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6章 自我和本我

字數:6162   加入書籤

A+A-


    無盡的混沌空間內,張誌文依舊在端坐著,他似乎是失去了一切感知,而後這混沌空間開始電閃雷鳴了起來,先是一道驚雷劈下,轟隆一聲,混沌雲霧翻滾了起來。
    這一道驚雷宛如宇宙初開的時候,帶來了聲音,帶來了光亮,也帶來了生機,隻見那被劈中的地方混沌雲霧開始慢慢出現變化,而未開化的天際當中依舊還是電閃雷鳴,似乎在醞釀著下一次更猛烈的雷霆。
    被劈中的混沌雲霧漸漸從灰色變成了黑色,似乎變得更加沉重起來,隨後緩緩的下沉了下去,再就看到這雲霧開始凝結雨露,而後淅淅瀝瀝的雨就開始下了起來。
    雨水從混沌之中誕生,而後就開始往下落去,那飄飄蕩蕩的雨水宛如散落的玉珠一樣砸落在無盡深淵一樣的混沌之中,隨後不斷的帶走更多的混沌雲霧,混雜在一起,交融在一堆,漸漸變化出一些泥土和水潭,坑坑窪窪,看起來很醜陋,卻又散發出奇異詭譎的魅力,宛如初生的嬰兒一樣,滿臉都是褶皺,卻又迷迷糊糊天真無邪。
    在混沌之外的世界,張誌文的肉身早已經化作一灘膿水,而後又漸漸的被這一方無盡的孤獨世界所吸收,最終徹底煙消雲散,而肉身的消失卻讓妖丹也跟著一起消失了,青色光芒已然隱沒,好似張誌文從未來到這個世界一般。
    可這混沌空間之中,混沌雲霧越來越多,在那未開化的雲層之中,電閃雷鳴愈發激烈,不斷的有大量的雷霆在其中瘋狂的醞釀起來,而張誌文依舊不為所動,依舊閉著眼睛,似乎徹底失去了生機。
    他的死氣沉沉跟混沌空間的生機勃勃產生了鮮明的對比,有種截然相反的美感撲麵而來。
    而張誌文的身軀居然開始漸漸變得透明了起來,那一枚妖丹隱隱然就出現在他的眉心之中,而後也漸漸隱沒,最後張誌文的身軀竟然變成了虛無,徹底融入了這一方混沌空間之中。
    而張誌文忽然間猛地睜開了眼睛,好似被驚醒過來一樣,可當他睜開眼睛的時候,他發現他居然已經在地獄境之中了,四周全都是村莊,陽光普照之下,人們還在辛勤勞作。
    張誌文有些迷糊了,並非張誌文失去了什麽智慧,隻不過秘境之中太多詭譎的事情,他沒有任何關於秘境的信息提示,甚至這裏的世界也是張誌文揣摩出來的。
    他根本不知道這裏其實就是所謂的地獄境,但他隻是隱約猜測到而已,能有如此感知,那都已然厲害無比,這也是轉世道魂帶來的因果業力所驅使的一種本能反應。
    “這位兄弟,你這是……”
    張誌文正在發呆,不知道他怎麽就忽然間出現在外麵,又怎麽就忽然間站在這村莊外麵,而這個時候一個農夫走來,看到張誌文呆呆站在這裏,他不由有些好奇的上來詢問。
    張誌文看向了他,這人麵目仁慈,看起來大約三四十歲的樣子,他就連忙抱拳道:“這位大哥,請問這裏是什麽地方?”
    這農夫聞言後,臉色一變,他什麽都沒有說,急急忙忙的就轉身離開,任憑張誌文在後麵怎麽呼喚,他都沒有回頭了。
    看到這一幕,張誌文也是極為詫異,這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他記得他肉身是已經消亡了,因此,他低頭看了一下身體,這身體也好端端的啊,並無什麽消亡的跡象。
    他又召喚了一下仙府,仙府也可以召喚了,除此外,其他一切都沒有任何問題,這就讓張誌文極為詫異,他這到底是哪裏出了什麽問題,否則一個尋常農夫怎麽聽到他的話之後就嚇的跑開了呢?
    可沒多久,一群農夫就拿著鋤頭叉子氣勢洶洶的衝過來了,看到這情況,張誌文自然更加疑惑,這些人為何對他有如此大的敵意?難不成他還跟這些人有什麽仇隙不成?
