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四千萬漢人死亡
字數:5637 加入書籤
王華陽說道:“師傅,這恐怕不好吧!”
文天祥說道:“皇上,現在明教是敵是友咱們還不知道,朝廷肯定不能貿然表明自己的態度,如果這是忽必烈給大宋設下的圈套,那大宋一旦中計,則再也沒有光複中原的機會了!”
王華陽說道:“師傅,你先聽聽朕的想法,剛才你也說了,明教現在還不清楚是敵是友,咱們也不用管他們是敵是友,把明教當做中立就行了,大宋來到海外,韜光養晦了八年,目的就是光複中原,但是現在沒有出現光複中原的機會,因此,不管明教是敵是友,大宋對外的態度一定是甘願做大元的藩屬國,放棄對中原的聲索,隻有這樣,咱們才能讓忽必烈放心。”
文天祥說道:“皇上,您有沒有想過,如果大宋朝廷一旦明確便是做大元的藩屬國,放棄對中原的聲索,那麽中原的百姓就會從根本上失去對大宋的信任,一旦失去了民心,大宋政權將會失去中原正統的合法性,將來咱們再去光複中原,百姓也不會支持咱們的。來到海外百年,除了臣跟忽必烈簽署了一份宋元和約,大宋成為大元的藩屬國,在朝廷層麵和民間,大宋朝廷從沒有明確的告訴百姓大宋將放棄中原,不再光複中原,這也是中原百姓對大宋朝廷還抱著信任的基礎,明教可是有五十萬教眾的大教,一旦朝廷明確告訴明教朝廷放棄中原,甘願蝸居海外三島,那麽這個消息很快就會傳遍整個中原,到時候大宋朝廷就會失去百姓的支持,大宋朝廷就真的成為一個蠻夷政權了。微臣的意思還是告訴明教一個模棱兩可的消息,讓他們自己去揣測。”
王華陽說道:“師傅,在這個時候,模棱兩可的消息其實就等同於不跟明教合作,這跟直接告訴明教咱們放棄中原有什麽不一樣?”
文天祥說道:“皇上,雖然結果是一樣,但是一個是他們自己揣測的答案,一個是咱們明確告訴他們的答案,兩者是不一樣的,明確告訴明教咱們放棄了中原,等同於大宋拋棄了中原數千萬的漢人,大宋將不再是中原漢人的代表,大宋將會和安南、高麗一樣,成為一個中原人看不起的藩屬國,將來咱們光複中原,很可能得不到中原漢人的支持,就像現在安南人進攻大元,一定會得到漢人的反對,但是如果朝廷沒有明確表示放棄中原,那麽就會給大多數漢人留下朝廷還會回來的念想,他日咱們光複中原,這些漢人就會揭竿而起跟隨朝廷攻打蒙古人。”
文天祥頓了頓說道:“皇上,有些事情,可以做,但是不能說,雖然結果都一樣,但是一旦說破,那就是天大的事情。”
王華陽說道:“師傅,如果咱們不明確表示放棄中原,明教、白蓮教他們可能會以為朝廷有不得已的苦衷,不方便直接說光複中原,他們會以為咱們在臥薪嚐膽,其實這也是朝廷現在的真實情況,但是如果他們回到中原後意會錯誤了咱們的想法,認為隻要他們舉兵抗元,朝廷就會出兵北上怎麽辦?蒙古入主長江以北數十年,入主長江以南才八年,八年來,蒙古軍隊一直在打仗,他們的軍隊還有著強大的戰鬥力,這時候咱們出兵北上,無異於自殺,同時還會斷送了將來光複中原的有生力量,明教、白蓮教不管他們是邪教也罷,正經的宗教也罷,之前他們都反對過大宋朝廷,而現在他們願意摒棄前嫌跟朝廷合作,那就是大宋朝廷的盟友,他們一旦起兵反元,必定會遭到蒙古人殘酷的打擊,到時候損失的都是咱們光複中原可以依靠的力量。朕的態度是直接拒絕他們合作的要求,這樣就斷了明教大宋朝廷會在他們起兵後響應他們的念想,以明教和白蓮教現在的實力,如果沒有大宋朝廷的支持,他們現在起兵反元無異於自殺,朕相信他們的教主也不會傻到這點也看不明白。”
文天祥說道:“但是皇上,一旦明確表示甘願做大元的藩屬國,放棄中原,就會徹底的失去中原漢人的民心了。”
王華陽說道:“師傅,朕也知道得民心者得天下,但是蒙古人得了天下是因為得到了漢人的民心嗎?不是的,蒙古人得了天下,是靠著蒙古鐵騎橫掃天下,將馬刀架在漢人的脖子上得到的天下,如果得民心就可以得天下,那咱們大宋為什麽失去了天下,是咱們失去了漢人的民心嗎,不是的,是咱們打仗輸給了蒙古人,咱們要想光複中原,僅僅有民心是沒有用的,必須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如果咱們打敗了蒙古人,這民心自然就歸順了。”
文天祥張了張嘴,要說出口的話又咽了回去。
王華陽看著文天祥說道:“師傅,你是大宋的丞相,朕現在問你,大宋有多少人口?”
