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群民之亂漸平

字數:3334   加入書籤

A+A-


    "大人果然高明,軟硬兼施,這些官員終於就範了!"待廳上的人離去,呂岸從陰影中走出。他是浩宇身邊除解惑者外最信賴的人,浩宇的每一步計劃都與他共享。現在,他更需要這樣的高手相伴,以防神秘失蹤的白蓮教領袖突然出現,對浩宇構成威脅。

    浩宇苦笑道:“這隻是暫時的壓製,希望他們真能吸取教訓。至於兵營的事,你也清楚,若要徹底整治,非一兩年不能完成。”

    呂岸眉頭緊鎖,他從未深入探索過帝軍的黑暗麵,沒想到曾經威震天下的大明軍隊已腐朽至此。這其實是錦衣衛職責使然,身為軍人的他們,目光更多集中在地方守護者和京師高官身上,而非同僚;再者,近年來錦衣衛的勢力大幅削弱,東廠的全麵崛起爭奪權力,也令他們無暇兼顧。“大人,這樣做真的有效嗎?”呂岸問。

    "至少能起到警戒的效果。"浩宇回答:“別看他們表麵上輕視武人,但他們內心仍然畏懼掌握兵權的將領,這也是孫大人即使麵對現今權傾朝野的魏閹,仍感到威脅的原因。權力源於鐵與火啊!”浩宇無意間引用了來自未來的偉大哲言... ...

    "力量源於神秘的權杖之中……"呂岸沉吟著這句深奧的話語,臉上浮現出領悟的微光。浩宇接著自語道:"然而,我身負欽差的重任,代表著王廷與帝王的威嚴,那些人表麵上仍會給我幾分薄麵。因此,假若官員們借我之名發表訓誡,他們或許會稍加收斂。但對如今腐朽至骨的大明衛隊而言,這僅僅是敷衍,毫無實質意義。"說到這裏,浩宇深深一歎。

    他想起了未來的曆史,僅僅幾個平民出身的流民便能讓江山動蕩,連帝王都被逼得江山社稷皆失,顯然敵人並非因強大,而是大明軍隊本身的疲弱所致。據史書記載,遼東的精銳僅以數千兵力,便令那些叛逆者十數萬落荒而逃,可見那些敗散的衛隊是何等無能。"我不能再讓此類事重演,必須讓曾經強大的大明軍隊重現世間,那才是保全華夏的根本之道!"浩宇在心中暗自堅定。

    "大人所言極是,如今軍力腐朽至此,確實亟需整肅。"呂岸回過神來,點頭附議:"但以大人當前的身份,似乎……"

    "沒錯。"浩宇從思緒中抽離,無奈地回應:"我目前並無自己的勢力基礎,做事頗感艱難。但隻要我們多費心思,一定能實現這個願望!"他的話語既是激勵呂岸,也是自我安慰。

    "但現在並非討論此事之時,我大明的致命病症仍在京城,仍在那個閹黨魁首身上。若不除掉他,一切都是空談!"浩宇猛然道。

    呂岸瞥見浩宇眼中閃爍的凜冽殺機,明白目睹山東慘狀後,浩宇對導致天下衰敗的閹黨恨之入骨。然而他仍勸說道:"大人,鏟除閹黨並非易事,我們切勿急躁行事。魏忠賢如今大權在握,較之當年的東林黨更為勢大,而我們卻……"

    "總會找到對策的。"浩宇說罷,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他又無奈地補充。如今他的力量尚弱,即便能掌控錦衣衛和三大營,也無法令所有人徹底效忠於他。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繼續等待。然而,浩宇可以等待,天下受苦的民眾還能等嗎?即將步入末路的大明王朝還能等嗎?如今已是天啟五年十一月,再過一個月便是天啟六年,待到崇禎帝登基七年後的鏟除魏忠賢,重整河山,一切都已晚矣。因此,浩宇想要改寫這段曆史,唯有盡早根除閹黨,讓百姓早日過上安穩的日子……

