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帝國極壁

字數:9899   加入書籤

A+A-


    從道觀出來,已經是後半夜了。
    也許是皇帝的錯覺,今晚的夜空,似乎格外明亮。
    王小飛一閃身,縱輕功躍上紫禁之巔,平躺在房梁上,欣賞夜空。
    這片天地,確實有些與眾不同。
    未來似乎近在咫尺,又仿佛遙不可及。
    ……
    在接下來的施政過程中,帝國有意放緩了改革和發展的速度。
    各條戰線平穩推行,並沒有給地方設置很多難以達到的超級目標。
    此舉不僅是在與民生息,也是在統籌兼顧。
    對外征戰的腳步,也放緩了。
    本來是想在三年後的今天出兵高麗,但後來經過商議,決定再等一等。
    皇太子王賁,也一天天地長大。
    為了培養他的能力,皇帝逐漸將一些政務下放,交給太子處理。
    長公主王嫣然現在也十二歲了,長成一名調皮可愛的小姑娘,整天在皇宮裏麵瘋玩。
    皇後紫羅又舍不得揍她,所以小姑娘每天都過得很快樂。
    雖然說天家無父子,但梁帝國後宮的結構非常簡單,皇帝也沒有納妃的傾向,所以也沒有奪嫡等後宮鬧劇的出現,整個皇宮顯得頗為和諧。
    魯中和山西多地,都修建了煤礦鋼鐵水泥聯合大廠。
    在資源的堆砌下,除了連接天下主要城市的主幹道之外,一些支線也陸續開始了建設。
    那些被“分層使用”的二十萬北地蠻夷工程隊中,有些人年事已高,幹不動了。
    國家也給這些人辦了退休,他們正式成為梁帝國公民的同時,也得到了頤養天年的寶貴機會。
    如今,製約國家建設速度的,主要還是人力。
    在繼續使用軍隊築路的同時,政府每年還要拿出很多錢來,雇傭老百姓來幹活兒。
    這些錢拿到百姓手中花掉,順便也能帶動消費,使民間商業得以穩步發展。
    雖然整體發展的速度變慢了,但整體的經濟模型,是良性運轉的。
    由於沒有外戰,國家的稅收出現了久違的盈餘,每年還能有些存款出來。
    這些都是非常好的現象。
    ……
    大梁的強盛,引來了周邊其他國家的羨慕和嫉妒。
    它們紛紛派來使節團,來到大梁取經。
    這其中,派團最勤的,當屬高麗國、東瀛國、大越國。
    尤其是高麗國,自從得到了梁帝國的軍事援助,遏製住了金兵的攻勢之後,高麗上下對梁國的印象變得非常好。
    產自帝國西北的羊毛衫,也成了高麗國民新的時尚。
    見高麗人民如此熱情,皇帝王小飛都有點不好意思侵略他們了。
    高麗使團對梁帝國的官僚體係很感興趣,調查清楚後,回去馬上照搬使用,行政效率提升了一大截。
    除了這些東西以外,中原的飲食、風俗、書籍,也被使團帶回了高麗本土,讓高麗人民擺脫了每天隻能吃泡菜的窘境。
    高麗國王還經常寫信問候王小飛的身體健康,同時催促王小飛盡快發兵,將北邊的金國人徹底敲死。
    除了高麗國之外,大越國也在積極發展與梁帝國的關係。
    大越國就是如今越南的前身。
    當此之時,大越國的處境頗為尷尬。
    此國的北麵,正對著梁帝國新收複的南疆省。
    此國的南麵,正對著由梁帝國海軍元帥李俊所統領的海外殖民地。
    隻有西麵的部分國土,尚與另外一國——朱羅接壤。
    而東麵就是汪洋大海了。
    也就是說,此時的大越國,正被梁帝國三麵環繞。
    堪稱“c形保衛”。
    在這種情況下,大越國的卑躬屈膝,就很有其現實的必要了。
    因為梁帝國隻需要稍微動動腿腳,大越國就得消失。
    事實上,國防部已經出台了相應的作戰方略。
    隻是帝國高層另有其他的考量,便將此方略暫時擱置了。
    ……
    濟州府,遠東地區目前最繁華的都市。
    隨著水泥的逐漸普及,一批新式樓房,也在濟州新城之中,次第出現。
    這種樓房建設得頗為粗獷大氣,不似後世千篇一律的樣貌,很有一些風味。
    在濟州新城的主幹道上,各種商鋪紅紅火火,售賣著琳琅滿目的商品。
    酒樓飯店的生意更是熱鬧,食客老饕們競相品嚐美食,十分愜意。
    不同於前朝的管製,大梁早早地就取消了宵禁製度,夜生活多姿多彩的同時,也為國家帶來了頗為充裕的商稅收入。
    這一日,在大名鼎鼎的十字坡大酒店,正在進行一場重量級的宴會。
    孫二娘、張青夫婦,退休之後在濟州府經營店鋪,已經有快二十年了。
    十字坡大酒店也成為酒樓行業的標杆企業,享有盛譽。
    而本場宴會的主角,乃是大梁帝國的皇帝陛下王小飛,以及大梁帝國的海軍統帥李俊。
    陪在君臣二人身邊的,都是帝國海軍中的高級將領,諸如阮氏三雄、張榮、劉夢龍、童威、童猛、張順兄弟、孟康等人,均在此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宴會間歇,皇帝將李俊喚到一旁的雅間,之後又揮揮手,將侍衛打發出去。
    李俊明白,這是皇帝要與自己單獨奏對,說的肯定是很緊要的事情。
    “老李,你職掌水軍,算起來已經有三十多年了吧?”