文天祥被王華陽的問題問的莫名其妙,正在談明教的事情,怎麽又說起人口的事情了。
文天祥說道:“回皇上,大宋現在有人口一千萬,漢人三百萬,土著七百萬!”
王華陽說道:“朕早已下旨,土著乃是炎帝後代,也是漢人,以後不要再區分漢人土著了,凡是我大宋子民,統統都是漢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文天祥趕緊說道:“微臣一時口誤,請皇上恕罪。”
王華陽繼續說道:“大宋現在有一千一百萬人,師傅這是沒有將海東省的人口計算在內,其中男子有五百萬人,而五歲以下的男童就有一百三十萬,五歲至十四歲的男童有一百萬,十四歲至四十歲的男丁有二百萬,四十歲以上的男丁有七十萬,十年後,大宋人口會增加到一千五百萬以上,十四歲至四十五歲以下的男丁將會達到三百萬,這三百萬男丁,隻要經過訓練,就是三百萬軍隊,有了這三百萬軍隊,咱們直接可以橫渡南海,直接將蒙古人趕回草原,有了這三百萬軍隊,咱們根本就不需要民心,三百萬光複中原的軍心足以蕩平一切不臣之心。而朝廷現在要做的就是為這三百萬軍隊積累足夠的武器和軍餉。”
文天祥對王華陽的話不敢苟同,但是文天祥已經從王華陽的話裏聽出來了,王華陽這是要鐵了心的告訴中原漢人大宋不準備光複中原了。
文天祥雖然有一百個不同意,但是王華陽是皇帝,皇帝的話是不容質疑的。
次日早朝結束後,在文天祥的秘密安排下,明教光明左使陳懷民、通天聖王陽頂天以侍衛的身份來到了皇宮。
由於這次會麵是秘密會麵,因此王華陽隻安排了文天祥、小寶跟自己一同會見明教的人。
當然了,為了安全起見,小寶安排了二十名懸劍司的高手埋伏在密室外,一旦發現有危險,將會立刻擊殺陳懷民和陽頂天。
陳懷民、陽頂天在文天祥的帶領下進入密室。
陳懷民、陽頂天按照文天祥在路上時交代的,趕緊下跪並高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王華陽示意兩人平身並說道:“兩位都是江湖中人,不必拘泥於朝廷的禮節。”
說罷讓小寶給兩人賜座。
等兩人坐下後,王華陽看著陽頂天率先問道:“你就是陽頂天吧,朕聽聞你們教主對你非常器重,有意讓你做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
陽頂天回話道:“回皇上的話,草民的能力在明教中隻算一般,原本是輪不到草民做教主的,這些都是明教教中前輩抬愛,尤其是我們光明左使陳懷民,更是對草民進行嚴格的教導。”
王華陽說道:“既然陳左使願意推薦你,那證明你確實有非同尋常的能力,朕相信明教將來在你的帶領下,前途會越來越光明。”
王華陽說罷,端起茶杯喝起了茶,他要看看陳懷民和陽頂天準備用何種手段說服自己。
陳懷民見王華陽端起茶杯喝茶,與陽頂天對視了一眼。
陳懷民站起來說道:“皇上,三日前我等讓文丞相給您送去了我們教主的親筆書信,不知皇上有何打算?”
王華陽放下茶杯說道:“你不說朕還不生氣,你們明教寫信就愛讓人猜嗎?之前跟文愛卿發了一份名帖,讓文愛卿思考了良久才找到你們,給朕的信就八個字,這是讓朕自己猜測嗎?”
