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藍玉誤國,按律當斬(下)
字數:7338 加入書籤
藍玉的出現,並不是因為他也參與了以武義伯劉子玉為首,糾結大唐四省八府三十二郡縣的官員,所組成的這一張龐大的走私網絡。
事實上,作為【天生帝王命】係統所出品的曆史傳奇武將,安西候藍玉對昭武帝陳懷安是有著百分百忠誠的。
除了他驕縱的個性容易惹是生非之外,是絕不可能做出有損大唐王朝之事的。
這份由忠勇候盧江,在巡視全國時暗中所掌握的大唐王朝首起“茶馬案”證據中,關於對大唐安西候藍玉的描述是這樣的:
“大唐昭武元年四月,安西候藍玉親率衛隊,於安西重鎮之一的龜茲,查獲走私商隊違反大唐王朝茶馬禁令.......”
“經層層探查,此走私商隊的幕後主使正是大唐武義伯劉子玉,查獲走私贓物總價值超過十萬兩白銀!”
砰!
看到這兒,昭武帝陳懷安再也忍不住,一巴掌將奏折拍在禦書房的案桌之上。
一旁的忠勇侯盧江,也是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巴掌,嚇得愣在原地不敢繼續說話。
後麵的內容,即便是陳懷安不看,也能猜到大概,簡直是觸目驚心呐!
陳懷安不由得怒道:“盧江,你告訴朕,這些個勳貴悍將、朝廷的重臣棟梁,他們到底是怎麽敢這麽做的?”
“朝廷有律法,各地有監督,他們就這樣公然在朝廷,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動搖我大唐王朝的統治根基,他們,他們就不怕天打雷劈嗎?”
“朕捫心自問,開國以後給他的賞賜和每年的俸銀、祿米,足夠他們生活的來吧,他們轉過頭就來這樣對朕,他們還有良心嗎?”
聞言,盧江思索了片刻,一字一句的回道:“皇上,這人心是軟的,可銀子卻是硬的,麵對堆積如山的、白花花的銀子,很難有不動心之人啊!”
“再者,以臣暗中巡視所掌握的情況來看,並不是所有的開國功臣都對皇上的封賞滿意;”
“所以,所以——”
遲疑了片刻,盧江最終還是一咬牙,一跺腳,道:“這些驕兵悍將和前朝舊臣,自認為在皇上這兒沒能得到相應的封賞;”
“於是乎,他們就暗中聯合起來大肆斂財,仕途暢通和榮華富貴,終歸是要占一頭吧!”
“既然皇上不給,他們就自己動手拿了!”
“混賬!”
陳懷安砰的一下,再一次將麵前的案桌拍得震天響。
就連站在禦書房外,隨時候駕的司禮監秉筆太監蔡和,以及金吾衛統領、忠義侯蕭破,都被禦書房內傳來的動靜,嚇得一個激靈。
這可是皇上稱帝以來,罕見的龍顏大怒的時刻啊!
禦書房內,陳懷安氣得在房間內來回踱步,腦海中接受到了太多的信息混雜在一起,讓他不得不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同時,也為自己當初的優柔寡斷而懊惱。
早知道,在封賞大典之後,就不該給老丈人劉新武的麵子,就該趁著幽雲十六州的悍將都在京城之時,直接讓兵部下令讓龍城將領換防到幽雲十六州的。
若是當初果斷一些,也不至於給自己和大唐王朝埋下如此的隱患,釀成如今的苦果!
更讓陳懷安不安的是,他隱約覺得剛剛發生在西域的小宛國和烏孫國之亂,以及藍玉率兵滅掉烏孫國的一些列事情,都與忠勇侯盧江暗中調查的“茶馬案”有牽連。
否則,為何藍玉這邊剛剛扣押了劉子玉的貨物,轉頭就爆發了烏孫小宛之亂呢?
這,未免也太過巧合了吧?
一想到這兒,陳懷安當即喚過忠勇侯盧江,湊在他耳邊低聲吩咐了些什麽。
後者當即跪地接旨,道:“臣,遵旨!”
很快,忠勇侯盧江便行色匆匆的離開了禦書房。
陳懷安又衝禦書房外吩咐道:“蔡公公,馬上給朕把兵部尚書李璟瑜,魏國公常遇春找來!”
“是,皇上!”
......