    “不錯,從梁山算起,末將已經做了三十六年的水軍頭領。”
    “當年咱們梁山重聚之後,朕許給你的條件,你還記得否?”
    聽見這話,李俊心裏頓時一個激靈。
    但嘴上卻在裝糊塗:“當年的事情有些遙遠,臣愚鈍,記不大清了。”
    王小飛微微一笑:“行了,你我君臣之間,不用搞這些虛的。朕不是趙匡胤,也不會搞什麽杯酒釋兵權之事。你才能卓著,當個將才確實是委屈你了。那南海之地浩瀚不已,就是給你一個偌大的封國,又能如何?”
    李俊被唬了一跳,趕緊起身跪下:“微臣斷不敢有非分之想!”
    “你瞧你,朕在跟你說真事,又不是在騙你。”
    “這……不知陛下的意思是……”
    “南海諸國,除三佛齊、朱羅之外,我大梁海軍均可一鼓而下。而三朱兩國,隻需再營建數萬艘戰艦,不出二十年,亦可平定。有了這些地方,我大梁的疆域便可橫跨萬裏之遙,已然是帝國極壁。超過這個疆域的土地,即便是予以占領,也是作用不大了。”
    “你素有雄心壯誌,倒不如在我帝國極壁之外,再創一國社稷,也是圓了朕當年給你許的願望。”
    “這……”
    ……
    宴會結束後,李俊的心中,久久未能平靜。
    皇帝的氣魄和胸襟,確實遠非常人可比。
    而且對於功臣的態度,與前朝趙氏皇族相比,更為寬厚。
    皇帝為他許下的建國基地,是位於婆羅洲更南邊上千公裏處的一處超級大島。
    由於梁帝國海軍活動的頻繁,登上這座數倍於婆羅洲的大島,已經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皇帝已經為這座大島起好了名字——奧斯錘州。
    沒錯,正是如今的南澳州,在當時不過是一片荒蕪之地。
    李俊想了整整一夜,最後想清楚了。
    皇帝的用意,恐怕不僅僅是“帝國極壁”四個字,所能概括。
    自己在海軍元帥的位置上,坐的時間確實是太久了。
    幾十萬大軍孤懸海外,就算皇帝的性情再寬厚,心中或許也有些旁的意思。
    而自己若能跳將出去,不僅能以李氏家族為基,創立一個新的王朝,還能了卻帝王的心中事。
    可謂是兩全其美。
    就李俊自己而言,他的性格,也確實與一般的梁山好漢有所不同。
    其他人都是故土難離,李俊則更加具有開拓精神。
    與其直接退休,在某個地方頤養天年、混吃等死,倒不如在另一個地方繼續發光發熱。
    是做一個開國名將,還是做一個開國皇帝,便在李俊的一念之間。
    ……
    三日後,李俊正式卸任帝國海軍統帥一職,由劉夢龍接任。
    同時離任的,還有童威、童猛二兄弟。
    這離任的三員好漢,率領五萬嫡係部隊,從占城大港揚帆起航,奔赴五千裏之外的奧斯錘州。
    與開拓船隊一同出行的,還有數百位工匠,以及足夠數量的物資。
    這是一次足以載入史冊的偉大航行。
    也是王小飛突破帝國極壁的一次全新嚐試。
    借著此次航行的機會,梁國海軍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征兵,以補充缺額。
    畢竟最能打的一半,都跟著李俊去建國了。
    與征兵相伴隨的,是泉州、福州、彎州三大造船廠的營建。
    接下來的開疆拓土,所拓展的,就是藍色疆域了。
    因為在陸地之上,就遠東來看,已經沒有哪支力量,能夠對梁帝國產生足夠的威脅。
    艱苦航行五個月後,李俊麾下的開拓者們,終於登上了這片蠻荒之地。
    比人還大的老鷹,比人還高的袋鼠,以及那一望無際的荒原,就是他們即將麵臨到的全新挑戰。
    而在萬裏之外的濟州府,皇帝王小飛,正在和中書省的首腦們,就一些城鎮的選址問題,展開討論。
    這些城池,是為了滿足帝國新的轉運需求,所建設的新城。
    有了這些建設,帝國的連接將會更為順暢。
    ……
    遼東之地。
    一支大軍正在迤邐前行。
    時值九月,遼東的氣溫不冷不熱,對於行軍來說,這個氣候就顯得很合適。
    這支隊伍非常龐大,正規作戰人員,足有二十萬人。
    算上後勤的隊伍,總數足有五十餘萬。
    在遠東地區,能拉出如此龐大隊伍的,不用說,正是大梁帝國。
    隊伍雖然龐大,但在廣袤的遼東大地之上,如此規模的隊伍,從高空望去,也不過像是一隻小小的毛毛蟲罷了。
    率領這支部隊的統帥,是帝國元帥嶽飛、林衝、燕青、時遷、徐寧五位。
    普通將領,有段景住、呂方、楊春、王定六、張牛兒等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下子派出如此多的軍方大佬,肯定不是去執行一般的軍事任務。
    時隔數年之期,對於遁入高麗境內的金兵餘孽的最終清算,終於要開始了。
    這些年,皇帝王小飛放緩了擴張的腳步,將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國內的建設上麵。
    但並不意味著,皇帝會放鬆對周邊國家的監視。
    尤其是最危險的敵人——女真部落。
    “還有多久能到江邊?”