陳懷民趕緊說道:“回皇上,我等之所以寫的簡單,就是希望皇上看到信件後,能給我們一個麵聖的機會,並沒有讓皇上猜的意思。”
王華陽說道:“朕自然明白,隻是以後再給別人寫信,千萬別寫這種讓人猜測的信件了,萬一朕沒有耐心,一不小心理解錯或者直接讓人砍了你們的腦袋,你們就是想要麵聖的機會也沒有了。”
陳懷民說道:“草民一定謹遵皇上教誨!”
王華陽說道:“好吧,朕也不是小氣的人,你們就說說這次見朕到底所為何事?”
陽頂天站起來說道:“皇上,陳左使年事已高,還是由草民代勞吧。”
王華陽看了一眼陽頂天,點了點頭。
陽頂天說道:“皇上,自古以來中原地區就是咱們漢人的地盤,從三皇五帝開始,咱們漢人的祖先就世世代代的生活在中原,先後經曆了大夏、大商、大周、大秦、大漢、大魏、大晉、南北朝、大隋、大唐,大唐之後中原皇帝的寶座傳到了太祖爺,數千年來,朝代更替,領土變遷,但是唯一不變的就是皇帝是咱們漢人做,而周邊蠻夷隻能侍奉漢人,不能染指中原皇帝之位,皇位傳到了趙家,那就是上天神明對趙家的認可,漢人也認可趙家子孫做漢人的皇帝,但是蠻夷出身的蒙古人不安心呆在草原,竟然南下侵占中原,將漢人皇帝趕到海外,這就好比一個強盜把主人趕跑自己做了這家的主人,這顯然有違天道,有背綱常,蒙古人嗜殺成性,每攻打一處城池,遇到抵抗,攻破城池便屠城泄憤,蒙古人野蠻,所到之處奸淫擄掠漢家女子,蒙古人強盜,看上的土地,直接跑馬圈地,將土地上的漢人全部趕走,不管死活,在蒙古人的統治下,漢人的命不如一隻羊值錢,漢人殺了蒙古人,漢人要抵命,蒙古人殺了漢人,殺了就殺了,死了白死,漢人重視血統的純淨,但是蒙古人卻肆意踐踏漢人的血統,新娘第一晚都要送到蒙古人的床上,這對漢人而言簡直是奇恥大辱。蒙古人為了不讓漢人造反,將漢人家裏所有的刀具都沒收了,家裏連切肉的刀都沒有,想要用刀還要刀去申請,簡直聞所未聞。蒙古人肆意剝奪漢人的權利,蒙古人不需要任何理由,想要奴隸了,直接將遇到的漢人擄為奴隸,漢人隨時都有可能成為蒙古人的奴隸,漢人在蒙古人治下沒有一點的權利,整個統治階層都是蒙古人,各地的官員也都是蒙古人,使得中原地帶的生活、文化產生了嚴重的倒退,生活習俗也開始出現蠻夷化,連年戰亂、天災不斷,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百姓十室九空,即便是這樣,蒙古人對漢人的征稅是一點也沒有減少,蒙古人根本不顧漢人的死活。根據我們明教得到的消息,崖山海戰之前長江以南還有六千萬漢人,蒙古人攻打大宋數年,死了兩千萬人,蒙古人統治大宋領土八年,又死了兩千萬人,長江以南的漢人現在僅剩下兩千萬,蒙古人這是要將咱們漢人趕盡殺絕啊。”
王華陽見陽頂天越說越激動,於是暗示小寶趕緊給陽頂天送過去一杯茶。
陽頂天接過茶一口喝下。
陽頂天繼續說道:“蒙古人依靠騎兵彎刀,征服了金人、西夏人、大理人、吐蕃人還有咱們漢人,但是蒙古人根本就不會治理國家,更不會治理百姓,他們隻會騎馬放羊,所到之處都是哀鴻遍野。崖山海戰,大宋官軍突破蒙古人包圍,來到海外複國,這對中原漢人來說就是一種希望,大家都希望皇上能夠早日重整旗鼓,揮師北上,將蒙古人趕回草原,但是八年了,我們在大陸盼星星盼月亮,就是沒有盼到漢人自己的軍隊回來,漢人在蒙古人的統治下豬狗不如,曾將咱們漢人是何等的榮光,北擊匈奴、南平百越、西通西域、東蕩倭寇,現在卻淪為蒙古人治下的奴隸,我們都不甘心,我們希望皇上帶領軍隊將蒙古人趕回去,恢複咱們漢人的基業。”
喜歡大宋第三帝國請大家收藏:()大宋第三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