兩日後,朝會之上。
尚處於暗中調查階段的“茶馬案”還未在大唐王朝的朝堂之上發酵,但安西侯藍玉在平定烏孫之亂時,欺辱烏孫國王妃並致使其受辱自盡一事,反倒是率先在朝堂之上炸鍋。
起因是,那烏孫國王提比斯在逃往阿拉伯帝國的途中,派出數名信使分別趕赴西域諸國,將藍玉對其王妃犯下的惡行,在西域諸國添油加醋的大事宣揚。
並且,還提交了自己出兵小宛國時,小宛國俘虜軍民的證詞,證明小宛國王買買提及王室數百餘人並非命喪烏孫國之手;
以此自證清白的同時,還將殘暴、昏庸的帽子扣到了大唐安西侯藍玉的頭上,並借此指責大唐皇帝昏聵,視西域各國百姓之命如草芥,根本不配做西域諸國的天可汗!
此消息一經傳播,便在西域三十六國中引起軒然大波。
尤其是那些國力孱弱的小國家,更是人人自危,紛紛傳書自己國家駐金陵城的信使,聯合起來到大唐王朝的禮部討要一個說法。
禮部尚書張甫,本就是前朝的老儒生,自幼受儒家文化的教育熏陶。
在得知安西侯藍玉的所作所為後,當即在朝會之上公開彈劾藍玉。
張甫道:“皇上,我大唐王朝乃是天朝上國、禮儀之邦,可安西侯藍玉在烏孫國的所作所為,卻是在給我大唐王朝抹黑,有損我大唐王朝的國威,更是有損皇上在西域諸國天可汗的形象;”
“臣以為,安西候藍玉此舉,按我大唐律例,當斬!”
嘩!
禮部尚書張甫此話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嘩然。
讓朝堂之上的一眾大唐文武百官驚詫的,主要有兩個方麵:
其一,是安西侯藍玉在烏孫國的所作所為,的確有損大唐國體,有辱斯文;
其二,則是禮部尚書張甫那驚世駭俗的言論,竟然以大唐律例來說事,主張把為大唐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安西侯藍玉處死。
就連龍椅上的昭武帝陳懷安,也被禮部尚書張甫的這一番言論給嚇了一跳。
隻不過,他轉念一想也便想通了。
在忠勇侯盧江關於大唐“茶馬案”的奏折上,安西侯藍玉可是與前朝文臣武將不對付,不僅在其鎮守的陸上絲綢之路處處與劉子玉主導的走私集團為敵,在朝堂之上也沒給這些文官什麽好臉色;
陳懷安依稀記得,當初在大唐立國之前,關於國號的定論紛爭中,藍玉就曾與禮部尚書張甫為首的一幫文官唇槍舌戰;
如今,眼見藍玉在西域犯錯,這些朝堂之上的文官對他落井下石也是人之常情。
金鑾殿上,還不等昭武帝陳懷安發話呢,目前朝堂之上的大唐王朝武將之首、魏國公常遇春(韓國公陳慶之已經率兵出征高句麗),便主動站出來替“小舅子”藍玉出頭;
盡管,在這個世界的大唐王朝中,安西候藍玉並不是魏國公常遇春的小舅子;
但,同為【天生帝王命】出品的曆史傳奇武將,又皆是對昭武帝陳懷安絕對效忠的大唐武將,常遇春於情於理,勢必都會在這個時候站出來,替龍椅之上的昭武帝陳懷安分憂,分擔來自前朝文臣集團的火力。
這也是陳懷安在得知“茶馬案”一事後,緊急召見兵部尚書李璟瑜和魏國公常遇春後,特意為其交代過此事的。
常遇春道:“張大人,此舉未免有些過激了吧,僅僅是憑借著西域各國使臣的一麵之詞,就要置為我大唐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安西候於死地;”
“這樣做,是不是太過於武斷了些?”
說著,常遇春緩緩踱步來到禮部尚書張甫的麵前,意味深長的問道:“還是說,這安西候藍玉鎮守西域,讓某些妄圖以陸上絲綢之路斂財之人的財路被斷;”
“才會借此時機,拿安西侯藍玉開刀?”
“你——”
麵對魏國公常遇春的“貼臉開大”,禮部尚書張甫當即被懟得臉色鐵青,憤憤不平的說道:“魏國公,你,你可不要血口噴人!”
“誰,誰利用絲綢之路斂財了,你說清楚?”