    “回大帥,還有五日的路途!”
    “很好,那邊的船隻備的如何?”
    “大船五百艘,小船一千八百艘,全部備齊!”
    嶽飛點點頭,示意傳令兵回到自己的崗位。
    五日後,大軍開到江邊,負責給他們撐船搖櫓的,是高麗國的百姓。
    高麗國官員樸正熙,親自到場指揮。
    對於這位外交官員,梁帝國的元帥們也都很熟悉了。
    此人經常出沒於濟州府各地,對高粱友誼作出了不可磨滅的特殊貢獻。
    而對於盤踞在高麗國北方的女真殘餘勢力,一直都是高麗國主的心腹之患。
    為了徹底解決他們,高麗國主便來尋求境外勢力的幫助。
    大梁帝國就是那個境外勢力。
    兩國之間的交流,不僅為高麗穩固了北方陣線,還帶來了很多非常實用的羊毛織物。
    但是,梁帝國君主答應的大軍清剿,遲遲未能兌現。
    這讓高麗國主非常心急。
    就一直催,一直催。
    搞的王小飛非常心煩。
    你急什麽,急著投胎嗎?
    朕現在還有好多事情要處理,沒功夫搞侵略。
    於是就拖了好多年。
    現在,終於到了兌現承諾的時候了。
    希望高麗國主能夠喜歡。
    軍隊的渡江進行地非常非常順利。
    但是大炮的運輸,還是耗費了相當多的功夫。
    好在如今的梁軍大炮,早已不是當年傻大黑粗的硬貨了。
    比之前要輕便不少。
    二十萬大軍,就此進入高麗國土。
    樸正熙特使找來了很多熟悉地形地勢的百姓,給嶽飛大軍帶路。
    其實根本就不用帶路,經過長時間的軍事情報搜集,梁國國防部門對高麗國的山川河流早就爛熟於心,甚至還畫好了非常詳細的地圖冊。
    不過,為了避免嚇到樸特使,就沒有把地圖冊拿給他看。
    地圖這種東西,在平日裏毫不起眼,一旦到了戰時,那可就是戰略資源。
    高麗北部多山地,其中能住人的河穀地帶和村落,有相當部分落入到金人手中。
    當然,在梁國的支持下,高麗還是奪回來一部分。
    嶽飛、林衝、時遷等人要做的,就是將整個高麗北部,好好犁掃一遍。
    “樸特使,你們本國的大軍呢?”
    “就在前麵的蛇首山下,由高將軍統領。”
    “很好,合兵一處之後,修整三日,隨後開往五號寨!”
    “五號寨?為何不先去攻打一號寨?”
    “五號寨的金兵人數更多,而且地勢更為險要。攻下了五號,它周邊的寨子,也都能一鼓而下。如果拿不下五號,其他寨子的金兵,無法順利全殲,會跑到貴國的其他地方。到那個時候,再想清剿,又要耗費很多功夫。”
    嶽飛就自己的調度,對樸特使進行了解釋。
    早在開戰之前,梁國情報係統,就將此次要攻下的各處金兵城寨營壘,進行了編號。
    孰輕孰重,高級將領心中自有判斷。
    “原來是這樣。”
    聽了嶽元帥的解釋,樸正熙這才明白其中的緣由。
    打仗這件事,對於他這樣的外行來說,難度著實有點高了。
    “樸特使,按照咱們之前的約定,貴國的軍隊,要接受本帥的統一調度。這一點沒問題吧?”
    “沒問題,本官已經跟高將軍說好了,他會全力配合您的。”
    嶽飛笑著點了點頭。
    配合好啊,本帥最喜歡配合的人了。
    喜歡水滸之開局幹掉史文恭請大家收藏:()水滸之開局幹掉史文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