    可張誌文沒有時間多想了,這幫農夫拿著家夥就要過來打張誌文,張誌文隻能轉身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滾吧,妖怪,不要以為我們好欺負!”
    “妖怪,你還敢再來,休要怪我們不客氣!”
    ……
    農夫們非常憤怒,在後麵警告咆哮著,張誌文聽得更加疑惑了,他何時又觸怒了這些人了?
    但很顯然的,這些農夫也不是什麽壞人,唯一能夠解釋的就是這些農夫可能認錯人了,但為什麽會這樣呢?張誌文也是不知道的了。
    張誌文隻能暫時離開了這裏,他出來後,外麵是一片田野,到處看起來都生機勃勃的,他一時間心情倒也好了不少。
    他來到一處田間地頭,他四下看去,這裏空氣極好,風景也是頗為怡人,他甚至都有些不想走動了,他就想在這個地方一直待下去,這裏似乎也沒有什麽讓人煩惱的地方,這似乎是一個好地方。
    陽光普照之下,一切都變得極為安詳寧和,張誌文甚至覺得他如果永遠待在這個地方的話,他也是沒什麽問題的,他並非想要那種你爭我奪的生活,他隻是無奈,他隻是要活下去,他從來不招惹誰,可偏偏事與願違,什麽破事都會找上他,麻煩從來不間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抬起頭看向天空,這天空一片清朗,萬裏無雲,碧藍如洗的天空宛如一張孩童天真無邪的臉龐就這麽單純的看著他,忽然間,他明白了,這天地不仁,人心卻是擁有七情六欲,這時候,他的內心是大自在的,是歡喜心的,不是因為他得到了什麽,又或者失去了什麽,反而是他無欲無求,他才可以真切的感受到了這一片天空對他帶來的氣息影響。
    而這天空就是一麵鏡子,在抹去塵埃之後,可以讓人內心愈發的清澈透明。
    每個人似乎都是如此,尤其望著灰蒙蒙的天空,內心就會自然而然的變得有些壓抑,那是因為這天空蒙了塵,讓人看不清楚方向,找不到位置。
    實際上,天空是沒有感情的,天地豈會有什麽七情六欲,它隻會映射出每個人的內心,如果每個人都是平靜的,那麽它也是平靜的,隻不過這天空一旦放晴,那麽人們就容易找到真我,找到內心深處那個平靜的靈魂。
    因此,不是天空昏暗給人們帶來不愉快的心情,而是人們內心不好的念想破壞了寧靜的世界,給心態帶來不好的衝擊。
    張誌文就這麽呆呆的站在碧藍如洗的天空底下,曬著陽光,身體開始變得暖洋洋了起來。
    這難道就是道?
    張誌文有那麽一些感悟,但又不是極為真切,他一路走來,屢次遭遇都會讓他產生一些修道方麵的感悟的,他的感悟不是那麽突如其來的,也許看起來是很突兀,但實際上每次都幾乎是水到渠成的。
    長期的修道積累,轉世道魂帶來的性格,這些都是給了張誌文有了悟道的機緣,其實每個人都一樣,隻不過是或多或少的區別,有些人比較蒙塵,看不穿一些事情,遇到點小問題就會小題大做,甚至脾氣暴躁,這可都是前世靈魂帶來的東西。
    這事情原本張誌文也是不信的,他寧可相信有地府,寧可相信有輪回,但他也不太相信這靈魂還能跟著一起轉世輪回的,可他現如今可是轉世道魂,這轉世靈魂跟轉世道魂雖然隻有一字之差,但本質上可就差多了。
    每個人都有轉世靈魂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即便凡人都如此,隻不過很多凡人不信這種事情,覺得這是鬼神之說,無稽之談,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而有些人則自以為聰明,覺得這轉世靈魂是道聽途說的東西,又或者是人們尋找死去絕望心態得到寧和的安慰之舉,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就好似一對雙胞胎,幾乎一模一樣,可他們一出生的性格就不一樣,這是人們都知道的事情。
    對此人們就沒有去想過這難道不奇怪嗎?這倆孩子長的幾乎一樣的,那肉身又會給他們帶來多大不同的變化呢?假如說是肉身影響了靈魂,那是不是說這倆孩子應該是性格相差無幾才對?