事實上,常遇春這麽說禮部尚書張甫,還真是有些冤枉他了。
此人雖然迂腐保守,但還是有些讀書人的氣節的,倒是幹不出來那種參與茶馬案走私斂財的事情。
但,禮部尚書張甫,卻又是實打實的被人利用了,讓他在朝堂之上充當茶馬案主犯們的一把快刀,利用西域烏孫之亂,先把藍玉砍了。
糾結金陵城西域各國使臣聯合上書禮部,請求嚴懲安西侯藍玉的,正是茶馬案的主謀之一,兩江總督蘇晨。
禮部尚書張甫,不過是被他借刀殺人了而已。
哼!
常遇春冷哼一聲,並未直麵禮部尚書張甫的逼問,而是向龍椅之上的昭武帝陳懷安拱了拱手之後,慢條斯理的說道:“啟稟皇上,臣以為——”
“此次發生在西域的小宛、烏孫之亂太過於蹊蹺,而安西候藍玉負責鎮守安西一帶,必然會觸碰到某些一直以來,以絲綢之路斂財的利益集團的利益;”
“據臣所知,自漢朝開通中原王朝和西域諸國之上的商貿往來以來,曆朝曆代皆有人以茶馬走私為生,這當中不乏朝中的達官顯貴;”
頓了頓,常遇春話鋒一轉,看著禮部尚書張甫笑道:“當然了——”
“臣並不是說張大人參與其中,張大人對皇上忠心耿耿,兩袖清風,自然是不屑於做這種事情的,臣隻是舉一個例子;”
“臣以為,在弄清楚烏孫之亂的事件始末事前,不應該武斷的下定論;”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就該想辦法解決,朝廷應及時派出調查組前往西域將事情的始末原委弄清楚,在根據大唐律例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處罰;”
常遇春道:“眼下,首要的問題是解決烏孫國和小宛國之間如何善後的問題!”
“臣以為,魏國公所言極是!”
這時,兵部尚書李璟瑜也站了出來,隨聲附和道:“據安西都護府遞上來的折子,現在的情況是小宛國已經被烏孫滅國,而安西候藍玉率領的大唐軍隊,又暫時接管了烏孫國的政權;”
“所以,朝廷迫切需要解決的是,在接下來如何處置這兩個國家;”
“到底是在兩國幸存的王室成員中,重新扶持一個人登上王位統領國家;還是說,由大唐王朝的安西都護府派出人員,暫時代管小宛和烏孫......”
“李大人,由安西都護府派人代管小宛烏孫兩國一事,萬萬不可!”
兵部尚書李璟瑜的提議,話音還沒落呢,當即就被朝堂之上禮部的官員站出來反駁,道:“我大唐王朝乃泱泱大國,天朝上國;”
“皇上更是被西域諸國尊奉為天可汗,又怎可能在此特殊時期,派出大唐王朝的軍隊和使臣去接管西域國家的政權呢?”
“此舉,不是讓西域其他國家生疑,從此對我大唐王朝心生二心嗎?”
“是啊,皇上,臣也認為此舉不妥!”
“有什麽不妥的,咱們大唐王朝能有如今的疆域,那一寸土地不是打回來的,那高句麗半島可以被納入大唐王朝的版圖,那西域三十六國為何不能?”
“要末將說,皇上,咱就該趁此機會,將西域三十六國一並並入我大唐王朝的疆域領土,此舉不僅能擴大我大唐王朝的影響力,更是能為我大唐王朝的騎兵提供源源不斷的良種戰馬;”
“對了,還有西域的葡萄幹呢!”
“這可是一舉多得的事情,末將願意統領軍隊征伐西域!”
“唐將軍,王朝初立,經不起這麽勞民傷財的征伐啊!”
“......”
一時間,金鑾殿內吵得不可開交,鬧哄哄的跟進了蜂箱似的。
文臣武將分成兩派,唾沫星子幾乎都要噴到對方的臉上去了。
龍椅之上,昭武帝陳懷安也是一個頭兩個大,心道這大唐王朝的權力中心,朝堂之上的氣氛,也不比菜市場好到哪兒去,亂哄哄的還不如菜市場呢!
“眾愛卿,肅靜,肅靜!”
刷!
終於,在昭武帝陳懷安發話之後,鬧哄哄的金鑾殿內終於安靜下來,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到陳懷安身上。
咳咳!
陳懷安幹咳了兩聲,道:“眾愛卿,關於西域烏孫、小宛之亂一事,朕的看法是這樣的......”
:..cc00
..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