮,才思泉湧,又寫了一首詩。
“五雲金碧拱朝霞,樓閣崢嶸帝子家。”
“三十六宮簾盡卷,東風無處不揚花。”
……
隨著春天的臨近,梁國攻滅大理的軍事準備,進入了倒計時。
此次行動的主力,是由朱武、蕭嘉穗、楊春所率領的荊湖一帶的精兵強將。
這些士兵多來自於帝國南方,對酷熱潮濕的天氣較為熟悉。
為了保證兵力,高層經過研究,又從別處增調了十萬軍士,分別由嶽飛、武鬆率領,與前線的朱武軍團匯集為三十萬大軍,共同參與此次作戰。
而嶽飛、武鬆麾下的壯士們,就多是北方子弟了,他們驟然進入南方,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期。
與此同時,糧草、醫藥、後勤、馬匹、新式裝備等物資,也在源源不斷地向西南地帶集結。
尤其是馬匹和醫藥方麵,需要更為精細一些的準備。
人類對於氣候的適應能力要強過馬匹,那些在北方草原奔若遊龍的馬兒,如果受到南方酷熱氣候的影響,很多都會生出疫病,如此一來便得不償失。
正因為此,後勤部門為本次大戰準備的戰馬,多為南方馬,這種馬匹的體型較小,但速度更快,更能適應南方的氣候和地形。
根據帝國國防部對此次戰役所做的沙盤推演,大部分的作戰基本上都是城池攻防戰,涉及到野戰的情形預計很少發生,所以能供騎兵發揮的空間較小,這一回也沒有派大批的西部騎兵上去。
醫藥方麵自不必說,無論是人還是牲畜,一旦生了大的疫病,對於軍隊來說,都是很可怕的景象。
所以相應的準備,一定要齊全充足。
除了物資的準備之外,帝國高層也為此戰製定了戰法。
那就是大軍平推,速戰速決。
大理終究是個虛胖的小國,沒必要在此地浪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
而最早發現不對勁的,是大理國的商人們。
他們立即向官府報告了梁帝國種種不同尋常的舉動,官府也不敢怠慢,將有關消息飛馬傳報給大理國主段正興知曉。
“強盜,強盜!真是狼子野心!”
段正興得到消息,不禁破口大罵。
擁有梁國這樣強悍的鄰居,對於這些小國君主來說,真不是一件好事。
無奈之下,段正興隻能抖擻精神,為了保住祖宗留下來的江山社稷,組織兵馬,抵禦梁山大軍的進犯。
雙方的第一次碰撞,即將在石城發生。
石城是大理國東部的一座重鎮,距離梁國領土有200裏。
段正興在這裏擺了十萬大軍,組成石城防線,作為抵抗侵略者的第一道屏障。
梁國大軍到位之後,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偏師,阻斷大理國防守部隊的後撤路線。
其用意無比簡單,那就是將這十萬敵軍直接吞下,全殲之。
無論是兵力還是裝備實力,梁帝國的三十萬大軍,都能以碾壓之勢,將其拿下。
這兩支軍隊,已經不屬於一個時代了。
隨著新式火炮在石城城外的展開,這座城池的失陷,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大約一天一夜之後,十萬大理軍隊,被生俘八萬。
再然後,梁國大軍一路平推,很快就抵近大理城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整個過程,甚至都有些枯燥乏味。
這種枯燥和乏味,是多年的科技進步和國力積累,所聚合而成的合力。
其中展現的技術革命和組織能力,是以往任何一支人類軍隊,都無法比擬的。
這就是武器代差的恐怖之處。
看著城下連營十多裏的帝國軍隊,小國君主段正興仰天長歎,心情鬱悶。
打,是決計打不過的。
那,就隻剩下投降了。
最後,段正興以高級俘虜的身份,帶著自己的妻妾子女,坐著舟船,踏上了前往帝國首都的路程。
北人走馬,南人行船。
一路乘船抵達江北的徐州府之後,前國王段正興和他的家人,在這裏換上了馬車,走馬路,抵達了青州府。又從青州府走了兩日,終於抵達了帝國首都——濟州府。
在那裏,帝國的高層,已經為段正興修築好了居住的府邸。
這座豪華的府邸,與前帝王趙佶、前軍閥田虎兩家人居住的府邸,都在同一條街上。
如此一來,便於管理。
對於投降的敵國君主,皇帝王小飛給提供的待遇,還是挺不錯的。
就以趙佶為例,這廝不僅吃得白白胖胖,還大力發展了自己的繪畫技藝,其作品中佳作頻出,還能賣出不少錢去。
趙佶最近還在與李清照、趙明誠、辛讚等文化人士合作,共同完成一部大型著作。
那就是《北宋全史》。
作為一個酷好修史的民族,華夏族但凡有改朝換代的事跡發生,新王朝總會組織人手,修理出一套前朝的史書,為之前的歲月蓋棺論定的同時,也為後世留下了諸多可供研究的史料。
華夏族不僅會修本國史書,還會在史書的犄角旮旯之中,記載諸多異邦小國的簡史。這一習慣,令中原史書,擁有了世界性的文化意義,可謂是華夏族為人類整體留下的另一大型文化遺產了。
便如後世的白象阿三族,不擅修史的他們,隻能在法顯大師、玄奘大師、義靜大師等人的筆記之中,去搜尋他們國家已經湮滅的古老過往。
大梁帝國建國之後,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簡化漢字的推廣運動之中,其他的文化創舉,倒是不多。
還好有李清照夫婦的提醒,帝國高層才意識到了修前朝國史的重要性。
皇帝王小飛頒布詔書,撥給經費和人員,進行此項工作的籌備。
而作為曆史“活化石”的宋徽宗趙佶,更是研究這一段華夏曆史時,邁不過去的珍貴研究對象。
就這樣,畫家趙佶,在完成每日的作畫任務的同時,又多了一項新的工作。
口述曆史,原汁原味。
朕的前半生,真是不堪回首啊!
喜歡水滸之開局幹掉史文恭請大家收藏:()水滸之開局幹掉史文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