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遷都長安,禦駕親征
字數:3169 加入書籤
正如昭武帝陳懷安此前所預料的那般,提出向北遷都一事,一定會遭到朝中文武百官的極力反對。
讓這些從入仕為官起,就一直生活在繁榮昌盛、經濟發達的金陵城中的官員們,舉家北遷去往無論是經濟、文化都相對落後的北方城市生活,無疑是個巨大的挑戰;
這早已經習慣了江南水鄉的溫情,又豈能吃得了北方苦寒的勞苦?
果不其然,在禮部尚書張甫的帶頭勸諫之下,朝中的一幫前朝遺留下來的文臣紛紛跪地勸諫,懇請皇上收回成命;
而他們勸諫的理由都出奇一致——那就是而今大唐王朝內憂外患,連連征戰,光是戰爭的消耗就已經壓得老百姓苦不堪言了,若是再大興土木唯恐激起民怨,動搖大唐王朝的統治根基!
“諸位,靜一靜,且聽本國公一言!”
這朝中有前朝文臣反對向北遷都,自然就是跟隨昭武帝陳懷安於龍城起兵的鐵杆武將站出來,表示對向北遷都一事的支持。
此人便是大唐王朝的晉國公龐先楚。
龐先楚橫跨一步,站到金鑾殿大殿之中,先是對著龍椅之上的昭武帝陳懷安拱手行禮,這才慢條斯理的說道:“諸位大人——”
“關於皇上提出來的向北遷都一事,本國公倒是有不同的看法,諸位大人且聽我細細道來:”
“而今大唐王朝初立國,四海之內除了北邊和西邊,也就是漠北以北和西域以西,還存在著時常犯我邊境,掠奪我大唐邊關子民的威脅之外;”
“在整個南方地區,以及東邊的高句麗,皆無強敵存在,再加上我大唐王朝龐大的水師艦隊的存在,無論是黃海、東海、南海,都無來犯之敵;”
“國都定於金陵城固然是好,無論是經濟、政治、文化都高度發達,能彰顯我大唐王朝的天朝上國的威嚴;”
“但——”
說著,龐先楚話鋒一轉,繼續說道:“金陵城地處長江以南,從地理位置上來說,無形中增加了皇上和朝廷,對北方地區可能發生的戰事處理的時效性;”
“就拿此次西域之外的阿拉伯帝國舉兵東征大唐來說,若是我大唐王朝的都城在長安府,或者是晉王封地龍城,那就可以大大縮短西域和朝廷之間書信往來的距離,能讓朝廷在第一時間做出應對之;”
“再者,皇上此番提議向北遷都,在臣看來也是有“天子守國門”之意,把大唐王朝的國都北遷,不僅可以讓朝廷的政令對北方邊關朝令夕至,更是能加強中原王朝對漠北、西域的影響力和控製力;”
說到這兒,龐先楚開始麵向龍椅之上的昭武帝陳懷安,一字一句的說道:“啟稟皇上,臣以為,大唐王朝向北遷都一事,雖在短時間內的確會有一些大興土木、勞民傷財之舉;”
“但,從大唐王朝的長治久安、流芳萬世而言,向北遷都乃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壯舉;”
“臣,龐先楚,力主向北遷都!”
嗯!
龍椅之上,昭武帝陳懷安點了點頭,投給晉國公龐先楚一個讚許的眼神。
皇上的態度,已經表明了一切。
有了晉國公龐先楚的帶頭,其餘龍城係將領和係統出產的大唐武將,紛紛站出來表態,表示支持向北遷都。
一時間,朝堂之上就分成了兩派;
以前朝文臣為代表的一派,勸諫陳懷安收回成命,不要向北遷都;
以龍城係武將代表的一派,則力主向北遷都,讚成天子守國門的這一說法。
還有像趙王劉新武,兵部尚書李璟瑜這種,在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則是對遷都一事保持著緘默。
龍椅之上,昭武帝陳懷安自然不可能讓趙王劉新武、兵部尚書李璟瑜二人置身事外,當即對著二人說道:“趙王,李大人,你們二位對於遷都一事,是何看法啊?”
金鑾殿內,被點到名的二人相視一苦笑。
最終,兵部尚書李璟瑜做了一個有請的手勢,示意在朝中地位比自己更高的趙王劉新武先發言。
咳咳!
無奈之下,劉新武也隻得硬著頭皮站出來,衝龍椅之上的昭武帝陳懷安拱手行禮之後,這才慢吞吞的說道:“啟稟皇上,眾位大人——”
“關於遷都一事,本王是既讚成張大人的說法,又讚成晉國公的建議!”
嘩!
此話一出,朝中文武百官一片嘩然。
心道,這趙王不是在和稀泥嗎,這是兩頭都不想得罪啊!
其實不然,劉新武內心的想法還真是這樣的,他既擔心遷都一事,會在大唐王朝如今這多事之秋激起民怨,動搖王朝統治根基;
又覺得晉國公龐先楚所言在理,這向北遷都、天子守國門必然會大大加強中原王朝,在漠北以北和西域以西的統治力和影響力,為開創大唐盛世奠定基礎。
所以,趙王劉新武才會在朝堂之上說出剛才那番模棱兩可的發言。
當然了,這也是因為劉新武不知道,自己的女婿陳懷安可是那身懷【天生帝王命】係統之人,能無限開啟爆兵全權。
否則,劉新武肯定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女婿向北遷都,讓大唐王朝真正成為一個萬國來朝的盛世帝國。
一旁的兵部尚書李璟瑜,聽著趙王劉新武在模棱兩可的和稀泥,也隻得硬著頭皮站出來解圍,道:“皇上,臣力主向北遷都!”
:..cc00
..c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