    而如果是肉身影響了靈魂,那麽就不存在什麽靈魂的說法,而這靈魂也可以叫做自我。
    也就是說,每個人都不存在自我,那雙胞胎這種情況就會變成兩個孩子性格幾乎一樣,因為他們生長的環境也幾乎都是一樣的,應該就是這麽一個情況才對了。
    可事實是這樣嗎?
    事實絕非如此,兩個雙胞胎肉身幾乎一樣,環境幾乎一樣,父母也是一樣,任何東西幾乎都差不多,可他們的性格大概率是截然相反的,這隨便去看看就可以看到的例子,隨處可見,人們怎麽會忽略了,視而不見了呢?
    那既然如此,這就說明了一點,那就是每個人是有本我的,這個本我就是通俗上理解的靈魂,而這個靈魂表現出來的具象東西就是自我認知,這個自我認知就是我就是我,不是別人,不是天地,不是其他什麽東西。
    我就是一個存在於天地的靈魂,因此,這就是本我。
    有了本我的認知才有更智慧的感悟,而不是混混沌沌的度過每一天,更不是對任何事情都變得極為遲鈍,又或者不開啟慧根,而慧根開啟不了,那何來靈根之說?
    張誌文是轉世道魂,不但有自我,還有本我,還有靈根,雖說他的靈根差了一些,但也是靈根,也是入道的根基,但他的轉世道魂從一開始就漸漸被牽引覺醒,隨著一點點的經曆,他的轉世道魂開始不斷的變明顯。
    事到如今,他已經徹底覺醒轉世道魂,所以他是知道他擁有本我,知道這世界是存在輪回,也因為知道,所以他修仙之後,他就算肉身死了,那他的道魂也是不滅的,也不會跟其他人那般元神消散。
    因為其他人修仙之後,被天地規則約束,在失去肉身以後,元神無所依附,必然被天地規則尋找並打擊和懲罰,因為這這元神本就不溶於天地之間,這修仙可是逆天之舉。
    但張誌文並非如此,他累世積攢的造化讓他變得順其自然。
    而其他凡人並不知道這些,而如果打開慧根,覺醒本我,那就是踏上修行的第一步,也是核心關鍵的一步,這一步就必然是需要人們相信本我的存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有了本我的存在,那麽就必然跟記憶產生了不可分割的糾纏,就正如這秘境一樣,外世界之中的虛妄之境不就是不斷的讓人產生各種記憶認知嗎?
    過往的人,過往的事,以各種形態出現在人們麵前,出現在挑戰者麵前,假如是凡人踏足此地,又沒有開啟慧根,那麽他就會徹底失去本我,但張誌文不是,他甚至不止是慧根,他還有靈根,而且他有轉世道魂。
    一般修士沒有轉世道魂,因果業力牽引不到這個表世界,但張誌文可以,因此,要麽是修為達到元嬰,要麽就是元神達到轉世境界,否則就直接迷失在表世界,那就根本談不上踏足裏世界,更不要說是這個地獄境了。
    再看看凡人的世界,張誌文也是從凡人出身一路走來的,他跟其他凡人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隻不過轉世道魂因果業力造化之下,他得到了一些機緣,比如仙府,比如玄陰玄胎等等。
    但凡人也是有大機緣的,至少先知道有靈魂的存在,這是最基礎的東西,有了這一點,那麽就可以繼續往下修行。
    那就涉及記憶的事情了,這記憶可就有意思多了,人們就算是這一輩子的事情都記不住的,很多事情都會忘記的,那記憶跟本我的關係是什麽呢?
    那就是記憶可能會消失,但記憶帶來的對本我靈魂的影響是不會消失的,這句話很繞口的樣子,但絕非是真實的。
    比如一個人曆經磨難之後,他會變得更加堅強還是徹底失去鬥誌,那就是跟這些事情對這個人帶來的影響不一樣所造成的,而這種影響是深遠的,是融入靈魂的,是會變成本我的一部分的。
    因此,張誌文一步步走來,他小心謹慎,他聰明機智,這不是隨隨便便就有的,而是經曆一世一世的積累,任何聰明人,任何性格好的人,任何成功的人,都有這些彌足珍貴的性格品質,而這些品質是前世帶來的,今生又繼續磨練造化出來的。
    喜歡孤仙誌請大家收藏:()孤仙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