    呂岸望著浩宇說出這番話後陷入沉思,便不再打擾,靜靜地守在一旁。他忽然意識到追隨浩宇是他此生最明智的抉擇,或許隻有跟隨這位神秘的領袖,他的人生才會有真正的意義。

    在公開斬下何必昌的首級,並將其屍身懸於城頭示眾後,這場激烈的行動極大地平息了民眾對統治者的憤怒,同時也向世人展示了朝廷淨化魯地的決心。與此同時,官府挨家挨戶分發著魔法銀幣,這份慷慨讓百姓心中充滿了感激。盡管每戶分得的銀幣並不多,但對於那些長久忍受壓迫,隻知道向官府繳納貢稅的民眾而言,已是前所未有的恩賜。於是,他們將這位言出必行的浩欽差視為公正的救世主,視作家人的庇護者。這一舉動使原本壓抑的濟南城瞬間煥發生機。

    看著一切努力換來的成果,浩宇心中欣喜,即便花費了數十萬枚魔法銀幣,但與重塑官府威望的長遠利益相比,這筆開支微不足道。

    隨後,更多的佳音接踵而至。隨著濟南城的複蘇,那些曾經躁動的民眾也認清了自己的無力。在官府的鎮壓與安撫雙重策略下,許多本無意作亂的百姓紛紛返回故土,官府如約寬恕了他們。這讓更多無反叛之心的民眾回到家鄉,地方州縣遵照浩宇的指令,送去冬季的糧草和來年耕種的魔力種子。目睹官府的轉變,百姓們感恩戴德,甚至協助官府召回鄉親。

    在這種滾雪球效應下,席卷整個魯地的混亂迅速平息。十一月底,除了極少數頑固之徒,魯地已恢複寧靜。這些冥頑不靈的人成為了浩宇樹立權威的靶子,他命令麾下的禁衛軍和地方士兵一同對他們進行打壓。盡管這些人企圖利用地形抵抗,但在百姓的冷漠和數量懸殊的軍隊麵前,他們很快敗下陣來。這些人大多是昔日的惡霸,或是被白蓮邪教煽動的狂熱分子,因此浩宇下手毫不留情。

    數場激戰,斬敵以千計,此舉不僅讓那些作惡者屈服於壓力而俯首,更令民眾見證了浩宇的鐵血一麵——一個決斷無畏的勇士將領。這使他在山東民眾心中的威望更上一層樓。要知道,山東之地曆來崇尚勇猛,最尊崇的便是如武勇之輩的英雄豪傑。因此,以前民眾對浩宇僅存感激,然而曆經此事,他們對這位年輕欽差的敬畏已深植心田,這是浩宇未曾預料到的驚喜。

    近幾日,浩宇並未久居濟南城中。如今城內秩序已複,百姓安居,他自不必久駐,於是遍遊山東各地,欣賞壯麗風光,同時了解民生疾苦。

    無意間,浩宇率領數百人來到了儒家聖人孔子的故鄉——曲阜。此地因聖人之故,滿城書香,民變對這裏的影響微乎其微。原本,浩宇隻想檢查一下當地的治理情況後離去。

    然身為熟讀聖賢書的進士,既然身臨聖地,必定要去孔廟與孔府祭拜,盡管浩宇對這位老夫子並無過多熱情,但順應時勢,他還是在幾位地方官員的陪同下前往孔廟致敬。

    離孔廟不遠處,浩宇步出轎子,這是對孔子應有的禮儀,而後他的臉色驟變,因為眼前矗立的,是他曾下令停止建設的魏忠賢祠堂,幾乎已完工,與孔廟相鄰。這座祠堂無論規模還是裝潢皆不遜於孔廟,足以見證其耗費的巨額資金。而此刻,祠堂外工匠們的熱火朝天,分明並未停工。

    目睹此景,浩宇臉上的笑容消失,轉向來自濟南的山東僉事官羅千慕問道:“這是什麽情況?我不是早就下令,讓你們停止這種勞民傷財的行為,它正是導致此次動亂的源頭嗎?為何此處仍在施工?難道我的命令在你們耳中如同過耳風一般?”

    喜歡都市之:複興大明興大明(www.101novel.com)